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资源的区域特征及开发评价_藏族论文

西藏旅游资源的区域特征及开发评价_藏族论文

西藏旅游资源的地域特色及其开发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藏论文,旅游资源论文,地域论文,评价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其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其独特的旅游资源。

一、西藏旅游资源的类型

西藏位于中国西部,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经济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发展滞后,旅游业起步较晚,规模不大,但西藏又是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区之一,独具特色的高寒的自然地理各要素造成了山脉林立、湖泊众多、冰川广布等奇异的自然风景以及深邃的大峡谷、茂密的原始森林,具有高原特色的野生动植物群,此外在特殊的高原环境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对旅游动机的产生及其旅游行为的实施,无疑具有极大地吸引作用。尽管西藏的旅游资源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但一般的按其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

西藏地域辽阔,平均海拔4000-4500米,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由于高亢的地势以及较低的纬度,使西藏高原的地形多种多样,气候复杂多变,自然资源丰富多彩,从而形成了极具魅力,又有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

西藏的地形是以辽阔的高原作为基础的,这些高原面是低山、丘陵和宽谷盆地的共同体。高原面在高原内部的内流区只受到轻微的切割,高原面形态保存得相当完整,只在高原的边缘地区受流水的切割才变得支离破碎,因此,藏北高原一望无际茫茫的大草原,令无数游客体味到空旷的草原世界的魅力。在辽阔的高原上,分布着众多著名的山脉,如东西向的昆仑山脉,横亘在藏北高原的北缘,以3000-5000米的高差俯临塔里木盆地,形势极为壮观;喜马拉雅山脉,巍峨蜿蜒于青藏高原南缘,其主峰中尼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岗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位于藏北高原的南缘,为藏北、藏南与藏东南的分界线,也是西藏内外流水系的天然分界线。南北走向的山脉藏东的横断山脉,由于流水的切割,形成两山夹一川、两川夹一山的地形,构成了“峡谷一线天,把人隔两岸,对岸能说话,相逢需一天”的独特景观。以上这些山脉中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山峰,据统计,世界上8000米以上的高峰西藏占5座,7000米以上的高峰达40多座,这些山峰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是世界各国登山、探险、考察、利学研究等专业旅游者的理想场所。

水域景观

水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它不但是旅游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地貌的最活跃的外力因素。西藏是我国河流最多的省区之一,其中流域面积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00多条,其中最为著名的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曲等,都具有极好的旅游价值。雅鲁藏布江在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的挟持下,由西向东奔流,在遇到伯舒拉岭的阻碍后,以南迦巴瓦峰为中心,从东西向急转南下,形成了极为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江水强烈切割作用下,峡谷区群山对峙,峡谷深切,据考察证实,雅鲁藏布江从大峡谷入口处米林县派乡到出口处墨脱的巴昔卡,长度达494.3公里,围绕南迦瓦峰的核心部分的平均深度在5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5382米,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中国政府已正式命名其为雅鲁藏布大峡谷。

西藏不仅是我国最大的湖泊密集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湖面最高、范围最大、数量最多的高原湖区,全区大小湖泊共有1500多个,湖泊面积2.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湖泊面积的1/3以上,在这些湖泊的周围,多为肥美的草场,也是各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碧绿的湖水里倒映着雪山草地,为高原增添了极好的景致,成为旅游者观察野生动植物、垂钓、野炊的好去处。在湖泊中最为著名的玛旁雍错、羊卓雍湖、那木错等,被藏族同胞视为圣湖,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冰川,是多年积雪成冰,在重力作用下能流动并具有一定形态的水体,西藏高寒的自然条件及季风影响,使境内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十分发育,全自治区冰川面积26119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46.4%,其中含青唐古拉山东段的卡钦冰川,喜马拉雅山的北坡的绒布冰川等较为著名。在冰川周围分布有冰斗、角峰、刃脊等冰川地形及冰塔林、冰洞、冰面溪流、冰裂缝等奇特景色。

生物景观

生物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自然景观的血肉和灵气之所在。许多人一谈及西藏,就会想到高寒干旱,严酷的自然条件和荒凉、贫瘠的自然景观,其实,西藏除了有高耸的雪山、寂静的荒漠,也有绿草如茵的草原,还有茂密的原始森林。西藏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构造出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各类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统汁,全藏高等植物种类约6400种,隶属于270余科1500余属,有许多是我国特有或西藏地区特有植物,分布于林芝、米林一带的千年巨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墨脱石栎、西藏石栎、墨脱青岗、墨脱楠木等均为我国特有。西藏东南部也被称为“植物王国”。

