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方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_第四方物流论文

第四方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_第四方物流论文

第四方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经济增长论文,关系论文,物流论文,第四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围绕如何实现物流业的规范、突破和升级,以及如何集约化、高效率的运营。如何促进物流成为现代经济运行优质、稳定的基础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物流管理已成为当前流通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

物流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密不可分。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界定和度量,以及如何规范、引导和促进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等问题的研究,都需随着实践环境变换而不断深入。例如,流通经济效果差、企业流通成本在总收益中所占比重过高、企业流通效率低下等问题始终存在,客观上需要针对物流形式、物流组织与物流效率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尤其在当前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前提背景下,现有物流形式和物流模式的效率如何度量、其与经济增长的契合程度、物流模式的不足如何改进及如何更有效率地发挥物流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当前学界关心和研究的焦点。

近年来,诸多学者在此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荣朝和(2011)[1]以一个效率评价模型对整体经济时空视角下的交通一物流过程时间价值问题进行厘定;陈文玲(2011)[2]则对我国“十二五”时期物流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开放性探索;田源、徐寿波(2008)[3]基于MF理论提出了物流经济效率、物流投入效率以及物流弹性系数三个物流效率度量指标并据此展开相关实证研究;杨志梁和张雷(2009)[4]应用省级数据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物流和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区域的物流与经济增长均存在协整关系。其中,东部地区物流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中、西部地区仅存在物流对经济增长单向的Granger原因。在区域物流、行业物流与经济增长关系领域,大量实证研究支持区域物流发展、行业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正相关的结论,如虞巧颖(2008)[5]对长三角等区域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江晓东和王丹(2008)[6]、金芳芳(2012)[7]也通过各自对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获得类似结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以及第三方物流等物流形态的发展都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毛光烈(2008)[8]对第四方物流的平台建设问题展开探索,继而从制度层面对第四方物流进行了综合介绍和探讨[9],并以宁波市为例,对第四方物流的发展与物流体系建设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10];综观目前我国学者对第四方物流的研究成果,如程志飞和钱燕云(2005)[11]、曹亚克(2009)[12]以及田歆和汪寿阳(2009)[13]等,大都围绕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区域经营以及运作效率等方面。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心城市辐射范围不断扩大,资源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融合聚集,使得原有物流模式的先进性和优越性逐步减少,而促进第四方物流运营发展的客观条件逐渐成熟。这必然要求相关理论对第四方物流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和阐述。本文立足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和态势,结合物流行业的运营效率与发展瓶颈,借鉴物流领域已有文献的研究方法,针对伴随经济增长的流通领域重物流存在的相关问题,探析第四方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 经济增长与现代物流发展的相互关系

现代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共同着力点即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理论。自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到新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分工是引致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社会专业化和分工程度的深化。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从而经济发展的程度越高,货物集散的规模与复杂性、结构性也随之提升。只有完善而高效的物流体系才能保证货物在空间的有效配置,才能克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时间调度,才能保证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合理演进,为经济增长提供基础保障。换言之,现代经济环境下物流系统的稳定、高效和协调发展是社会专业分工得以实现和演进的基本前提。物流在不同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将直接影响经济系统的运作效率。微观领域如市内、城际物流,宏观领域如国际物流,包括横向的行业效率竞争,纵向的产业链发展等都在不同侧面制约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物流需求存在差异,随着经济体系的复杂化和高级化,对货物在空间和时间维度的位移保障也越来越高。综合目前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所提出的研究结论,普遍认为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物流体系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作用。若物流体系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对经济的正向促进作用将主要体现在支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上;若物流体系未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则在不同程度上对经济发展起着多种形式的阻碍作用。如成本上升、效率低下等。原有物流模式必将以一种阻碍经济发展的消极方式凸显其瓶颈或短板效用;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反作用于物流系统,其作用机制可分为正向和逆向两种:经济增长促使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市场容量、市场规模和市场密度的快速提升将使原有物流系统在新条件下得到极大的发展,从而促进、激励现有物流系统和物流模式集聚、升级和转型,并催生新的物流理论;反之,经济萎靡或者减速,原有的物流体系将出现大量资源闲置,必将导致整个行业萎缩、退化,甚至在规制机制不全的情况下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第三个方面则是强调物流体系与经济增长匹配协同状态下物流对经济增长正向激励的规模性肯定。纵观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其经济高速增长期间都曾大力发展物流设施,只是表现形式和发展程度各不相同。以美国为例,一战后尤其是大萧条时期美国政府曾以基础设施投资的形式大力发展交通网络,在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达到高峰。这略显超前的物流设施建设后来被证明是之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保证,其效果远远超出了简单生产要素投入的作用。这意味着,在现代经济增长的特点和要求下,物流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已经不能用“够用”或者“合适”的标准,而必须是略带超前,保足余量。物流体系与经济增长的相容相合,能够产生生产过程的外溢效益和正外部性,带来经济增长的正向激励;相反,如果物流体系与经济增长不能保持相容相合,或者物流体系未能提供经济增长足够的余量,那么经济增长必然放缓甚至受到阻碍。近年我国学者做了大量关于区域经济增长与物流行业发展的实证研究,研究数据主要集中在两个层次,一是经济圈层次,如长三角、珠三角[14]和长株潭[15]等经济区实证分析,二是省级区域与省际层次,如浙江[16]、山东[17]和江苏[18]等。这些实证研究都很好地契合了上述理论,即利用现实数据并通过计量方法和理论模型实证了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物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

