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七台河七煤医院有限公司 154600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案对微生物检验准确性的干预作用。方法:根据我院的2415例标本来进行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应用我院规范化标本采集流程,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使用标准化检验技术,规范流程操作,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的2544份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是30.2%,对照组是33.8%,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低于对照组标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标本、大便标本和肺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是13.8%、11.1%、25.1%,对照组是7.6%、7.0%、9.1%,观察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阳性率是19.7%,对照组是16.6%(P<0.05)。结论:规范标本采集方案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可以给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标本检验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standardized specimen collection scheme on the accuracy of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2415 subjects in our hospital,it was us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using the standardized specimen collection process in our hospital,using the automatic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drug sensitivity analyzer,using standardized test technology and standardizing the process operation,and selecting 2544 specimens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2 as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the positive rate of respiratory tract specime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0.2%,the control group was 33.8%. The positive rate of respiratory tract specime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blood specimen,the stool specimen and the respiratory tract specime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3.8%,11.1%,25.1%,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7.6%,7%,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respiratory specime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3.8%,11.1%,and 25.1%. 9.1%,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9.7%,while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16.6%(P<0.05). Conclusion:standardized sample collection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and can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positive rate;specimen inspection.
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对患者的病原体类型能够进行分析,对患者的感染原因进行寻找,给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患者的疾病控制以及治疗能够提供较好的帮助[1]。此次研究我们分析了不同标本采集方法下阳性率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些有价值信息。就研究进行了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以我院的临床标本作为观察组,共2415例,同时以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2544例标本进行对照,作为对照组,两组的标本类型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我院从2013年开始进行了微生物检验强化管理,制定了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案,在患者标本采集过程中予以指导:为患者选择正确的标本采集容器,告知患者标本采集的重要性,要求患者根据需求来进行采集,提升标本采集质量,规范化标本收取、运输、保存及检验过程,并采取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来进行微生物检验,规范化操作流程,严格核对患者的各项信息等方案。以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检验科收集的2544份临床标本作为对照组标本进行对照,对照组仅予以常规采集指导。对两组标本的检验阳性率进行分析。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低于对照组标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标本、大便标本及其他非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标本(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标本检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标本(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呼吸道标本、血标本、大便标本及其他非呼吸道标本阳
3讨论
通过微生物检验可以确定病原体的类型,对患者的感染原因进行分析。不合格的检验操作会给结果带来较大的影响,非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导致结果收到了影响,现在,我国微生物临床检验生产影响的因素主要就是规范性不足[2]。根据数据研究表明,超过70%的标本采集不规范。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如下:①标本运送和保存的时候不规范,一些标本不能和空气接触,需要密封处理,所以需要对保存规范引起重视。②护理人员对检验的重视度不高,特别是需要患者自己采集的标本,更应该进行指导[3-5]。③操作流程的不规范,检验人员和护理人员为患者采集标本的时候并没有进行规范话操作,降低了标本的采集合格率,临床中准确率下降;血液培养微生物检验对败血症等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可是,临床中进行血液采集的时候,如果采集量不足,时机不合适会造成结果的误差。除此之外,需要检验人员对病菌形态学和生理学生化反应熟悉,能够准确判断分析,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就很难获得较准确的结果。
对于临床检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举措:①检验人员主观性:为检验人员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让他们的知识体系保持新鲜度,能够掌握现代新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②检验管理相关情况:完善管理制度,对检验操作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化要求,提高检验的标准,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将其作为日常工作处理,确保检验的可靠性【6-8】。
任何的微生物检验都需要进行标本采集,是一系列的准备过程,这些过程的各个细节会影响最终结果,实际检验时,应该要引起重视。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是30.2%,对照组是33.8%,观察组的呼吸道阳性率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标本、大便标本和肺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是13.8%、11.1%、25.1%,对照组是7.6%、7.0%、9.1%,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阳性率是19.7%,对照组是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案,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采集、保存和转运、检验是影响结果的主要环节,在各个环节上都应该规范处理,把控好质量标准,加强采集、存储、运输等管理,让检验结果更加准确,让临床中的诊断更加精确,获得可靠依据,因此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秋丽,陈霞.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4):5662-5663.
[2]贺爱民,陈文萍.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2):119-120.
[3]李春辉.回顾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中国农村卫生,2015(6):24.
[4]李慧怀,唐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1(12):287-288.
[5]叶琛.妇科炎症感染中念珠菌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5):65-65.
[6]程向方,王雷.阴道念珠菌4种常用检验方法的比较及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8):1390-1391.
[7]景晓敏.探讨常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中影响念珠菌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5):23-24.
[8]宣瑛,刘学杰,娄峥等.一株临床不常见念珠菌的检验[J].检验医学,2009,24(4):289-291.
论文作者:袁春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标本论文; 微生物论文; 对照组论文; 患者论文; 阳性率论文; 呼吸道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