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结构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论文_徐梅

浅析钢结构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论文_徐梅

(湖南利德金属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省株洲市 412011)

摘要:钢结构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既有原材料不合格的原因,也有工艺不当或者加工制作过程中违反工艺操作,或者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不足,以及决策者失误等各方面的原因。钢结构工程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钢结构制造质量会对工程结构的安全形成直接影响,如何对钢结构制作中工序质量进行控制式施工中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钢结构 制造过程 质量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钢结构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相较于混凝土工程而言,钢结构具有可回收、外形美观、见效快、施工周期短、易实现复杂结构施工等优势。然而,其制作工艺相当繁杂,需通过许多流程,也存在大量质量控制要点,控制难度系数高,钢结构制作会牵扯到材料、焊接等诸多学科的知识。而要想实现钢结构制作质量目标,就一定要严控钢结构制作过程中各个工序的质量。

1.材料的控制

材料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点,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钢结构质量的好坏,因此,在设计时应严格验算确定钢板、型钢的材质及规格。钢材、焊材及油漆必须要具有生产厂家出具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要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和标准要求。对关键部位及有特殊要求的钢板要进行取样复验,取样复验合格后的材料方可下料使用。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或者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超过钢材厚度允许负偏差1/2的严禁使用。焊材要严格按焊接工艺进行选用,必须要与钢材相匹配,切割用气体要保证其纯度。

2.下料的控制

板材进入车间后,制作工长要严格先核对其规格、材质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切割前,应将切割区域表面的铁锈、油污及表面的氧化膜清除干净,严格按划线标记进行切割。切割面不得有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0mm的缺棱,及时清除边缘的熔瘤和飞溅物,否则严禁向下一道工序传递。板材号料后应注明订货单位、零件号、加工方法等,并做好移植工作,钢柱、吊车梁等重要构件翼缘板和腹板要采用半自动或自动气割机进行切割,腹板、翼缘板如因原材料不够长而需要对接的,需先对接而后切割,长度方向预留30-50mm荒料。翼缘板、腹板三者的对接焊缝不能设在同一截面,应相互错开200mm以上,与加劲板也应错位200mm以上。

3.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质量控制

3.1放样下料工序

放样下料工序是开展构件加工的前提和基础,其结果状况与后续工序开展息息相关,甚至可能造成下料部件全部报废,造成后果无法想象。因此,在进行下料前,必须要进行质量检查和监控,这具有实际作用和意义。放样下料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长条及薄板型的工件,较为容易发生切割变形问题;气体、夹渣、材质分布不均等容易造成切割面马牙纹、节瘤、割痕等的出现,且超过限定标准;除此之外,由于忽略收缩变形,而造成气割或锯切的零部件超标问题;因工艺文件编制的偏差,造成工件报废的发生等等,这些都是放样下料常见问题。

3.2焊接控制

焊接在钢工程制作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最易发生问题的关口之一。据2004年我公司统计报表显示,焊接工序问题发生概率中,焊接质量问题占比80%以上,技术失误问题占比10%,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钢材功能的发挥,因此,焊接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必须慎重对待的。在进行检测时,要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检查和评判,将焊缝内的夹渣、未溶合、气孔等问题一一排查清楚,减少安全隐患。

3.3涂装工序

涂装工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在进行构件涂装前,要对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做到最基本的四无,确保没有锈蚀、没有油污、没有水渍、没有灰尘的影响。(2)锈蚀要经过专业检查后,才可以开展涂刷防锈底漆工序。(3)涂装温度需维持在5~38℃范围内,,湿度则控制在85%以下,要依据天气要求进行涂装处理,装涂完成后,4小时内避免雨淋。(4)表面的清洁处理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也要注意用砂纸打磨清理干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如果漆膜局部存在损伤 ,则首先应该对其损伤的漆膜进行处理,经过涂补进行完善。(6)涂装工序开展前,要注意油漆的均匀,同时涂刷时要遵从连续性顺序,避免反复刷涂,当天配好的涂料不宜超过24小时使用。(7)涂刷工序完成后,要对其进行验收并进行编号,表示合格。(8)为了确保成品质量,对未投入使用的成品,要尽量整齐放置在室内,减少暴晒、雨淋,避免污染。

3.4装配控制

装配控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进行装配前,应详细核对图纸要求及料单进行尺寸、规格等的核对,严格进行质量把关,检测合格才可进行装配。(2)装配活动开展前,要对切口5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灰尘等进行清洁,对钢板的平整度进行审核,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行组装。(3)由于H型组立组装具有位置限制,因此,要确保定位焊接材料的一致性,点焊高度应小于焊缝高度的2/3,焊缝长度应大于25mm,焊点间距保持在450~550mm范围内,保证点焊的牢固可靠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细节。(4)在进行实际组装时,要将偏差及间隙控制到位:局部间隙不得大于1.0mm;磨光顶紧接触部位不得小于75%,边缘最大间隙不得大于0.8mm。

3.5安装阶段的监理

在进行钢结构的安装过程中,开展监控监理是十分重要的。监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针对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内部管理体系的贯彻实施状况展开具体地监督。施工组织设计工作的贯彻落实与监督,能有效地确保各项组织措施与技术验收国家有关的钢结构标准及规范实施。通过一系列汇总分析可知,钢结构的安装监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对安装方案的合理性及落实状况的监控,对螺栓连接、安装、焊接、涂装等环节的监理等。除了以上几点外,还要注意现场管控,对现场不良行为进行管理,积极搞好现场巡视工作,为钢结构质量提供全面的保障,使其更具安全。

4.钢结构件的检验

每一个工序的完成后就要进行检验,检验工作需做的工作如下 :

(1)检验的准备 :根据钢结构件的特点,制定报验规范,知道所检验工序的特性和具体内容,确定所使用的检验工具和量值。有时需要将质量特性转化为可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有时则要采取间接测量方法,经换算后才能得到检验需要的量值。要确定检验方法,选择精密度,准确度。将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用技术文件形式做出书面规定, 制定规范化的检验规程(细则)即检验指导书或检验流程卡、工艺检验卡等,检测检验人员需经过相关知识培训(即前面说的技能培训) 。

(2)测量过程 :按已确定的检验指导书对构件进行测量,经测量时检验人员要确定所用的检验仪器设备状态必须正常(即若用激光测量,则确认所用的激光须经检定过,并检定的日期在有效期内,所用卷尺同样须经检定并在有效期内)被检结构件状态正常(即检验时结构件是否水平,若不水平的情况下对所测数据就会有影响) 。检验记录不仅记录数据,还要记录检验日期,测量完毕后还要由检验员签字确认,便于质量追溯,明确质量责任。

(3)比较和判断 :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所测构件的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所测量钢结构件是否合格。

(4)确定和处置 :检验有关人员对检验的记录和判定的结果进行签字确认,对此结构件是否可以“接受” , “放行”做出处置结果。

5.结语

钢结构制作质量会对钢结构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的使用功能起决定性影响,钢结构制作牵扯到许多专业、学科,控制要点多,制作技术要求高,隐蔽工程多,质量控制的难度系数较高。因此,在钢结构制作时,务必要全面地、系统地控制影响质量的诸多因素,从而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艳丽. 浅析钢结构制作工序质量控制[J]. 科技创新导报,2010(30):111.

[2]朱万忠. 大型钢结构制造过程中的焊接质量控制分析[J]. 科技与企业,2016(1):145-146.

[3]郝懿. 高层建筑钢结构制作与安装的质量控制探讨[J]. 山西建筑,2014(13):241-243.

论文作者:徐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  ;  ;  ;  ;  ;  ;  ;  

浅析钢结构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论文_徐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