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化与满族精神--纪念满族入关360周年_满族论文

清代文化与满族精神--纪念满族入关360周年_满族论文

清文化与满族精神——纪念满族入关360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满族论文,文化与论文,入关论文,周年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49: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65X(2005)01-0027-07

“文化”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就目前中外研究文化的学者形成的共识而言,任何一种文化至少应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所组成。推而广之,清代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几乎无所不包,而人们又必须承认,清文化属于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范畴,因此精华与糟粕共存。其中,清文化的精华及其先进性,集中体现在满族入关(1644)前后的历史时期之内。今年适逢满族入关360周年,特撰此文以志纪念。

一、佛阿拉精神

佛阿拉,位于今天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永陵地区,是努尔哈赤起兵后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努尔哈赤在诛杀仇人尼堪外兰之后,“于首里口虎拦哈达下,东南河二道,一名夹哈,一名首里,夹河中一平山,筑城三层,启建楼台”,修筑了佛阿拉城。努尔哈赤在佛阿拉居住了16年,“招徕各部,环满洲而居者,皆为削平,国势日盛”(注:《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10卷1。)。努尔哈赤由建州左卫的首领,被明朝封为龙虎将军,团结满族群众,统一了以建州部为主体的周围各部,佛阿拉精神由此形成,尤其凸现在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创新上面。

满文的创制是在佛阿拉城完成的,它是满族在精神文化上的伟大发明。满族的前身是明代女真人,满族兴起时,女真文早已废弃,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只好使用蒙古文字来处理内外事务,十分不便于政令畅通。万历二十七年(1599),努尔哈赤为了改变文字上的被动局面,召见巴克什额尔德尼和扎尔固齐噶盖,“使制国书”。可是他们表示为难,“以夙习蒙古文字,未易更制”。努尔哈赤强调创制文字的重要性说:“汉人诵汉文,未习汉字者皆知之,蒙古人诵蒙古文,未习蒙古字者皆知之。我国语必译为蒙古语,始成文可诵;则未习蒙古语者,不能知也。奈何以我国语制字为难,而以习他国语为易耶?”额尔德尼和噶盖顿时领悟,于是请示创制文字的办法,努尔哈赤说:“是不难。但以蒙古字协我国语音,联属为句,因文以见义可矣。”(注:《清史稿》卷228,《额尔德尼传》。)额尔德尼和噶盖创制的满文,系借用蒙古字母拼写满语语音,因无圈点,称为无圈点满文,又称老满文。努尔哈赤亲自指导额尔德尼和噶盖创制了满文。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满文的创制,是满族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标志,并对十七世纪满族共同体的形成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满文创制20年后,努尔哈赤实现了满族的统一。据现存《满文老档》卷24记载:至少在天命六年(1621),进入辽东地区的满族已经开始了比较正规的文化教育,皇太极即位后提出“振兴文治”方针,为了解决满族自身文化典籍不足的问题,从天聪三年(1629)开始,皇太极下令达海、刚林等满族文人将汉族文献翻译成满文书籍,供以皇太极为首的满族贵族以及全体满族人学习。达海并对满文进行改进,加上圈点,使满文成为表意清楚准确的成熟文字,称为新满文,又称为有圈点满文。满文《三国演义》成为八旗将领的军事教科书,这是人皆共知的事实。满族入关后,满文在清代被称为“清文”,作为清政权的官方文字而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东北和其他边疆地区,满文长期得到八旗将领使用,保持了在战争中需要的机密性,又将满文的应用扩大到其他少数民族,例如,今天的锡伯族。现存清代大量由满文写成的官私文献,生动展现了满族在精神文化领域中的所能达到的成就。

