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势盆景(上)——在华中地区盆景学术讨论会暨湖北省动势盆景研讨会上的发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盆景论文,华中地区论文,湖北省论文,研讨会上论文,学术讨论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在湖北等地区出现一种盆景造型风格,给人以“动”感,展现了“自然的神韵,活泼的节奏,飞扬的动势,写意的效果”这一艺术特色,故世称“动势盆景”,此种风格,先后也在许多地、市出现,并得到海内外一些志同道合之士的赞同和参与探讨、制作。现就有关“动势盆景”的理论和制作技艺作些介绍,供大家讨论、研究,以促使“动势盆景”的巩固、充实、提高与发展。现分述如下:
一、动势盆景的理论基础
动势盆景认为:盆景艺术是活的造型艺术。就树木盆景而论,是以“盆栽”为基础的;就山石盆景、树石盆景而言,也需要活的植物,赋予勃勃生机。因此,要搞好盆景艺术造型,必须以全面继承植物栽培管理技艺,不断提高科技水平为前提,以解决其本质“活”的特征。与此同时,也应与其他艺术一样,在艺术造型方面要纳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作指导,贯彻“双百”方针和“两为”方向,突出时代的主旋律;运用对立统一原则和美学法则指导盆景的立意、造型、设置和发展盆景艺术事业诸问题;正确处理好形式与内容、技术与艺术、自然美与艺术美、素材与加工、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创新、普及与提高以及艺术创作与商品生产的关系等等。以明确:(一)盆景造型要求形式为内容服务;技术为艺术服务;形为神服务;艺术加工要为表现自然神韵服务。(二)盆景造型应该是以表现自然、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为目的,而不是“为造型而造型”。一切造型技艺要为创意、达意服务。当代中国盆景则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为振兴中华服务。离开了“创意”这个主题,就谈不上盆景的内涵美、艺术美和意境美。因此盆景造型必须是创意为先,创造出自然的神韵、地方的特色、时代的精神和写意的效果,方为上品。然而大千世界景象万千、形态各异,社会生活千变万化、情景有别,人的思想活动,也是“见仁见智”、瞬息万变,单一的、静止的固定模式是难以表达上述目的的。因此盆景造型必须狠抓“动势”这一特点,在“动”字上狠下功夫,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起来,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只有“动”,才能表现自然景物的丰姿神采;只有“动”,才能一传自然之神,二传作者之神,融二神于一体;只有“动”,才能弘扬三楚文化“活泼的节奏,飞扬的动势”的艺术特色;只有“动”,才能展现我们时代的进取精神,突出时代的主旋律。因此“动势盆景”必须努力达到“自然的神韵,活泼的节奏,飞扬的动势,写意的效果”这样的美的境界。
二、动势盆景的艺术思想
(一)关于动势盆景的选材和用材:提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利用和综合运用本地自然资源。不主张选定固定“特色树种(石种)”,用以代表其地方风格,乃至流派。动势盆景认为:盆景造型既然以“创意为先,以动为魂”,盆景用材则必须是“依题选材”,不必选定特色树(石)种来约束主题的表达。品评盆景作品之高下,要看艺术造型是否能神形兼备地表达主题思想,而不能以树(石)种之大小、良莠而定优劣。主题不同,选材也各异。这样有利于创作繁荣,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特色树种、石种可以代表某些地方特色,但真正能表现其风格的关键仍在于艺术造型。如各地都采用“榆树”,用材一样,能显出个性者是其艺术手法。且特色树(石)种既定,不利于保护此类自然资源,不利于鼓励后世不断开拓前进。就湖北而言,由于因地制宜、走创新之路,破除思想束缚,充分利用本省自然资源,鼓励开发,使盆景用材由少数落叶树种(榆、朴、黄荆、三角枫)向众多的常绿树种(水腊、赤楠、文姆、珍珠黄杨、柞木、檵木、豆瓣子、小叶枸骨……)乃至观花、观果树种(火棘、平枝枸子、卫矛、石榴、红花紫薇、六道木……)迅速发展,而近年来,又发现优质、高效率的“对节白腊”树种,乃为实例。
