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工业化是世界各国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助推器,是拉动国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火车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金光大道。因此,“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
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必然
1.1 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发展过程走过了三个阶段:1978~1984年为经济体制改革探索阶段,开始对企业体制改革进行尝试; 1984 ~1992年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阶段,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设想;1992~2001年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开始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
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化程度得到空前提高,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和前提。第一阶段,工业基本建设有了重大进展,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重趋于合理。第二阶段,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工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取得重大进展,工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得到改善。第三个阶段,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基础产业产值增速加快,非国有经济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持续上升,市场机制对工业化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
我国经济在持续了20多年的高增长之后,在未来20年中,只有继续保持年均7%以上的增长速度,才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 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如果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仅凭经济规模的叠加,是不可能实现快速增长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选择。
1.2 世界工业化发展的经验启迪
从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看,工业化和信息化是必须完成的、前后相继的两大基本任务。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发展。发达国家是基本完成工业化任务后,水到渠成地进入到信息化阶段。从世界范围看,工业化是在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标志是机器制造业的出现和机械化生产的普及;信息化是在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开始的,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与电信相结合的信息网络的普及同信息产业的发展。工业化的充分发展,不仅为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建设资金,而且也为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工业化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社会基础产业、工农业以及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各种服务业,都实现了用机械代替体力劳动;第二,经营规模化,或叫产业化、社会化经营。显然,现在我国是在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直面信息化浪潮的冲击,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这就决定了我国不能走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老路,必须另辟蹊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3 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难得机遇
中国不充分的工业化制约着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但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又给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国现在的工业化与西方国家当年的工业化所面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天壤之别。前者进行工业化时,面对的是几乎取之不尽的矿产、土地等自然资源和广阔的、没有遭受污染的自然环境。在那种情况下,他们是通过肆意掠夺式的原始积累实现工业化的。今天,不仅进步了的人类理性不允许这样做,而且现实的情况,如土地的开发接近极限,石油、煤炭等矿产日近枯竭,环境严重污染,人口急剧增加,使得我们也不能够这样做。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也与前者当年那种处于农业经济包围之中的社会环境不同。
在世界面临新一轮重新分工的情况下,工业化已经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凭借某种资源或地理优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优势。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遇,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就有可能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即是不经过先由不发达工业化过渡到发达工业化,再实现信息化的发展顺序,同时进入工业经济高级阶段和知识经济社会,同时实现发达工业化和信息化,完成现代化。
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工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2.1 必须以现有的工业化程度为起点
中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工业化方面:从工业内部看,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技术水平落后、生产规模小、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严重、低水平的生产能力过剩、地区结构趋同等问题依然存在; 从国民经济结构看, 我国迄今仍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劳动力向其他部门转移的速度趋缓;从国际形势看,我国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电子、网络等高新技术上的巨大优势;另外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发展本国经济过程中对我国形成了强劲的竞争压力。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部分企业(主要是成长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总体上来看,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也因行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由于认识不到位,管理理念滞后,即使信息化设施较好的企业,也难以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其效用,往往是硬件投资多软件投资少、上网企业多实际应用少。
要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的快速发展,就必须立足现有的工业化程度,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必须继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必须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必须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2.2 必须以实现充分就业为己任
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失业问题。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相对比较低,我们必须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充分考虑到劳动力人员众多这个国情,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既要充分利用工业化来提升劳动生产率,又要着眼于扩大就业,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中国要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中近期目标,就必须妥善解决好就业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国还有近3000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城镇还有将近2000万人生活在国家最低社会保障水平线以下,农村还有几千万人口是低水平的不巩固的温饱。到2020年,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0%降低到30%。如何吸收在城镇化进程和结构调整中转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是重要的渠道。因此必须在推进信息化的同时重视发展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