西藏境内动物种类也很多,有哺乳类动物140余种,鸟类480余种,爬行类56种,两栖类5种,鱼类68种,昆虫类2300种,其中有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惜动物野牦牛、藏羚羊、猞猁、麝等多种,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的1/3以上,是观赏、研究各种动植物的理想场所。

西藏的森林主要分布在藏东南及藏南的高山峡谷区,这里森林多为原始森林,随着山峦的起伏,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犹如大海的波涛。西藏森林的树种组成丰富,受垂直分布的影响,从低山的热带森林到亚高山暗针叶林,在境内均有分布,另外,西藏特殊的生态环境使森林还具有罕见的生物生产力,据调查,西藏平均每亩森林年生长量为0.294立方米,是云南的2倍,广东的4.7倍,黑龙江的3倍,因此,西藏的林区除了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提供优美的环境外,又成为研究、考察森林生态系统的乐园和基地。

2、人文旅游资源

生活在西藏高原上的藏民族,在同严酷的大自然的斗争中,形成了镖悍、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创造了灿烂的藏族文化,但由于西藏四周高山的阻碍,特别是历史上长期迟滞在封建制农奴社会,使西藏长期与外界隔绝,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藏族文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增加了藏族文化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历史遗存丰富

藏民族,在创建其历史的过程中,也给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存,在这些遗存中,卡若遗址产生于距今4600年的新石器时代,这一遗址的发现,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早在4000多年以前,西藏高原就有人类的生存,并且这一文化和黄河流域的古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西藏早期历史的研究和汉藏民族关系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格王朝,产生于公元10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叶蕃王朝灭亡后的西藏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抵御了外来侵略的东进,捍卫了祖国的统一。古格王园的都城遗址在今阿里扎达县郎钦藏布南岸一座高达300余米的黄土山上,山上有城垣和宫殿的残迹,遗址总面积72万平方米,房屋445座,窑洞879孔,暗道4条,碉堡58座,各类佛塔28座,武器库1座,大小粮仓11座。由此不难推测当年古格王国雄厚实力。1961年,古格王国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此之外,位于山南穷结的藏王墓,作为藏族文化发祥地的山南泽当的古老传说猕猴变人的贡布日神山及其山前的平坝;西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浴血奋战的江孜宗山抗英遗址等,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西藏极为著名的人文旅游资源。

宗教建筑和宗教文化

西藏高原严酷的自然条件对人类特别是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古代的人类生存,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威胁,但人们又无法摆脱自然的压力,于是就在虚幻的神的世界寻求精神寄托,佛教的传入,适应了这一要求,很快就和当地藏民族的原始宗教——苯教文化相互融合,产生了别具一格的藏传佛教文化。这一文化在其产生后一千多年中,对西藏社会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均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并在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持下,形成了众多的寺院,雄伟的寺院建筑,辉煌的宗教艺术等。

西藏的宗教寺院十分众多,据《圣武记》载:“达赖喇嘛所辖寺庙三千百有五十余所,喇嘛三十万二千五百有奇,百姓十有二万千四百三十八户。班禅所辖寺庙三百二十七所,喇嘛万有三千七百有奇,百姓六千七百五十二户。”现在西藏境内著名藏传佛教寺院仍然很多,非常著名的格鲁派四大寺,即位于拉萨北郊的色拉寺、西郊的哲蚌寺,位于达孜的甘丹寺,位于后藏首府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另外,还有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佛法僧齐全的寺庙,位于扎囊县的桑耶寺,在西藏历史上十分著名并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萨迦寺,世界最高的寺院绒布寺等。这些寺院的建筑规模都较大,主要建筑形式为藏式建筑,外形一般是平顶,多半由石头垒砌而成,墙体非常厚,佛殿庙宇一般依山就势,层层升高,上下衔接,高低相配,密密层层,组成了一幅和山形山势融为一体的建筑群,在周围高山的反衬下,更突出了佛教圣殿的庄严、高大、居高临下和神秘的宗教氛围。

