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网络成瘾的危害,与影响中学生学习情感中的各个因素相关联来进行分析,从自身、学校、家庭教育等各个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希望从另一个方面帮助青少年克服和预防网络成瘾。
关键词:青少年 学习情感 网瘾
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内心体验,是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学习情感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动机、意志、毅力和学习习惯等品质。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欲望与能力,独立思考与探索精神,开发智能等都是十分必要的。学习情感是个体的学习过程的体验,较之认知领域缺乏外显性行为难以量化和测量。
影响中学生学习情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对学习的态度、家庭对其学习的关注程度、交往对象及交往情况、学校给其的感受以及社会对其的影响等方面组成,而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就会遇到目前棘手的问题,即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克服网络成瘾的不良影响。当前,随着网络普及,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对它的形成、危害、以及如何应对作较深入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情感中的不利因素,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度。
一、网瘾的成因分析
网络空间特点:网络空间是一种精神文化空间;它使现实与虚拟、人工经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在网络空间这一新社会领域中独特的心理体验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为几种特点:①用有限的感知经验寻找依赖和归属感。② 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建立平等的交流地位和大量的人际关系。③寻找成功感。④利用网络的超越空间界限来释放压力感。正是这些特点对某些上网者构成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使他们沉湎于这一虚拟现实。
1.用有限的感知经验寻找依赖和归属感。部分学生生活中缺少他人的交流和关心,继而在网络中寻找依赖和归属。这样的学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在家里受到大人的溺爱,不善于同他人交往。接触网络后,热衷于聊天、玩网络游戏。在网络中,他们可找到行为和想法相似的伙伴,这使他们对网络有一种归属和依赖感。另一种学生的家庭教育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这部分学生缺少家庭的关心和关爱,内心中认同网络中的自我归属感。这部分沉迷于网络的学生是为了寻找家庭的爱,但家长并没有从正确的方式对孩子关心和爱护,没有给孩子温暖,这样只能加重孩子对网络的依赖。
2.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建立平等的交流地位和大量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紧张,无法与父母进行很好的沟通是青少年选择网络的又一主要原因。很多父母更习惯于那种“家长命令式”的教育方法,忽视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青少年渴望与他人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同时对于性格内向或有自卑感的学生,往往难以找到与他人平等交往的机会,而网络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一要求。他们在网络中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建立交流平等的地位寻求平等,与他人平等自由的交流,情感也得到了寄托,建立大量的“平等、友好”人际关系。
3.寻找成功感。学习成绩差,自暴自弃。大多数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的孩子,学习成绩都比较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往往会选择网络来满足自己。网络是容易让人体验到成功感的地方。少数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部分学生有着这样的经历,他们在学习上遭受挫折,在人际交往方面不顺心,很少有机会体验成功的乐趣。而在网络上,没有人因为你学习不好,不善交往等各方面原因而冷落你。
4.利用网络的超越空间界限来释放压力感。现在的农村家长都在忙于自己的事业,进城打工、做生意等忽视与下一代交流,代沟的存在;目前应试教育依然存在,学生学习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压抑了青少年日益增长的人际交流和活动的需要。网聊和网游在不同程度上替代了生活中的交流和活动。如在网上聊天时可以倾诉内心的烦恼和痛苦,寻求精神安慰;可以与异性朋友交流感情,释放和缓解对异性的情感需要;可以在游戏的虚拟世界里忘却孤独和现实生活的压力,体会成功和快乐。
二、网瘾的危害
1.身体及心理的危害。躯体方面。中小学生长时间地沉迷于网络可导致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生物钟紊乱、睡眠节奏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进食过多而活动过少导致肥胖、体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停止上网则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均可严重妨碍他们的身体的健康成长。
心理方面:患者一旦停止上网便会产生上网的强烈渴望,难以控制对上网的需要或冲动,这种冲动使其不能从事别的活动,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难持久,感到记忆力减退;由于长期的视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活动迟钝;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对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兴趣减少,缺乏时间感;因不能面对现实,情绪低落、悲观、消极。