创立旗制以管理满族人,是佛阿拉时期制度文化中的精华所在。清代文献称:努尔哈亦修筑佛阿拉城后“定国政”,设立各种制度,其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八旗制度,就是在这一时期创立的。旗制来源于满族人的狩猎生产,“满洲人出猎开围之际,各出箭一枝,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许错乱,此总领呼为牛录额真”。随着满族统一事业的发展,集中居住在佛阿拉城的人口越来越多,努尔哈赤借鉴满族民间的这种围猎组织,创造出“旗制”来管理属下的民众。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在灭亡哈达部之后,将聚集在佛阿拉城与周围地区的部众编设为四旗,“每三百人立一牛录额真管属”(注:《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以黄、白、红、蓝四色旗帜为标志。后来又扩大为八旗,每300人为1牛录,每5牛录为1甲喇,人数为1500人,每5甲喇为1旗,人数为7500人,八旗总计有6万人众,这也是最早的满族人口统计。

旗制的创立,打破了从前满族人的血缘组织,具有行政、军事、生产三项基本职能。全体满族人统统被编入八旗之中,所以解读八旗组织,首先将其视为行政机构。满族人不论出征打仗还是进行农作,都以八旗为单位,出则作战,入则耕田,故八旗同时又有军事和生产职能。八旗制度的创立,使来自东北各部落的满族人被严密地组织起来,增强了平时的行政效率,提高了作战时的战斗力,密切了生活中的合作意识,从而极大地加强了满族的民族凝聚力。皇太极时先后编成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满族以八旗为基本单位,分别驻防北京和其他战略要地,蒙古和汉军八旗与满洲八旗长期居住在一起,从而成为满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八旗兵在驱逐沙俄侵略,统一漠北和新疆地区,稳定西藏政局诸方面,起到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努尔哈赤在佛阿拉的16年,是满族的崛起时期,生气勃勃的满族充满了创新精神。满文今天仍在继续使用,八旗制度虽然成为历史,以“旗”命名的村落乡镇仍然遍布祖国各地,而沈阳故宫中的八旗王亭,已经正式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二、赫图阿拉精神

赫图阿拉,位于今天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东4公里处、苏子河南岸的自然台地上,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的第一个都城,在清代被尊为“关外三京”之首。万历三十一年(1603),努尔哈赤修筑赫图阿拉城,并于当年从佛阿拉迁移到此居住,当地满族人称其为老城。努尔哈赤居住赫图阿拉恰好也是16年,在满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赫图阿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努尔哈赤在这里完善了八旗制度,建立了大金政权(史称后金),取得了萨尔浒大战的胜利,实现了满族的统一。满族人由此形成的赫图阿拉精神,生动展现在艰苦奋斗与英勇征战两个方面。

刚刚迁移到赫图阿拉的满族人,其生活条件是相当艰苦的。居住在佛阿拉时期的满族人,与明朝关系友好,“互市贸易,照例取赏,因此满洲国民殷国富”。满族人迁移到赫图阿拉地区后,与明朝的关系日益紧张,明朝开始有意扶持叶赫部,千方百计压制努尔哈赤的发展。满族人所遇到的第一个重大困难是人参难卖。众所周知,出售人参是满族人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当时满族人与汉族商人交易时,以水浸润人参,增加新鲜感以售高价。但由于重量增加,汉族商人并不乐于购买,而浸水的人参无法久存,只得贱价出售。努尔哈赤发明了煮晒法,将人参煮熟晒干,徐徐发卖,满族人“得价倍常”,收入因此大增,用人参收入换取了更多的生活物品。满族人所遇到的第二个困难是粮食生产不足。努尔哈赤征服各部,均将所收抚人口移驻赫图阿拉,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由于粮食生产有限,不仅迁至赫图阿拉的各部众难以生存,“即本国之民且待毙矣”(注:《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下令各牛录,每十人出牛四只,于旷野处屯田,造仓积粮。有一次,努尔哈赤命令八旗官员带400人,前往夹木和地方收割庄稼,告诫他们说:昼则督农收割,夜则避于山险处。当今天宿南山,明天宿北山,或者今天宿东山,明天宿西山。尽管如此小心翼翼,还是被明军发现,400人中有70人被明军所杀,330人逃回。满族人连收获庄稼都要付出生命代价,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此外,满族人在闲暇时还要筑城建房,承担各种繁重的力役,照顾远地迁来的其他部众。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使满族共同体不断发展壮大。

