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学困生转化的有效方法探讨论文_杨媛

留守儿童学困生转化的有效方法探讨论文_杨媛

(望谟县打易镇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纷纷离开自己的家乡涌进大城市谋生存,求发展,导致农村人口逐渐偏向“学生化”和老龄化。父母们外出打工,把孩子委托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照顾,表面上孩子衣食无忧,但对孩子教育和监护却留下了空白。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导致其课堂学习质量极差,课余时间或者休息天只顾玩耍,把作业抛之脑后。课上不专心,课下不努力,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课程听不懂,越来越多的题目不会做,学习挫败感来了,人也越学越没劲了,这样就慢慢变成了学困生。同时监护人的管理和督促不到位,甚至会让学生养成说谎、逃学、打架等不良习惯。学校很多时候无暇顾及到每个学生,很难及时与监护人进行有效沟通,未能一一对每个孩子进行有效教育,身在外地的父母为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健康也是深深担忧。综上所述问题,近些年来学者们经过认真分析、钻研,摸索出一些有效转化留守儿童学困生的方法,整理了一下,与大家一起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和大家一起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这份事业。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困生转化;有效方法探讨

学困生是学习成绩不好、行为习惯等相对差的学生。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来说,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给学生的作业辅导和督促留下来漏洞,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了一部分学困生。如何对这些留守儿童进行有效转化,让他们能自觉自主学习,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既能推动整个班级进步,又让外出工作的父母放心,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1.留守儿童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1家庭爱的缺失,导致孩子性格有缺陷。

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关爱,缺少父母在身边的安全感,心身难以健康全面发展。对孩子的成长而言,父亲母亲同等重要,父爱如山,母爱似水,不管是哪种爱缺失了,都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父母总在缺席,没有父母的疼爱,这样会让孩子性格内向敏感,没有疏于陪伴与管理,他们也不想与人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封闭自我,凡事只考虑自己,事事以自己为先,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成长是对孩子极为有害的。即使外出打工的父母回家过年或假期休息,也只能跟孩子相处十多天,短短时间可能也发现不了孩子在性格上存在的缺陷。甚至父母与孩子没有长期相处,有的孩子见到自己的父母,会觉得很陌生,会不敢靠近和交流,渐渐地,有些孩子的心理还会出现问题。

1.2监护人过分溺爱。

现今,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了,对留守儿童而言,溺爱就表现得更为严重了。有的父母单方面带孩子,他们生怕自己对孩子照顾不周,过分的关爱逐渐会演变成了溺爱,溺爱到极致了就是放纵,对孩子百依百顺,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忍心苛责。有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带,隔代教育,打不得,骂不得,捧在手心里还怕化了,就更别提教育了,也无法与父母的爱比较。哪个老人不疼自家的孙儿?但爱过头了,就变成了溺爱。

1.3学习不认真,导致学习荒废,越学越没劲。

留守儿童学困生,学习较差,究其原因还是家庭教育与管理出了问题。学校、家庭、社会是一整个完整的教育系统,密不可分,环环相扣。家庭是养育孩子的土壤,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一旦疏于管理,弥留空白,这个教育系统就无法正常运转,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徒劳无获。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无法督促孩子认真学习。而孩子的监护人往往是一些年纪偏大的老人,他们可能自己文化水平都有限,所以在辅导孩子做作业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很多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后,找不到人及时解决,久而久之,难题就积累地越多,感觉作业越来越难,慢慢否定自己,学习挫败感来了,学习也没有兴趣,成绩可能就一落千丈。

2.学困生有效的转化方法

2.1用爱温暖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

没有爱便没有一切,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真正的师爱关系不是去偏爱成绩好的“优等生”,而是雨露均沾,面向全体,对“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等等学生一视同仁。有不少老师可能是考虑学生成绩名次或者升学率,对“优等生”特加照顾,时常给予关心,座位安排最好的,经常交心,帮助解决其学习生活上的一些困惑。而对“学困生”不闻不问,让其自生自灭,有的还甚至轻视,这样是不对的。“学困生”更加需要老师的关爱和鼓励,指导他们学习和成长,让他们在迷失的人生之路上找到正确方向,早日走上正轨。

2.2抓住学习闪光点,因材施教。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来说,教师要善于找到每个学生独特的“闪光点”,适当鼓励,让他们发挥自己长处,认可自己的价值。当学生成绩进步或做对事时,多表扬,给予肯定和鼓舞,增加学生自信心,当学生学习退步或者做错事时,注意说话语气,少批评,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跟学生交心,真心帮学生解决问题。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教师评价一个学生好坏,不能单单从学习成绩上判断,要用多元化的标准评价学生,因材施教,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生观,价值观。

2.3保护留守学困生的自尊心

从主观意义上讲,绝大多数学生不愿学习退步。而留守儿童学困生不仅有自尊心,还怕被歧视,过于内向敏感,有时候心里可以还会产生一些变态的想法。他们很希望获得别人认可,被尊重,也有想展示自我,有上进的心,但是往往过于胆小,自卑,害怕自己表现不好,怕出丑而却步。所以教师应该在班上,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鼓励学困生大胆在班上发言,增加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温暖的集体氛围。教师对他们多一些关爱,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微笑,让他们感受温暖。

2.4信心是成功的垫脚石,用名人事迹激励他们

前苏联著名教育教育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这是对信心教育最好的诠释。教师要了解每个学困生的情况,因材施教,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认真虚心学习,积极向上生活。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事,比如爱因斯坦,三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写字,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小学成绩还一团糟呢等等,告诉名人伟人小时候大多都过不被人看好的经历,但是没有被不好的评价所束缚,而是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非同寻常的成才之路。用这些生动的名人名事来激励他们,同时对他们坐车客观的评价,告诉他们困难、挫折只是暂时的,要改变自己,相信自己努力之后也能走向成才之路,施展自己的才能。必要时有意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再适当鼓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成功的道路上,无所畏惧,更好的把握机会,好好施展能力和才华。

2.5课上学习知识,查漏补缺,课下认真辅导,及时跟父母沟通孩子情况。

解开留守儿童学困生的思想包袱,矫正他们的心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再谈学习,就事倍功半了。老师要多鼓励他们大胆说真话,在课堂上敢于提问,不要不懂装懂或者懂个一知半解,更要积极跟他们互动,多提问,多交流,多关怀,多指导,多上黑板练习,成绩提高一点点,及时表扬,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课后批改作业,及时查漏,防止掉队,让他们能真正掌握当天所学的知识。老师要时常跟家长联系,把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向家长反馈,让家长掌握孩子的学习、思想等各方面最新动态。同时,家长也要定期跟学生交流,多鼓励多表扬,让孩子说说心里话,了解家长在外生活、工作情况,学会相互理解,做个孝顺懂事、勤奋努力的孩子。

结语:

留守儿童学困生的转化是学校、教师、父母必须关注的焦点之一,任重道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教育工作者要持之以恒,全身心投入其中,用爱心,耐心,信心,细心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学会有爱,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柯秦.农村留守儿童学困生转化之我见[J].汉字文化,2018(02):122-123.

[2]李爱军.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J].学周刊,2015(09):101.

[3]陈国花.给干涸的土地以足够的雨水——浅谈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转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2(05):114.

论文作者:杨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留守儿童学困生转化的有效方法探讨论文_杨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