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科 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炎病人应用莫西沙星治疗的意义。方法:100例就诊于本研究组的肺结核合并肺炎病人,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治疗半年后对两组治愈率、痰菌转阴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莫西沙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莫西沙星组痰菌转阴时间显著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莫西沙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肺结核合并肺炎病人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治愈率高、痰菌转阴时间短,且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耐多药;结核肺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180-02
结核病的防控在我国一直是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的工作重点。近十几年来,我国结核病防控工作成绩斐然、有目共睹,但我国2014年新发感染病例仍居全球第三位,高达93万[1],故结核病预防和治疗工作仍然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为了分析在传统规律化疗基础上应用莫西沙星治疗肺结核合并肺炎病人的意义,本研究组进行此次临床实验,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本研究组的初治活动性肺结核合并肺炎病人。入组标准:①年龄18~60岁;②病程≤5年;③参照第8版《内科学》诊断标准[2],经胸部X线检查、痰结核菌涂片、痰结核菌涂片培养等检查确认。排除标准:①不能配合或不同意完成实验者;②存在多部位结核菌感染者;③既往有严重血液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者;④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者;⑤血气分析证实存在呼吸衰竭者;⑥抗结核药物过敏或禁忌者;⑦实验前1年内进行过手术者;⑧矽肺合并肺结核、工伤、涉及事故或纠纷情况者;⑨其他可能干扰实验数据情况。共100例病人入组。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每组50例。莫西沙星组一般资料: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35.5±10.0岁,平均病程2.5±1.0年。左氧氟沙星组一般资料: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5.0±10.5岁,平均病程2.5±1.5年。分组后分析发现两组病人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病变侵袭范畴等各项数据相近,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全部病人均全程督导化疗管理,化学治疗方案参照第8版《内科学》标准化学治疗方案中2HRZE/4HR方案进行,化疗期间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方案。莫西沙星组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加口服莫西沙星0.4g·d-1。左氧氟沙星组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加口服左氧氟沙星0.6g·d-1。
1.2.2评价指标:化疗开始后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和痰菌检查(每14天1次),直至化疗结束后1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记录痰菌转阴时间,分组计算平均值。治愈标准为连续两个月痰菌检查及化疗结束后1个月内2次痰菌检查均阴性。化疗开始后记录病人不良反应事件,包括消化道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肝功异常、肾功异常、血常规异常、尿常规异常例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样本量)×100%。
1.3 数据处理
本研究中所涉及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 治愈率比较
莫西沙星组50例中共治愈41例,治愈率82.0%。左氧氟沙星组50例中共治愈31例,治愈率62.0%。两组比较χ2=4.960,P=0.026。莫西沙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左氧氟沙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痰菌转阴时间比较
莫西沙星组痰菌转阴时间1.9±1.2个月,左氧氟沙星组菌转阴时间3.1±1.5个月。两组比较t=4.417,P=0.000。莫西沙星组痰菌转阴时间显著低于左氧氟沙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莫西沙星组消化道不良反应率6.0%(3/50)、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率2.0%(1/50),未发生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异常。左氧氟沙星组消化道不良反应率10.0%(5/50)、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率4.0%(2/50),尿常规异常2.0%(1/50),肾功异常2.0%(1/50),肝功异常2.0%(1/50),未发生血常规异常。莫西沙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0%,左氧氟沙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两组比较χ2=7.143,P=0.007,莫西沙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左氧氟沙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当今社会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之一。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年度报告在肯定全球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结核病防治工作成就瞩目的同时,还指出:肺结核仍是国际公认的、全球范围的严重公共卫生威胁疾病[1],每年结核病会造成960万新发感染病例和150万人死亡。目前,临床较常采用标准化学治疗方案中2HRZE/4HR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肺炎,但存在高耐药率和痰菌转阴时间长等缺点。2HRZE/4HR方案加用左氧氟沙星后,虽然治愈率和痰菌转阴时间有所改善,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莫西沙星属于新的人工合成的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其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耐药率低、半衰期长、不良反应少,口服吸收良好,已被证实治疗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效果良好,且副反应少。莫西沙星属于浓度依赖性的广谱抗菌药,体外实验证实该药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类菌、抗酸类菌、非典型微生物(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耐β-内酰胺类类抗生素细菌、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细菌有效。关于莫西沙星的抗菌效果已经得到多项研究支持。何文富等[3]探讨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的临床疗效时发现:以莫西沙星联合帕司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阿米卡星治疗MDR-PTB疗效优秀,且应用安全。宋雪梅[4]观察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时发现:莫西沙星组细菌清除率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本研究采用标准化学治疗方案2HRZE/4HR方案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治疗肺结核合并肺炎,最终结论:莫西沙星抗结核分支杆菌效果明显优于左氧氟沙星,痰菌转阴时间缩短,且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永胜,张松岩.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6):137-138,139.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1-74.
[3]何文富,曾永保,陈乾等.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14):79-81.
[4]宋雪梅.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6):454-455.
论文作者:陆启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西沙论文; 氧氟沙星论文; 肺结核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肺炎论文; 发生率论文; 转阴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