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经济论文,中国论文,生产力布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8年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学与区域科学理论被大量地介绍到我国,我国生产力布局学界与区域经济学界很快适应了经济体制的变革,并结合先进的生产力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的相关理论,在我国生产力布局与区域经济的实证研究中取得了大量的成果,集中表现在对区际差异的考查、区际协调发展及地区性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三个方面。
关于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化
考查区际差异、经济格局,历来要看收入差异或生产力差异,而最近,人们认为区际差异并不取决于生产方面, 而取决于支出方面即GNP的使用额。由于采用的经济指标和分析方法不同,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格局变化的看法也很不一致。
一般认为,如同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作为衡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变动方向和强度的依据。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我国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的经济实力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提升的幅度不同,中西部没能与沿海地区同步发展,出现了明显滞后的局面,而且与沿海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三大地带经济增长日趋不平衡,80年代末以来,中西部不仅绝对增长速度慢于东部地区,其相对增长的速度也慢于东部地区,而且呈现出持续扩大的态势。如国家计委国土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的研究表明,1979—1990年中西部与东部经济增长的绝对差距的年增长率为13.1%,相对差距的年增长率为0.1%,而到1991—1993 年两项指标则分别上升为32%和8.5%。我国地区差距扩大的态势自90 年代以来呈现出一种加速发展的趋势;二是全国生产力分布进一步向沿海集中,中西部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基本上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而东部则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如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份额由1980年的47.43%下降到1995年的42.3%。而东部则由1980年的52.17%上升到1995年的57.7%。
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简单地断言沿海与内地、东部与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显著扩大还缺乏足够的事实依据。因为以人均国民收入与全国人均国民收入之比来计算的不平等系数一直保持线性增长,各区的区域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出占全国的份额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没有多少变化。自1978年以来,中国最引人注目的经济格局变化是新兴工业化地区——珠江三角洲的迅速崛起和老工业基地的相对衰落,省际的差异在缩小,而省内的差异却呈上升的趋势。若以上海、天津和辽宁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区,其他地方为边缘区,则中国经济的空间均衡度一直是上升的,而且自改革开放以来,空间均衡和效率是兼顾的。
关于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和区际协调发展
对于造成区际差异的原因,大家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除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客观因素存在差异外,自改革开放以来主观上的政策倾斜起着重要作用。主观上的政策倾斜是多方面的,包括计划投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价格政策、外贸政策等。差异政策作用的结果是经济结构和工农城乡关系的不同。在东部沿海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加工工业迅速发展,主要表现是其所占的全国份额提高,而中西部地区则由于过份强调了所谓的资源优势,导致了高级产业发展缓慢。在不合理价格体系推波助澜的作用下,这样的产业结构差异加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异。经济结构的另一方面是所有制结构。沿海的非国有经济成份发展比较迅速,正是这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成份在近十几年的经济增长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中西部非国有经济成份所占比重很低,国有经济由于受体制的束缚,不仅无法同非国有经济成份竞争,反而出现大量的价值向非国有经济成份的转移,其结果进一步加剧了区际差异。由于二元的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存在,致使我国城市与乡村一直处于隔离状态,城市经济发展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微乎其微。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这种二元结构首先受到冲击,城乡界限被打破,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城乡分工协作关系,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城乡经济趋于一体化。而中西部地区的大中型企业一直受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制约,在当地形成“孤岛式”经济,同地方经济基本上没有任何交流,不仅本身没有活力,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也没有发挥任何扩散、带头作用。
人口素质、思想观念的差异也起着重要作用。东部沿海地区的人才结构比较合理,而中西部则欠佳,一方面,高级科技人才过剩,英雄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熟炼工人、初级技术人员匮乏。更为重要的是缺乏沿海地区那种具有冒险、创新意识的市场经济型企业家和带头人,这是传统的人才、劳动力管理制度种下的苦果。
总的来说,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不同是引起区际差异扩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速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步伐,形成统一、开放、完整的市场体系,真正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建立公正、有序的区际经济新秩序。这一秩序的建立是实现区际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关键。在此基础上,组织大的经济协作区,加强省区间的协调规划,提高总体空间经济效率。因此,我们建议,在科学地划分经济协作区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经济组织,这种组织不同于50—60年代的大协作区,它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为转换政府职能、协调国家进行省区间的规划协调、相关省区在自愿、平等、互制的基础上共同参加联合而形成的。这种组织是多层次的,各省区可以分层次多头参加、交叉组合。有了这种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便奠定了政府区域调控的组织基础,从而有利于加强地域间的经济联系,充分利用各种对外开放渠道,共同开拓内外市场,加强省区间的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减少重复建设,提高区域产业优势,并且协办跨省区间的重大基础设施。它对于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对跨省区间的经济集团的培育和指导都有重要意义。
地区性的经济发展战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投资主体。因此,在制订地区性的经济发展的战略时,应侧重于信息的提取、分析和发布。明晰地区的经济优势、引导各个市场主体扬长避短或扬长克短,将最终决策权交给市场主体。正确理解、认识经济优势这一概念的内涵对制订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非常重要。“经济优势”不同于“有利条件”,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只有各种有利条件有机地耦合,克服不利条件,才能取得所谓的“优势”。同时,“经济优势”又是一个市场竞争中的概念。一个地区说自己某种产业有优势不是根据该产业的产品在小范围内的自我感觉,而是根据它在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格局来确定的,集中表现在本地区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率的高低。市场经济的特征,要求我们的战略思想要以市场为出发点,根据市场需求分析、确定自己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扬长避短,创造优势,促进发展。
