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迅速,农用拖拉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农用拖拉机的使用过程中,掌握正确使用方法,并做好日常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提高农用拖拉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寿命,使其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在介绍农用拖拉机正确使用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农用拖拉机的维修保养技术,并提出了农用拖拉机的安全与管理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农用拖拉机在农业生产中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农用拖拉机;正确使用;维护;保养
引言
拖拉机是一种移动式农用动力机械,它能牵引、悬挂并驱动各种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能完成耕、耙、播、收、中耕和运输等多种作业。拖拉机的养护及机手操作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机车作业安全和工作效率。因此,为保障拖拉机长期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应对拖拉机各部件进行定期检查,并采取一系列维护保养措施,以延长拖拉机的使用寿命,使机车的正常工作。
1农用拖拉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使用农用拖拉机前,应对拖拉机应进行彻底的检查,包括螺栓紧固情况、喷油压力、润滑油道等,看是否出现异常情况。检查完毕后,启动发动机,待发动机水温和润滑油油温达到适合的温度,且各润滑部位得到润滑后便可开始起步。起步应遵循拖拉机操作流程,即:先踩离合使其彻底分离→挂挡→缓慢抬脚松离合→逐渐加大油门→拖拉机开始运作后完全松开离合器。在操作过程中,禁止长时间超负荷低速运转,停机时先卸掉负荷再减速。此外,在农用拖拉机作业时,应根据耕作顺序、土壤特点等选择合适档位,使负荷和耕作力度平衡,才能避免损坏机件。在过沟或坡梗时应保持抵挡低速通过,不可高档大油门快速通过。同时,定期检查拖拉机零件的使用情况,防止电池气孔因杂物堵塞而出现暴裂;注意更换润滑油,减少零件和配件的磨损;及时清洗冷却系统的污垢,以确保发动机的温度适中。在拖拉机的操作中,若水箱沸腾或需要加水,应停止机车操作,待水温降低后可适当添加清洁水,避免突然加冷水而导致缸头盖或气缸套炸裂。
2 农用拖拉机常见故障及维修
2.1高压油管磨损漏油故障
拖拉机高压油管两端的凸头与喷油器、出油阀接连处出现磨损漏油现象,可从废气缸垫上剪下一圆形铜皮,中间扎一小孔磨滑,垫在凸坑之间便可解燃眉之急。
2.2方向盘震抖、前轮摆头故障
出现方向盘震抖和前轮摇头现象,主要是前轮定位不当,主销后倾角过小所致。在没有仪器检测的情况下,应试着在钢板弹簧与前轴支座平面后端加塞楔形铁片,使前轴后转,再加大主销后倾角,试运行后即可恢复正常。
2.3巧排柴油机烧机油冒蓝烟故障
柴油机烧机油冒蓝烟,除了检查缸套活塞组是否磨损、活塞环弹力是否减弱、油底壳机油是否添加过量、空气滤清器油面是否过高等原因后仍未解决问题,应注意检查气门杆与气门导管的配合间隙是否过大这一潜在的病因。
2.4离合器打滑
首先应找出问题原因,若因离合器调整不当所致,则应适当调整离合器;若是压盘及摩擦片有油污所致,则可用煤油清洗;若是因压紧弹簧折断或摩擦片严重受磨损,应及时进行更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机油泵性能差的故障
为解决大修或检修后的机车初次启动机油泵泵不上来油的问题,应将机油滤清器或出油管卸掉,然后用注油器从机体出油孔注满机油,即刻上好滤清器或通向机油指示器的机油管,启动后,机油就会泵上来。
3拖拉机的维修、调整与保养技术及相关注意事项
3.1常规维修、调整与保养技术
3.1.1螺钉和螺栓不要拧得过紧
拖拉机的传动箱、气缸盖、轮毂、连杆和前桥等重要部位的螺钉或螺栓的使用工具和拧紧力矩在相关的说明书上都有专门的规定,而在拖拉机维修、调整和保养的过程中出现人为拧得过紧则会造成螺钉和螺栓的折断,甚至会引起螺纹滑丝或拨扣而造成不必要的故障。
3.1.2及时清洗保洁
拖拉机作业结束后,要及时将轮子及履带上沾染的污泥清除(清洗)掉,使行走系统保持洁净,尤其是支重轮的端面油封装置要及时清泥、检查和保养。此外,还要注意勿让油、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沾染橡胶轮胎。
3.1.3润滑油的使用种类应因时制宜
通常来说,润滑油黏度大的可提高润滑油性能,增加密封性,然而,在冬季来临时,由于气温过低,润滑油黏度的增加而使流动性变差,甚至还可能会发生凝结、堵塞等情况,此时,则会增加拖拉机的启动阻力,发动机启动转速偏低,压缩行程时,气体从活塞及缸壁间漏失量增大,从而使散失热量增多,并最终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为此,在选择润滑油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因时制宜,不同的季节应该选用不同的润滑油。
3.1.4保持正常的轮胎气压和履带张紧度
使用拖拉机之前,要认真检查轮胎的气压是否正常(运输作业时可略高些,田间作业时要偏低些),以免引起瘪胎或爆胎。履带过松或过紧,都易引起履带板、履带轴及轮子加速磨损,故一定要保持适宜的张紧度。
4农用拖拉机的安全与管理措施
因农用机械涉及面较广泛,在进行农用机械安全管理时,应结合农机管理部门的相关管控要求,构建系统化管理维度,将农用拖拉机安全隐患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并保障及时更新安全隐患信息,以提高整体管理的有效性。此外,相关部门应积极落实联动机制,要将宣传教育与执法监控责任制有机结合,并保证严肃处理违章行为,提高监理组织结构的有效性,并能促进安全监管项目的顺利实施,从而切实排除农用拖拉机的安全隐患。此外,还应加强农用拖拉机的质量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需求,加强农用机械的全面控制和管理,并建立联合执法机制,针对农用拖拉机的监管项目应引起足够重视,确保操作综合监管机制,特别是针对私自改装行为的应给予严重处罚,确保农业拖拉机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
结语
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农机驾驶员维修能力偏低,导致农业拖拉机因人为因素出现机械故障。鉴于此,应加强对驾驶员进行拖拉机正确使用方法、维修、保养和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使驾驶员更多地了解和掌握拖拉机的相关技术和使用操作知识,以保证拖拉机的使用寿命,从而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余泽强.农用拖拉机维修保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5):202.
[2]卓贤训.对农用拖拉机使用和保养问题的探讨[J].福建农机,2013(3):30-31.
[3]刘卫勤.浅谈农用拖拉机维修保养技术[J].新农村,2014(14):224.
论文作者:黎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拖拉机论文; 机油论文; 润滑油论文; 作业论文; 履带论文; 磨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