努尔哈赤移居赫图阿拉之初,满族共同体尚未完全形成。海西四部仍存其三,即辉发、乌拉和叶赫部,东海三部(瓦尔喀、虎尔哈、窝集)更没有归附。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期间,率领满族群众英勇征战,不怕牺牲,八旗兵足迹远达黑龙江入海口附近各岛屿。万历三十五年(1607),努尔哈赤兵临辉发城下,由事先潜入城中的军队内应,攻陷辉发城,消灭了辉发部。努尔哈赤与乌拉部的战争,进行得相当激烈。万历四十年(1612),努尔哈赤率大军进攻乌拉部,毁其六城而归。第二年,努尔哈亦再接再厉,乘胜发动攻势,乌拉贝勒布占泰率兵三万抵抗,如《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所载:“两军之矢风发雪落,声如群蜂,杀气冲天。”在战斗进行到关键时刻,努尔哈赤亲自冲锋陷阵,属下诸王官兵奋勇冲击,才取得最后灭亡乌拉部的胜利。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时期,还发动了对东海三部的征服战争。万历三十五年(1607),努尔哈赤派弟舒尔哈齐率兵3000,前往东海瓦尔喀部斐优城(今属吉林省珲春市)迁移其部众,打败前来阻截的乌拉兵上万人,从此打开了通往东海地区的道路。以后,努尔哈赤连年用兵,先后攻占窝集部的瑚叶、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尼马察、乌尔古宸和木伦等路。万历四十四年(1616),他派兵首次进入萨哈连地区,攻占52个村寨,招抚了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会合处的使犬部。万历四十六年(1618),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师伐明。“七大恨”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两点:其一,明朝偏向叶赫压制建州;其二,明朝对建州实行民族压迫。所以,努尔哈赤攻打明朝,即是反对明朝压迫的民族解放战争,又是完成满族统一的战争。努尔哈赤取得萨尔浒大胜后灭亡叶赫,实现了满族统一。

皇太极后来追忆说,“满洲竭力为国,有经百战者,有经四、五十战者”(注:《清太宗实录》卷17。),每个满族成年男子莫不如此。一般情况下,满族士兵及其家属,每遇出征,都争先恐后,极其踊跃。因为出征可以使他们俘获大量战利品,增添家中劳动力和财富,改善物质生活条件。所以特殊的历史条件,使得艰苦奋斗与英勇征战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孕育了满族人的赫图阿拉精神。他们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击败辽东明军,攻占沈阳、辽阳之后,又从浑河上游的辽东山区,进入以沈阳为中心的辽河平原。

