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峰[1]2003年在《心灵哲学视野下的常识人的概念图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灵哲学是当代西方哲学家关注的重心和热点之一,塞尔称之为“第一哲学”。常识人的概念图式是普通大众在描述、解释和预言人时所使用的概念框架,它代表着常识的入学观。在心灵哲学的大背景下观照常识人的概念图式,可以拓展人学研究的视野,在更深层次上对传统关于人的概念图式作出批判性反思,从而在最新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揭示人的奥秘。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界定了相关概念的内涵,并通过回顾常识人的概念图式的演变历程,总结概括了它的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从探讨民间心理学涵义、形式、内容、个体发生等阐释理论出发,考察了当代心灵哲学对常识人的概念图式的解读,并对它的人学意蕴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第叁部分详细考察了取消主义挑战常识人的概念图式的基本观点、主要论证及其与非还原论之间的论战,并对相关争论进行了反思。 第四部分考察了折中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论证,指出了其根本难题。 第五部分指出了当代心灵哲学关于常识人的概念图式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了常识人的概念图式中的类比隐喻本质和二元论倾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构人的概念图式的基本思路和初步构想:综合有关科学的最新成果,运用新的范式和方法,在全面分析日常心理语言用法和揭示心理过程、状态充分必要条件的基础上,彰显心理语言的真实所指和本来面目,同时引入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正确界定关于人的结构论、过程论、原因论、运动学和动力学,从而重构人的概念图式。
付东鹏[2]2013年在《心灵与计算》文中认为在探讨人工智能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时,许多人认为,已有的机器智能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其根本差异在于:人类的智能有意向性,即能超出自身、指向或关联于外物,而机器所完成的加工则没有这种性质。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所发现的“AI的意向性缺失难题”或“塞尔问题”。本文试图从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角度对AI研究面临的问题作出回应和探讨。本文认为,要解决AI的上述瓶颈问题和其他问题,无疑要为之建立理论模型,而要如此,又必须深入探讨作为人类智能之关键要素的意向性的构成、结构、特征、成立条件及根据、内在运作过程及机制、发生发展过程及原理等。由此所决定,本文主要从哲学的角度,对作为一门科技的AI中的一个哲学问题,即意向性与AI的关系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AI的发展方向问题,作一些尝试性的探讨。第1章,“图灵测试”与“中文屋论证”。“图灵测试”对“什么是智能”做出了既别出心裁又极富启发意义的回答。图灵据此主张,有智能就是能思维,能思维就是能计算。人工智能研究中的计算主义主要是在图灵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它试图从形式上说明计算概念,主张计算与实现计算的物理系统是不同的。塞尔的“中文屋论证”旨在证明:智能不在于形式转换,而在于能处理内容或具有意向性:按计算主义思路造出的人工智能,只能是句法机而不是语义机。第2章,“中文屋论证”引起的争论。有的认为从“中文屋论证”中不可能得出计算机程序没有意向性或语义理解能力的结论;有的认为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意向性之类的东西,它们是民间心理学杜撰出来强加给人们的;有的认为该论证揭示出意向性是人类智能的根本特征,也指明了人工智能研究的瓶颈所在。总之,争论凸显了人工智能与意向性的关系。第3章,经典计算主义的辩护与“新计算主义”。针对“中文屋论证”和类似批评,坚持计算主义的人也认识到,原有的“计算”概念的确存在重大缺陷。他们的补救策略,要么是在辩护、解释的基础上对计算主义加以补充;要么将其发展为新计算主义,把原先的窄机械论发展为宽机械论。本章从5个方面介绍了他们所作的努力。第4章,联结主义。联结主义是计算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也是用计算来理解和建模人类智能的,只不过它所说的计算不是符号计算而是神经计算。