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海尔的巨大损失--非“法律”运作导致海尔的巨大损失_海尔论文

海尔巨亏为什么——非“法”经营导致海尔巨额亏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尔论文,巨额论文,巨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海尔电器发布2005上半年业绩,受手机业务影响,亏损高达3.97亿港币。身为中国备受推崇的优秀企业出现巨额亏损,我们认为,其经营违背品牌在顾客心智中既有定位是根本原因,这同时也是众多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经营课题。

海尔违背顾客心智

海尔以往的成功,源于其在顾客心智中占据“高档家电”定位,并紧紧围绕着定位配置企业资源,形成环环相扣的战略配称,从而赢得了顾客认同。海尔的产品附加值较高,价格在国内家电中最贵(甚至高过许多国外著名品牌),开创了高档形象店渠道,还在美国设厂及推出“五星级服务”。企业宣传方面,海尔更是扣住高档主题,从1995年“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开始,相继有“世界百强品牌,海尔唯一入选”,等等。这一系列围绕“高档家电”定位的系统性战略整合,使得海尔在众多国内家电厂商中独树一帜,在顾客心智中缔造了一个强大的品牌。

然而愈成功的品牌愈不能随意扩展业务领域,这是由品牌的定义所决定的。所谓品牌,是在顾客心智中占据某个定位的识别符号,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某类产品与服务的领导者,并因此成为该类产品与服务的代名词。比如,宝马是“驾驶”的代名词,富豪是“安全”的代名词,海尔就是“高档家电”的代名词。品牌的定义揭示了两方面含义:其一,品牌要建立在顾客心智中,而不仅仅是在工商局注册一个商标;其二,品牌有业务范围限制,必须专注在它所主导或代表的产品和服务品类内。企业要打造真正的品牌,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避免成功后脱离所代表的品类范围,引发经营问题。

海尔成功后陆续推出手机、电脑,以及低端家电产品,这些都不符合海尔在顾客心智中“注册”的“高档家电”定位,顾客心智会对品牌采取限制措施。其中的原理,与企业在工商局注册登记非常类似,超出所定业务范围的经营,就被视为违法。同样,品牌若超出自己在顾客心智中的“注册”——定位,也就是超出所代表的产品或服务品类,也将导致顾客排斥效应,客观上会发生被顾客心智视为非“法”经营的现象。

海尔这样的非“法”经营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战略后果。一方面,海尔手机等非“法”项目超出了顾客心智所认定的品牌定位(高档家电),将难以被顾客接纳,从而沦为各领域中的弱势品牌。弱势品牌在行业初期或者大市走好时,可以利基生存,一旦竞争度加强,只能凭低价存活,滞留战场就必须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海尔手机已因此产生亏损,出于同样原因,海尔电脑也将付出应有代价。

另一方面更为严重,这些违背心智产品的推出,将逐步模糊、破坏海尔作为高档家电代表的定位,使得海尔逐渐沦为一个在顾客心智中什么也不能代表的泛泛名牌。当海尔不再代表“高档家电”,它就失去了品牌所独具的价值,也就失去了其原本拥有的核心竞争优势。这意味着品牌将丧失产品溢价能力,企业因此而不得不陷入低价生存的边缘化状态。这种破坏会在企业不知不觉中发挥作用,目前在海尔的整个企业上还未显现,但尤需高度警惕,定位一旦失去往往难以挽回。

普遍的品牌观误区

海尔在品牌上犯下如此严重错误,源于中国商业界普遍存在的品牌观错误,而这与一些受到推崇的管理咨询公司的误导有关。举例来说,海尔近年在品牌建设上频频犯错,却屡屡荣膺各大品牌榜的桂冠,不仅连续两届摘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第一,甚至在发布巨亏中报一个多月前还接受了国外媒体的大礼,在麦肯锡主持的《金融时报》“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榜中高居首位。

根据麦肯锡的调查和评估,“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榜收录有一汽、中粮、上汽等公司,将公司也纳入品牌范围,这实际上是目前业界最普遍的品牌观念误区。公司和品牌是两回事,两者首先在面对的主要人群上就极不相同。品牌面对顾客,其目的是为了争得顾客,公司面对的对象主要是员工、股东、政府、投资人等,其形象涉及吸引人才、吸引投资、获得优待政策。同时,公司和品牌对产品的关联度也不同。品牌和某类特定产品或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顾客用来记忆、储存与识别该类产品或服务的符号,而公司则不必局限在某类特定产品上。麦肯锡采用公司和品牌混而不分的专业范式,是非常不科学也极容易产生误导的,企业人一旦误认公司也是顾客所看重的品牌,会不知不觉走上非“法”经营的道路。海尔作为公司可以制造家电,当然也可以制造手机,从公司角度看待海尔手机的推出也就合情合理。然而,海尔手机恰恰超出了海尔品牌在顾客心智中的“注册”范围,因此受到顾客心智的抵制和取缔,顾客心智的反作用力最终体现在经营上,导致了海尔巨额亏损。

