(苍南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 浙江 温州 3258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急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HR、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有利于改善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控制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急诊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2.25;R5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124-01
为观察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此研究收集了8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39~62岁,平均年龄(53.18±2.01)岁;哮喘病程1~9年,平均病程(4.23±0.34)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哮喘诊断标准:呼吸骤停;猝死;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需接受机械通气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鼻导管辅助吸氧,氧流量2L/min,通过面罩给氧,FiO2为0.3。给予呼吸兴奋剂,控制二氧化碳潴留。入院后给予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0.5~0.75g氨茶碱静滴,每日1次,8~100mg/kg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同时给予5mg特布他林雾化液舒张平滑肌,500μg异丙托溴铵减少气道分泌物,减轻症状。
1.2.2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工作模式:S/T,吸气起始压力6mmH2O,最大压力12~18mmH2O,呼吸频率:15次/min,氧浓度:36~45%,通气时间≥6h/d。操作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律、心率、体温、脉搏、血压等。若上述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减轻,在家属同意后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同时转入ICU治疗。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血气指标进行分析,包括心率(HR)、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
参考《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中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诊断标准,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缓解,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好转:症状和体征显著减轻,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将显效和好转纳入总有效率中。
1.4 统计学分析
在SPSS 22.0统计学软件中完成数据处理,血气指标等计量数据(x-±s)经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等计数数据(n%)经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分析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血气指标明显改善,观察组HR、PaCO2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 治疗有效率比较
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占优(P<0.05),如表2。
3.讨论
重症哮喘指频繁重度发作、症状控制效果差、≥1次机械通气或ICU的哮喘持续状态[2]。陈岩[3]对108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报道,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急诊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机械通气辅助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有利于改善血气指标,增强治疗效果。
对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尽早给予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纠正酸碱平衡,补液可降低血液黏稠度,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防治气道阻塞、气道高反应性等。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对常规治疗欠佳者,住院死亡率可达30%。此研究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急诊治疗,及时缓解气道痉挛,提高抢救成功率。观察组患者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HR、PaCO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表明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可有效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50%,较对照组的77.50%明显提高,与王强等[4]研究结果类似。无创呼吸机辅助急诊治疗有利于扩张患者部分气道,减轻气道压力,提高肺组织顺应性,解除气道痉挛,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2]王晓红.56例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抢救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3):200-201.
[3]陈岩.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急诊治疗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4):33-34.
[4]王强,张旭东,巩胜利,等.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评价[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0):19-19.
作者简介:陈卫,男,急诊,都是汉族、浙江苍南,苍南县人民医院。收件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玉苍路苍南县人民医院
论文作者:陈卫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哮喘论文; 呼吸论文; 急诊论文; 患者论文; 重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血气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