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地理高效课堂探究
耿丙战 山东省莱西市济南路中学 266600
一、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
1.学会读图。“地图的判读”这一节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种类与判读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有效的信息。地图承载的信息不同,功能也不一样,读图时首先要选定恰当类型的地图,明确任务,带着要求去获取有用的信息。如在探究亚洲的地形特征时,我们就应该先选择“亚洲地形图”,然后分析亚洲的地势和地形特征。
2.动手绘图。地理事物的位置和空间分布往往要落实到图上,这就要求学生头脑中要有一幅活地图,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转化能力要求很高,这也是运用地图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怎样培养这种能力呢?我日常教学中一般用三种方法:一是填图。填图简单地说是一种模仿,但这种模仿是建立在记忆和想象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要根据地理语言和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可以按照不同地理事物的空间相对位置或形象化的语言进行想象,运用好地理填充册。我在讲大洲大洋时做了一个小活动,让学生根据脑海中大洲的分布,将剪下的各大洲轮廓图粘贴在空白纸上。二是画简图、如画国家轮廓图、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长江流域简图等,让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空间印象,利于分析地图、解决问题。三是绘图。在地理课上离不开一些统计图表,如气温曲线图、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日常生活中的统计分析图表等,学生需要动手实践、绘制、分析。深刻理解图表每部分代表的意思,有利于分析做题。
3.动脑析图。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结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但是不同的地图反映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常常会用到多幅不同的图形,学生要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地寻求不同地图的帮助,达到灵活运用、活学活用。我们地理会考中,综合分析题,基本上每道题都是给出2到4个图,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图中地理信息才能做好后面的题。一般来说,不同区域是相同地理因素的比较,如法国和埃及;相同区域是不同地理事物的比较,如东南亚气候、地形、河流等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培养学生分析地图能力,达到图文转化、综合运用,更有助于学生运用地图解决问题。
二、导学案的应用
1.导读编写。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了解学情,精心设计自学提纲及活动程序,并指导学生学会围绕学案中设计的问题找重点、做记号,让学生分段阅读、看图分析,理解不同层次的知识,理清结构,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对类似问题的比较,注意插图与课文内容的对照与转换等等;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简单理解。
2.探究编写。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学案中设计的思考题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和发挥想象。我根据教材内容或学案中提出的思考题采取相应的新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思索状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导学案是完全建立起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新模式,确实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引导、指导学生,让学生积极活动、主动参与、独立地获得知识,培养他们的识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
三、体验式学习
1.体验情境,产生问题。如在学习《西双版纳》时,用一段优美的热带雨林风光把学生引进美丽的西双版纳,学生带着好奇心探究那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地理。不同的课堂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能够把课堂气氛烘托出来,能够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地体会学习内容,能够触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引起学生的情感感染和情感共鸣,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它解决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真正实现了对知识的内化和认同。
2.体验操作,培养兴趣。操作体验是通过让学生从事一定的动手操作活动来获得丰富体验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刻体验有关理论知识,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如在讲《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山地不同部位然后画出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动手绘制地形剖面图。在动手的过程中,既理解了等高线的原理,又理解了山地不同部位的特征、剖面图的特点。这种操作体验教学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鲜活的操作活动传授给学生,学生好奇产生动力,动手产生兴趣,收获得到结果,体验得到快乐,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掌握和实践有关理论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产生了学习动力。
3.体验成功,获得快乐。如学习《海陆变迁》,用美丽的传说《沧海桑田》讲述或观看引起学生兴趣,用喜马拉雅山的海洋生物化石勾起学生的遐想,形成问题,产生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找到证据,相互讨论,加深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然后,学以致用,解释澳大利亚大陆特有生物多的原因、南极洲煤炭生产原因。学生兴趣探究,快乐收获。地理学习,基础是自然环境,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亚洲自然环境后,学生掌握了学习自然环境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自然环境,教师加以引导。当学生自己会学习地理后就觉得地理很简单,产生了兴趣,体验到快乐就是他学习的动力、兴趣的源泉。
论文作者:耿丙战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学生论文; 地理论文; 自己的论文; 地图论文; 能力论文; 兴趣论文; 操作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