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为国
身份证:51138119810XXXX000
摘要:随着我国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我国的工程信息化管理也开始逐渐发展。各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逐渐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在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也开始不断增加,信息化的运用提高了工程管理的质量效率,但也逐渐显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市场竞争增强,加强管理制度是提高一个企业在建筑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本文就对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进行分析,对相关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促进工程中信息化管理的运用。
关键词: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
1、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概括及重要性
1.1、对于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定义
工程管理信息化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的新型管理模式,信息化的管理能够极大的提高管理的效率,使其远超传统管理方式。由于现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结合现代的先进的管理方式,这都使信息化的管理可以更为高效的对工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做好整理,归纳,储存信息的工作,在目前来说,是一种较为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使用信息化管理工程可以十分有效的提高项目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1.2、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的重要性
互联网网络作为现在一项正在飞速发展的领域,它可以作用于各个方面。不同领域都可以使用网络来进行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不同行业进行发展和优化。工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工程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同样重要,在工程当中加入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对帮助工程的施工有很大作用。使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缩短施工用时,节约人力物力方面都能更加优化。工程项目是一项规模较大,耗时较长的项目,信息化管理的使用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企业来讲,能够加快各种信息之间的传导交流,共享数据信息,可以极大的改良施工作业情况,提高整体工作的效率。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更好的收集,整理信息,更由于是使用人工进行操作,会费时费力,且在管理中容易出错。所以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可以更为科学合理的对工程进行管理,减少成本和施工时间,而且智能化的办公更为便捷。
2、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的参考模式
工程管理信息化作为一项复杂且系统性的管理方式,在实际过程中有着很大的作用,作为应用系统的一个集中点,应用层的各个系统之间要通过资源、服务、基础以及数据通信线实现集成连接,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工程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通过实现应用层的集合联系,可以使得其余三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有利于信息之间的传递与沟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不安全的事故发生。虽然不同层次之间始终存在着各种不相关性,但是通过应用层这种特殊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将这些不相关性对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不利影响压到最小,从而提高工程管理工作效率,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为社会创造出了更高的应用价值。各个系统层次之间完成了整合后,使得企业可以更加简便灵活的使用内部系统,而且可以根据企业的业务需要,来轻松的制定组织所需要的服务,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业务功能,在功能加强的同时,减少了成本的投入,因此在管理信息化的模式中,要时刻保持不同系统之间的联系。
2.1、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构架
在目前对工程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对其服务,应用,资源以及基础服务这四个方面的构造。在进行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时,选择使用高效智能的先进管理模式,来作为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同时信息化的管理也可以促进使用公共设施并完成对数据信息的共享,这样我们就可以使其最后将各种服务系统集合在一起。一方面来说,信息化的体现就是系统在组织信息时必须要考虑目前的情况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之间的各种联系。而信息化的另一方面的体现,就是在企业对项目的管理上,要分析项目的生命周期以此来进行相应的管理。所以企业就要和与之合作的对象确定所应用的模式,因为在相互不同的合作关系之间,其沟通和协作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构建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不同服务系统之间的使用情况,将其都要归纳入应用层中,完成各个系统之间的共同协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各个系统层次也要保证其工作情况。资源层保证数据的归纳整理以及保存备份;服务层要确保数据在各个层次之间的传递和使用;服务层要使数据在各组织之间能共同使用,提高使用的效率。
3、当前工程管理中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3.1、管理技术的问题
信息交流是工程信息化的主要体现,而我国的企业现在还没有对信息交流有足够高的重视,所以依旧没有积极的推行使用信息化管理。我国现在企业的整体规划还没有落实到位,盲目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往往在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时,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现状,这样可能更会导致管理问题的出现。目前来说,我国对于工程管理上依旧存在有管理体制不完善,信息不能充分交流的情况这些问题。管理模式的落后使得现在的项目管理无法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先进的管理形式却没有跟进相对应的基础硬件。在进行工程施工当中,因为管理不完善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所以完善和优化工程施工很有必要。
3.2、数据处理的问题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数据信息社会,数据信息的数量十分庞大。想要在如今这种充斥着各种信息环境中,整理出自身所需要的信息是一个企业现在最为需要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对于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精确的寻找到企业所需要的信息,并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依旧是建筑企业在信息管理上的一个难点。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中,很少会有企业设立专职进行管理控制的部门机构,对于信息的综合性处理则不能做到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的及时性,沟通也比较困难。各部门之间多次信息交流可能会造成信息传递的缺失,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无法保障,给工程带来影响。
4、工程管理中信息化运用策略
4.1、加强信息化管理技术改革
建筑企业在选择使用更好的管理模式时,要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对先进的管理方式加以改善,使其更加适合企业自身,在发展信息化管理模式时,要制定出一套适用于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积极同建筑行业中其他企业建立信息联系,保证信息的同步。对于规模现阶段不大的企业,更是要强化自身对于工程管理的意识,提高对工程管理的重视,这样才可以保证企业的发展。
4.2、解决基础数据问题
数据在建筑施工工程当中占据首要地位,而在进行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中,企业首先要保证对于信息的储存和整理,只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才可以继续完成对数据的分类处理,避免因为数据繁多杂乱而引起的问题出现。企业对于信息的处理不能仅限于对于工程施工的处理,掌握建筑市场的动向,了解市场信息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基础。明确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准确的获取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对市场信息总体把握,提前做出适用于市场的决策,都是信息化的价值所在。
5、结语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可以完成对不同组织的信息规划,而其更强调的是各个组织之间的协调合作,在对于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主要是完成对服务、应用、资源以及基础服务的四个层面的构造。工程的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对于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加快企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进行信息交流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知名度,对于企业的宣传起到很大的作用,给企业带来机遇,得到发展。在建筑行业竞争激烈的当下,信息化的作用可以使企业提高对于市场的掌控力,管理的信息化则提高了企业对于内部部门的掌控力,这对实现企业的高效率运转的帮助左右很大。
参考文献
[1]张运动,邵向前,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
[2]陆伟杰,杨辛雨,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探讨,《建材与装饰》,2016(32).
[3]闫志华,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工程技术:引文版》:00061-00061.
论文作者:汪为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工程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信息论文; 工程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数据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