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鼻康方加减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5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 例,对照组采用依巴斯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儿鼻康方加减治疗,7d为1个疗程,一般进行4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儿鼻康方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且效果优于单纯口服依巴斯汀片。
【关键词】鼻鼽;中西医结合疗法;儿童;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163-02
鼻鼽,又称过敏性鼻炎或变应性鼻炎,以反复发作性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症状,是变应原的作用下经免疫学机制产生的一种鼻黏膜炎症。该病发病率较高,儿童中发病率高达30%[1]。本研究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并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共150例,均为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5例,其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6.15±5.64)岁。观察组男35例,女40例,年龄3~l4岁,平均年龄(6.63±5.74)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①以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鼻塞、鼻涕清稀量多为主要症状;②起病迅速,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③常因接触花粉、烟尘、化学气体等致敏物质而发病,有时环境温度变化亦可诱发;④鼻腔检查黏膜多为苍白,少数充血,鼻甲肿胀,发作时有较多清稀分泌物;⑤排除其他并发症。
1.3 中医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肺脾气虚型鼻鼽的相关内容制定诊断标准。诊断依据:以阵发性鼻窍发痒,酸胀不适,连续喷嚏,大量清稀鼻涕,鼻塞不通,嗅觉减退为主要症状;其发病迅速,消失也快,症状消失后则如常态。检查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甲肿胀,发作时有较多清稀分泌物。舌质淡,苔白,脉弱。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国药准字H20040119,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mg)口服治疗。12岁以上:每晚10mg;6~11岁:每晚5mg;3~5岁:每晚2.5mg。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小儿鼻康方加减治疗。基本药物组成:黄芪20g,鱼腥草15g,细辛8g,桔梗15g,诃子15g,白术15g,防风15g,川芎15g,白芷12g,甘草6g,芍药15g等。在我院中药房统一熬制后,密封装袋,一剂熬制成6袋,每袋150ml。每日三次口服,12岁及以上每次150ml,6~11岁每次100ml,5岁及以下每次50ml。两组均治疗2w。
2.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疗4w后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参考《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3]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儿临床体征和症状消失。有效:患儿发病时体征及症状减轻,发病次数减少。无效:患儿体征和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中1例因感冒加重,并合并中耳炎,1例出现嗜睡;对照组1例失访。均退出病例观。两组中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及心脏的毒性反应。
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儿童过敏性鼻炎发病因素多样,且容易反复,迁延不愈。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容易引发中耳炎、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支气管炎、腺样体肥大、鼻窦炎等,变成终生疾患,严重影响其健康生长。依巴斯汀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复发率较高,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大,尤其对于尚处于发育期的儿童。中医药治疗鼻鼽的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众多医家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是由于肺脾气虚、卫表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邪正相搏,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上溢鼻窍,而致鼻鼽。笔者认为,肺脾气虚为鼻鼽之宿根,说明肺脾气虚为贯穿于鼻鼽病程始终的主要病机。肺卫阳弱,一则卫外不固,二则鼻塞流涕喜嚏。涕为人体五液之一,虽为肺所生,但有赖于脾之运化,方能分泌适度。《灵枢·本神》说:“肺气虚则鼻塞不利。”肺气本虚,易招致寒邪自鼻而入,肺主涕,鼻窍不通而清涕自下。《素问·玉机真藏论》说:“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肺气充实,有赖于脾之升清作用。脾气虚弱则肺气亦虚,宣降失调,水湿泛鼻,津液停聚,鼻窍不利而发为鼻鼽。小儿鼻康方加减主要针对肺脾气虚型儿童过敏性鼻炎,能够调节患儿机体各个脏器功能,可有效抵御外邪入侵,改善患儿体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小儿鼻康方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比单纯采用依巴斯汀效果更佳。方中黄芪、防风为君药,补益肺气,固护卫表;白术为臣药,健脾,以治其本;白芷、细辛、鱼腥草祛风寒、通窍止痒,使鼻黏膜分泌物减少,以治其标;川芎调节气血;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肺温脾之功。此方乃从肺治鼻、从脾治鼻之法,往往可以达到不治鼻疾而鼻疾自愈之效,具有增强免疫力和抗过敏作用。
综上所述,小儿鼻康方疗效确切,缩短了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时间与治疗成本,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益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高辉萍.小青龙汤加石膏汤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11):842.
[2]ZY/T 001.1- 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论文作者:唐洪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小儿论文; 过敏性鼻炎论文; 儿童论文; 加减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