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转移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经过手术病理或者是随访证实的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将其磁共振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病例一共有35例,总共侵犯了68个椎体,其中颈椎7个,胸椎32个,腰椎20个,骶椎9个,只有7例患者是侵犯单个椎体,61例都是多个椎体受到侵犯。结论 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脊柱转移性肿瘤;诊断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spinal metastatic tumors.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in our hospital treatment of 35 cases after surgery and pathology or follow-up confirmed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spinal tumors,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ata.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 total of 35 cases,a total violation of 68 vertebral bodies,including 7 cervical,32 thoracic vertebrae,lumbar vertebrae 20,9,only 7 of patients is a violation of single vertebral body,61 cases are multiple vertebral violations. Conclusion MR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spinal metastatic tumor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pinal metastatic tumor;diagnostic value
脊柱转移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较难医治的疾病。脊柱也是肿瘤最常见的骨转移部位。每年有40%~80%是死于肿瘤患者的骨转移[1]。脊柱转移的患者20%以上有神经损害症状。75%的骨转移发生于乳腺癌、肺癌、肾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近年来,医疗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对脊柱转移性肿瘤诊断的最佳方法是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的运用有利于对脊柱转移性肿瘤的认识以及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某医院2013~2016年35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6~80岁,平均58.2岁,单发椎体的患者有7例,其余患者都是多发。原发性肿瘤:肺癌患者有21例,乳腺癌患者有5例,肝癌患者有2例,肾癌患者有2例,胃癌有1例,鼻咽癌患者有1例,食道癌患者有1例,结肠癌患者有1例,子宫癌患者有1例。以上病例都是经过穿刺活检、手术或者临床随访得到的证实。
1.2 检查方法
在磁共振成像检查中使用的是东芝1.5t磁共振成像设备,颈椎检查使用的是颈线圈,胸腰骶椎检查使用的是体线圈,常规行SE序列T1WI、FSE序列T2WI、STIR序列矢状位扫描,FSE序列T2WI横轴位扫描,层厚是4~5mm,间隔是1mm,14例使用的是Gd-DT-PA增强扫描,使用的剂量是0.1~0.2mmol/kg,经由肘静脉注入[2-3]。
2 结果
本次研究病例一共有35例,总共侵犯了68个椎体,其中颈椎7个,胸椎32个,腰椎20个,骶椎9个,只有7例患者是侵犯单个椎体,61例都是多个椎体受到侵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讨论
在一般情况下,椎体通常是最先受累的,椎间盘因为缺少血管多并且不受累及。对于肿瘤向脊柱转移的倾向有很多说法,有的观点认为肿瘤细胞进入血流并且停留在血管树的滤器上,也就是肺、肝和骨髓的毛细血管床,这些细胞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途径建立了立足点[3-4]。Batson静脉丛是另一条成对的中线器官经过静脉血流逆行性向脊柱转移的潜在通道,对这条潜在的转移途径对脊柱转移的贡献一直存在着争论,有很多试图证明或者否定这一观点的研究实验,但是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确定的结论[5]。在一般的研究中,通常是将脊柱转移的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是有肿瘤病史或者是放疗史,并且最近出现背痛的新症状。这组患者除非有确凿的证据予以否定,那么可以一开始就被怀疑有脊柱转移,神经损害发生的时间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确定实施干预的紧急程度。第二组患者是偶然被发现转移灶,患者没有肿瘤病史或者是放射线接触史。患者可以有或者没有与转移灶相关的症状。通过这样的分组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症状是一样,当30%~50%以上的椎体受累的时候,平片就会显示出转移灶的存在,所有有肿瘤病史并且最近出现的局限性背痛的患者,以及没有肿瘤病史,但是背痛持续6周以上的患者,对一般非手术治疗无反应的患者都应该行平片检查,平片应该以怀疑的部位为中心[6-7]。如果平片显示存在明显的破坏,那么应该进行磁共振成像和CT来显示椎体受累的程度以及神经受累的风险程度。以前有研究讨论过应用CT扫描判断脊柱稳定性的方法,这对设计治疗方案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平片显示正常,那么应该行磁共振成像扫描以确定病灶的位置或者是除外新发的转移灶,如果患者没有肿瘤病史,或者是肿瘤病史很久远,则应该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全身骨扫描,腹部、胸部和盆腔CT,以及适当的试验室研究。这些检查结果将对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肿瘤侵犯部位的局部疼痛以及相应节段脊髓以及神经根受损引起的继发症状[8]。通常情况下,疼痛会沿着脊柱不知不觉的发生,并且在夜间加重。病程进展时疼痛会随着加重,表现出烧灼痛或者是钻痛,当骨质破坏以及脊柱不稳定广泛时,患者在活动之后会出现更加严重的疼痛,会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有时候肋间神经受到刺激会被误认为是胸部或者是腹部疾病,在比较少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弥漫性疼痛,患者经常性发生单侧或者双侧的根性疼痛,喷嚏、咳嗽或者是躯干的活动都可能使疼痛加重。如果脊髓丘脑束受到刺激的时候,颈髓或者胸髓受到压迫,会感觉到小腿疼痛。如果脊髓受到压迫,屈颈的时后会突然出现肢体麻木的现象。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截瘫、轻瘴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情况[9]。
