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论文_常晓东

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论文_常晓东

摘要:在我国经济突飞猛进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背景下,我国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为惬意的生活环境。现阶段,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已经影响到建设过程的顺利开展,因此园林管理部门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关键词: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引言

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花卉植物的栽种与搭配、小型景观设置与古典性园林的构建等方面,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与协调,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效果。相较于传统的土木工程,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更为复杂,影响因素偏多,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工程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工程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1.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主要特征

1.1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

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主要是通过对多种花卉、苗木、草皮等植物做有效的配置来达到美化城市环境,减少城市噪音污染,优化空气环境等美观性与生态性的功能,更多层面上不存在过多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是为了达到更高程度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优化生活环境,同时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1.2需要持续性的维护

园林绿化工程与其他土木工程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其后期的管理维护成本较大,需要保持长期维护才能有效的促使园林景观效果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而发挥园林建设的远期价值。园林景观中甚至会出现后期养护管理比建造的难度更大,需要有较为规范合理的养护方案与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来长期支持,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

1.3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园林景观在很大程度上比其他土木工程具有更高的艺术性追求,从而有效的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由于具有一定艺术性,因此对于施工团队的要求相对较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植物种植养护能力,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从而确保艺术价值的呈现。

1.4 施工周期较长

园林景观工程由于植物种植需要选择合宜的环境、气候条件,同时需要满足植物应有的移栽过渡时间。在植物种植前需要做好环境污染等状况的治理,让施工现场环境符合植物实际生长需求。因此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工程施工时间较长。

2.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施工主体多元化,管理相对混乱

通过近年来我国绿化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城市绿化工程主体朝多元化发展,相关监管部门难以全部把控所有的绿化工程建设项目,这也导致了部分市政住宅小区绿化陷入无人问津的境地。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仅仅为达到30%绿地覆盖率的硬性指标,在绿化环境上不科学的插上植被及树木,不仅景观效果大打折扣,且由于不科学的种植,造成了植被及树木的死亡,无形中造成了极大地浪费。此外,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人员、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也直接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无法保证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

2.2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体现工程师的设计理念坚持生态环境保护思想以及以人为本,是开展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应科学选取不同的植物物种,在保证美观的基础上重视植物的多样性。然而,在部分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中,工程规划设计人员以及施工管理人员往往只是简单的插花种草、铺设绿地,缺乏科学性、技术性,因此无法展现园林景观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此外,部分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缺乏前期针对植物物种生长习性、栽培技术的系统分析,导致了植物物种成活率不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随着近年来素质高低不齐的施工队伍的大量涌入,也使得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管理限于混乱,也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导致施工单位在支付招标单位相应管理费用后,便开始自行组织管理施工,既没有科学的设计,也缺乏精良的施工队伍,无法保证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

2.3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构

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一直是长期困扰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当前,针对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监管实行的《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针对施工方的强制性规范相对较少,这就导致了在具体实践中,施工方的自由裁量行为偏大,这也造成了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缺乏有效保障,很多工程往往只强调最后的景观效果,而缺乏对于施工全过程的科学规划,也不考虑工程竣工后的维护及管理,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的出现。

3.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体系

在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中上,需要明确、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同时制度的建设需要依据相关国家标准与实际工程状况展开,提升制度对实际操作的管理贴合性,达到实际的管理效果。制度需要适度的细化、量化,提升执行操作的明确性,同时充分考虑到执行力的状况,避免制度成为形式主义的摆设,要充分的关注到对现实工作开展的指导价值。此外好树立制度的权威性,做到奖惩分明,真正落实到位。明确工程的用人机制、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施工标准、后期维护工作标准、激励机制等,都需要尽可能的完善,并将内容有效的贯彻到相关工作人员,提升制度在工作人员心目中的知晓度,从而有效的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与意识。其

中要做好相关制度中的报批程序,在绿化工程施工开始前需完成相关审批手续,该工作要明确由工程管理部门来操作。要做好施工设计方案的审查,要充分的考虑到设计的实用性、景观性、生态性等多种问题因素,力求考虑周全。此外,要严格控制相关单位的准入机制,要通过规范合理的硬性指标去规范参与单位行为,避免不合格单位纳入到工程承接中,确保施工团队的专业性。

3.2提升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要做好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严格做好人员纳入机制,注重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对于人员素质不均衡的状态,要做好对应的分级培训管理,依据不同资历、不同岗位、不同文化程度的员工做对应的培训管理,提升培训管理的有效性。对于新入岗人员要做好上岗培训,培训合格者方能进入到实际工作中;对于不合格者可以进行再度培训考核,或者进行辞退与调岗。同时日常要做好定期的工作交流与汇报,及时发现问题与纠正不当行为操作,保持工作人员能力与信息接收情况的与时俱进。注重员工的专业业务能力培养,同时也需要较好的做好爱岗敬业意识的引导,提升工作责任感。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管理工作,注重激励机制的建设,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谨慎度,发挥员工工作能动性。

3.3 加强监督管理

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建立专业的监督部门、配备专业的人员,同时建立完善监督制度,让所有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同时监督工作要做好与实际工作开展的沟通,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依据工作开展情况提成整改方式,做好问题的及时纠正,而不仅仅是发现问题而不解决问题,要确保监督的有效性。要保持监督人员与部门的独立性,避免其他不良因素对其工作规范严谨性所造成的干扰。

4.结语

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要想达到高效性,需要有专业的单位做工程承接,同时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做工作开展的监督审查,通过多方面关键因素的配合来达到整体施工工作推进的有效性,从而保证施工管理应达到的质量、工期、安全各标准的满足。

参考文献:

[1] 金利飞,李菊英.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1:215.

[2] 张成传.市政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J].绿色科技,2015,02: 107-109.

[3] 华勇.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探讨[J].南方农业,2015,18:91-92.

论文作者:常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8

标签:;  ;  ;  ;  ;  ;  ;  ;  

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论文_常晓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