三、盛京精神

万历四十七年(1619)六月,努尔哈赤离开赫图阿拉迁居界凡城,次年十月,又迁至萨尔浒城,半年后迁都辽阳,另筑新城,四年后迁都沈阳。天聪八年(1634),皇太极改沈阳为“盛京”。努尔哈赤在迁都沈阳的第二年去世,第八子皇太极被推举为后金汗。皇太极当时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在内部,由于满族迁移到辽沈地区后,对汉族人民物质财富进行大肆掠夺,致使满汉两个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在外部,八旗兵在宁远之战中在明军红夷大炮的轰击下,第一次经历惨痛的失败,伤亡严重,士气低落。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果断地调整政策,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封建统治经验,带领全体满族人不断进取,盛京精神由此形成。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封建统治经验,始终体现在满族的发展过程中,而以盛京时期最为明显。努尔哈赤通汉文,喜读《三国演义》的故事为人熟知。然而,当时满汉民族矛盾尖锐,学习汉族文化无从谈起。这种情况到皇太极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他在即位的第四天,就颁布法令说:治国之要,莫先安民。我国中汉官汉民,从前有私欲潜逃,及今奸细往来者,事属已往,虽举首概置不论。开始在政治上信任汉人,不把他们当作异类看待,汉族知识分子受到重用。天聪三年(1629),皇太极下令开科取士,此次考试总共录取了200人,使许多汉族知识分子摆脱奴仆地位成为政府官员。清朝开国勋臣大学士范文程、宁完我等人,都是通过这次考试选拔出来的。皇太极对这些知识分子非常信任,以范文程为例,“平旅顺、征高丽、服蒙古,公皆在左右。每议大政,太宗必曰:范某知否?或未与之议,则曰:何不与范某议之。公尝以病出值,诸务填委,得公病已决之”(注:《清史稿》卷239,《范文程传》。)。顺治元年(1644)四月,范文程得知大顺军占领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今北京景山公园)的消息后,极力促成清兵入关,为清朝统一中国奠定了条件。

“参汉酌金”(注:《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中,《宁完我请变通大明会典设六部通事奏》,辽宁大学历史系1980年印本。),不断完善国家机构。后金政权的最初行政体制,基本上以八旗制度为核心管理国家。皇太极即位之后,从设“八大臣”到两班“十六大臣”,对原有的行政体制不断进行改革。天聪五年(1631),后金正式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以贝勒一人主管部务,下设满洲承政二人、蒙古承政一人、汉承政一人、参政八人、启心郎一人。皇太极改元称帝时,将天聪三年就设立的文馆扩大为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其职能类似于明朝的内阁。与此同时,还设立了都察院,作为对王公百官的监察机构。崇德三年(1638),皇太极将蒙古衙门改为理藩院,负责管理蒙古事务。这些机构合称“三院八衙门”,虽系仿照明朝而又有很大不同,既适应后金(清)内部民族分布情况,又精简了机构而提高了行政效率,并且为日后接管明政权做好了组织准备。

满族迁移到沈阳之初,东有朝鲜,北有蒙古,西有明朝,相形之下,满族的力量并无任何优势。皇太极以努尔哈赤“伐大木”的坚忍不拔意志:“欲伐大木,岂能骤折?必以斧斤伐之,渐至微细,然后能折”(注:《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用来激励满族群众不断进取,分别征服了三个强大的对手。

皇太极即位之后,决定首先解决朝鲜问题。明朝于万历年间曾经两次出兵朝鲜,帮助打败日本丰臣秀吉侵略军,所以朝鲜站在明朝一边,经常接济驻守东江(鸭绿江东部海岛)的明军毛文龙部,与驻守辽西的明军成倚角之势,使后金陷于腹背受敌的局面。天聪元年(1627),后金阿敏等将领率八旗兵渡过鸭绿江,攻陷朝鲜西京平壤,强迫朝鲜与之签订《江都和约》,双方结为“兄弟之国”。在后金的诱降下,毛文龙一度曾考虑投降,被袁崇焕发现后将其诛杀,部众解体,属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率部投降了后金。由于朝鲜不遵守盟约,拒派质子到盛京,又不向皇太极称帝进行“劝进”。崇德元年(1636)十二月,皇太极亲率大军攻入朝鲜,直抵汉城,迫使朝鲜俯首称臣,为其订立定“永定规则”(注:《清太宗实录》卷33。),使其成为清朝的藩属国,从而彻底解除了东顾之忧。