联结主义试图在细胞水平上模拟人类智能,所建构的人工神经网络和以往的计算主义模型有很大不同。尽管目前人工神经网络还没有意向性,但必须承认,它们在模拟人类智能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第5章,自然语言处理及其语义学转向。人作为自然语言的处理系统,既是句法机,又是语义机。人工智能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目标是建造能模拟人类语言能力的机器系统,其中,研究自然语言的理解比研究自然语言的生成更重要、更困难。本章在反思有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语义学问题是面临的瓶颈,目前最好的人工自然语言处理系统,仍还停留在句法机的水平上。第6章,智能自主体研究。现有的人工智能由于缺乏意识性、目的性、自主性,特别是由于缺乏意向性,还不具备真正的智能,不能成为真正的自主体。智能自主体研究的目的是建构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型,它能连续不断感知外部世界和自身状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做出应对和行动,不但能更好地表达计算的本质,而且能像人一样,成为真正的自主体。人工智能研究向自主体的回归,其实质就是高度重视意向性及其如何实现的问题。这一研究在理论上和在工程技术上都已取得可喜进展。第7章,意向性建模的初步尝试。要让人工智能真正表现出意向性,就必须为意向性建模。意向性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背后有一个自主体。信念、愿望、意图等之所以被称为意向状态,是因为它们的根本特征是具有意向性,即有对外在事态的关于性、意指性。在某种意义上,建立关于意向状态的BDI模型,就是建立智能自主体的模型,就是向民间心理学及其哲学研究回归。由于民间心理学一直是科学心理学批判反思的对象,因此,自主体也成了心灵哲学、认知科学批判反思的对象。本章从6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学者在意向性建模上所做的工作。结语。人工智能研究要实现突破,全面模拟人类的智能,需要由哲学来做辅助研究,以便认清人的意向性的特征及其标志。人的意向性能始终把符号与对象、句法与语义捆绑在一起,并对此有清醒的意识。要模拟人的意向能力,就必须对意向性、语义性进行建模。要对它们进行科学建模,就必须从认识论和本体论相结合的角度,在坚持存在形式多样性和存在程度多级性的基础上,揭示人的意向习语的真实所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意向习语像物理语言一样,也是描述发生在大脑中的行为的一种方式,它们所描述的东西,并未超出自然现象的范围。因此,要建模意向性和语义性,就必须充分利用心灵哲学已取得的成果,弄清常识的解释图式与科学心理学的解释图式之间的关系,下功夫对常识心理学和传统的心灵哲学进行批判反思,做好“祛魅”或“去神秘化”的工作,还必须认识到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注重结构模拟,又注意机制模拟。
肖杰文[3]2015年在《法与神经科学研究刍议》文中研究表明法与神经科学(law and neuroscience),亦称“法神经学(neurolaw) ",是通过神经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研究与法律有关的问题的一个交叉领域,在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以来得到迅猛发展。早期讨论的主题涵盖刑事证据、自由意志、精神状态与刑事裁判、青少年大脑与犯罪、民事领域的行为能力与损害后果认定、神经伦理学与神经科学应用的监管、法律决策等。存在的主要缺陷是相关学科以及概念之间缺乏梳理,进而导致整合的滞后和论证的模糊。有关法与神经科学研究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分歧,集中体现为取消主义和反取消主义(主要是不可化约论)这两种对立的态度。法律知识的品性决定了法律本体是非理论的,而法律理论(或有关法律的理论)是具有理论性的,因而前者不可能被取消,而后者则具有常识心理学的特征,这将构成神经科学与法学结合中难点问题。通过对意图的跨领域研究的实例说明,以上任何一种立场在具体问题研究上都会遭遇无法突破的局限。法学可以并需要借助神经科学研究的优势,同时神经科学也需要借助包括法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的已有范式以指导和检验其研究。在法与神经科学所处的认知科学的这一大背景下,法与神经科学研究的范式困难可以转化为认知科学研究所试图解决的可翻译性问题。借助哈瑞的认识论和语法理论,可翻译性的实质以及上述立场的对立实际上是一个语言学或逻辑问题,法与神经科学研究应当采取相容论立场。基于语义的数据挖掘和元分析等新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建立学科的相容关系。法与神经科学实践应用的个案是精神失常的司法辩护。回溯美国精神失常辩护制度的主要规则、围绕精神病的法律标准以及制度存废的主要争论,可以发现,在现有精神失常辩护的框架内,神经科学结论作为一般证据,本质上仍是对案例法中发展出的关键概念的解释和印证,与传统法医学的角色并无二致。虽然神经科学证据在法律上的证明力依然是没有解决的问题,但是,人类神经影像学的高速发展推动对大脑功能的了解,而文本挖掘、元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等方法的突破,为在整体研究和人类个体研究中从大脑活动中精确解码认知状态提供支持。针对精神失常辩护而言,豁免问题应均在定罪阶段解决,而量刑阶段的减免应只解决不可责性的问题。