2.3 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工业发展曾经采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把“机器轰鸣”、“烟囱林立”视为繁荣的象征,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然而,这种发展模式,并没有真正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环境污染趋势加剧,生态不断恶化,制约着经济发展,威胁着群众健康。近年来,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生态状况、遏制环境污染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要实现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首先,工业化发展必须建立在对资源的合理使用上。要依靠科技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并把其作为工业化的一个主攻方向,不能再走高资源高消耗的老路。同时,要发挥科技进步与知识创新对资源的替代作用,坚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在境外投资和生产经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加我国工业化的后劲。其次,工业化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破坏,后惩治”、“先污染,后治理”、“先耗竭,后节约”的老路。要参照发达国家经验,建立绿色GDP的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即把经济发展中对环境的破坏代价考虑在内,追求以绿色GDP 为核心的真实国民财富的增长。再次,工业化发展必须与“以人为本”、满足人类的利益、促进人类进步相一致。要在工业化进程中大力推动教育的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们生存和发展的质量。一句话,中国的工业化要走新路子。
3 信息化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3.1 信息化提升传统产业结构
从发达国家近年来工业化发展的经验来看,信息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热点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基本力量。集成电路产业、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产业、卫星通讯业、光通讯业、软件业、数据库业、信息服务业等一批信息产业迅速崛起发展壮大,使得制造业、纺织业、服装业、食品加工业、煤炭采掘业、钢铁冶炼业、石油化工业、机器制造业、汽车工业、航空工业等传统产业,得以改造技术、重组流程、整合资源,“夕阳产业朝阳化”。
信息化提升传统产业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化催生了更加有效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从微观上看,信息化能够使企业更有效地设计、安排和组织生产,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在质上增强和拓展了工业生产能力;从宏观上看,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改善了信息的流动,促进全社会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均为产业结构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信息化使生产方式更快地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首先,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使工业生产中知识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少;其次,信息技术本身强大的扩展性、渗透性,将知识、技术等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由此,信息化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倍增和催化作用,提高了工业整体技术水平,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2]
3.2 信息化为工业化创造市场需求
信息化对于工业化进程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增长速度极快,在一些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例如美国广义信息产业的产值和就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50%。
信息业的快速增长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引起新产业群的兴起。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尤其是机器设备中的应用,提高了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导致产品制造过程的附加值不断趋于下降。与此同时,由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引发的产品设计、技术开发与系统性销售服务、终身服务等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产品附加值由中间(制造过程)向两端(产品研究开发和技术、销售服务)转移的趋势,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流程重点由集中于生产段逐步向产品开发、设计和服务两端转移的趋势。这表明,随着信息化的推进,除了新兴的信息产业和传统的制造业会继续获得长足发展之外,还会促进新产业群的兴起,促进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平台的智力型服务业、咨询业和培训业的较快发展,从而大大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改变和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
信息业的快速增长必然对各类信息装备和信息服务产生新的需求,创造出巨大的工业品市场规模。信息化所必需的信息装备、信息服务大部分需要传统产业的生产来满足。为满足信息业的需要,传统产业本身也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技术创新,以高技术为支撑,向更高的产业结构演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的过程。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
3.3 信息化促使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跨越式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代价实现与发达国家原来走过的发展历程同样的目标,比如多数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用了200年左右的时间,并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 我国则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业化,且可尽量避免“先污染、后治理”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在发展过程中跳过先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一些阶段,比如在信息建设中跳过主机阶段直接进到个人电脑阶段,跳过铜缆通讯阶段直接进到光纤通讯阶段,跳过封闭式专用网阶段直接进到开放式互联网阶段等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能缩短、减少工业化和信息化两者所需的时间、成本,实现上述两层含义的跨越式发展。
跨越是具体的、历史的跨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超过英国靠的是电力、钢铁等重型工业;二战后的日本经济起飞和6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的快速发展,凭借的是汽车、家用电器等制造业以及电子产业。今天,我国要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就必须依靠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国情决定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可以保持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快速发展,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落后国家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存在一个低投入、低产出、低收入、低储蓄的怪圈,即所谓的马太效应。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打破这个怪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改革开放,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打破了原来的封闭状况,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要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必须引入新的动力,信息化就可以成为这样的动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可以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提升,从而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新的持久的推动力,最终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4 结语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基于对国际国内工业发展形势的准确判断以及我国工业发展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充分认识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方针,是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意味着:第一,在观念上不以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为终点,而是以此为跳板继续向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前进。第二,在资源上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扩大工业化可用资源的范围。第三,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并使之与工业技术相融合,提高原有工业技术的档次和功能。第四,在管理上实现与业务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信息化,提升企业管理、政府管理和其他公共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标签: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信息化农业论文; 经济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