3 当前物流模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分析

物流是现代经济社会联系部门、产业和区域的主要纽带,承担着支持经济活动正常开展的职能。物流的基础性作用在技术上可以体现为物流效率,包括物流经济效率、物流投入效率以及物流弹性系数等;从形式上表现为经济运营成本、物品传递效率、行业发展规模等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经济体总量和辐射范围日益扩大,原有的物流体系和物流模式不能契合经济增长的诸多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增长对物流需求的不断增加与物流企业重复建设之间的矛盾。正如本文前述,伴随经济体的持续高速增长,社会必然对物流服务有极大需求,必然提供物流企业发展的广阔空间。而利润回报高、进入门槛低等原因将引发大量进入者参与市场竞争。根据企业竞争模型分析可知:大量企业涌入短期可强化竞争意识、提升质量水平且降低产品价格,但中长期将造成企业规模较小、重复建设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管理条例相对经济发展速度而言较为滞后,因而物流企业“小”(经营规模小)、“少”(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弱”(竞争能力弱、融资能力弱)、“散”(货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等[19]现象极其普遍,物流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也由于市场容量大、获利机会多等原因推进缓慢。综合来看,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必然在客观上需要不断提升的物流服务相配套。随着经济增长的持续深入,物流也必须进入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轨迹。若限于客观因素或主观动机未能及时转型,则将导致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经营分散且业务发展不稳定,从而引起经济增长与物流企业重复建设之间的矛盾。

第二,物流运营的低成本目标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物价上升的矛盾。物流运营管理的目标之一是低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服务,即结合时空转换效率和低成本优势,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动态平衡。当一个经济体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生产要素、生产过程及商品流通等诸环节流通成本不降反升,或价格上升幅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严重失衡,必然使物流行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消极作用甚至阻碍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一个经济体的物流体系并未随着经济增长扩大规模并形成规模效益并提升物流效率,客观上说明现有物流体系效率相对低下,未能满足经济增长的要求。根据凯恩斯的要素价格理论,通常情况下,资源和服务的价格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有上升趋势,这就使经济增长目标与物流绩效管理中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之间,必然形成一对矛盾。既能保证经济增长的趋势又能够实现物流高效率和低成本,必然需要进入物流系统的组织方式创新、运营模式创新、管理方法创新以及组织结构创新路径,实现经济增长与物流效率的平衡。

第三,电子商务扩张与第三方物流效率低下的矛盾。技术变革与顾客行为方式的改变,是促进物流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无疑是建立在各个行业和产业的高速发展基础上,其中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以几个在短期内实现企业发展壮大的零售电商品牌如京东商城和凡客为例,二者都是通过自建物流体系满足客户需求,电商零售平台淘宝网则一直通过第三方物流覆盖服务区域。虽然不同电商企业对物流理解不同,客户体验也自有差别,但综合相关文献资料与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电商消费群体都对物流质量和物流效率极其重视。物流效率必将成为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要一环。从营销理论角度分析,电子商务扩张必然引发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正如申通等若干物流公司伴随淘宝发展壮大的历史所揭示的那样。根据物流的低成本运营原则,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深化,物流体系应该形成集约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从而能够为诸多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价低而质高的综合性服务,且能够在增值服务上不断创新和推进,而不应是目前电子商务企业被迫选择成本高于第三方物流的企业自建物流。因此,当前的物流模式显然存在运营低效率的缺陷。