陈丽[4]2014年在《心灵的神秘性及其消解》文中认为心灵问题是一个亘古弥新的问题。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建立独立的意识论或心灵哲学,但他们在建构“新唯物主义”过程中也对心灵问题作过各种阐述和规定,为我们探讨心灵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背景。当代心灵哲学既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论未曾涉及的一些新问题,也为准确理解和解读马克思主义意识论思想、推动它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当代英国着名哲学家柯林·麦金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思路为我们深化心灵哲学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在他看来,心身关系问题是心灵哲学的核心问题,心身关系之谜根源于认知封闭性,而组合范式或CALM思维方式是造成认知封闭性的原因,心灵哲学研究之所以陷入危机,是由于将关于心灵的本体论问题与认识论问题混为了一谈,因此,要摆脱心灵哲学困境、破解意识之谜,就要采取超验自然主义立场,发动一场彻底的概念变革,重构我们的物质和心灵观。研究麦金的心灵哲学思想,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代心灵哲学研究的总体面貌和发展走向,反思国内心灵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前提和基本预设,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对话与融通。本文围绕当代心灵哲学关注的意识和意向性(内容)两大问题,考察了麦金对相关研究困境及其症结的诊断,梳理了他在这两个问题上的基本主张和主要论证,并尝试对马克思主义意识论思想作出准确的解读。全文分为七个部分共10章(含前言和结语):第一部分(前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论思想及其遇到的挑战,介绍了麦金的主要经历、基本主张以及研究其心灵哲学思想的意义。第二部分(第1章),主要考察麦金对心灵哲学困境及其根源的诊断,重点分析了他关于认知封闭性、CALM思维模式和超验自然主义的思想。第叁部分(第2—3章),主要考察意识神秘性及其消解的出路。其中,第2章分析了麦金关于意识隐结构的构想以及他的心灵原子论思想,第3章讨论概念革命与意识之谜的消解,重点分析麦金的空间概念革命思想及其重构物质观和心灵观的设想。第四部分(第4章)是过渡性的,主要探讨意识与意向性的关系问题,以及麦金关于意识的悲观主义对意向性问题的影响。第五部分(第5—7章),主要探讨麦金的内容理论。其中,第5章讨论了他关于意向性的“形而上学问题”的主张,考察了他对“存在”意义、意向对象与非存在的关系的分析以及心理内容的构成问题,第6章考察他对外在主义的创发性解读以及他的弱外在主义的基本主张、适用范围和哲学影响,第7章研究他关于内容的因果作用和实现机制的主张。第六部分(第8章),主要考察经验、表征与主观性的关系问题。第七部分(结语),分析了麦金心灵哲学思想的实质,它对心灵哲学研究特别是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启示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陈常燊[5]2010年在《戴维森的合理性理论研究》文中指出西方哲学对合理性的探讨源远流长。合理性是戴维森哲学的重要概念,对合理性的探究是其重要内容;他的合理性理论丰富、完整,且富有特色,与语言哲学、哲学心理学、行动理论等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构成其整体性哲学中不可或缺之部分;他把合理性视为基础概念和方法论原则,内嵌于哲学的其他领域中。本文从“合理性-理性的-合理化”、“主体性-主体间性-客观性”和“语言-心灵-世界”这叁个理论框架,解读戴维森的合理性理论,展示这一理论的以下方面,并给出评价:(1)合理性的主体条件理论;(2)合理性准则理论;(3)合理性的外部要求理论;(4)合理化理论;(5)合理性视域中的价值论;(6)非理性理论。第一章阐述戴维森合理性概念的理论背景、思想渊源和主要内容。