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合川区特殊教育学校 401520
【摘要】在教育体系革新及优化的背景下,通过应用题教学策略的优化,可以提升聋哑生小学生对应用题的认知,但是,由于聋生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认识到这种限制性因素,通过对小学应用题教育体系的革新,满足聋哑生的基本需求,强化学生的审题能力, 从而为教育体系的革新及创新发展提供稳定支持。对于聋哑生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育人员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审题能力,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从而为数学应用题教育体系优化提供稳定支持,满足聋哑生小学数学的解析能力。
【关键词】聋哑生;小学数学;应用题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0-104-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是难点也是重点。对于聋哑学校的小学数学教学,由于需要手势语言交流,尤其是应用题的教学更加具有特殊性。在聋哑学校教学中提高小学应用题教学质量,提高聋哑小学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是小学聋哑学生教学中的难点。为提高聋哑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本文结合个人教学经历,对聋哑学校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提出了个人的新思路。
一、通过多种识字法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聋生小学生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其教学中的核心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并构建灵活性的教育创新体系,激发聋哑生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教学质量。 第一,儿歌识字教学法。对于聋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聋生的基本特点,并通过对汉字特点,引导聋生进行应用题的阅读,强化学生反复审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性的认知,激发聋哑生对应用题的解题兴趣。 第二,字谜识字法。由于聋生的特殊性,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优化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字谜方式,帮助学生识字,满足聋生学习的基本需求。 聋生在猜字中,可以对字音、字形进行理解,锻炼了聋生的思维能力及语言能力。
二、聋哑学生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难点
语言交流不畅而造成的误解。通过手语交流解释数学问题,可能存在理解的错误,从而造成求解数学题的错误答案。例如,手语解释的“多多少”“少多少”等问题就可能造成聋哑小学生求解的错误。本该用加法结果学生会用减法去做。反应迟钝,思维不活跃。由于聋哑学生年龄、身体、语言障碍等原因,造成对问题的反应迟钝,对数学题的理解困难,对应用题更难于理解,甚至对应用题无法入手,因而在思考问题方面存在不活跃的现象,或一知半解或错误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树立耐心,加强沟通
耐心是对聋哑学生教学的基础。反复读题,加强理解才能解决问题。聋哑学生由于听觉障碍导致言语发展迟滞,缺乏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体验,从而失去了口语表达的乐趣。认真读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聋哑学生由于对语言的交流有障碍,对文字理解能力差,只有读懂题意,理解文字的意思,才能正确解答应用题。如果对题意不理解,看到个别关键字就列式、动笔做题,就容易造成列式的错误。即使是正常的学生对应用题都需要多次的读题,对聋哑学生数学教学中需要在重复读题方面付出比正常人更多的耐性。
聋哑学生由于生理的缺陷,与正常人的交往存在着障碍。要聋哑生做好数学应用题,关键还是要多与教师交流。由于聋哑学生或多或少地会受到社会上一些人的歧视,这使得他们更愿意在自己的同类群体中寻找安全感和心灵的慰藉,而与教师的交流则较少。加强沟通,才能更好地理解应用题题意。
四、仔细分析应用题
这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一步。可以借助实物演示、教具教学,借助图形、线段等可视化工具辅助教学,让数量关系直观地显示出来。分析问题要细化,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量,可以从问题入手反推,也可以将问题转化为方便的小问题或理解的问题,然后再进行正向的思维。从已知出发,逐步得到问题的结果。可以结合等式和方程式加强理解。
例如,两地相距 10 千米,甲、乙分别从两地相向出发,结果经过 2 小时在距离甲出发地 6 千米处相遇,问甲和乙的速度各为每小时多少千米?分析:本题要求甲和乙的速度,可以问“甲的速度快还是乙的速度快?”当然,学生无法直接回答出来。接着问:“谁走的路程长?”继续问:“相遇时,距离谁出发地近?”如果学生还不能回答,可以问:“相遇时距离乙出发地多少千米?”把这些问题全部写出来。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题中“距离甲出发地 6 千米处相遇”,求“相遇时距离乙出发地多少千米?”10-6=4(千米)。然后引导学生回答“相遇时,距离谁出发地近”,显然 6 大于 4,所以相遇点距离乙出发地近。再解决“谁走的路程长”,由于相遇时距离乙出发地近,因而甲走的路程长,乙走的路程短。最后“甲的速度快还是乙的速度快”的问题就解决了。
总之,对于聋哑学校的学生,有其独特的交流语言。其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理解能力、掌握能力不同于身体正常的小学生。在对聋哑生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必须根据其个性特征,加强手势语言的沟通,耐心地教会他们审题、转化、分析、列式,并正确地运用等式规律解题。
参考文献
[1]陈占奎.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学习 (上),2011.
[2]林宗云.“画图”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分析[J].数理化学习 ,2015,(06):90.
论文作者:陈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应用题论文; 学生论文; 出发地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千米论文; 能力论文; 教学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