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教师不断地完善自己,但也遇到一些困惑。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的再提升问题,高中历史教师只有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适应高中历史新课改的需要。
关键词:反思;课程;科研
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理念与育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总和。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提高教学基本技能,也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尤其要提高反思能力、课程能力和科研能力等。
一、提高历史教学反思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并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作出理性思考,并以指导以后的教学,反思性教学源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贴近教师的专业生活,能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地位的提升大有帮助。因此,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教师的教学反思可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在教学前,教师应根据《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南,借助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案进行反思。在教学中,应对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主要表现为对课程中生成性教学资源的适当处理和运用,教学中的反思表现为教学中的机智、教育智慧。教学后的反思是应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如上完一节课或一个专题,一个模块等)后,在《历史课程标准》和自己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去发现、反思、研究整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取得的教学效果及原因,并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这是对前一轮教学活动的终结,也是新一轮反思性教学的前奏。
教学反思应从多角度去审视,以下几个角度应该需要重点关注的:1.历史教师自身所提供的视角。包括自己在上课时的教学体会及经验,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录像、录音的重温及自己去听其他历史教师上课的感受等。2.自己所教学生所提供的角度。对自己教授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及作业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感受、体会和教学效果。3.同事所提供的视角。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等方式,加强与本校历史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教师、领导和本地区历史教研员及其他学校同行的交流,请他们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中肯意见。4.教育文献所提供的角度。阅读一些优秀的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和历史教育大家的点评,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高中历史的教学反思最好以文字的形式体现出来。教学日记、教育叙事、教学小论文等都是较常见的几种类型。而教学日记能较忠实、系统地记载笔者教学反思的过程和内容,见证自己专业发展的历程,并能为自己的教学研究积累大量的原始素材而备受欢迎。
二、提高历史教学教研能力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产生了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这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要有新教法、新学法、新评价。这六个“新”中有很多问题等待着高中历史教师去探讨、研究;在高中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中“教师即研究者”也决定了高中历史教师也应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研究者。机遇与挑战并存,高中历史教师只有积极投入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研究,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才能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
课例教研和课题研究是高中历史教研的两种主要形式。课例教研就是以“课”为研究对象的教研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堂实录,即对课堂教学的全程记录(包括教师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反映、各主要教学环节的处理,对特殊情况的处理等)。对这些内容进行记录和统计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或提供给其他参与教师进行分析和反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课例教研主要关注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没有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其行动缺乏理论的支撑,也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设计。因此,在课例教研的基础上,还须提升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在科学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解决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有序的研究。它一般要经过选题、论证、实施、结题、推广等五个阶段。选题要选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实际教学有用的东西,如“如何开设历史选修课”“如何进行历史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农村高中如何开发、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等。选题要有一定的普遍性,以便于大家共同研究、交流和推广;同时又要根据自身、学校和地区差别,保持保持自身的特点以突出本课题研究的亮点。论证就是说明所选研究课题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研究方案的合情性、有序性、可行性。实施就是按研究方案有序地执行,在此阶段特别要注意研究方法的针对性和研究活动的多样性。历史教学研究方法很多,有文献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调查法、教育实验法等,方法没有好坏之分,但方法的选择要服务于各阶段研究的任务,取决于研究的目的,只有针对各阶段研究的任务和目的,选择恰当的方法,才有针对性,才能为我们的研究带来方便,才能做到研究的实效性。同时课题研究是集体研究,研究团队可根据研究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可采用座谈会、研讨会、书信、闲聊等方式,增强课题研究的兴趣和吸引力。当然形式可以多样,但目标只有有一个,就是要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结题推广就是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评估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将经验以论文、专著、交流会等方式推广,将其发扬光大,供同类学校借鉴。
三、提高课程能力
高中历史的课程资源除了传统的历史教科书外,还包括历史教师、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会、历史遗存、互联网等七种课程资源,其内容的大大拓展,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历史课程资源又关系着历史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因而高中历史新课标也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这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它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
1.提高历史课程资源利用能力
(1)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首先,高中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要大力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素质,让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以生动的语言、得当的肢体动作、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其精深的历史专业知识和对所授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的专业能力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勾画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去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思维,达到课程目标。
其次,利用好高中学生资源。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有一定基础,并对历史事件、人物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收集整理历史课程资源,如收集历史歌曲、外出旅游参观历史遗址时的照片、报刊杂志中有关的历史文章等。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将他们引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来,以课堂讨论、组织历史辩论会和故事会、编制历史剧、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增强他们的历史体验和感悟。
再次,利用好学生家长资源。学生的长辈经历丰富,是近几十年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他们与学生关系密切,他们的生活与学生贴近,所以他们的讲述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的历史,更能让历史教学走进他们的生活。
(2)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课程资源
首先,利用好历史教材。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历史教材不再是一字都不能动的“圣经”,不再以作者所表达的意义作为唯一标准。它允许历史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增删、诠释乃至重新编排。
其次,利用好图书资料。高中学校和历史教师多少都有一些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和历史报刊,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到图书馆去借阅或购买,这也是一笔宝贵的课程资源。
最后,利用好音像资料和互联网。可以在互联网上收集历史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以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也可在互联网上搜索高中历史教学网站供师生参考学习。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购买历史专题片光盘影视作品(如《大国崛起》、《世纪中国》等)。
2.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有必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地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其主要就表现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这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即本校高中历史教学是否有此必要、本校能否提供相应的人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学生是否对此感兴趣等。其次分析所在地区、学校和师生实际,并与历史学科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选择相应的内容。再次确定开发校本教材的目标,即人文教育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选择适当的开发方式,组织相关人员编写并在应用中不断改进。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多次反复,在不断的开发、实施、反思中提高历史课程开发能力。
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绝不会轻而易举地实现,因此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下,结合自己日常的教学情况,扬长避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岸英.反思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2003(4).
[2]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532200)
论文作者:彭春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教师论文; 历史论文; 高中历史论文; 能力论文; 课程论文; 自己的论文; 他们的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