在西藏的寺院里,都有绘制壁画和悬挂唐嘎的习惯,在壁画等的制作过程中,不断吸收印度、汉族等地的绘画技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因此,也有人将这些著名的建筑称之为艺术博物馆。同时壁画等反映的题材十分广泛,如:日喀则德庆颇章宫内的《八思巴与元世祖忽必烈会于六盘山下》的壁画,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人藏图》等,除了具有极高地艺术价值外,还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真实地再现了藏汉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

宫殿

西藏由于历史悠久,在藏族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宫殿建筑,如山南雅隆河谷的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岗,琼结的青瓦六王宫,达孜的强巴敏久林宫等,其中相当多的宫殿现存残墙断壁。布达拉宫是一座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不仅是拉萨,也是西藏的主要标志。

布达拉宫位于拉萨红山之巅,初建于公元7世纪,当时有建筑物一千间,后因战乱和火灾,几乎全部被毁。五世达赖执政后,开始重建布达拉宫,后经几次扩建,形成了今日的规模,而且随着达赖喇嘛政教首领地位的确立,布达拉宫最初的宫殿性质中宗教的氛围越来越浓,最终演变成一座集宫殿、宗教、庙宇、军事首脑机关为一体的西藏政治、宗教、文化中心。布达拉宫高117.19米,有13层,由白宫和红宫两大部分组成。红白相间,群楼重叠,闪闪发光的金顶,使布达拉宫更加辉煌壮丽。布达拉宫内珍藏着为数众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壁画、雕刻、灵塔、塑像等珍贵文物,也是一座西藏艺术的宝库,是前往西藏旅游的游客必到之地。

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适应西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民族的民族风情,这一风情,是藏民族在长期的高原生产生活的智慧的结晶,同时也表现出了藏民族文化的特征。

服饰

藏民族的服饰有多种类型,但最基本的藏袍却极为普遍,藏袍的结构宽大肥长,穿时用带予系于腰间,在腹部形成一个较大的空囊,可装物品,在牧区藏袍多用优质羊皮制作,在农区则采用黑色氆氇制作,用彩色布条镶边。对游牧的藏民族而言,藏袍既是服饰又是被褥。

饮食

藏族的食品主要有牛、羊肉、奶制品和青稞炒熟磨成的糌粑,糌粑吃时加水或茶,食用极为方便。牛羊肉则多食用风干的牛羊肉,味道鲜美。奶制品中的酥油茶是将酥油(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放入用砖茶熬制的茶中,搅拦成为香味四溢的酥油茶。酥油茶营养价值高,释放热量多,同时茶叶中的丰富的维生素等,使酥油茶成为高原藏胞生活的必备食品。

节日

西藏的节日众多,包括祭祀、农事、纪念、游乐等多种项目。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但各地的新年时间不尽相同。农区有庆祝丰收的望果节、牧区盛行赛马会。雪顿节,藏语原意为吃酸奶子的节日,后演变成为以演藏戏为主的节日。沐浴节,则为每年7月,男女老少涌向河边,进行沐浴的一项洗涤野宴活动。

二、西藏旅游资源的特色

西藏的旅游资源就其本身而言,具有极为明显的宗教特色、民族特色以及垄断性、自然性。

1、宗教性。由于藏传佛教在西藏较为广泛的影响,使许多旅游资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且不说遍布全藏各地的为数众多的富丽堂皇的寺院,寺院内长明不灭的酥油灯、低沉的法号声,就连每天在拉萨八角街周围川流不息、手拿转经筒、不停地念着经咒的转经者身上,就可领略到浓浓的宗教氛围,甚至于自然的湖水、山峰也在藏人心目中具有了宗教色彩。座落在普兰县境内的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布钦峰,由于流传已久的宗教传说,冈仁布钦峰便成为中外宗教信徒心中的圣地,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虔诚信徒不远万里前来朝拜。和神山相连的“圣水”玛旁雍措被信徒们认为是世界“圣湖”之王,用“圣水”不但能清除人们肌肤的污秽,更能洗涤人们心灵的“五毒”,每年夏秋季,许多信徒前来圣湖沐浴,并将清澈的湖水作为礼物带回馈赠亲朋好友。

