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逻辑:走向通透史实的桥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实论文,通透论文,桥梁论文,逻辑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用人的历史,激发、引导和提升学生的心智和素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教育价值。[1]这就需要教师通透史实,能高屋建瓴,在课堂中三言两语便切中要害。然而,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看到一些老师,也阅读了很多专著,但就是不能一语中的。究其根源,就是没能通透史实。朱熹在解读《易经·系辞》时说:“凡事见得通透了,自然欢说(悦)。”在解读《大学》时,他进一步指出要使思虑通透,需要思考、疑惑、点拨。[2]朱熹的通透思想,落实在中学历史教学领域,就是掌握和运用史实逻辑。只有掌握史实逻辑,才能系统理解史著中的历史内容;只有运用史实逻辑将历史史实形成文本,才能细化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最终才能在课堂中,深入浅出地引导和帮助学生领悟历史魅力,达成教育目标。 一、逻辑与史实逻辑 1.“逻辑”是什么? 这里的“逻辑”,指其本源意义,即“心智运作的学问”。[3]具体指思维、思维规则和思维规律。“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4]“逻辑指的是观察、暗示和检验的自然与自发过程的规则”。“只要实际的思维过程真正是反省的,那么,它就会是灵活的、细密的、彻底的、确实的和准确的,它是一种有秩序的过程。简单地说,这便是逻辑的”。[5]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将“逻辑”定义为,具有反思或反省性质的思维、思维规则和思维规律。 2.史实逻辑是什么? 史实逻辑,是以史实为对象的思维、思维规则和规律。具体而言,它是在主题的指引下,按照史观的具体规范,收集和体验史料,在分析、归纳、比较、概括史料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和推理,形成史著或史论的过程。它开始于提出有关人们在过去确切的时间里所做的事情,且有证据支撑,“它是自我显示的,或者说它的存在是为了通过讲述人类已经做了什么而告诉人们人类是什么”。[6]在这一过程中,史家利用历史事件,寻找一种行动与激情、问题与答案、张力与缓解的人类文化生活。史家“在他的概念和语词里注入了他自己的内在情感,从而给了它们一种新的含意和新的色彩——个人生活的色彩”。[7] 二、史实逻辑的特性 一般而言,思维是在表象、概念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的认识活动,主要表现为主体对信息的能动操作,如对信息的接受、加工、储备与传递等。与之不同,史实逻辑作为确定、整合或编纂史实的思维,属于反省思维范畴,它除具有思维的一般性质外,还更加强调以下要素。 1.史实逻辑内容,更加注重思想性 以史实为对象的逻辑,属于反思思维范畴。“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8]这里的思想,不仅指外显的实体,如文本、艺术等;而且指内隐的精神,如历史人物的所思等。“思想不但构成外界事物的实体,而且构成精神性的东西的普遍实体”。[9]史实逻辑内容,更加注重思想性。“历史的过程不是单纯事件的过程而是行动的过程,它有一个由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而历史学家所要寻求的正是这些思想过程”。[10] 可见,领会史实所蕴含的思想,是史实逻辑的首要任务。 首先,认清历史背景。即认清史实出现的社会环境,以及所面临的核心问题。认清历史背景,就是理解史实何以出现或变化的合理性。即史实反映了何种追求?这种追求面临哪些阻碍因素?这些阻碍因素中哪些又是新增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理解史实所蕴含的思想真谛。 其次,把握史实蕴含思想的内涵。史实蕴含的思想,即史实所体现的解决问题的举措。把握史实蕴含思想的内涵,就是深入到史实,探索史实的本质。“只有思维深入于事物的实质,方能算得真思想”,[11]即走进史实,体验历史人物的酸甜苦辣,以及所思所感和所悟等。 最后,评估史实效益。即评估史实解决问题的成效,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和启示等。即走出史实,感受历史演变,探索历史发展趋势,感悟历史启示等。 史实逻辑更加注重思想性,要求主体应虚心、专心和富有责任心。虚心,即“免除偏见、党派意识和诸如此类的封闭观念,免除不愿考虑新问题、不愿采纳新观念的其他习惯”;专心,即“当任何人沉溺于某些事物和事件时,他便会全身心投入”;责任心,即“愿意承受这些合乎情理、随之而来的后果”,以“保证种种信念的连贯和协调”。[12] 2.史实逻辑过程,更加强调情意性 史实逻辑源于兴趣、欲望,起于感觉、直观,经过想象、归纳、分析、比较、概括等,产生结果。这一过程,既包括理性,如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和推论等能力;“反省思维包括:引起思维的怀疑、踌躇、困惑和心智上的困难等状态;寻找、搜索和探究的活动,求得解决疑难、处理困惑的实际办法”,“判断、理解、概念等所有这些都是反省过程的组成部分”,[13]也包括情意,如感觉、直观、想象、体验等因素。“思维是(贯穿)在一切表象、记忆中,一般讲来,在每一精神活动和在一切意志、欲望等等之中的普遍的东西”。