磁共振成像是借助核磁共振原理进行工作的,若物质内部内部环境不同,起释放出的能量液不同,分析人员借助电磁波(外加梯度磁场检测发出)就可以判定原子核的种类及位置,进而根据判定结果绘制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10]。从医学角度看,磁共振成像技术室一种新型的、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作,将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应用于人体内部结构成像,可加快核磁共振成像速度,总之,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科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可进一步促进认知神经科学、神经生理学、医学发展。
不会对人身体产生任何伤害是磁共振成像技术最大的优点,除不会对人体产生辐射损伤外,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良好的分辨能力,主要表现为肌肉、骨、关节、子宫、阴道、膀胱、直肠等软组织部位,已有大量研究结果证实,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软组织方面的分辨能力强于CT检查。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准确、快速、安全的临床诊断方法,有研究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6000万左右的患者会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在磁共振成像检查中,各个参数均具有成像价值,临床医师可通过多个成像参数获得丰富的疾病诊断信息;椎间盘、脊髓等均是其他成像技术难以接近或不能接近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可避免以上缺点,可以在脊髓及椎间盘横断面、矢状面以及冠状面成像,也就是说,医师可根据磁共振结果看到脊髓、神经节以及神经根,医师可根据磁场自由选择所需剖面,比如肝炎和肝硬化的T1值变大,但是肝癌的T1值变得更大,则可以做T1加权图像,根据加权图像结果对肝部疾病进行判断;从原则角度看,所有自旋不为零的核元素都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来成像,比如说,碳、磷、氢、氮等元素。
和其他检查设备一样,磁共振成像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于CT成像近似,磁共振成像也是解剖性影像,目前,仍有多种疾病不能单独应用核磁共振检查技术确诊,从肾上腺、前列腺、肝脏、胰腺角度看,磁共振技术不比CT优越,但是费用却要CT检查高昂得多;从肺部检查角度看,磁共振检查技术也不比CT检查效果或X射线检查效果好。此外,磁共振技术不能同时获得病历和影像两方面诊断,空间的分辨力不够理想,扫描时间长,且不适用于体内有磁金属或者是起搏器的特殊患者[11],因此说,磁共振检查技术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实际为其选择恰当的临床检查方法。
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转移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到目前为止,磁共振成像检查是诊断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主要方法,并且也是综合检查效果做好的方法。磁共振成像具有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够进行多方位、多参数的成像,在病情早期就可以显示出脊柱转移性肿瘤,特异性、敏感性较高,检查效果优于CT检查效果。X线分辨率较低,敏感性较差,要到骨质改变晚期才能够发现,此时诊断的价值就大大降低了。CT检查有比较高的分辨率,但是不可以在直接方向进行切层。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已经成为了目前影像诊断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最佳和首选的方式方法[12]。
参考文献:
[1] 张跃龙,陈启煌.磁共振成像在骨结核和骨肿瘤中的诊断分析[J].中外医疗,2013,15(21):178-180.
[2] 谢春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1):7152-7153.
[3] 易飞,吴春根,程永德.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疗效的MRI评价[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6):482-485.
[4] 郑宁.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涎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D].济南:山东大学,2013:18-21.
[5] 何旭升,徐兵,温志玲,等.低场磁共振成像四种不同序列对诊断脊柱转移性肿瘤的评价[J].中国基层医药,2009,5(7):539-540.
[6] 赵应满,陈峰,李建军.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脊柱转移瘤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海南医学,2011,10(28):131-133.
[7] 王建明,赵宏光,杨彩仙,等.磁共振成像在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2,3(34):140-142.
[8] 王浩初,樊树峰,丁建荣,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盆腔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肿瘤学杂志,2010,11(13):855-857.
[9] 刘洁.常规磁共振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32-34.
[10] 阎峻.脊柱转移性肿瘤骨折风险的预测及预防性治疗的基础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46-49.
[11] 杨辉.3.0T磁共振功能成像在骨骼和软组织肿瘤鉴别诊断中价值及与肿瘤病理的对照研究[D].山东大学,2010:52-55.
[12] 杨国鹏.MR同/反相位成像用于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研究[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3:41-43.
论文作者:李有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磁共振论文; 脊柱论文; 肿瘤论文; 患者论文; 转移性论文; 或者是论文; 价值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