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人”心理下的澳门群体文化心理表象论文_宋薇,张淑芳,申荷永

“边际人”心理下的澳门群体文化心理表象论文_宋薇,张淑芳,申荷永

(1澳门城市大学应用心理学 澳门 999078)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湖北武汉 430019)

(3澳门城市大学及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澳门 999078)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2-0347-02

文化变迁是在社会转轨和文化变型期普遍存在的,面对着急剧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人格两极化的特征愈来愈明显。同时人格变迁与社会文化的特点紧密相关,个体对文化变迁通过自我调节而适应,文化环境也因为个体心理的表象性变化而不断进化。“特定的社会文化形态(特别是意识形态)往往造就了特定社会的价值导向及群体的思维方式,并以此左右着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世界,进而影响每个成员的心理健康。特别是社会的发展变化所引起的文化矛盾和价值冲撞,容易造成社会成员的心理冲突”。(叶一舵,2003)若寄希望通过社会化创新重塑国民性格,就要对现有的社会模式进行改革,在传统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全球视角下融入现代化的新视角和新模式,推动“边际型”人格尽快转型,建立更为适应历史和文化潮流的新型人格[1]。

跨文化、跨政治体制的整体环境让“边际人”成为澳门社会心理的群体表象,作为一种变迁社会下的人格特征,其二元特征和两极化有着明显的表现:

其一,东方与西方的冲突。东方文化以“和”为贵,主“家和万事兴”,强调以家庭或家族为中心的和谐统一[2]。“大家长”式的结构中强调对于宗族的服从、对权威的依赖。尤其在粤文化中,对于宗族和家庭的向心力极强。澳门古称濠镜澳,秦朝首度将岭南地区划入中国版图,自南宋开始,澳门属香山县。明朝时期,澳门属广东省香山县辖地。因此可以看出澳门的粤文化历史悠久。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澳门的社团文化就是东方传统文化的典型性体现,例如澳门街坊总会、澳门工会联合会、澳门中华总商会、澳门福建总商会等组织不仅在宗族、社群中是“大家庭”模式,同时在政治、文化上也具有集中和代表意义。而从1557年明朝中叶开始,澳门被葡萄牙人租借。1887年,葡萄牙与清朝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澳门成为葡萄牙殖民地。从此西方的价值观开始长驱直入渗入澳门的社会。西方文化崇尚个人自主和独立,强调在社会互动中的平等和民主。例如新澳门学社等组织就致力于推动澳门的民主建设。澳门社会在近现代都处于两种文化的不断碰撞之中,虽然社会形态相对稳定,但文化形态一直处于交互变革之中[3]。在此传统东方思想沐浴下的澳门在经历西方文明的直接碰撞洗礼时,社会整体和社会个体的内在心理特质和外在形态表象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二,传统与现代的抗衡。在政治治理上葡萄牙殖民者盘踞在社会上层,其所代表的欧洲文化也成为一个相对固定和封闭的“高层圈”之中。而华人文化及东南亚各民族文化则相对处于中下劳动人民阶层之中。由于没有受到日军侵华战争的直接影响,又逃过了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诋毁,澳门保存了相对完整和链条式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两种主要文化的传统性都在澳门有较为完整的自我生存方式。在澳门回归之后,文化景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是自由行开放后,内地文化价值观的不断涌入,比如普通话的盛行和人民币的使用;另一方面是美资博彩公司在澳门经济中地位的日益凸显带来美式文化价值的输入,比如新濠影汇的好莱坞动画主题诠释和威尼斯人的美式街头表演等。再加上新媒体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让澳门处于新旧文化交替的情景之中。不同时代的精神气质混在在一起,传统与现代的各种冲突和对立为个人提供了变革的机会,但也会导致人们的无所适从。

其三,积极与消极共生。社会转型过程,个人的精神也存在着变迁和转型。任何一种心理特征都存在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不可否认,澳门在回归后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2003年赌权开放之后,整个社会的GDP增速令世人刮目相看。博彩收入连续多年呈现两位数增长。但社会经济环境急速提升的同时精神建设明显不足,民众普遍抱怨分享不到经济增长的成果,社会两极分化日益明显。澳门整体的失业率低于5%,受就业保护政策的影响,大部分拥有澳门身份证的人要么希望去做“赌场工”要么希望做“政府工”,因为两者都不需要更多的自我创造力同时薪金较高。伴随博彩业滋生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在社会价值观中显现,澳门本地劳动力的竞争力下降,文化建设的乏力开始在近些年凸显。

上述所有的价值观都源自社会心理的二元性和两极化特征,不仅仅在澳门乃至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处于变革之中,当代社会的诸多其他国家和社群一样处于转型社会之中。二元性不仅仅具有积极的契机性,同时也具有消极的社会心理问题:认同危机。

近65万人口的澳门是由以华人为主体的多族群组成,同时长达三百多年的中西文化的交融史,使得澳门成为一个多元文化聚合之地。澳门回归之后,经济持续增长、社会逐步稳定以及主权归属的变化等诸多因素使得澳门的文化认同也随之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赌权的开放,欧洲及美洲在澳门定居的人数也在逐渐加大,其所带来的文化和理念迅速融合到澳门的社会中。现实社会一直无法抗拒经济霸权所带来的文化扩张,这种冲击力已经渗透进澳门一直固有的中华宗祖文化。

个体的心理发展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就如荣格理论中的集体无意识一样,集体的身份也在无形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入。这说明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期里,社会个体通过不断对自我的调整来接受环境的变化,通过族群、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保持内心的相对平衡。有些人格特征也反过来影响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方向。所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可以更深刻每一代人的心理特点。

在澳门,个体和群体身份认同出现了重叠、抵触和不稳定的特性,其根源在于对文化认同的异议。文化主导人们的共同意识,通过共同的信仰、观念、态度和思维习惯、心理活动将众多社会成员聚合成为一个整体。它提供的共同意识是社会个体可以共享的意识形态,是一种群体性的观念。文化是“自我”的,其所在的群体不会被认为是其他的群体。文化的特性对于理解处于国际物质结构中的国家行为是重要的。就文化的稳定性来说,它提供了一种比物质条件或者法令等更为独立的和长久不变的存在体,它为澳门认同的构建提供了保障。一种文化通常可以定义群体的认同,继而定义这个群体的共同利益的模式,形成一致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文化选择了人们应该注意什么和怎么去关注。这种环境制造了人们行为的规范,也形成了人们对于利益的取舍和对社会规范的认同。

【参考文献】

[1]胡雨濛.“边际人”的媒介形象建构--都市报如何报道外地人[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1):34-39.

[2]段红云.普米族当代文化变迁特征述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2):56-60.

[3]张剑桦.澳港不同文化背景下澳门文学发展路向[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57-162.

论文作者:宋薇,张淑芳,申荷永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  ;  ;  ;  ;  ;  ;  ;  

“边际人”心理下的澳门群体文化心理表象论文_宋薇,张淑芳,申荷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