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发展战略的另一个特点是应注重动态谋划。在同一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经济结构都有所变化。这种结构性变化与经济总量的增长一起,反映出地区经济从一个发展阶段进入另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从动态分析的目的出发,地区经济结构可分为领航产业、主导产业、衰退产业和基础设施等。未雨绸缪,有预见地安排领航产业,及时更新衰退产业,是长久地保持地区经济活力的关键一着。在目前,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应是深化改革。人才开发是战略的中心环节,企业家精神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开发成本较高,特别是由于受传统的价格体系的制约,西部丰富的资源并未带来西部经济的繁荣。90年代末至下世纪初西部的开发战略应是通过深化改革,求得经济的适度增长,提高自身的积累能力,同时,进一步扩大开放,充分用活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多方位筹集资金,并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尽快改善各项基础设施,以此降低资源开发的成本,重塑自己的区位优势,为下世纪中叶西部经济的腾飞打下较好的基础。
东北地区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由于历史、政策和经营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发展速度缓慢,企业开工严重不足,隐性失业较为严重。发展战略的重点是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果断地淘汰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的产品和产业。利用其基础雄厚、技术力量强的优势,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引进和运用新技术,嫁接式地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新技术化。不断开发出高档的新产品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并保证产业结构动态化。为此,要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开辟技术市场、保持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的密切联系,创办好高新技术开发区,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创办风险企业,实现科技——开发——生产一体化。在对外开放上,汇入东北亚经济圈,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南部以大连为中心、中部以珲春为中心、北部以黑河为中心的各具特色有对外开放结构,跻入国际分工与交换的行列,并以开放促改革,加速战略目标的实现。
环渤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战略地位突出,且工业基础雄厚,矿产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又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科技力量密集,人才优势最为显著,对外开放已经出现良好势头。因此,今后这一地区将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合作的主要地区之一。本地区的发展战略应是以京津地区为中心,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两翼,以区内腹地和陆路交通为依托,以海上交通为重点,面向东北亚,连接太平洋,力争用20年左右的时间将这一地区建设成为能够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比翼的北方产业中心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为此,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组建机构,早作规划。加大开放力度,逐步建立统一的环渤海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大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群体优势,尽早促成区内联合,充分利用渤海的出海通道,面向东北亚和太平洋地区,开展多种形式,多个领域的对外交流和经贸合作。
对于长江流域的发展,当以浦东开发为龙头,以大上海的经济发展为重心,以长江三角洲为依托,建立全流域的开发先锋区、引力区,并依此加快整个流域的开放开发步伐。利用长江的黄金水道,建设长江沿岸产业密集带,以此为渠道,加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技术向内地扩散,从而带动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长江流域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自然条件差异也很大,应当因地制宜,实行多模式、多层次、多导向开发。在宏观战略上,即可有以长江为产业密集带的轴向开发,也可有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经济区、成渝经济区、攀西——六盘水等以区域为主体的开发。从产业导向看,更可多种多样。上海浦东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在城市开发区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以高新技术开发为导向。区域开发战略有以加工业为主的轻纺战略,如三角洲地区;也有以能源、原材料等为主的后勤战略。为加快整个流域的经济发展,必须加强流域东、中、西部的联合。建议建立“长江联合舰队”,将东部的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与中西部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加强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资源开发,为东部的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帮助中西部发展工业特别是农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提高中西部原材料的加工水平,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进行小城镇建设,提高其综合生产水平,实现全流域的纵向地域分工。东中西部的这种联合开发,应以资金为纽带,以利益共享为动力,并之必要的行政干预,做到整个流域真正的一体化发展。在长江流域的经济开发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经济发展、城市化过程与农业支持系统的关系,特别是农业在中部诸省的产业定位问题。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是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
我国华南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抓住了历史机遇,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华南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华南四省区人均国民收入已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5.2%, 城市化水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1%,工业化水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09%。因此,它已经具有了为继续实现高速增长的积累能力。由于有利的国际环境,活跃的宏观经济和广阔的国内市场等因素的存在,会对外资进入中国保持较强的吸引力,在此过程中,华南地区因其明显的体制优势和优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对外开放经验以及十几年来人们普遍形成的商品竞争意识,它将继续成为中国的投资热点地区。随着港澳的回归以及台湾和大陆交流的增多与加深,这个地区的经济将保持持续的高增长。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的一段时间内,华南的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全国是不容置疑的。为了保持华南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必须继续加强与港澳台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协作关系,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企业改组,形成规模经济优势。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及发展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在这个过程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应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更有效地引进和培养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各方面人才。人才基础薄弱是华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是日益严重的工业污染、环境破坏问题。
总之,唯有真正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使中国经济步入健康、稳定、持久发展的轨道,真正发挥中国经济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标签: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