[14] 在史实逻辑过程中,情意应重于理性。因为,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类的历史,[15]人的行动总是伴随人的情意,移情体验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式之一。“理解人类的生命力乃是历史知识的一般主题和最终目的。在历史中,我们把人的一切工作、一切业绩都看成是他的生命力的沉淀,并且想要把它们重组成这种原初的状态——我们想要理解和感受产生它们的那种生命力”。[16] 史实逻辑过程的情意性,并不排斥史实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而是要求这种理性操作,应建立在对史实情意的体验和感悟基础上。同时,理性操作的最终目的是移情、体验和感悟史实蕴含的情意。 同时,史实逻辑过程还是一个连续、有秩序的融会贯通的过程。“只有控制连续发生的观念,成为有秩序的连续,用理智的力量,从先前存在的观念中引导出一个结论来,这才是我们要有的反省思维”。[17]在这一有秩序的过程中,意志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思维过程中,要观察大量的事物,从事种种暗示,它们在思维过程中互相混合,思维促进它们的混合,并能控制它们”。[18] 可见,坚持不懈,战胜困难,努力促使史实融会贯通,对完成史实逻辑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3.史实逻辑结果,更加凸显清晰性 史实逻辑结果,需要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这种用于交流的表达,必须具有清晰性和确定性。“真正的反省活动必然以取得结果而告终。把所得的结果尽可能确定地表述出来,使它变成为一种真实的结论”。[19]这种具有清晰、确定的结果,蕴含了价值、本质等要素。“思维活动的产物、普遍概念,就包含有事情的价值,亦即本质、内在实质、真理”。[20] 因此,史实逻辑结果的清晰性,意味着结果能被别人理解,并能经受他人的检验。史实逻辑结果,有充分的论据、合理的想象和严密的推理。意味着结果体现了主体的史观和意图。史实逻辑结果,一定是一种史观的具体应用,蕴含了作者的价值取向。 此外,史实逻辑结果的确定性,说明史实逻辑具有趋向性。“思维趋向于确定的情境”,[21]史实逻辑一定向着一个既定目标前进。这种趋向性,具体表现为主题,即主体的宗旨、旨意或意图。史实逻辑结果,揭示了史实的主题。 最后,史实逻辑结果的清晰性和确定性,意味着结果具有启发或运用功能。史实逻辑结果,一定能给读者或听众带来启发或借鉴,为读者或听众提升境界提供帮助。同时,这种清晰和确定的结果,还给主体带来了满足感、成就感和愉悦感。 三、史实逻辑的核心要素 史实逻辑的主题,源于史学价值。历史学能成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在于人对历史有诉求。这种诉求,首先表现为人认识自我的需求。“历史学之产生,是因为人类想认识自己,因为人类始终在关注生存的意义”。[22]“所有的历史都是对自我的认识。认识过去,也是一种中介,历史学家通过它来追寻自己”。[23] 其次,表现为人需要社会认同。“历史学承担了民族认同的重要职责”。“各国都有控制国民集体记忆的必要,因为国家若要维持安泰,就须塑造国民对历史的认识”。[24] 可见,史实逻辑的主题,大致分为三个层面。个人层面,即有利于个人为人处世和生产生活方面,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层面,即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发展方面,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国家层面,即有利于促进国家发展方面,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 无论哪一层面的主题,都产生于具体的史实,并且指导着史实逻辑过程。如美国建国史在美国人心目中,是一次开天辟地的革命行动。“革命缔造了一个新的国家,这个国家献身于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的传播。美国和美国人民的历史是一部在行动上和地域上,在精神上和观念上为自由撒遍整个大陆和世界而斗争的历史”。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约翰·亚当斯,在1816年的《何谓美国革命?》一文中,就提出研究美国建国史,“各人、各州的功绩是微不足道的,方法和措施才是调查研究的适当对象。革命的方法和措施不仅可以造福于本国的子孙,而且还惠及南美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后代”。[25] 因此,我们可以将追求自由、幸福和平等,作为美国建国史的主题。在此基础上,收集史料,理解和感受开国元勋和普通人民投身于革命的情怀,进而根据他们追求自由、幸福和平等的行动,整合史实,形成有关美国建国史的文本。 问题是史实逻辑的又一要素。“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26]“没有问题,没有预设,也就没有事实。”“在构建历史的过程中,问题具有决定性的地位”。[27] 提出问题,意味着能够回答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大致的解决问题思路及简略的答案。“每一次历史学家问一个问题,他之所以问它都是因为他认为他能回答它;也就是说,他在自己的心灵中对于他将可能使用的证据已经有一个初步的和尝试性的观念了:不是有关潜在的证据的一种明确的观念,而是有关现实的证据的一种不明确的观念”。