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中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地理教学风格的形成,对于优化地理教学,获得最佳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将自己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及教学个性渗透进教学的各个环节。
“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有利于教师教学和思想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要能够为他们导疑、导情,这就要求教师要增强理论深度,提高学科专业素养。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教师应对日常教学进行理性反思,并在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中摸索、总结教育的规律与教育的艺术,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平时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更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情感上与学生亲近,根据学生的实际,巧于设疑,善于激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改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教”为“导”。教师在课堂上要一改以往片面注重结果、关心结论的做法,对学生在探索、体验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给予高度的重视与肯定,让学生享受探索学习的“过程”带来的乐趣,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技能和方法,能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自我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要扮演好一个指导者、引导者、组织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避免消极的学习策略,同时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策略。
生活离不开地理。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是在日常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感到学生对地理课堂缺少由衷的兴趣、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缺乏内在动力,课堂积极性差,普遍存在被动参与的现象,学生无法意识到学习地理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地理的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更是无从谈起了。由此导致学生学习的地理与生活实际相脱离,使地理学科成为了“阳春白雪”。《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展开一个地理知识内容,教师要结合所学内容创设情境,首先考虑学生的生活情境和生活体验,使地理走进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地理,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和价值,能够主动学习地理,并乐于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让地理为生活服务,让地理课堂充满情趣。
给予学生更开放、自由的思维空间,更易于思维创新。创造力来自宽松与自由,让学生的思维走出固化模式,这样的地理课堂是充满生命力的。打破书本知识观点的束缚,让学生参与地理现象的分析研究,“探究型”教学模式更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基础知识的应用研究,学生能够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地理事物和现象,逐步提升学生地理探究和地理实践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也从根本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面向全体学生,打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地理课堂。初中生活泼好动,具有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思维,这是一群身心不断发展的青少年,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教师要面向全体,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且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到归属感,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彩地理课堂。
课堂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让课堂中的知识传授活动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有条件的情况下定期开展“地理研学”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合作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地观,让学生体会到地理课程的实用性,有时候教室外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来实现的,课堂教学要把握各种教学策略,才能使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得以提高。
论文作者:刘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学生论文; 地理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论文; 现象论文; 地理知识论文; 《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