“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榜折射出的错误品牌观念,广泛影响着中国大企业的所作所为,非“法”经营已弥漫成业界流行病。除了海尔,联想、TCL、春兰、长虹、康佳、海信、夏新等大企业莫不如此。麦肯锡等世界顶级的管理咨询公司,则在实战中助长了这种非“法”经营,使企业在做出错误战略选择时纷纷失去应有的警惕。比如联想手机的推出,就是麦肯锡做战略规划的结果,麦肯锡还为联想IT服务等其他非“法”经营提供了专业的规划支持。

联想的成功,得益于其抢占了中国PC市场的领导者地位,并因此在顾客心智中成为PC的代名词。联想一系列非“法”经营,不断遭遇重创,单是手机业务就在2003年、2004年分别亏损7691万和5446万港币。联想在四处碰壁之后,一时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若不是机缘巧合“意外”收购IBMPC业务,及时回归原有定位而强化了合“法”业务,后果将不堪设想。

普遍的品牌观误区,正在摧毁一个又一个曾经成功的中国企业。TCL原本有机会主导彩电业,成为顾客心智中彩电的代名词,但TCL却推出了电脑、手机、洗衣机、空调等众多非“法”业务,在这些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如今,TCL正在为此付出惨痛代价,2005年前三季度,TCL通讯亏损16亿港币,TCL多媒体亏损约4亿港币。

春兰曾经是空调的领导者,自从大规模推出摩托车后,不但非“法”经营项目未见成功,更重要的是丢失了最为宝贵的品牌资产——空调的领导者。春兰由此从一个强势品牌沦为泛泛名牌,最终只能在各个领域凭低价勉强生存,整个企业没太多竞争力可言。春兰集团视为重要支柱的春兰空调,利润逐年下滑,从1999年的2.6亿元降到2004年的不到800万元,2005年前三季度也仅为663万元(合并数)。

长虹在顾客心智中曾是彩电的代名词,1995年的净利润高达26亿元之多,是中国实现产业报国的代表,几代人的骄傲。自从1996年非“法”经营空调以来,长虹主导彩电的时代走向结束,不但利润逐年下降,到2004年巨亏36亿元,而且整体营业额亦未能实现上升。

还有康佳、夏新、海信,甚至还未在顾客心智中“注册”好定位,就踏上了注定是非“法”经营的道路。康佳有电视、手机、冰箱,夏新有彩电、手机、音响、MP3,海信有彩电、冰箱、手机、电脑、空调,它们都缺乏鲜明的业务焦点,从而难以进入顾客心智而打造真正的品牌,这些中国经济的中坚企业均前途堪忧。

重思企业竞争力

早在海尔以海尔品牌推出手机和电脑的几年前,我们就发出警告:企业在这些领域将得不偿失,不仅无法获得盈利,甚至会自毁品牌根基。同样我们也一直在提醒联想、TCL、春兰、长虹等企业,期望能唤起觉醒(参见《2小时品牌素养——中国品牌竞争力分析报告》一书)。但直至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手机企业的近乎全线亏损,还是没有让海尔等认识到根本原因出在品牌上。事实上,伴随中国企业几乎全线退却的同时,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合法经营”品牌的反攻得胜,中国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品牌竞争中败下阵来。

随着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到来,企业的竞争力愈来不依赖于内部管理的加强,内部管理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基本门槛,真正的竞争力已体现在外部的品牌打造上。品牌扎根于顾客心智,影响顾客在品类中的选择,决定了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强势。中国企业在手机领域的竞争不力,最大障碍是非“法”经营导致的来自顾客心智的阻力,而非企业众口一词的黑手机泛滥,因为诺基亚等品牌就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实现了增长。

从这个意义上看,联想手机连续2年亏损后出现两个季度的盈利并非好事。联想手机一枝独秀,便被激励得高歌猛进,殊不知其手机发力却会对联想代表电脑的定位构成破坏,影响企业在电脑领域的竞争力。长虹、创维等品牌非但没有庆幸躲过一劫而引以为戒,相反要投入重兵切入手机市场,这些违背顾客心智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中国的竞争力排名连续3年下滑,从2002年的33位落到2005年的49位,令各界哗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然而更应警惕和关注的是,中国企业近年来普遍非“法”经营,逐渐在各行业市场失去竞争力。当大面积的企业因非“法”经营而无法产出应有的经济成果时,必然会导致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并带来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企业是社会的器官,必须要创造经济成果,而商业企业的经济成果更是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得以正常运行的根本保障。所以,品牌与竞争力问题不只是企业自身的问题,更是涉及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标签:;  ;  ;  ;  ;  ;  ;  

为什么海尔的巨大损失--非“法律”运作导致海尔的巨大损失_海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