它以合理性的“经典模型”等为理论背景;其主要思想渊源是贝叶斯行为决策论,同时也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主体条件、合理性准则、外部要求、对合理性之基本态度和“合理性科学”。其主体条件是拥有命题态度、能思想、有语言、拥有评价能力的理性存在者,从而把无理性动物排除在外;合理性具有很强的逻辑特征,信念的内在融贯性和行动的逻辑一致性是其主要准则,“归纳推理的全体证据”、“考虑周全的判断”等原则作为其补充;他对合理性的基本态度同样应受重视;他的“统一理论”作为一门“合理性的科学”,则以合理性为其基石。第二章关注合理性准则在语言理解和人际沟通中的运用,以及合理性概念的外部要求。戴维森对传统语言观和概念相对主义的批判,从负面强调合理性之于语言理解和人际沟通的重要性;他对语言、思想与合理性之关系的探究亦值得重视;整体论、善意原则等彻底解释诸基本原则与合理性有着千丝万缕之关系;原初之真、“共享”和“叁角构架”概念之为合理性的外部要求,从正面强调合理性之于意义理论的奠基作用;合理性和原初之真同为彻底解释的必要条件,合理性依赖于原初之真,并对之产生反向约束;合理性和可理解性是跨文化沟通的两大原则。第叁章探讨合理性准则运用于行动理论等领域而形成的“合理化”理论,主要内容有:行动哲学中的能动性、因果性、意向性等基本概念与合理性之关系;对行动的说明同样应当遵守整体论、合理性和善意原则等方法论原则;探讨目的论说明、理由说明、因果说明与行动的合理化问题,以及合理性概念在实践理性和自由意志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第四章侧重于合理性视域中的戴维森价值论,主要内容是:基于价值的客观性对价值判断进行合理性辩护;以合理性为基本原则的彻底解释和行为决策理论是评价的方法论;价值领域中的信念、愿望和意义是合理性的叁个最基本的意向方面,其中尤以愿望为根本;基于“可欲性”概念的价值论,将信念和愿望的一致性准则作为理解评价语句的基本条件;基于命题态度指派的价值人际比较,使得对价值判断的理解得以可能,而价值的人际比较预设了共同的合理性准则。第五章剖析戴维森非理性理论。非理性及其主要情形作为“理性范围内的失败”,是他的合理性理论中反响最强烈之部分。他以一种独特视角处理非理性之本性,不融贯、不一致与非理性之关系,以及“非理性悖论”等问题;探讨违反行动逻辑一致性准则的意志薄弱(不自制),剖析他为不自制悖论给出的因果说明的解决方案;讨论违反信念内在融贯性准则的自我欺骗,比较它与“根据薄弱”、“一厢情愿”,探究其根源,最后对他的“心灵的分隔”的解决方案作出评价。结语综括全文,并结合相关理论,将戴维森的合理性理论置于当代哲学视野中稍加审视。
樊汉鹏[6]2017年在《心理学解释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心理学哲学视角,进行心理学解释问题的研究对心理学解释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引导作用,关乎作为科学解释之一的心理学解释的合理性判定,对心理学范畴内概念的理解及思考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有助于对作为日常行为解释手段的常识心理学的合理性疑问的澄清,更有益于整个心理学研究体系的统一。但是国内针对心理学解释问题进行哲学专业性研究的相对较少。本论文的目的就是对心理学解释的概念问题、范畴问题、衔接问题,以及实现者和角色之间关系问题予以全面的哲学分析,由此来揭示心理学解释问题的本质。论文总体包括引言、五大章的系统性论述以及结束语。第一章,心理学解释问题的缘起。本章首先介绍心理学四大历史形态,说明了心理学涉及领域之广,内容之复杂。其次将当代心理学研究对象划分为日常生活领域的行为预测,以及对具体科学实验对象研究这两类。尽管这两类看似相差甚远,但都属于心理学解释的对象,而且二者皆符合心理学解释概念-簇的要求。最后基于多样性、对象复杂性和主观意向性叁个方面分析心理学解释的自主性。第二章,心理学解释的相关概念范畴及衔接问题。本章的主要目的是确立与心理学解释相关的概念及其范畴,从而理清各种问题在哲学层面的探讨对象。此章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从叁个角度明确心理学解释问题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源自于常识心理学独特地位、不同学科心理现象解释之间的不可通约性以及“心-心”问题。第二部分从与常识心理学相关的四个方面加以探讨,以便为之后亚人层次心理学解释的实现做好准备。第叁部分正式提出衔接问题,要明确的是衔接问题是心理学解释的核心问题,通过哲学层面的不断抽象化,可概述为个人层次常识心理学解释和亚人层次其他心理学解释的融合问题。第叁章,心理学解释衔接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其困境。自主心灵观点、功能心灵观点、表征心灵观点和神经计算心灵观点恰好构成一个完整的研究范畴,从坚持唯一性和不可还原性的自主观点到取消主义的神经计算观点,形成一个逐级还原的范畴。在这个范畴内,基于每种心灵观点基本理论的前提,同一种心灵观点又存在不同的主张:丹尼特的“个体同一性”观点、戴维森的“无律则一元论”、霍恩斯比的“待解释物”、刘易斯的“心灵还原论”、古利克的“目的性向导”、福多的“内部思维语言”假说、雷伊的“理性”思考,以及丘奇兰德和谢诺沃斯基的“协同进化”理论。