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论文_张淑梅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7)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再加用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6MWT LEVF高于对照组,且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关键词】心理护理;心力衰竭;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3-0143-02

心力衰竭是心脏的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引发障碍,未能有效的将静脉回心血量进行充分的排除心脏,造成静脉系统的血液淤积,而动脉系统血液的灌注量不足,进而造成心脏的血液系统循环障碍[1]。本病复发率高,较易给患者带来恐惧烦躁等负性情绪,常规护理不能满足此类病人的需求,本次研究采用心理护理,并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资料中心衰的诊断标准。按相关资料中的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级,Ⅲ级患者有58例,Ⅳ级患者有42例。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女性22例,男性28例,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79岁,中位年龄(56.4±4.3)岁。观察组患者中女性24例,男性26例,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81岁,中位年龄(57.6±4.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再加用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评估;对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仔细分析,并结合病人的生活习惯、文化程度、个性以及病人的为人处世风格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全面的评估,认真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法。②情绪疏导;护理人员与病人进行诚恳、耐心、积极、主动、和蔼的交流和沟通,解答患者提出有关疾病的疑问,详细讲解心力衰竭的发病机、预防、治疗、预后等相关知识,消除病人的顾虑,有效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③生活干预;让患者指导正常有规律的生活对疾病治疗的必要性和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嘱咐患者注意生活作息的规律性,让患者放松心情,不如意时做少量有氧运动和深呼吸进行有效缓解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叮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有效转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让患者保持稳定情绪。

1.3 观察指标

根据6MWT LEVF BNP给予心功能改善的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整理本组实验数据,在统计学软件SPSS 20.0数据包中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应用(n,%)和(x-±s)表示,组间差异通过χ2和t检验,在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6MWT LEVF高于对照组,且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讨论

心力衰竭临床发病率高、临床症状重、治疗时间长,给患者及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2]。病人消极治疗心理和负性情绪,严重的影响着治疗效果,甚至让患者病情恶化。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临床常规护理也不断发生转变,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病人的心理问题受到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以及高度关注。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有效的稳定患者的心理情绪,尤其是对心力衰竭的预后更具有积极作用[3]。

本次研究采用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其主要优势在于;经过有效的心里护理能舒缓病人消极的不良情绪,减少儿茶酚胺的释放量,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有效改善心功能。病人的心功能各项指标得到有效改善后,让病人机体正常从而供氧充足,进而病症减轻,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进而提高治疗效果,由此形成良性的循环体系。心理护理干预的每个环节,都要求护理人员细心、耐心、用心。

总之,采用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胡新君,张颖,王倩等.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8):12-15.

[2]杨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改善心功能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20):3083-3085.

[3]曹凯,何春来,董杰等.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今日健康,2016,15(2):197-197.

论文作者:张淑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探讨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论文_张淑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