(二)关于动势盆景的制作技艺:提倡“广学博采,有所取舍”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动势盆景认为盆景传统制作技艺,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必须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我用”的原则,全面继承植物栽培和加工的技艺,批判继承造型模式,在造型技艺上广学博采,推陈出新,不搞门户之见,融各家之长,多种技法并用,走自己之路。诸如动势盆景对“枝”的造型,则需多法并用,方能奏效。向势枝宜用“修剪法”;背势枝蓄枝转向宜用金属丝“扎缚法”;两旁(向前、向后)枝的转向,则用“扎”“带”(吊)结合法——即“可扎可带”、“先扎后带”和“先带后扎”等法。有时一枝造型,则同时多法并用。“十八般武艺”在手,以能造型达意为佳。再者盆景造型旨在达意,一家之型不能表达万象之姿。若作“黄山奇松”,则需吸取扬州“云片”造型手法;若表现“千年铁坚杉”则需吸取岭南“收尖”技艺。所以动势盆景主张广学博采,有所取舍:它吸取了“收尖渐变”的手法,而不流于“锥形”模式;赞同“结顶自然”,而不流入“大屋顶”,以免影响下枝的生长;保持了长江流域的“层次分明”的“造片”传统,而力求“片中有片”、“片与片之间的过渡自然”,多层次的艺术效果,使其既有节奏感,更富韵律感;重视“有叶观叶、无叶观骨”、“脱衣换锦”的艺术手法,又努力向同时“既观叶,又观骨”的方向探索和发展。
(三)关于动势盆景的表现形式:提倡“有法无式”。在共性规律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在造型上动势盆景旨在研究树、石物象的构成原理和它与外因的因果关系,运用美学法则和对立统一原理,探索表现方法及其共性规律。不搞固定模式,勿使约束表现力。“动”是绝对的,一动则千姿百态,景象万千。但动又是千变万化的,有运动规律的。也不能用新的固定模式来束缚个性的发展。就树的枝干变化而论:上插在动,横倚在动,下垂也在动;风吹能动,雪压也能动,行云流水都在动。由于树种、树龄不同,外因条件不同,动的姿态也各异。故盆景造型要求作者“胸有丘壑,立意为先,形随意定,景随情出,因势利导,变化万千”:或“疾风劲吹”,砰湃奋发;或“雪压冬林”,雄浑壮观;如“长空行云”,活泼舒展;如“江河流水”,汹涌奔腾;若“编钟乐舞”,漫舒广袖;若“金凤腾飞”,扶摇长天。反之如果没有共性规律的探求、基本制作技能的训练,强调“不拘一格”,只能导致“五花八门”效果。
(四)关于动势盆景的创作方法:提倡“规律有共性,创作无定型”,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动势盆景要求作者提高艺术思想境界,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哲学原理和美学法则指导盆景造型,探索共性规律。这些共性规律是:要求盆景造型“有天有地、虚实相宜、盈亏相得、轻重相衡、疏密相间、聚散合理、动静结合、险稳相依、奇正相存、巧拙并用、刚柔相济、雄秀结合、繁简互用、藏露有法、向背合理、弛张互用、高下相称、大小相比、长短相较、曲直相存、起伏相间、远近相适、浓淡相和、冷暖互补、主宾相从、争让不紊、顾盼有情”,以达到“气韵生动、神形兼备、情景交融、情质一致”的艺术境界。然后在掌握共性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材施艺、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因情有别、因题格变”地发展个性,造景传神,不拘一格,创立新风。如大型活动山石盆景《群峰竞秀》,它的创作特点是:1.打破一石一式的固定模式,创立“组合多变”新的结构格局。2.在造型技法上的综合运用:(1)广设景点,“十味调和”;(2 )多式组合;(3)三景一体;(4)三远并用。3.以峰为主调的多景组合, 集中表达主题思想和地方特色。用冉冉上升的湖北管石,颂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百业俱兴,蒸蒸日上的主题。又如丛林动势盆景《秋思》的创作特点是:1.用五种不同树种组合丛林,集中展现湖北盆景的用材。2.运用“乱中求整”的艺术手法,把形态各异的众多树种统一在“西风”动势之中,创立了“丛林动势盆景”的艺术形式。3.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地表达了元人马致远的曲意而赋于新意,使画面展现了秋林夕照之美、砰湃奋发之势,而不是凄凉肃杀之气、断肠消魂之感。4.以“动”为魂,弘扬了三楚文化艺术特色,展现时代进取精神。而大型组合树石盆景《风在吼》,则是在《群峰竞秀》和《秋思》的基础上创作形式的综合发展,它既是“动势丛林”,又是“树石”的“组合多变”。在立意、造型上变“萧瑟的秋风”为“怒吼的雄风”,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勇战斗精神,给人以开拓、拼搏、勇往直前之感。此外,由雀梅树、龟纹石组成的大型丛林树石盆景《我们走在大路上》是以歌颂祖国建设为主题的,为庆祝建国40周年而作,因此它的立意、构图和选材都运用了与《秋思》相对比的艺术手法,展示了盆景制作的时代感。在选材、布景方面,《秋思》选用了参差错落、“虬曲多姿”的参天杂木,以示“枯藤、老树、古道”而野趣横生;《我们走在大路上》则选用“高大成材”的统一树种远近有序地伸向公路,反映出祖国绿化建设已给大地留下一片荫凉。前者小桥流水潺潺,发人情思;后者道路曲折而宽广,车声隆隆,反映出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奔向前方。这都说明动势盆景创作在共性的基础上“立意为先、依题选材、按意布景、形随意定、景随情出”,虽同一作者“因情有别、因题格变”,不拘一格地发展个性,创立新风。