第四章,心理学解释方案的融合建构。本章主要讨论了命题态度实现的困境、命题态度的媒介及内容、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建构命题态度的探讨叁个部分。这叁部分一脉相承,前后内容具有明显的逻辑性,这一章的目的是基于表征路径,再次尝试在人工神经网络领域内实现命题态度。因为命题态度具有结构化属性,句法层面的符号可以实现语义,而这一点恰恰是普通人工神经网络所欠缺的。普通人工神经网络是连续性符号,不存在结构化,所以鉴于命题态度的特性,利用斯莫伦斯基的张量积框架比较成功地实现了命题态度的角色。但是依然存在人工神经网络功能性结构和系统性受限的问题。第五章,心理学解释的重构:一种新尝试。本章作为最后一章,从解决衔接问题的方法论上改变表征一试到底的做法,转向机制性解释。通过具体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命题态度没有如期预料那般具有广泛的解释效力。面对这种情况,通过当下神经科学发展巨大成就之一的镜像神经元理论和定义语言角色的重新布线假说来绕开命题态度,对意向性建模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意向性建模的尝试不是为了彻底离开表征解释,而是通过两种解释方式的交流达到对命题态度的真正实现。结束语既对前文进行了概括性总结,又对心理学解释可能面对的境况进行了分析:一是包含命题态度的核心认知进程与包括模块机制的次要认知进程在解释和预测行为上同时发挥作用;二是根据当下人工智能水平的预期,从哲学角度对自主体的概念进行分析,对进一步构建表征模型或发现新的机制很有启发意义。
奚家文[7]2014年在《论心理的具身性功能模块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梳理了心理模块性理论的理论发展历程,之后解析、论证了当代叁大经典的心理模块性理论的理论内容与理论困境,最后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新的“具身性功能模块理论”的建构策略。全文共包含七章。在今天的认知心理学界,每当人们谈起“心理模块”的问题,几乎未有例外地会提起福多的“心理的模块性”理论,也正是福多系统而全面地提出了心理模块理论,这就使他的模块理论具有了标志性的意义,其心理模块理论的发展之路对我们建构新的心理模块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我们在第一章前一部分首先对福多的心理模块性理论的理论成形之路做了专门的梳理,考察他如何由对20世纪主流心灵哲学的批判来立论自己新的理论思想,同时,我们也将考察他的标志性模块理论得以立论的背景理论。心理模块理论的肇始是乔姆斯基的“先天语法”命题,乔姆斯基率先论证了可能存在某种先天性的、独立的语言机制,这正是后来的心理模块理论的概念基础;之后,福多创设了心理模块论,普遍性地论证了心理模块性的理论可能性;平克明确了模块化的“语言本能”,使得“语言模块”这个概念真正进入理论家的视野。本文在第一章的后一部分则对当代叁大经典心理模块理论之间的理论承袭与争论进行了详细分析。我们认为,目前现有的这叁大经典模块理论各自都遭遇了自身的理论困境,并影响了“心理模块理论”对整个脑机制以及认知活动的解释力。在第二章中,我们对散布于乔姆斯基各着述中的模块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指出乔姆斯基模块的困境源自其用以界定模块的理论预设:(1)在结构心智观视野下,将模块看作是一种结构性存在;(2)在离身心智观视野下,将模块看作是一种“离身”的心理机制。在第叁章中,分析了福多的心理模块理论的构成要素,并指出:在低级与高级的“二元”划分,以及在认知机制划分标准上的不合理都将会导致其在认知解读上的失真。在第四章中,将梳理平克于《语言本能》之后的模块论观念,厘清其语言模块的论证逻辑和理论嬗变,并从中指出他和进化心理学模块论所共同遭受的理论困难。至此,叁大经典模块理论的难解之困,意味着提出建构新的理论范式的必要。从第五章到第七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在这叁个核心章节里,我们试图论证了心理模块理论应有的理论走向和建构方案,并提出和建构了新的心理模块性理论——心理的具身性功能模块观。在第五章中,我们论证了可以把无形的功能当作逻辑上的先在,而把有形的结构看作功能的逻辑结果。如果功能在逻辑上先于结构,关于心理模块讨论的重点就从结构性特征转移到了功能性特征,我们也由此提出了心理模块理论应有的功能模块论的建构思路。第六章则论证了功能性模块必然是具身性的,反过来,具身性心智也一定是模块性的。也就是说,功能性模块假说与具身心智假说分别代表了从心灵哲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两个方面对第二代认知科学新进路的规划,而两种研究思路的结合则能够形成更有效能的理论,由此,我们需要回归到“脑-身体-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上”。在第七章中,我们将上面论证的功能性模块观和具身性模块观有机地统一起来,按“范式”(Paradigms)的要求建构了新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比如重新设定了心理模块的理论假设和核心标准,调整了心理模块的概念框架,修订和拓展了心理模块的方法论思路。至此,一个新的心理模块理论——“心理的具身性功能模块观”得以建构。
