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调查分析论文_王军鹏

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调查分析论文_王军鹏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第一医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 151801)

摘要:随着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大部分疾病都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虽然手术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但是术后感染任然是当前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一,这些并发症已经严重影响了病患的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能够导致病患死亡。因此文章就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导致感染产生的因素,并提出了减少感染可能性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普通外科手术;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手术虽然能够资料大部分疾病,但是术后病人的身体难免会出现虚弱等症状,此时的病人抵抗力较低,同时在住院期间大量使用药物治疗,致使病人的身体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加,这些因素都使病人在住院期间感染率增加,据调查,手术部位感染,即通常所说的SSI,是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部分,,位居第三位,占医院感染的15.00%。SSI不仅导致病人的住院时间大大增加,还会提高患者的病死率,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在SSI问题的应对方面,可以采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10.0%的患者受益,不受术后感染的影响。因此,加强SSI问题的研究,不仅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还能降低病患的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健康,减少病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一、SSI问题综述

SSI问题就是通常所说的手术部位感染,是发生在手术切口及手术脏器部位的感染,国家卫计委在2001年颁布了《医院感染诊断》,将SSI大体分成了表浅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以及器官或腔隙感染三个种类,每个种类的感染部位和时间都不相同。从全球角度来看,SSI的发病情况是非常不均衡的,从0.50%到15.00%都存在,研究表明,我国的SSI发病率是很高的,位居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第三位。同时,每发生一例SSI问题,就会延长病患平均住院天数达12天,并平均增加12872元住院费用。SSI问题对于病患与医院的影响巨大,因此,如何控制SSI问题的产生,就像成为了医院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二、影响SSI问题产生的因素

1.患者因素

患者直接接受手术治疗,因此,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会对SSI产生很大的印象,目前从患者角度来说,影响SSI是否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三个。首先就是年龄问题,在接受手术的换这种,年龄较小的婴幼儿患者以及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SSI,这时因为婴幼儿的免疫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全,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免疫器官退化,这两种人的免疫力较弱,易发生感染现象。除了年龄问题之外,肥胖患者也更容易发生SSI,脂肪含量过高导致肥胖患者的血液循环能力差,这就导致了肥胖患者的伤口不易愈合,同时术中切口两侧组织张力大,这会造成脂肪组织损伤,容易形成缝合不良的死腔,增加术后感染的几率。除了以上两种因素之外,患者自身的基础疾病也会影响SSI产生,例如高血糖引发的糖尿病会抑制病人体内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恶性肿瘤会导致患者细胞紊乱,化疗还会减少白细胞数量等,这些疾病不仅会造成病人身体的损害,还会增加病人的感染几率,因此,需要着重注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卫生因素

影响SSI的卫生因素主要有两种,首先就是环境卫生因素,手术室的环境会直接影响患者是否会感染,会引发手术室环境不卫生的因素有很多,手术室频繁接送患者造成空气污染、手术用具,如病历夹等造成的污染,手术室的无菌用具破损或者国企等,这些都会带来污染导致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除了手术室的卫生之外,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也需要注意,由手传播的感染是医院最常见的感染方式之一,手部不卫生包括手部卫生设施配备不合理,手卫生消毒执行不力引起病菌传播等,根据调查,由于医护人员的手引起的病菌传播导致感染的病例达医院感染病例的30.00%。

3.手术因素

不合理的手术行为会引起SSI。手术行为不合理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首先就是术前皮肤准备的不合理,例如传统的剃毛法等,虽然目的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几率,但是反而会加大这种几率;手术部位也是影响SSI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结、直肠切除术和胆囊手术是SSI高发手术,术后伤口感染率能达到90.00%以上;除此之外,麻醉也影响了SSI的发生,全麻患者的术后呼吸道感染明显高于其他患者,这时由于全麻患者的口鼻由于麻醉失去了防御作用。除了以上列举的因素外,是否为急诊手术以及手术时间等也是影响SSI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都需要医院引起重视。

三、预防SSI的措施

1.调节患者情绪

患者是手术的主要接受者,所以,患者的主观因素会对手术以及术后SSI是否发生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改善患者因素是减少SSI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积极配合治疗挤基础疾病,用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对手术是否陈宫有很大的影响。除了主观因素之外,还要在术前通过调节的方式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加强对病菌的防御能力。

2.严格卫生因素

卫生不达标会直接引发感染,所以为了降低感染,就要严格保持卫生。环境方面,首先要增强手术室的环境卫生,维护室内的消毒机,并定期开窗,保持通风;定期检查医疗物品,确保无菌物品的清洁与完整:手部卫生方面,严格遵照规定对手部进行消毒,对手部表面细菌进行培养,降低手部传染病菌的可能性。

3.改善手术因素

手术是感染的直接来源,所以,改善手术过程中的各项条件,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可能性。首先就是术前皮肤准备方面,备皮时间呀尽可能接近手术时间,通过对不同备皮手法的对比,建议使用剪毛法;其次就是提高医生的手术操作技术,在医生方面,要加强对医生的培训,采用合理的麻醉方式,与其他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等,达到减少交叉感染的目的;同时要加强术后干预,减少术后引发感染的可能;同时还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激发病菌的抗药性,加大治疗难度。

参考文献

[1]任南,冯丽,文细毛,等,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黄文英,陈浩丽,褚澜,等.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损失的经济学评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9):655-657.

[3]陈绍荣,陈庆廉.外科手术麻醉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0):4523-4561

[4]盛放.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研究与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0):4513-4514

[5]张晓勇.普通外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5):1041-1043.

[6]李娟,肖西平,华屿,等,老年胃肠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078-2079.

[7]赵红梅,王海亮,于翔,等,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肺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8):1580-1582.

[8]江媚霞.加强手术室内感染的控制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4):890-891.

[9]孙立新,刘翠青,刘素哲,等,医务人员洗手效果的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7):958-959.

论文作者:王军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调查分析论文_王军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