(五)关于动势盆景的发展方向:提倡在深化单体造型的基础上,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动势盆景认为:大千世界题材广泛、景象万千,单一的树、石孤赏和固定的表现形式都有其局限性。独木不能成林,孤峰不能表现“泰华千寻”。只有丛林,方能联想到“茫茫林海”;只有群峰,方能展现“万水千山”;只有树石组合,方能同时展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存在决定意识,联想是有条件的。只有“见景”方能“生情”,才能达到“景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染。因此,动势盆景要在深化单体树木造型和山石造型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提倡“育苗造型”、“批量单体造型”和“展销、互换”等基础措施,使“依题选材”由空想变为现实。向“树石”、“丛林”、“组合多变”的方向发展。使其能充分表现自然美,反映社会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使中国盆景加快步入艺术殿堂,走向世界,得以飞跃发展。
(六)关于动势盆景的研究方法: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结合。长计划,短安排。群策群力,共同前进。一方面要有计划地总结经验,探讨共性规律,鼓励个性发展,找出差距所在,了解进取程度;另一方面,要树立长期研究的思想,认识研究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辩证关系,有的放矢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赴后继,方收全功。要扫除研究活动中的种种思想障碍,诸如名利思想、满足现状、陷于“皮毛”、“新的模式化”、停滞不前等等,使研究方法免于僵化,永远充满活力。如动势盆景是以“风动式”造型为基础的。但我们不提“风动式”而提“动势”盆景,就免于走向新的固定模式——“人人吹风”的倾向。提倡“以动为魂”,鼓励大家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动态来。如盆展作品所示,既有“风吹”之动,也有“雪压”之动、“垂柳”之动、“流水”之动和“轻歌曼舞”之动等等。这样就使我们研究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反之,如果我们不分阶段、不分专题地进行研究,你一言,我一语,漫无边际地泛泛而论,那么动势盆景的基本理论是什么?风动式的基本作法如何动手?就永远模糊不清了。只知道搞个“大飘枝”就是动势盆景,“一边倒”就是风动式,那将会使我们的研究流于形式,陷于“一知半解”。因此研究工作必须重视理论钻研,重视理论与实地操作相结合。离开了探讨共性规律,去强调个性发展;离开了“步步为营”去“全面开花”,只能导致研究活动成为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就会使我们的研究事业徒有虚名,半途而废。此外,在研究艺术风格的划分上,也要从历史的发展看问题。过去许多地方风格(乃至流派)都是由于某些特定的历史、地理、人文条件等原因,在某些地区内逐步形成的。都受当时的经济、文化、交通、教育等条件所制约。今天的一切,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各地方风格,都展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的现象。如“动势盆景”本身,就是在“广学博采,有所取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也可说是代表了湖北等地区的地方风格。但湖北地区之内的盆景,也绝非全是如此风格。这是因为一个地区千百万人生活环境不一,文化素养有别,审美意识各异,对盆景的爱好、品评和造型形式也就不同,决不能强求一致,这样不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真正代表这种风格的,还是那些对“动势盆景”有兴趣、有实地操作经验的志同道合之士。因此必须积极行动起来,让那些致力于研究“动势盆景”(含树石、丛林盆景)的有志之士解除“按地区划分风格”的思想约束,五湖四海,为了一个目标走到一起,共同研究,携手前进,为发展中华民族盆景艺术事业,奉献出新的艺术特色。(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