李艳鸽[8]2013年在《天赋理论最新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天赋论的当代复兴虽然首义在语言学领域,但以燎原之势扩展。对天赋理论的讨论可以说涵盖了所有的领域,从心理学、语言学、伦理学到动物行为学、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天赋理论的形式从语言天赋论、模块天赋论发展到进化天赋论、基因天赋论和新综合论。每一种天赋理论形式根据自身对天赋的解释不同又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天赋理论与经验论都产生于古希腊,是对人类认知来源的两种不同回答。现如今,两者之间的争论不仅是学术上的,甚至会影响到大众媒体和普通群众——特别是当这一问题涉及到情感本能或性格偏好时。由于东西方各自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等,对天赋论研究的侧重点就各异。西方侧重于心的本质、结构、奥秘、运作机制之类的问题,东方更重视人伦道德之类的问题。当代天赋论与传统天赋论不同,具有鲜明的当代特色。一是以现代科学尤其是遗传学、生物学作为其建立的基础;二是多个学科的广泛渗透;叁是不再讨论是否存在天赋,而是把天赋当作一个理论前提,探讨其机能;四是研究的风格更趋向于自然主义。反对天赋论者总是提出天赋概念很混乱,天赋观念理论究竟意味什么也不明确。而在天赋理论研究中,天赋及天赋理论相近的词太多,经常会出现词句的混用而产生的误解和争论。不管人们是同意还是反对用“天赋”这一概念,强调天赋的因素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共识。而天赋概念的应用与认知科学研究纲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认知科学研究纲领在解释心理结构的获得上是不一样的。因此天赋概念是一个“框架概念”。本文将从计算主义研究视角、新目的论研究视角和折衷性研究视野对当代天赋论进行分类,并围绕天赋的概念、心灵的本质等核心问题,系统考察传统天赋论演化过程及当代认知科学不同范式下的天赋形式,对天赋理论当代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解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大量关于天赋思想的论述,这些论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天赋观念。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有种系与个别之分,例如获得性遗传。尽管马克思主义对过去传统天赋理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但对天赋的评价是肯定的。现当代天赋理论给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带来机遇和挑战,其独特的视角开阔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领域,其论证过程中的争议与回应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扩展。而不断地对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等最新理论成果进行批判与吸收,以丰富和深化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形式,是哲学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纵深发展的需要。当代天赋理论不仅丰富坏人发展了传统的天赋观念论,而且其合理因素促进相关学科理论创新。比如天赋理论提出了人工智能、人类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中的新问题,提供了研究的新角度等。不过来自外界对当代天赋理论的批判使得天赋阵营中存在着强烈的压力,而它自身确实有亟需克服的理论缺陷。一是缺乏有力论据,论证不充分。二是过分强调天赋,忽略后天环境。叁是混淆天赋概念,定义不明确。四是陷入理论悖论,解释不给力。五是主要考虑智力因素,很少考虑其社会影响。因此天赋理论的论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进步,其发展需要更广泛的融合。
