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以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为例
江腾飞 李春芳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福建省融侨集团,福建 福州 350117)
摘 要: 从当前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该培养模式的不足,以期对当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加强与景区、度假区、酒店企业、乡村旅游点的交流,广泛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基地观察-产业诊断—研究问题-解决对策—反馈基地—效果评价”的系统“产学研”深度教学模式,形成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好互动互补,应对高速发展的旅游业对高端人才的紧迫需求,通过积累和开发高质量案例,提高旅游专业硕士的培养水平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产学研”深度融合;实践教学;案例教学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旅游人才培养、特别是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得到政府部门、企业和高校的重视和关注。随着全域旅游、旅游厕所革命的深入推进,复合型旅游人才培养成为旅游业发展、旅游教育当下的重任和目标。以往强调实践教学的旅游教育,提升了学、研对产业的认识,然而还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旅游高等教育既要服务产业发展的需要,又要起到高等教育引领和示范的效应,亟需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旅游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2010年4月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简称MTA,以下均采用简写)学位点申报成功,是国家首批57个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之一。我院MTA 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海西为己任,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扎实的专业基础、深厚的人文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旅游管理高级专门人才。旅游管理所依托的工商管理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现代服务业是企业管理学科的主要发展方向。MTA 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创新能力和旅游职业素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能够胜任现代旅游业与相关行业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围绕福建旅游产业发展需要,MTA 教育设置了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规划开发与管理、海峡旅游合作发展、旅游文化与教育产业管理等专业培养方向。
实施更加精准聚焦的人才工程。对接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升级人才工程,调整领军人才工程支持范围,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围绕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信息、能源原材料、海洋经济、现代农业、文化、医养健康、旅游、现代金融等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发展和现代管理需要,面向海内外集中遴选一批“高精尖缺”人才,提升青年人才和创业人才支持数量。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41 号文件及以后的政府会议精神对旅游产业高度重视,旅游人才培养成为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目前旅游学科还不是一级学科,学科整合实力参差不齐,导师队伍学科背景跨越较大,专业招生要协调好工作学习和区域的限制。总体生源不足,如何有效地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的吸引力和“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越来越成为困扰我们的问题。对此,结合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改革,我们希望在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方面建立“以问题为导向(PBL)”学习方式就产业调研、学术理论和评估反馈等进一步完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教学。
二、当前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培养的现状
目前学院的课程设置有旅游调查研究方法与实践、旅游文化研究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和管理学理论与方法、产业布局理论与方法、旅游管理研究前沿、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等,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学习,也有理论前沿和多种实践方法、职业技能等的培养,还有专门对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专业外语的学习。
②开发商联合村集体的市场引入阶段。市场主体不再受基层政府利益的羁绊,充分顺应了基层自治的环境,一方面对空间村庄资源进行了有效的开发,获得了较大的收益,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村集体社会福利,最终形成了双赢的局面,而且村民也能够得到一定的集体分红,进而促进了村民就业,村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和完善。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是旅游管理教育与旅游产业对话的重要途径。虽然课程教学中导师结合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但是缺乏对专业案例库的学习,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对案例的学习,实践中的使用,以及对案例的撰写等较少,因此在今后的研究生教学中要加大案例学习的比重。全国MTA教育指导委员会2013年启动全国优秀MTA教学案例库建设,从2014年开始评选优秀案例并结集出版,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案例资料和参考学习的指南。如现在已出版的《中国首届MTA教学案例评选优秀案例集》(中国旅游出版社2015年1月)和《中国第二届MTA教学案例评选优秀案例集》(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年1月),第三届的优秀的案例也已评选完成,也即将出版。