行为方面:患者表现为频繁寻求上网活动的行为。为了能上网,不惜用掉自己的学费、生活费,借款,欺骗父母,甚至丧失人格和自尊,严重者偷窃、抢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网络成瘾青少年学生最为直接的危害是耽误了正常的学习,尤其是网络游戏,导致成绩下滑,甚至逃课、辍学。网络中不健康的内容,也可造成青少年自我过分放纵,法律以及道德观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甚至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2.网络不良内容和环境的危害。不健康网络游戏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正确的道德观。刺激的游戏内容虽然满足了中小学生情感发泄的需要,但是同时也让中小学生模糊了道德认知。在网络世界中,大部分人很少顾及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大量谩骂、色情诱惑语言充斥在网络聊天环境中。除此之外,网络中还有赌博、色情、欺诈等信息,青少年在无人监管和引导的情况下,极易受到污染和侵害。个别网站为了金钱的利益,不惜推出色情内容,致使一些青少年迷恋黄色内容。上述一切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非常不利。
三、网络成瘾的应对措施
为了研究网瘾与影响学习情感因素的一些联系,做了一次调查,发现了一些现象,研究这些现象将有利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如何去帮助青少年预防和克服网络成瘾。
问题一:你是否愿意增加每天上网的时间;答:适量增加的占82%,不愿意增加的占14%,多多益善的占4%。
现象说明:青少年对新事物的接受和追求是与日俱增的,网络已成为他们了解世界和接触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于网络,我们只能是宜疏不宜堵,否则效果只会是适得其反。
问题二:你上网主要是做什么;答:网聊的占47%,玩网游占31%,看新闻查资料听音乐等其它的占28%。
现象说明: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成员中没有兄弟姐妹,先天缺乏与同辈人的交流能力,而网络聊天这个不需要面对面的一个交流平台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方式,使他们热衷其中。
问题三:你认为上网对你的学习成绩有何影响;答:认为上网对学习成绩有一定帮助占52%,认为上网是否影响学习成绩不好说占39%的,11%的学生认为上网对学习成绩有负面影响。
现象说明:多数青少年没有把在大人眼中的“洪水猛兽”——网络看成是负面的影响,但也有部分思想中存在顾虑,害怕自己沉迷其中。作为从事教育的教师,更有责任将正确对待网络的态度灌输到学生心中,即“网络只是工具,要网络为我所用,而不是我为网络所用”,网络并不可怕,可怕的只在于拒绝新的事物。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分辨虚拟世界的善与恶,不去营业性网吧,严格控制上网的时间,在学校的“绿色网络环境”中了解外部世界,接触外部世界,即“上网有度,安全上网”。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自身因素、学校因素、朋友因素、家庭社会因素不仅仅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几大重要方面,同样也是影响学生克服和预防网瘾的几个重要因素。这些方面说明,预防和克服青少年网瘾不是单方面能够做到的,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预防网络成瘾的不良心理倾向。
1.自身因素方面,正确认识网络作用,提高自我控制意识。青少年自身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上网前要计划,明确目的和时间,避免无节制的上网。如果不是为了工作、学习,而主要为了娱乐,则更需要计划上网。漫无目的地“冲浪”、沉迷于网络聊天或网络游戏,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失,尤其把它当成一种缓解精神压力时更应该节制。只有掌握和利用工具,而不是工具控制了我们,提高自我控制力。
2.学校因素方面,充分利用校园绿色网络。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网络善恶辨别能力,使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为学习和生活服务。充分利用校园绿色网络系统,有效控制青少年访问黄色网站、暴力游戏网站,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运用网络。要在学生刚接触网络或在对网络尚未成瘾的时候就进行网络防范教育。
3.朋友关系方面,积极参与人际交往,有效培养多种兴趣。青少年要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业余时间多参加体育、文化娱乐或交际活动,不仅充实了生活,提高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避免依赖网络世界的机会。
4.家庭社会因素方面,注重家庭教育,加强沟通。家长需要懂得网络知识,对学生上网进行有效地的监督。了解关心他们在网上究竟做了些什么,教育孩子拒绝色情、少玩网络游戏,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空间,这对于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是十分有利的和必要的。
网络成瘾病研究的深入开展将有助于预防和干预上网人群网络成瘾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尽可能减少网络对个体心理的负面影响,使网络真正成为提高个体活动效率、丰富个体精神生活的有益媒介。
参考文献
[1]《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10卷,第1期。
[2]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郑雪 等 主编《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论文作者:李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3
标签:网络论文; 青少年论文; 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因素论文; 世界论文; 平等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