第四,经济增长要求高质量物流服务相配套与物流理念整体落后的矛盾。生产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实现途径。在经济增长扩大市场容量和市场参与者数量过程中,必然要求为经济流通提供基础服务的物流业向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通常情况下,商业企业、制造企业大都倾向将物流业务外包,由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来统筹管理、安排企业的物流运作,实现物流成本节约,提升物流效率。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运作并未使社会处于物流运作的最优状态,物流成本仍占GDP较大比重。尤其是落后的物流观念和服务经营理念导致我国不论是物流企业自身还是物流管理部门均不重视物流质量和物流效率,并且缺乏对物流行业投资效率的控制与发展的科学规划。对物流的理解较为狭隘,不能及时把握现代电子商务加速发展的契机,不能主动迎接并整合相对分散的物流资源使之集合成为更现代更高端的第四方物流体系。现代的物流服务客观上需要物流服务供应商不仅关注客户的物流成本和物流效率,也需要关注整个产业链和经济区域的物流成本和物流效率。因此,物流行业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的落后,必然形成物流产业链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造成物流的发展瓶颈,直接影响多个行业的发展,最终影响经济增长。

4 当前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能够契合经济增长的需求

目前对第四方物流的定义尚未统一,但广泛认可的定义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集成商们利用分包商来控制与管理客户公司的点到点式供应链运用”;其二是“一个集中管理自身资源、能力和技术并提供互补服务的供应链综合解决办法的供应者”。Accenture Consulting认为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又称为“总承包商”或“领衔物流服务商”;Morgan Stanley的观点则认为,第四方物流就是将“供应链中附加值较低的服务通过合同外包出去后,剩余的物流服务部分”,同时在第四方物流当中引入了“物流业务的管理咨询”服务。

如前所述,从经济增长与物流发展的相互关系分析,当前物流形态、物流模式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成本、效率、重复建设与经营理念等方面。具体表现为物流市场大而物流企业规模小、物流成本高而物流服务差、物流投资项目多而物流建设效果差等系列现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建立在价格基础上的利润竞争、规模竞争和效率竞争。因此,经济增长带来的市场容量扩大,必然使物流企业和物流模式拥有较长的适应期和转型期,也意味着优质企业和一般企业都能以级差的利润水平长期共存于市场。若任由市场完成优胜劣汰机制,时间成本很高,重复建设代价很大,经济增长也将表现为长期不平衡。物流是整个现代经济能够顺畅运行的一个物质基础,而发展机遇具有时效性,因此,在不平衡区域竞争背景下,物流效率高低、物流转型升级时期长短将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间的竞争有重要影响。目前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我国物流业干线物流能力过剩,同时末端物流能力又不足的现象共存,物流系统中各环节的贯通脱节现象普遍,从而制约了整个工业、商业的变革以及新兴的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立足目前的物流平台,主动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尽快升级更高效率、更高层次的物流模式是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建立和发展第四方物流可以有效缓解甚至解决目前经济增长过程中所面对的诸多限制。由于第四方物流不仅能够控制和管理特定的物流服务,而且有能力通过规模化、网络化去协调和优化整个物流体系。比如:一方面集中所有的资源,为同一区域中一系列企业提供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案,以适应客户多样、复杂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影响整个供应链获得价值,节约大量社会资源,即为整条供应链的客户带来利益的同时,实现物流系统低成本高效益,使社会层面的物流资源得到集约利用。此外,第四方物流通过平衡、整合诸多第三方物流的能力、技术以及业务区域,可以强化为客户提供功能性一体化服务的能力并扩大营运自主性,实现迅速高效的提供服务。

以当当、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和凡客等几大零售电商品牌为例,作为销售产品、服务形式、货物流通、客户群体、客户分布等从起点到终端都有极高重合率的企业,单纯从物流效率角度评价,采用第四方物流的形式外包其物流服务,无疑是存在于企业、消费者和社会之间的一种帕累托改进。同样的物流方式也必然能以规模效益和范围效益的生产技术复制推广。第四方物流在当前经济增长背景及经济发展阶段下,是一种具备物质条件的有效技术选择,同时也是商业扩张和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5 结论与展望

我国物流业从起步到完全市场化经营,其产生和发展过程都大大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在改革开放的30余年中取到了长足的进步。如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经济发展阶段与物流组织形式及服务效率也有其客观的联动机制。我国目前的物流体系和物流模式明显不适应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要求,针对此问题的研究与新闻报道层出不穷,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无疑是当前阶段和条件下优化现状的一种更高效率帕累托改进。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市场地理范围和商品范围都纵深极广,整体国民经济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梯度,这必然造成物流主体的分散分布和分散经营。因此,他们不但能在较长时期的市场竞争中经营获利,而且能够轻易分割市场并获取超额利润,这直接导致物流企业对于物流模式的升级、集约及优化主动性不强。但从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来看,发展第四方物流,综合利用物流资源,对物流市场进行集约化、系统化的科学管理,是经济增长对物流基础的客观要求。所以,市场的参与者与管理者、监督者都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将物流这个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做到高效和先导,真正使之为适应和促进经济增长发挥功能性作用。

标签:;  ;  ;  ;  ;  ;  

第四方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_第四方物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