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结核病不可忽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核病论文,奶牛论文,不可忽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奶牛结核病的发病特点:
牛结核病,奶牛最易被传染,其次为水牛、黄牛。结核分枝杆菌随鼻汁、痰液、粪便和乳汁等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等周围环境。成年牛多因与病牛、病人直接接触,犊牛多因吃了病牛奶而感染。厩舍拥挤、卫生不良、营养不足可诱发本病发生。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6~45天,有的更长,通常为慢性经过。病初症状不明显,患病较久,症状逐渐显露。根据患病器官不同,本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肺结核:以长期顽固的干咳为特点,且以清晨最明显。食欲正常,容易疲劳,逐渐消瘦。病情严重者,可见呼吸困难。
乳房结核:一般先是乳房上淋巴结肿大,继而后两乳区患病,以发生局限性或弥漫性硬结为特点,硬结无热无痛,表面高低不平。泌乳量降低,乳汁变稀,严重时乳腺萎缩,泌乳停止。
肠结核:以消瘦和持续下痢或便秘交替出现,粪便带血或带脓汁,味腥臭。
此外,结核菌还可以侵害其他器官,故还可以发生睾丸结核、子宫结核、淋巴结核、浆膜结核和脑结核。
二、防治措施
1检疫
①在未进行过检疫的牛群以及结核阳性反应的检出率在3%
以上的牛群中,用结核菌素皮内注射结合点眼的方法进行检疫。每年进行4次以上。
②经过定期检疫,传染率在3%以下的假定健康牛群和健康牛群,用结核菌素皮内注射方法进行检疫,健康牛群每年检疫2次,假定健康牛群每年检疫4次。
③犊牛群,以皮内注射方法进行检疫,于20~30日龄进行第一次检疫,100~120日龄进行第二次检疫,6月龄进行第三次检疫。
2隔离
凡检出的结核阳性反应牛应立即调离牛群进行隔离,检出的阳性疑似反应牛应隔离复检。根据检疫的结果,将牛群分为健康牛群、假定健康牛群及阳性隔离牛群。
健康牛群,应严格贯彻执行防检疫制度,每年进行2次检疫。假定健康牛群,应严格贯彻执行防疫制度,每年进行4次检疫,直到无一头阳性牛出现为止。阳性隔离牛群,最好屠宰,病牛肉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如果数量较多,屠宰困难时,一律移入隔离牛群饲养,隔离牛群要距离假定健康牛群、健康牛群至少在1公里以外。隔离群的牛不再进行检疫。对隔离牛群的牛须经常和定期进行临床检查,必要时可进行细菌学检查,对确诊为开放性的病牛,应立即屠宰。同时,做好防疫工作,避免扩大传染。
阳性隔离牛群所生产的牛奶,须经巴斯德法消毒后出场。阳性隔离牛群病牛的肉,须按国家规定处理。
3消毒
①定期消毒。每年春秋两次进行定期消毒。畜舍、饲槽、饲养用具、牛栏、牛床、天棚、舍内地面、粪尿沟及墙壁等用5%来苏儿或3%苛性钠液消毒,在消毒后2~6小时用清水冲洗后再使用。运动场清扫后用20%石灰乳或2%苛性钠液消毒,亦可以采用更换表土30厘米的方法。
②经常性消毒。畜舍出入口处应设置永久性消毒设备,内盛5%来苏儿液或3%苛性钠液(每周更换一次),进行出入消毒。
③临时消毒。每当牛群检出阳性牛时,在隔离阳性牛的同时,并进行一次临时大消毒,方法同定期消毒。
④粪尿消毒。粪尿应堆放于距离畜舍较远的地方,外用泥土封闭经过发酵后利用。
4培育健康犊牛群:对隔离牛群所生的母犊牛,通过健康培育,发展健康牛群,从而控制消灭牛结核病。主要措施如下:
①阳性隔离牛群应设置专用的产房,以供隔离牛群使用。
②设立犊牛站,饲养阳性隔离牛群所生的母犊牛。犊牛站应远离阳性隔离牛群1公里以外,派专人饲养管理。犊牛生后用3%~5%来苏儿溶液进行全身消毒,擦干后送犊牛站饲养。
③犊牛出生后应喂以健康牛的初乳,如无健康牛初乳,可喂以母牛初乳5~7天,以后喂健康牛奶或消毒牛奶。每头犊牛应设置专用的喂奶器,喂奶用具应经常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犊牛栏亦应固定。
④犊牛在犊牛站期间的检疫。犊牛在犊牛站饲养6个月,在此期间内共检疫3次,第一次于生后20~30天,第二次于生后90~120天,第三次于生后160~180天,每次检出的阳性反应牛应立即送阳性隔离群饲养,疑似阳性反应犊牛经30~45天后复检,第三天检疫完了的阴性反应牛转假定健康牛饲养。
⑤犊牛进站前及转群后各进行一次消毒,在犊牛站饲养期间,伴随每次检疫后各进行一次消毒。
⑥犊牛站应制定饲养管理、防疫、检疫、消毒等各项制度,使犊牛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