统一漠南蒙古(今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巩固的满、蒙联盟。当时漠南蒙古各部以林丹汗为首,在明政府的物资利诱下,采取与后金抗衡的立场。皇太极则采取“恩威并用”的征剿与安抚手段,争取受林丹汗欺压的各部落前来归附,赐以厚礼,委以高官,结为婚姻,使科尔沁、翁牛特、郭尔罗斯、杜尔伯特等部,纷纷投奔后金。天聪二年(1628),皇太极亲率大军攻打林丹汗,林丹汗在后金连续不断地打击下,八年(1634)逃往甘肃大草滩病死。第二年,皇太极派多尔衮西征,进入黄河河套地区,消灭林丹汗残部,俘虏了林丹汗的正妃苏泰太后和儿子额哲,得到元朝传国玉玺。在皇太极改元称帝之前,漠南蒙古16部、49个封建主首先在盛京城召开大会,尊奉皇太极为可汗。整个漠南蒙古地区全部臣服后金,为皇太极建立大清朝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使自建立之日起,就有了一支英勇善战的蒙古骑兵作为同盟军。

皇太极即汗位后,就率八旗兵进攻明朝辽西军事重镇宁远和锦州,尽管以失败结束,但却从来没有停止对明朝的战争。面对辽西走廓明军的“坚城重炮”,皇太极迅速改变战略,取道蒙古,从喜峰口攻入关内,史称“入口作战”。从天聪三年(1629)起到崇德七年(1642)止,清军先后五次绕道攻入关内,弃城不守,掠夺大批人口和战争物资回到盛京。为了战胜辽西明军,皇太极通过汉人工匠成功地研制出火炮,称“天佑助威大将军”,组建了以汉军为主的炮兵部队。崇德五年(1640),皇太极派八旗兵攻打锦州,集中了八旗主力部队和炮兵,摆出势在必得的决战态势。第二年,在锦州城危在旦夕之时,明朝派经略洪承畴率八总兵十余万人出关驰援,由此爆发明清双方的“松锦大战”。皇太极陈兵松山、杏山之间,采取围锦打援战术,首先夺取笔架山的明军粮草,以动摇明军军心,继之在高桥设伏,杀死撤退的明军五万余人。洪承畴率残余明军万余人退守松山城,后来城破被俘投降,锦州守将祖大寿也举城降清。

松锦战后,皇太极异常振奋地说:“取燕京(北京)如伐大树,须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仆。朕今不取关外四城,岂能即克山海(关)?今明国精兵已尽,我兵四围纵略,从此燕京可得矣。”(注:《清太宗实录》卷62。)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挥师入关夺取燕京时,却于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突然去世。

满族人民在盛京近20年间,努力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民族素质迅速提升,各项事业突飞猛进,一日千里。顺治元年(1644)四月,八旗兵在多尔衮的带领下,经山海关之战击败农民军进入北京城。随后,全体满族人民跟随顺治帝“从龙入关”,连根拔掉了明朝这棵大树,确立起清朝对全中国的统治。满族入关时虽然号称有百万之众,但和汉族人口相比,仅为百分之一。满族人民弘扬在盛京时期形成的学习先进与不断进取精神,形成长达百余年的“康乾盛世”,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四、结论:满族精神

根据以上论述,将满族精神简单概括如下:

首先,艰苦奋斗的刻苦精神。满族是一个生长在东北山林中的民族,他们世代入山采挖人参,猎取各种野兽,常年风餐露宿在野外,严酷的生存环境培育出满族人的艰苦奋斗精神。16世纪晚期,满族崛起于辽东山区,最初跟随努尔哈赤的士兵不足百人,盔甲仅30副,其力量极其弱小,按照后来的八旗编制,还够不上一个牛录。他们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付出超愈常人的汗水。仅以满族居住地的五次迁移为例:即从佛阿拉迁居赫图阿拉城,是为一迁;从赫图阿拉迁居界凡城,是为二迁;从界凡迁居萨尔浒城,是为三迁;从萨尔浒迁居辽阳城,是为四迁;从辽阳迁居沈阳城,是为五迁。这五次大迁移发生在40年之内(1587~1625),对满族人来说,每一次迁移都意味着放弃原来生活的房屋土地,到新的陌生环境开垦土地,修建家园,重新创业。此外,满族人还承担着繁重的差徭,例如,修筑城堡,守卫墩台等等。天聪七年(1632),皇太极在一次讲话中说,当时满人承担的差徭比汉人多30余项,其中之一是每年耕种,以给新来归附之人。就是说满族人不仅自己要种地,还要生产更多的粮食养活新的部众。满族人就是靠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其次,英勇奋战的牺牲精神。满族先世散居于浑河山区,常年的狩猎生活,形成长于骑射的民族传统。明末满族兴起后,始终处于战争状态,小规模的战争时有发生,重大的战役也常年不断。对明朝方面:努尔哈赤时期有广宁之战与宁远之战,皇太极时期有五次入口之战与松、锦会战;与漠南蒙古:努尔哈赤时期有征喀尔喀五部之战,皇太极时期有四次亲征林丹汗之战;对朝鲜的战争:阿敏与皇太极先后两次侵入朝鲜。这些大规模的战事,少则动用数万人,多则十几万人。如天命十一年(1626)努尔哈赤发动的宁远之战,崇德六年(1641)皇太极亲临前线的松、锦会战,可以说都是倾国而出。连年不断的战争,使满族人民付出巨大的牺牲,大将扬古利战死于朝鲜战场,亲王岳托病逝于出征山东途中。至于普通满族群众,在战场上父死子继的情形更是比比皆是。满族人民就是凭借英勇奋战的牺牲精神,才一步步从浑河山区走向辽河平原,又从东北走向全中国。

第三,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明末满族前身女真各部由于部落散居各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正是得力于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使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部脱颖而出,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满文的创制扩大了满语使用的空间和传播的速度,八旗制度将松散的女真各部联合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人还炼铁,开金银矿,铸造红衣大炮,建立起独立的武器供应系统,弥补了在军事装备上与明朝的差距。人参煮晒法的发明,使满族这种最具经济价值的商品收入倍增,直到今天仍然惠赐后人。努尔哈赤时期的“计丁授田”,使满族迅速实现了从采猎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型,皇太极时期的“参汉酌金”,体现出政治制度上的创新。创新精神被认为代表了21世纪国家间的核心竞争力,而17世纪初的满族恰恰是因为具有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所以在与李自成农民军和明朝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中,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最后,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满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学习先进事物,提高自己民族的素质。16世纪居住在辽东山区的满族还处于奴隶社会发展阶段,周围的汉族、朝鲜和蒙古族在经济文化上大大领先于满族。满族虚心向周围各族学习,他们最初从蒙古人那里学会了文字,从朝鲜人那里学会了农作技术,从汉族人那里学会了制造武器。满族进入沈阳之后,随着夺取最高统治权目标的确立,更加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皇太极甚至提出满族子弟若不入学读书,就不允许他们披甲出征。皇太极能把学习放在先于作战的位置上,反映了他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满族在入关前已经开科取士,祭祀孔子,提倡学习儒家文化。当时满族主要是通过翻译汉族文献来学习的,主要有满文《素书》、《刑部会典》、《三略》、《万宝全书》、《三国志演义》、《孟子》、《六韬》、《资治通鉴》、《大乘经》等书,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各领域。满族从一个地区迁居到另一个地区,之所以能够很快地适应形势发展,而且不断地有所超越,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不得不归结于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

满族入关前后,顺治帝6岁即位,康熙帝8岁登基,封建史家谓之,“主少国疑”。顺治帝读书累至吐血,康熙帝也曾读的痰中带血,仅此一点,就充分体现了满族的吃苦和牺牲精神,用这种精神来治理国家,怎能不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人们有理由说满族精神孕育了康熙盛世,康熙盛世处处体现出满族精神。满族精神是清文化的精华所在,人类精神文化的瑰宝,值得今人加以总结借鉴,进而形成更有时代感的中华民族精神。

注释:

①见毛泽东《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转引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192页,1991年版。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清代文化与满族精神--纪念满族入关360周年_满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