2、民族特色。生活在西藏高原上的藏民族以及其他民族,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灿烂的藏民族文化,这些极具民族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如宗教寺庙、宽大的藏袍、平顶的碉房民居、香味四溢的高原热饮——酥油茶、风干的牛羊肉、粗犷豪放的藏族歌舞、多姿多彩的节日、奇特的婚俗、丧谷等民风民俗,不仅让旅游者能够领略到完全不同于自己生活地域的异域情调,而且也能让旅游者感受和认识藏族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3、垄断性。西藏高原作为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其巨大的海拔,导致了许多旅游资源成为世界上同类旅游资源之最,例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其周围一千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汇集了世界上7000米以上山峰的绝大多数;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纳木错,藏语的含义即为天湖;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不论是其深度、长度均远远超过了秘鲁的科尔卡峡谷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西藏东南部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其中,波密附近由于良好的水热光组合,以及较大的温差,使林木具有世界罕见的生产能力;西藏高原的南部和东南部山地,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南坡,由于巨大的高差,产生了从热带到寒带的极为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等等,这些资源大多数具有奇特、绝色、罕见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是登山探险、地学研究、生态考察等旅游活动的最佳旅游地。众多的“世界之最”,使西藏成为世界顶级旅游资源地之一。

4、自然性。西藏高原四周高山林立,成为西藏与外界的天然屏障,加之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牧经济,减弱了西藏和外界的联系,因此,也就使西藏的旅游资源较少受到外界工业文明的影响,保留了旅游资源中原始的外形特征和内涵。同时,外界对西藏的认识、了解较少,使西藏的许多旅游资源具有神秘的陌生感,虽然,今天的西藏已经打开了封闭的大门,但西藏的神秘仍吸引着众多的旅游爱好者。

三、西藏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

虽然西藏的许多旅游资源单从旅游资源本身而言,确实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垄断性,但由于受区位条件、旅游环境以及开发条件的影响,西藏的旅游资源开发存在一定的困难。

环境质量。西藏高原的环境受特定的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受到的人为污染和破坏较少,在这里可以使人们摆脱不良环境的影响,沐浴在蓝天白云、绿草碧水之间,享受到清新的空气。但西藏由于较高的海拔,氧气含量少,例如拉萨的含氧量大致为海平面的65%,因此,初到高原的人,经常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症状,而且由于大气中的含尘量少导致紫外线照射十分强烈。在高原室外活动,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等一系列高原生活问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对高原反应的恐惧,并做好必要的预防,保证在西藏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

区位条件差,可进入性差。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南部,远离我国人口密集的中、东部地区,使旅游的路途时间过长,更不要说国外游客进入西藏所耗费的时间了。同时西藏是目前为止我国惟一不通铁路的省区,旅游的交通方式主要依靠航空运输和公路运输运行,航空运输固然有便捷的优势,但相对的交通费用大,且运力有限,特别是夏季的旅游黄金季节,单向客流对旅游运输造成很大影响。公路运输运费较为便宜,但由于青藏、川藏等公路干线等级并不高,路面状况不很理想,使游客的陆路进入会受到长途颠簸的困扰。目前,青藏铁路已正式动工修建,随着青藏铁路的修建,困扰西藏旅游业的运输问题可得到根本解决。

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不良。西藏地域辽阔,虽然旅游资源的数量丰富,品味很高,但旅游资源的丰度仍然较小,除旅游者进入西藏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经费外,在西藏内部,从一个旅游景点到另一个旅游景点,也具有较大的旅游阻力,即使在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拉萨,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有布达拉宫、哲蚌寺、甘丹寺、大昭寺、罗布林卡等,大多为宗教场所,旅游景观较为单一。距离拉萨较近的雍布拉岗、藏王墓等大多在二百公里以上,距离珠穆郎玛峰则有六七百公里的路程。更不要说遥远的冈仁布钦峰,神秘的古格王朝遗址了。景区的布局分散,致使在开发利用上难以形成规模和产生“聚集”效应,降低了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上的优势,对此,除加大力度,开发西藏腹地的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为中心城市的旅游区外,还要大力开发民族风情、节日文化、民族风俗等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体验性的旅游项目,改善西藏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的不良状况。

尽管从西藏旅游资源的分布、评价而言,有十分丰富、极具民族、地域特色的一面,许多旅游资源甚至在世界上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利的因素,如地域组合不良、区位条件差、可进入性差对旅游者的影响等,因此,加强西藏旅游资源的研究,开发其旅游资源的潜力,克服其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对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标签:;  ;  ;  ;  ;  ;  

西藏旅游资源的区域特征及开发评价_藏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