对于案例教学,我院目前的教学形式主要以教师上课讲解、传授知识为主,虽然前几年一直也有旅游管理硕士的外出素质拓展和学习营以及专业实习等,近几年因人数规模和学科发展压力等,减少专业实习活动的组织,通过建立“以问题为导向(PBL)”学习方式,从产业中的现实问题,凝练出旅游研究的科学问题,透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提出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创新MTA“产学研”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加强与景区、度假区、酒店企业、乡村旅游点的交流,广泛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基地观察-产业诊断—研究问题-解决对策—反馈基地—效果评价”的系统“产学研”深度教学模式,应对高速发展的旅游业对高端人才的紧迫需求,更好地提高学院硕士培养水平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积累和开发高质量案例,形成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互补。
MTA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1.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2.教学内容中案例库的使用数量不多,且结合地域特色的开发和讲解也比较少。3.学生外出实践不成规模,比较分散。4.另外作为给在职学生继续教育提供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提升训练也较为缺乏系统。5。实习基地研究生层面的建设滞后和缺少必要的维护,尤其较高质量的平台缺乏。
工程造价是根据本身来展开的一项活动,因此工程本身对其的影响是最本质的。而一个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是由多个部分构成的。例如不同建造单位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而一个项目也会分层发包出去。这样的一个个、一层层就构成了一个整体,因此工程的多层次复杂性也使得工程造价也表现出这样的特征。
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培养改革路径
(三)加强“产学研”联合基地建设
旱情信息服务实现旱情监测成果发布、成果查询、用户管理的功能。将旱情监测成果发布到指定目录下;成果查询支持按监测日期查询历史监测成果;用户管理支持对系统用户的管理,包括添加、删除和修改功能。
复合RH问题提法如下:求在D内全纯,且连续到L与Γ两侧(端点可能除外)上的函数Φ(z),使其满足下列条件
图1 “产学研”深度教学模式
通过三天的实地考察,旅游学院实践队深入了解了武夷山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发展现状,对武夷山如何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在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同时如何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见解。
在保障公共课时的基础上,将专业课学时按照深度“产学研”模式进行调整,分为“基地观察”、“产业诊断”、“研究问题”、“解决对策”、“反馈基地”和“效果评价”六个环节,授课老师根据自己专长,重点指导某个环节,所有老师全程参与观察、讨论与评价。
2.基地观察与产业诊断环节
以晋江市、古田县、永泰县、武夷山景区、三明明溪县等作为全域旅游发展案例教学点,以沿海和内地5A 景区、度假区作为景区经营管理案例教学点,师生共同学习,发现企业和产业问题。
3.研究问题和解决对策环节
从广义上讲,设计单位内部、建设单位、咨询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甚至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都具有一定的施工图审核职能。本文中谈到的施工图审核,主要是专指咨询单位开展的审核工作。
在学校,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头脑风暴的方式,师生共同讨论,提出研究的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数据统计、模型构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全部GD患者均伴颈部血管杂音,其中26例患者为GD伴双侧颈部血管杂音,31例患者为GD伴单侧颈部血管杂音。双侧血管杂音患者男5例,女21例,单侧血管杂音男6例,女25例。其中,甲状腺右叶上极闻及杂音43处,右叶下极14处,甲状腺左叶上极杂音37处,左叶下极11处。血管杂音I级47例,血管杂音Ⅱ级10例。其中试验组I级杂音23例,Ⅱ级杂音5例;对照组I级杂音24例,Ⅱ级杂音5例。
邀请产业、学界和研究专才,通过召开学术沙龙、研讨会、座谈会的形式,对问题进行反馈,吸收建议,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并付诸基地实践检验和评价。
主要通过推动任课教师参加MTA 教指委组织的案例研究论坛和案例教学研讨培训,掌握案例教学的新理论、新思路和新方法;鼓励MTA 教师在案例教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认可MTA教师在案例教学上的研究成果;对案例研究开发和案例教学工作予以更多的立项,开展全案例课程教学立项工作,组织MTA教育中心教师案例比赛和学生案例分析大赛,强化案例教学在MTA 教育中的作用;推进视频案例开发与教学工作;给予经费支持实践教学和企业实践,并围绕闽台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建设,闽台区域旅游业发展和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进行专业特色化的案例开发和实践教学结合教学培养模式创新。继续贯彻实施专业硕士的“双导师”制,聘请业界精英担任合作导师,加强高校之间的“联合培养”,丰富专业硕士的研究视野。
(三)做好案例教学。使用好全国旅游管理硕士(MTA)教育指导委员会等案例库资源,进一步推进企业家来访授课和到户外实践教学开展,同时加强教学成果推广,形成教学品牌资源。
四、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举措
(一)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从办学实践来看,实践育人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学生思想发展引领、国情社情教育、专业能力发展、综合素质提升、团队意识培养等为目标,其中思想发展引领居于核心地位。”[1]在社会实践要注重同辈群体之间的讨论交流,同时加强教师的全程参与。
保持涂料配方体系中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和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1-丙酮(907)的质量比为不变,逐步增加聚氨酯丙烯酸酯(B-286c)的用量,配制出一系列紫外光固化涂料。聚氨酯丙烯酸酯(B-286c)对固化膜拉伸性能的影响如图2~3所示。