王凤[9]2009年在《常识心理学的理论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常识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界才刚刚探讨的一个领域。事实上,对常识心理学理论和思想的挖掘和张扬,将使我们对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使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其所陷入的困境,弥补目前我们对人认识上的不足。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分析了常识心理学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常识心理学产生的哲学背景是心灵哲学,常识心理学从心灵哲学中汲取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尤其是他心知问题和类比推理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常识心理学是在他心知问题的基础上来构建自己的理论的。心理学背景主要是主流科学心理学的困境,常识心理学是在批判主流科学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发展历程我们将之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潜伏期、形成期、发展期。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常识心理学的基本理念。目前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常识心理学进行了界定,我们在综合各个学者的观点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详细阐述了常识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基本观点,着重分析了常识心理学的主要特点。以其使大家对常识心理学有更深入的了解。第叁部分我们主要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常识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的关系这一问题的观点,并提出了我们的观点。第四部分尝试着对常识心理学进行评价。在我们对常识心理学有了系统的认识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其对心理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促进了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思考;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且加深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联系,但是它也有一些局限性,由于它强调心理生活,强调主观性和差异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具有相对主义倾向;理论体系仍不成熟;有加剧心理学分裂的可能。
胡朋志[10]2012年在《理性主义的复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择乔姆斯基作为研究对象,不是因为他名气太大,而恰恰是因为他在哲学领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在国内更为严重。所以,本研究将主要关注乔姆斯基语言研究的哲学贡献,通过理论梳理与对比分析,论文旨在论证乔姆斯基作为一位重要哲学家的身份。乔姆斯基对于哲学的关注源于对语言的思考。以下叁个问题及其回答表明了他语言与哲学研究的整体思路。首先,什么是语言?乔姆斯基的回答是:语言是人类的生理官能,它是内在的、个体的、内涵的,不存在公共的语言。其次,为什么要研究语言?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的认识器官之一,因此在当前自然科学还无法解释人类认识现象的情况下,对于语言的研究将会为解开人类认识之谜提供一把钥匙。最后,如何研究语言?乔姆斯基采用了内在化、理想化、形式化的路径,它们分别强调了人类生理基础赋予的“猜测本能”、突出重点的自然科学研究模式与形式演绎的理论构建方法。这既是理性主义的,但却同时又包含着分析哲学的特征。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思想的出发点与归宿均可以概括为:我们是如何在证据如此之少的情况下知道的如此之多?蒯因曾发出过十分相似的追问,不仅如此,这一问题同时也是历代认识论哲学家关注的基本问题。我们不妨称之为“认识论之谜”。乔姆斯基对于“认识论之谜”的解答遵循了传统理性主义的基本思路,这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他承认“天赋性”的存在,认为人天生就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经验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另一方面,他坚持内在的理论构建路径来形成认识、推进研究,这一路径的特点是内在化、形式化、理想化,假说与演绎是理论形成与构建的基础。