[28] 拥有解答问题的思路,意味着确定了证据的大致范畴。“构成历史学对象的是问题,它在一个由事实和可获得资料组成的无限世界里进行前所未有的切割剪裁”。[29]“历史学家提出的问题把过去的物质遗存变成了证据,因为证据只在某一说法产生关系时才成为证据”。[30] 如我们在探讨美国建国史的逻辑时,提出的问题是:促使大陆会议颁布《独立宣言》的因素有哪些?这个问题包括《独立宣言》的写作、被大陆会议接受并颁布。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收集《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杰斐逊的传记、1775—1776年间北美大陆出现的危机,以及英国针对北美殖民地的政策等。这实质上确定了收集史料的范围,大致确定了证据的内容等。 背景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史学家要解释史实,必须将史实置于其历史背景中。理解和体验史实,需要置身于史实所在的那个时代。历史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而人都生活于自身的环境之中。“人们,历史学唯一的对象”,历史学“关心永远身在社会框架之中,他们是这些社会的成员”,“关心某个时代的这些社会中的人类成员,这时代也正取决于他们的发展演变”,“关心被赋予多种功能、各色活动和不同挂念与禀赋的人类,所有这些功能、活动、挂念与禀赋相互混杂、碰撞、冲突,最终互相妥协,达成和解”。[31]可见,不理解《独立宣言》颁布的背景,也就不可能理解《独立宣言》在美国建国史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背景入手,理解史实产生于发展的原因。原因是背景中对史实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因素。“研究历史就是研究原因”。[32]分析原因,就是推理和论证。即分清史实产生和变化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深层原因等。如大陆会议颁布《独立宣言》的诸多原因中,有直接原因,潘恩的《常识》的发表与传播,独立思想得到北美人民广泛支持等。主要原因,即英国的殖民镇压政策,英王忽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诉求,采取武力镇压。深层原因,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的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同价值观,北美殖民地联系加强,面对英国殖民压制而走向进一步联合等。 其次,从背景入手,理解史实变化。理解和体验史实的演变,需要研究史实运动各个阶段的背景。因为“历史是运动”;“而运动就包含比较的意思”。[33]所以,通过背景的变化来理解史实演变,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从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北美建立统一的武装以对抗英国军队;到大陆会议颁布《独立宣言》,北美宣布独立建国;到法国等欧洲国家援助美国,共同抗击英军;到英国承认美国建国,美国建立邦联政府;到美国代表参加制宪会议,制定并通过《1787年宪法》;最后到华盛顿就任总统,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等。这一系列变化,只有从背景入手,才能深刻理解变化的含义与意义。 最后,从背景入手,解释史实。只有从背景入手,才能深刻解释史实。史学家要深刻解释史实,就必须将史实置于其背景中。[34]如解释华盛顿成为美国战时第一人,就需要从背景入手,探讨华盛顿领导美军与英军的战争过程等。 证据是史学的根本保证。“被用来证明某种观点的历史材料被称为证据”。“证据之所以成为证据,在于它是否能够被历史学家利用来证明他想要证明的论点。证据是在论证的过程中自我形成的”。“历史就是历史学家用文献构成的图景”。[35]可见,史实逻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阅读大量文献,以寻求证据。如美国建国史,需要研读美国史学家的重要史著,也要研读我国史学家的重要史著。 首先,需要多视角地收集各种证据。视角“是看事的观点,是看身外事物时所站的角度”。“历史事件有多种不同角度的目击证人和不同立场的支持者”。[36]因此,史实逻辑需要收集各种证据。如探讨美国建国史的逻辑,既要收集革命派的言行资料,也要收集“效忠派”的言行资料;既要收集北美人民的言行资料,也要收集英国和法国方面的资料等。 其次,需要理解证据的精神内涵。“历史学家必须学会阅读和解释他的各种文献和遗迹”,将这些证据“看作来自以往的活生生的信息,这些信息在用它们自己的语言向我们说话”。史学家“在法律和法令、宪章和法案、社会制度和政治机构、宗教习俗和仪式中寻找着共同的精神”。[37]如研读《独立宣言》时,不仅要知道其内容,还须理解“宣言”反映北美激进派精英的精神诉求,即追求自由、幸福和平等的诉求等。 最后,需要批判证据。所谓批判,主要指检验证据的准确性。“因为任何资料都有可能受到损害,批判的历史学家必须发现并纠正这一切以及许多其他的作伪”。此时,史学家一般采用三种方法,即“他的画面必须在空间和时间中定位;一切历史都必须与它自己相一致;历史学家的图画与叫做证据的某种东西处于一种特殊的关系之中”。[38]如在探讨美国建国史的逻辑时,对国内一些论述,需要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批判检验,以判定其是否能成为重要证据等。 “历史就是力图把所有这些零乱的东西、把过去的杂乱无章的支梢末节熔合在一起,综合起来浇铸成新的样态”。“最终的决定性的步骤总是一种创造性想象力的活动”。[39]“历史的思维是一种想象的活动”。[40]想象在史实逻辑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用想象来理解历史。“历史学家对他所处理的人物的见解,对他们行动后面的思想,应该有一种富于想象力的理解”。[41]“理解使想象在历史建构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42]这就告诉我们,在研读有关美国建国史的史著时,要想象史著有关这段历史的场景及人物所思、所想和所行等,以此深刻理解历史等。 第二,用想象来重演历史。史家“进行研究的不是单纯的事件,而是行动;而一个行动则是一个事件的外部和内部的统一体”。“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自己放到这个行动中去思想,去辨识出其行动者的思想”。“一个历史过程则是各种思想的过程”。“历史学家不仅是重演过去的思想,而且是在他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重演它”。[43]如在研读美国建国史中的文献时,要想象作者在写作文献时的场景、所思等。 第三,用想象来构建史实。史学家“必须具有一种充分有力的想象力,使他的叙述动人而又形象化”。“历史想象力严格说来并不是装饰性的而是结构性的”。[44]“任何重建过去的尝试都是以想象力的发挥为前提,因为保存下来的资料不可能是完整和全面的”。[45]历史学家需要用想象来填补史料的空白。这就是说,在重构美国建国史时,需要增加基于史料的适当想象,以使历史文本更形象,更有感染力。 四、史实逻辑的使用 1.研读名著奠定重构基础 这里研读的名著,主要有三类。 一是历史文献。如美国建国史中的《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华盛顿书信、《常识》、杰斐逊书信及自传等。这些属于原始史料。 二是历史名著。如美国建国史的史著,有通史类,如美国史学家乔治·布朗·廷德尔等著的《美国史》,加里·纳什等编著的《美国人民》,威廉·本内特著的《美国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等。其次,史论类,如美国尼德曼著的《美国理想:一部文明的历史》等,这类名著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其论证理路基本相同,关键是其提出的观点。这类名著一般读一部即可。最后,资料类,如常冬为编的《美国档案》等。这类名著提供了大量资料,可供参考。 三是历史哲学名著。如英国哲学家柯林伍德著的《历史的观念》,英国历史学家约翰·托什著的《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著的《人论》,我国历史哲学家陈新著的《历史认识:从现代到后现代》等。这些名著阐述了历史学的特性及内容,对明晰历史学的性质及构成具有重要作用。 2.依据“课程标准内容”确定重构范围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规定了核心史实,由此确定了初中历史教师运用史实逻辑的范畴。如“美国建国史”,2011版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46]这里,强调了美国建国史的三个关键节点: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并且规定了这三个节点的理解视角,即“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课程标准规定的关键节点,确定了史实逻辑的范围。如美国建国史的知识结构,应围绕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展开。前者从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入手,可将华盛顿的活动,归结为三大事件:参加大陆会议,并就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北美独立战争;参加1787年制宪会议,并被推举为制宪会议主席,组织制定了1787年宪法;依据1787年宪法,被选举为美国第一任总统,领导了美国联邦政府的组建和运行等。后者从基本内容入手,推出宣言发布的背景、宣言的逻辑结构、宣言对美国政治生活的影响等具体内容。 3.依据史实逻辑要素重构史实 史实逻辑的主题,规定了史实逻辑的大致方向,确定了问题的主要结构及指向。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则限定了史实逻辑的范围,以及历史背景的主要内容。而史实逻辑中的问题,又规定了历史背景的范围,以及收集史料的范围。收集和理解史料,在史料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揭示主题,通过想象等方式,重构史实,形成文本。这一史实逻辑过程,更加强调内容的思想性、过程的情境性和结果的清晰性。 教师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形成重构美国建国史的文本,那么课堂中一定会深入浅出,一语中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能够“用人的历史,激发、引.导和提升学生的心智和素养”。历史事实逻辑:历史事实渗透的桥梁_独立宣言论文
历史事实逻辑:历史事实渗透的桥梁_独立宣言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