通过充分结合专业特色,发挥学院学科优势,2018年暑期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了两场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分别是7月5日-8日赴武夷山开展了主题为“访山问水情牵武夷,一带一路茶香天下”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武夷山茶文化、民宿等发展现状,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同时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自身专业理论和实践水平。8月16—19日,深入三明市多个县乡,围绕“践行新思想、履行新使命、拥抱新三明”主题,了解三明地区旅游发展的历史、资源现状、未来规划,结合旅游专业理论和实地调查走访,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二)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成效
(二)实行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开展“以问题为导向(PBL)”的学习方式为基础的MTA 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改革实现灵活的弹性授课制度,进一步将课程进行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模块化精细化设计,加强网络课程(如慕课)的使用,扩展导师和学生、企业和学校等的沟通平台。
(一)建立“基地观察-产业诊断—研究问题—解决对策—反馈基地—效果评估”的系统
加强“产学研”联合基地建设。旅游管理学科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强就决定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实现培养目标。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非常重要,更是抓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2]
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教育机制,提高硕士生实践能力。院校依托旅游行业办学、与大型旅游企业合作、在企业建立研究生教育基地,能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学生专业实践实习等方面加强和旅游企业的合作关系,有助于探索旅游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营造贴近现实的教学氛围,加强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并满足企业对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需求。[3]
4.反馈基地和效果评价环节
学院MTA中心和日月谷温泉度假村、连江贵安温泉度假村等6 家实践基地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MTA 学生结合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另外学院在制度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教学管理,教学支持等已有系列的保障措施。学院教师横向课题多,学生实践机会多。案例教学资源丰富,立足于服务福建旅游业和职业教育实际,符合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实践要求。借助学院举办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可以获得较好的案例教学实践。
“产学研”深度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选取典型基地(第四部分案例主要分析在武夷山和三明明溪县做的茶文化、民宿主题和乡村红色旅游发展等专题案例)开展深度教学改革。
五、创新培养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为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建设新福建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根据团中央、福建团省委《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充分结合专业特色,发挥学院学科优势,通过结合此项教改活动,我们暑假社会实践开展的活动更加突出“以问题为导向”,罗列好实践主题,有针对性的解决旅游资源、旅游营销等问题,并将“基地观察-产业诊断—研究问题—解决对策—反馈基地—效果评估”贯彻到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对社会解决实际社会景区旅游目的地的一些实际运作具有较强的学习作用。
1.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2018年7月6日,实践队分别参访了武夷山香江茗苑、瑞芳、武夷星等茶业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了武夷山茶文化历史脉络、茶叶生产、销售、品鉴等内容,并到茶山参观,实地辨识了各种类型的茶叶,对茶文化的了解更加直观和深刻。7日,实践队重点考察武夷山民宿的发展现状,先后考察了茶人之家、彝山兰若、山丛、茶隐山房、碧水云庐、玖间堂等民宿,并与各民宿经营者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8日上午,实践队到武夷学院进行访问交流,该校旅游学院纪丽芳副院长介绍了该院的发展现状,并带大家参访了学院酒店客房、茶艺、形体训练、调酒室等学生实训室。参访过程中,黄志斌副书记与纪副院长就两院师资力量、软硬件建设、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1.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历史宏大而微小,宏大至浩浩荡荡,微小到岁岁天天。百年前的1919年,列强主导的“巴黎和会”无视中国的战胜国待遇,直接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这一爱国行动迅速蔓延,直至上海工人大罢工,无产阶级开始走向历史舞台。这一年,毛泽东还是北大图书馆的一名管理员,30年后,就是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中华民族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2.三明旅发委如何进行“悠然三明四季行”的营销
8月16日下午,在三明市旅发委,三明市政协副主席、旅发委主任陈欣为实践队一行介绍了三明旅游发展的总体概况,以“悠然三明四季行”为主要案例,结合2016年秋季“将乐嘻游季”、2017年春季“建宁花海跑”等活动推广经验,从产品、服务、营销等分析三明旅游资源禀赋、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主要营销推广进程,指出只有基于区域四季分明的特点举办有特色的线下体验活动,才能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的良好势头。
为深入贯彻“互联网+旅游+地域特色文化”的理念,实践队参与“明溪红绿村游记”旅游目的地推广活动。该活动是“悠然三明四季行”的一个子项目,由三明市旅发委、明溪县人民政府、新浪福建合作承办。活动前期,学院研究生提前入住明溪县夏阳乡御帘村,认真细致做好活动策划设计、物料准备、彩排演练,活动当天在“传递革命圣火”“小红军誓师大会”“攻克西瓜山”“泥田寻宝”“四渡赤水”“结草携环”等环节负责发放物料与活动组织等工作,深化对区域旅游发展与整合的认识。
