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中医医院 安徽 铜陵 244000)
【摘要】目的:分析线圈套扎法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腹腔镜缝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线圈套扎治疗。对比两组临床各项数据资料及术后半年的随访结果。结果: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下,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项目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率无显著差异,随访期间未出现复发病例(P>0.05)。结论:在针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时,相较于腹腔镜缝合术,采用腹腔镜线圈套扎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且手术方式安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线圈套扎法;腹腔镜;子宫肌瘤;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107-0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一种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1]。目前,子宫肌瘤的具体发病原因仍不确定,推断可能与正常基层细胞突变、性激素及局部生长因子间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关[2]。现阶段,临床中针对有症状的子宫肌瘤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式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手术途径有经腹、经阴道、经腹腔镜等。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普及及广大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越来越高,很多有手术适应症的子宫肌瘤患者选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方式有线圈套扎法与常规腹腔镜下剔除肌瘤缝合术。为确认最具优势的手术方式,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近5年收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就两种手术方式在临床中应用的优劣性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5年因子宫肌瘤疾病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患者,参考病案资料,按照入院单双号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2组,各32例。观察组中,患者最大年57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40.63±5.18)岁,其中单发肌瘤41例,多发肌瘤23例,子宫肌瘤60例,特殊宫颈肌瘤4例;对照组中,患者最大年56岁,最小年龄29岁,平均年龄(40.18±5.30)岁,其中单发肌瘤40例,多发肌瘤24例,子宫肌瘤60例,特殊宫颈肌瘤4例。两组多项基本资料对应差异不显著(P>0.05),可用作临床数据对比。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医师学会超声医师分会在2015年制定的《妇科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中关于子宫肌瘤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在入院后均无明显临床表现,在经多项临床检查后确诊。排除存在严重内外科综合征的患者;排除对本次研究所采用手术方式存在禁忌症的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前均采用气管插管麻醉,确认麻醉效果后取头低足高位,放置保留尿管及举宫器,适时举宫便于暴露,同时将气腹压力设定为14mmHg,切割以及凝固电流的输出功率均取35w,于脐孔取1cm长度切口,便于腹腔镜的置入,如患者存在开腹手术史、盆腹腔粘连以及子宫超过16孕周的患者,则取脐与剑突连线的中点为切口,进行常规穿刺处理后置入腹腔镜,后于下腹部置入2~3个穿刺戳卡,放置相应的器械进行操作。观察组主要采用腹腔镜线圈套扎法治疗,若患者为壁间肌瘤,则可使用垂体后叶素或缩宫素于肌瘤基底部进行常规注射,后使用腹腔镜对患者肌瘤情况进行详细观察,使用1号Dexon线进行线圈制作,于肌瘤基底部瘤体与子宫交界处套扎,并在套扎线上方组织呈暗紫色缺血改变时,采用相应仪器将子宫浆膜下肌瘤切开,观察暴露在视野中的假包膜达瘤核,使用抓钳将其向外牵引,并逐层剔除肌瘤,在上述过程中需将套扎线圈逐渐收紧,待肌瘤完全剔除后在使用相同方式套扎2次,观察残端出血情况,无明显出血情况后可停止。修剪套扎线上方的残留组织,对其进行常规电凝止血后,可将肌瘤取出。对照组主要采用腹腔镜缝合术进行治疗,针对壁间肌瘤患者,使用与观察组相同的药物对肌瘤基底部进行常规注射处理,使用相应仪器将子宫肌层切开,直至肌瘤暴露在视野范围中,采用抓钳对瘤核进行旋转牵引处理,后将包膜完全分离后,剥离肌瘤,采用1号Dexon线分层间断缝合创口。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t值检验两组差异,(%)表示两组数据率差异,χ2为组间对比检验标准,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各项临床数据分析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项目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大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越来越高,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已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但在长期的临床手术治疗中,我们也发现了该手术存在的禁忌症,通常该手术禁忌症包含:患者子宫肌瘤肌瘤超过3cm,数量超过4个;经GnRH-a预处理后,子宫肌瘤直径仍超过8cm;肌瘤存在部位在子宫动脉或子宫角部[3]。在对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时,需提前对患者疾病情况进行细致诊断,并考虑是否使用该手术方式,以求最大程度的提升治疗效果[4]。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也发现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属于一种难度较大的手术方式,针对一种肌瘤位置较深的壁间肌瘤,则更需要操作者对手术方式的熟练度。因而在对子宫肌瘤患者开展手术治疗时,施术者需根据自身的技术水平,合理的选择适应证,否则在造成手术时间延长、失血过多等影响外,还可能直接导致并发症的产生,从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5]。近期有研究报告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线圈套扎法治疗有显著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线圈套扎法,在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样证实了该观点。我们采用线圈套扎法在患者进行手术时,采用1号Dexon线根据患者肌瘤的实际情况适当调节线圈的大小,从而使其能稳固的套在子宫肌瘤的基底部,有效阻断血运的进行。该手术方式进行较为彻底,因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6]。与以往手术治疗中较为常见的缝合术相比,该处理方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本次研究中采用线圈套扎法的患者未见1例出现大出血,证实了该处理方式的安全可靠性。
综上所述,在针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时,相较于腹腔镜缝合术,采用腹腔镜线圈套扎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且手术方式安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思辉,马海宁,赵福杰等.2/3外凸肌瘤基底部套扎法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11):28-33.
[2]郭俊风.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减少出血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6,40(9):836-837.
[3]马建芳,秦嶽,张亚萍等.间隔注射垂体后叶素联合套扎止血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4):657-660.
[4]马霞.四种止血方式在腹腔镜剔除子宫肌瘤术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8(4):285-286.
论文作者:刘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9
标签:肌瘤论文; 患者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手术论文; 腹腔镜论文; 线圈论文; 方式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