然而,乔姆斯基对于传统理性主义的复兴并不意味着传统理性主义的复辟,乔姆斯基的理性主义是经过自然化改造的理性主义。具体说来,首先,乔姆斯基将“天赋性”定义为“生理遗传”,即经过自然进化而来并世代遗传的生物特征,同时乔姆斯基也并没有如笛卡尔一样对经验持否定态度,在他的理论构建过程中,经验始终是理论的起点与最终的验证依据。其次,乔姆斯基的研究方法遵循了自然科学中最为普遍的“假说+检验”模式,这一模式要求以经验为基础对经验或现象背后的本质做出大胆“猜测”,形成假说,然后通过演绎形成具体认识并交付后续经验检验。这一模式的采用有两个依据,分别是“溯因推理”逻辑(皮尔士)与“伽利略—牛顿风格”。正是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自然化改造,乔姆斯基有效地实现了对传统理性主义的复兴。基于自然化改造之后的理性主义思想,乔姆斯基尝试对“认识论之谜”做出自己的回答。在他看来,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进化而来的生理基础与入接触世界的经验,前者决定了认识的形式与内容,后者激发认识活动产生并检验认识结果。这一回答实现了对笛卡尔理性主义思想的自然科学式解读,并且是对康德“先验论”的经验化改造。就此看来,乔姆斯基无愧为理性主义的“当代复兴者”这一称号。蒯因基于经验主义的基本立场,同样力图用自然主义来改造传统认识论,但与乔姆斯基相比,蒯因的改造不够彻底,因此也没有成功。本论文以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研究为切入点,以他对理性主义思想的自然化改造为主线,通过理论梳理与对比研究,论证了乔姆斯基在认识论研究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论文共分为7章,其中第1章是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结构安排、重难点、研究方法等,第7章为结论,主要总结了乔姆斯基“哲学家”、“科学家”与“政治评论家”的身份以及它们的共通之处。除此之外,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分5章,第2章为理论渊源,论述了乔姆斯基语言理论对传统理性主义与分析哲学的继承关系;第3章为理论内容,重点介绍了乔姆斯基的几个主要理论成果(天赋语言观、I-语言、原则与参数框架)与它们对于认识论研究的意义;第4章分析了乔姆斯基的研究方法,其中乔姆斯基对皮尔士“溯因推理”的继承与他对伽俐略—牛顿式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将是论述的重点,同时本章第3节通过对比蒯因“自然化的认识论”阐明了乔姆斯基的“方法论的自然主义”;第5章基于对语言与儿童语言习得的不同理解,对比研究了乔姆斯基与蒯因的自然化认识论思想,通过对比初步明确了乔姆斯基作为传统理性主义认识论挽救者与复兴者的历史定位;第6章为论文的理论归结,主要从语言观与本体论两个角度总结了乔姆斯基对于认识论研究的理论贡献,并基于此分析了两个哲学研究中争论已久的话题:私人语言与心灵自然化,在这一章中,乔姆斯基作为哲学家的地位得到巩固。
参考文献:
[1]. 心灵哲学视野下的常识人的概念图式[D]. 刘占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03
[2]. 心灵与计算[D]. 付东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 法与神经科学研究刍议[D]. 肖杰文. 武汉大学. 2015
[4]. 心灵的神秘性及其消解[D]. 陈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5]. 戴维森的合理性理论研究[D]. 陈常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6]. 心理学解释问题研究[D]. 樊汉鹏. 山西大学. 2017
[7]. 论心理的具身性功能模块观[D]. 奚家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8]. 天赋理论最新发展研究[D]. 李艳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9]. 常识心理学的理论探讨[D]. 王凤. 河南大学. 2009
[10]. 理性主义的复兴[D]. 胡朋志. 浙江大学. 2012
标签: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论文; 乔姆斯基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哲学专业论文; 心理学发展论文; 命题逻辑论文; 理性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