给水排水管道施工程序多,细部工作多,下道工序覆盖上道工序的施工过程很多,如果管道安装后检查发现管道基础、管座等施工质量不合格,拆除返工可能损坏整个条管道,甚至会使已安装的管道报废,损失非常大,施工方的抵触很大,对工程施工很不利。增加巡视频率,做好旁站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和质量隐患,及时制止错误做法,减少返工浪费。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要配备足够的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必要的探查仪器设备,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层层压实管理人员责任,这样可以通过巡查、旁站发现管道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将各种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巡查和旁站对杜绝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高施工质量可以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另外,实践队一行还参观走访清流县林畲乡中华桂花文化园、毛泽东同志旧居、嵩口镇天芳悦潭度假村、李家乡冷泉小镇,了解三明乡镇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六、“产学研”融合模式初具成效
通过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依托新媒体平台,探寻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三明地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新模式,提高活动组织与策划能力,深化对区域旅游发展与整合的认识,使研究生实现受教育、增长知识、增强才干的活动目的。
(一)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增加实践影响力。如主办“悠然三明夏季行”活动的平台是新浪福建,这是依托新浪网与新浪微博平台,面向福建网民的新闻资讯平台、生活服务平台和互动交流社区,具有较大的媒体影响力。我院学生切实参与到旅游营销活动中,提升了我院学子参与社会实践的影响力。在武夷山参访武夷学院、在三明参访三明学院和三明医科职业技术学院,增加了校校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合作。
(二)发挥专业所长,提升组织执行力。通过“悠然三明夏季行”主题营销活动,如前期活动地采风、活动策划讨论以及活动现场组织等工作,结合实践深入了解旅游品牌营销活动的相关环节,体验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提升实践队伍成员的组织执行力。
(三)依托活动实践,收集案例地数据。通过前期参与的案例地采风等活动,对论文案例地考察,依托活动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为后期的论文撰写提供数据。
总之通过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我们的教学改革措施,学生的实际学习中学习了较多的能力如通过前期采风活动,了解三明地区旅游业资源及发展现状,加深对福建省打造“全域旅游生态省”发展思路的理解,并将其融入本次活动策划中,以此提高实地调查、发现问题、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活动策划讨论,加深对旅游品牌营销的了解,在此过程中坚持以“乡村振兴”视角为切入点,融入“互联网+”,注重产业整合,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专业知识运用到活动策划中,以旅游人专业、年轻、创新的思维为本次活动提出新颖可行的建议,助力本次活动的展开;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三明地区相关旅游数据,本次活动的数据可为成员今后相关论文的撰写提供支持;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报道,扩大本次实践活动的影响力。本活动已在省教育厅网页报道;以实践成果报告、实践心得体会、实践照片记录等多种形式,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及汇报,找出活动有待完善的地方,反思不足,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以期更好地为今后实践活动开展提供参考。
如图1所示,路由开销随着节点停留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这是因为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不再频繁所致。图2表明网络整体的端到端时延随节点停留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图3表明分组投递率随节点停留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如图4所示,路由发现频率随节点停留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在以后的研究生专业教学中我们将继续不断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在基地观察-产业诊断—研究问题-解决对策—反馈基地—效果评价的各个阶段加强细节控制和进一步细化,在后面的实践中将不断继续摸索前行。
参考文献:
[1]张建明,唐杰.高校社会实践引领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千人百村”项目的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7,(04):119-122.
[2]王淑华.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以郑州大学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23-26.
[3]王慧敏.2000年以来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8,(11):67-69.
基金项目: 本研究受福建省教育厅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路径下的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AS180073)、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培养模式创新研究”(Y201810)资助。
收稿日期: 2019-02-20
作者简介: 江腾飞,男,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李春芳,女,中级社工师,硕士,研究方向:公益创新企业发展、基金会运营。
标签:旅游管理专业硕士论文; “产学研”深度融合论文; 实践教学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论文; 福建省融侨集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