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晴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培训中心 618000
摘 要: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来说,其主要是将生活作为基础,并以促进和引导学生道德品质以及法律素养为教育目的的综合性学科。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石,道德与法治不仅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对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出发,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切合实际的教学情境,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回归本真,进而促进学生良好三观的形成,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各学科教育者所关注的重要话题。特别是在当下时期,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使课堂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更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将生活作为基础的教育学科,其教学目标是为了促进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法律素养。因此,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成为当下教育的重要话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核心素养在该学科中的渗透,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核心能力和必备素质,使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作用和魅力能够充分地彰显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理念,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想要更加有效地的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并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就应该加强教师对核心素养思想的认知,进而才能够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应该对核心素养思想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其基本内涵有一定的理解,进而能够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其次,教师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强自身素质,使其在面对新教学思想的时候,能够轻松掌握,并推动核心素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渗透,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教师要具有高尚的品德素养,时刻作为学生良好的表率。身教大于言传,只有教师能够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理念,并树立终身的学习观,丰富科学知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够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营造贴合实际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素质教育平台
对于学习而言,应该是学生积极自主的过程,获取知识需要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师科学的引导以及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来实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贴近生活的情境,并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对学生的行为动机进行判断,对学生的思维形成进行观察,促进学生逐渐形成该学科良好的核心素养。
真实的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共鸣,在其认知形成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社会中的热点话题或者和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实际问题,教师都可以应用在教学中,使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工作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兼顾过程和方式、技能和知识以及价值和态度,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改革提出的教学思想等,对教学目标进行细致的规划。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石,更是以促进和引导学生道德品质以及法律素养为教育目的的综合性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是学校将立德树人思想落到实处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教师目标的制定必须根据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征,并结合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寻找该学科教学内容和核心素养之间的落实点以及触发点。此外,教学目标的设定还应该注重要将学生的视角得到突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关注,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方向得到有效的落实。
四、使课堂教学回归本真,并拓展培养方法
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而言,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体验。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融入社会,并切身体会社会中道德法规的力量,进而促进学生价值体系的形成,使课堂教学回归本真。由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组织性以及计划性的活动,所以,只有能够使教学更具生活化,运用身边的案例感染学生,学生才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乐于动手、自主探究的习惯和意识能够得到一定的培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切身融入社会这个大学堂中,使其生活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并在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在鲜活的生活实例中体会知识、丰富知识,建立良好的三观。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提升的同时,其核心素养也必定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翠雅 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努力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J].考试周刊,2017,(76),85。
[2]陆晓明 道德与法治课涵育学生核心素养路径探索——以“生命的思考”教学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26),18-20。
论文作者:王雪晴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素养论文; 学生论文; 核心论文; 法治论文; 道德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