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论文_袁秀霞

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论文_袁秀霞

河源市源城区文昌中学

[摘要] 在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师如何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能与时俱进,用新的教学方式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呢,这里,我从音乐欣赏课这一方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充分考虑课程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分析相关年级特性、班级的特点和老师技能及学生个性等方面如何去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欣赏课的成效共同探讨。

[关键词] 音乐欣赏;演唱;教师技能;个性特点

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许多同行都总结出许多可行可喜的教学方法,让同样身为音乐教师的我受益匪浅。勿庸讳言,音乐欣赏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它对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我在音乐欣赏这门课几年的教学实践,从学生自身体验和学习课堂效果,再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等教学效果来看,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现我就从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教师技能特点和学生个性特点等方面,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根据年级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七年级的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他们在心理上、生理上都悄悄地发生变化。他们变得好动、疑问多,有着自己独立的想法。但相比八年级九年级的学生,他们上课的表现欲更强。所以我通常采用“引导-表演-总结”的教学模式。如在欣赏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时,我先是用多媒体播放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然后再引导学生欣赏曲子。在欣赏之后,让个别学生模仿里面的鸟叫声。这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学生积累了音乐素材。学生们明白了:原来“鸟叫声”放在曲子中有回归自然的神奇作用。“总结”主要指的是总结学生的即兴或是有准备的表演。不论结果如何,以鼓励表扬为主。这样让童趣未脱的初一新生很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课堂的各种表演形式。有些学生甚至一节课主动表演几次,这让我喜出望外。整节音乐欣赏都不只是聆听,而是“聆听-表演-再聆听”的良性循环。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但对乐曲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而且记住了参与表演的乐段,达到了音乐欣赏课“聆听乐曲并记住主题乐段”的目的。

八年级的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上表现出来的情绪是:不爱开口、精力比较不集中。这给音乐欣赏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课上经常会出现一问三不答的尴尬场面。更糟糕的是部分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针对这种情况,我想首先是要调动大家的学习气氛,改变慵懒的课堂学习状态。如在欣赏古曲《梅花三弄》时,我在课前准备了比赛环节,比关于“梅花”的诗词名句的积累。这样,骨子里不服输的学生们又动起来了。经过对有关“梅花”的诗词名句的讨论,整个课堂气氛就调动起来了。活跃起来的课堂学起来就有劲多了。第二阶段就是欣赏,为了使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古琴的特征和音色,我在课前准备了视频演奏版本,让他们既可以听又可以看,精力更集中。第三阶段就是拓展,听着古曲《梅花三弄》尝试画一幅有关梅花的画。画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们静静感受音乐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又进一步加深了全体学生对乐曲的记忆与感悟。到下课铃声响了,学生还意犹未尽地坐在原位听着,往日数着时间下课的状态荡然无存。学生从“提不起兴趣-想听-爱听”的飞跃。

九年级的学生升学压力大,音乐课上得较少。但是他们的知识积累总体比七、八年级的学生多,所以若是上欣赏课,主要是聆听为主,写听后感为辅,发展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相象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音乐是一种文化,离不开文化艺术的积累学习,在七、八年级音乐课的积累的基础上,重视他们从多聆听、多总结、多写心得中不断积累,遇到不了解的知识他们会查找相关书籍资料、搜索网络去寻找答案,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同时,通过学习和欣赏音乐方式方法的培训,更懂得通过欣赏音乐去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这样不仅增长了音乐的欣赏水平,拓展了他们的想象空间,他们积累的音乐底蕴也给丰富了学生自己的文化内涵。

二、根据班级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虽然上述是不同年级不同办法,其实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也要有不同的教法。

爱唱歌的班级在上欣赏课时,尽量给他们多模唱或唱同一主题的歌曲。如在欣赏《思乡曲》的时候,他们不但欣赏了不同的演奏版本,还唱会了《思乡曲》这首歌曲。如歌曲中的歌词:“秋来梧桐叶落,海外儿女思乡,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对他们理解乐曲的情绪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毕竟歌词的表达是比较直观的。歌曲和乐曲都是表达思乡情愫的,通过歌曲与乐曲的对比,让学生感觉乐曲里面的音乐语言是更丰富、更不拘一格的。

爱表演的班级在上欣赏课时,尽量多给他们表演的机会。如在欣赏《春节序曲》的时候,我就带其中一个班的学生到民乐室上课,根据不同的乐段分组,有模仿敲锣打鼓的架势的、有跳秧歌舞步的等等,营造出欢乐而热烈的节日气氛。因为有良好的教学互动,所以欣赏的乐曲更入心。

比较“文静”的班级,也就是既不爱唱也不爱表演的班级。他们的特点就是能静静地听。这样的班级我主要是语言引导,反复聆听为主了。

三、结合教师专业技能进行教学

就我个人而言,在各种乐器中,我比较熟悉的有钢琴、古筝、手风琴。比较擅长的演唱是民族唱法。所以,但凡有音乐欣赏课我能自己演奏示范的,我尽量自己表演。能通过自己的演唱更形象的,我也定会亲自唱给学生听。如在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时,先让学生听录音的演奏版本,然后再亲自演奏。学生看到老师的现场演奏都很惊喜,个个聚精会神地看着、听着。然后再让学生对我的演奏效果和录音对比并展开讨论,学生们就会各抒己见:有的说快了,有的说强弱要明显些,有的说要弹得优雅些······学生自然就了解了小步舞曲的风格。同时还增添了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从关注老师开始到关注这门课程,甚至喜欢上这门课程。

四、结合学生个性进行互动教学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在过去的音乐欣赏活动,教师台上讲和唱成了主要的方式,语言几乎成了表达、交流音乐感受的唯一工具。这样欣赏教学方式,仅能满足一部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需要,却往往让另一部分更善于运用其他表达方式的学生明显地处于“技不如人”的窘境,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学的适应性一定会表现出不同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将对参与音乐体验的表达活动缺少兴趣,丧失信心。从整体来看,这样是不太合理的,在音乐欣赏活动设计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各种表达途径,从了解学生个性特点进行不同形式的互动教学,让有表演天赋的学生进行相关的模仿;让擅长绘画的学生用画描述相应的情景;爱好的学生用歌声唱出自己的心境;语言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进行朗诵或编讲故事等方式表现自己对欣赏课内容的看法等等。并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鼓励他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对音乐课的兴趣,也增强了他们自身的信心。

上述就是我这几年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些浅见。总之还是那句老话:教无定法,贵在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和推行新的可行的方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受益于欣赏好音乐带来的改变:记忆能力提高了、审美能力提高了,整体素质提高了。使学生都能成为栋梁之材,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音乐欣赏这门基础课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金亚文《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2]张开军《音乐新课程教学案例》,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论文作者:袁秀霞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9月总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论文_袁秀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