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模式思考
崔丽娜,王玉玲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目前我国高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在新媒体融合、新技术频现时代背景下,专题教学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课堂实效性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促进作用,增加学生在思政课专题教学中的“获得感”。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课;专题教学;发展思路
2019年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教师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强调思政理论课是我国推动以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他们整个人生中的“拔节孕穗期”[1],尤其需要精心引导和教育栽培。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我们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2]在新媒体日趋融合的历史际遇下,高校思政教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思政课的专题教学过程中,新媒体正在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 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专题教学的意义
广义而言,所谓的专题教学是指围绕特定的疑难问题而展开的有深度的探究性教学活动,是一种针对大学生的层次和特点,按照高等教育教学目标,把课堂教学内容和其他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有机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专题,然后再把它们组合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并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以实施的新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专题教学在教学的内容上,不局限于教材但又不能偏离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重难点,专题教学的主题,应源于大纲和教材重点,且有一定难度的真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凸显,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调动学生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还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是一种师生共赢的新式教学形式。
有源相控阵天线工作在接收状态时,空间的射频信号经辐射单元接收,通过T/R组件中的低噪声放大器放大,经移相与加权后送至天线馈电网络,形成所需的雷达波束。有源相控阵天线的接收加权通过T/R组件中的衰减器实现。
(一)构建专题教学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
构建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的专题教学能够有效发挥教师专业优势,提高教学质量。专题教学有利于教师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专题的教学可以打破以往教学模式的局限,不再以教材的全部章节,生搬硬套的进行教学,它是要求教学立足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紧紧贴近具体实际,及时关注学生的关注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及规律,重新组建的新型教学方式,应答当代大学生最关心、最关注的实际问题,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专题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实效性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体系完备,观念明确,理论性强,在大学的思想政治课中,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它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十分完善的知识体系,也为教师提供了许多专业性的教学依据和标准,但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由于理论性极强的问题,而且在课堂上基本采用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致使我国大学生在纯粹枯燥的理论知识上,欠缺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而对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师来说,由于教材方面的局限,导致教师习惯性的将教材视为最重要的借鉴,这就限制住了教师进行发散性思考。因此,采取专题方式,它打破教材知识体系的建构逻辑,以学生关心的思想理论问题为中心,以系统的专题内容、回应现实重大关切,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系统的教学活动。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边际递减效应”现象——这一现象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随着“投入因素”数量的增加,其“产出效益”随之增大;当“投入因素”达到一定量时,“产出效益”不再随之增大;如继续增加“投入因素”,“产出效益”反而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并会可能产生负面影响。[3]在专题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地位变为了主导地位,学生不再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附庸者,而成为教学的推动人,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教学,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接清华在线、对分易平台、超星学习通和中国大学MOOC网络平台,使学生提前完成教材知识体系的学习,实现了课堂的翻转,更加有利于课堂教学专题的深入和讨论。网络空间的互动讨论和答疑使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不断提升,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处理问题,让大学生在其中开拓思维,并通过不断解决问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认知,从而更好地熟练知识点。当大学生的这种能力被养成,并可以熟练的运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时,就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和提升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构建专题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一个道德意识浅薄、公共意识低下的社会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品位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营造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不是仅靠会计业界的努力就能做到的,而是依托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发展思路
随着专题教学模式的发展不断深入,专题教学课堂采取团队授课形式,多位教师进入课堂,讲授精心准备的专题,既消除学生“视觉疲劳”,也便于专题的讲深讲透。到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种教学载体共同配合利用的局面。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课专题教学,应继续不断创新,打破传统的专题教学载体的限制,并利用互联网创造思想政治课专题教学平台,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一平台的交流互动分析探究中去,做到线上线下学习的有机结合,通过举手、短信、微信等方式向教师提出问题,由授课教师进行现场解答,使学生的问题、疑惑能够及时解决,也有效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一)丰富扎实的专题的教学筹备时期
在新媒体的融合的大环境下,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倡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先学后教的教导模式,在思政课教学的筹备时期,教师应该从网络上的思政教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日常生活社会实践教学这三个教学方向,同时从各种专题方面的教学问题上引入、分析、综述这三个教学流程,建立起覆盖了新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思想政治课的崭新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能否顺利进行,是建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教学是有着坚实的前期筹备时期的基础上的,也就是教师筹备课程资料的阶段,甚至它还影响到了专题教学的发展程度,因此,教师应该重视专题教学的备课过程[4]。
(二)形式复杂的专题教学的实施过程
任何事情的探索和创新都是一个过程,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模式的尝试性运用,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这种模式的创新和推广,也有着其自身的发展理路和现实进路,如此的话,才能使这种新的范式能发展的更好,走的更远。
系统部署完成后进行模拟驾驶训练,系统运行如图2所示。操作人员使用VR手套进行驾驶操作训练。为验证系统训练的正确性与有效性,特聘请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工务机械段捣固车驾驶员进行实际测评。测评表明:该系统视觉效果逼真、沉浸感强,操作流程与实际流程一致;但其交互性与真车操作还有一定的差距,交互性低于采用硬件驾驶台的模拟训练系统。
(三)科学化合理化的专题教学的评价
在思想政治课的专题教学中,在教学的评价阶段,要打破原有的学生和教师相互间评价方式,创新专题教学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评价的方法。专题教学重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所以,应采取过程考核和最终考核相结合、多样灵活的考核方式,以避免学生依靠考前临时背专题授课要点应付考试的不良做法。在对教师的专题教学效果分析评价时,应该采取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还应该将教师在课上的教学创新、学生是否逃课、教师教学风格是否贴切、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课堂讲课的气氛是否融洽等作为教师的评价手段[5]。以科学化合理化的评价激励教师主动开展专题教学探究,也激发出学生对专题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切实增强高校思政课的社会影响力。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日趋融合的历史境遇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着由传统灌输式教学向专题教学的范式转向。正如意大利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Benedetto Croce)所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6]我们相信,在全国各地高校思政课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的筹备时期、实践时期、总结时期统筹并发展思想政治课专题的教学思路,并要在专题教学的实践中不断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并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员: 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EB/OL].2019-03-18.http://tv.cctv.com/2019/03/18/VIDEaNTZ0XD8lHOX8Zmq2C5u190318.shtml?spm=C31267.P4y8I53JvSWE.0.0.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19-01-26,01版.
[3]范星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边际递减效应”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6 (12).
[4]徐鲲,郭海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理念与路径探究[J].探索,2017(4):182-186.
[5]马丽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困境及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7,27(2):62-65.
[6][意大利]贝奈戴托·克罗齐著.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英]道格拉斯·安斯利英译 ,傅任敢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10.2.
本文引用格式: 崔丽娜,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模式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62):213-214.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2.070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国人的‘新中国’构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研究”(项目编号:16CZS052)阶段性成果、河南省哲学社会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基本经验研究” (项目编号:2018-CDJ-01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崔丽娜,女,河南郑州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哲学、文化观和历史观。王玉玲,女,河南周口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标签:高校思想政治课论文; 专题教学论文; 发展思路论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