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理论论文,组织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组织理论的创立是以本世纪三十年代初张伯伦(Chamberlin,1933)和琼·罗宾逊(J·Robinson,1933)各自发表的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为标志的。半个多世纪多来,在许多经济学家,尤其是以梅森(E.S.Mason)及贝恩(J.S.Bain)为代表的哈佛学派, 为建立、发展和完善产业组织理论做出了贡献。今天,产业组织理论已成为现代经济学最沃跃的一支,并成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制定竞争政策和组织政策的理论依据。本文拟对现代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研究对象及方法进行考察,并对其最新的进展做一简单的评述。
(一)
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简称IO)理论(英国称为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是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分析厂商和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产业”特指生产同类可替代产品的生产者即厂商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这些厂商之间的相互结构关系就是产业组织(Pearce,1983)。因此, 产业组织理论是以微观经济这为基础,具体分析研究产业内厂商相互间竞争与垄断关系的应用经济理论;是研究在生产要素投入既定的前提下,为优化资源配置,既要鼓励市场竞争,使厂商有足够的改善经营管理、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动力和压力,又要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性,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低效率的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是与新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在解释垄断或不完全竞争问题上的失败分不开的。以完全竞争的市场作为分析前提的新古典学派认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使厂商的产量维持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因而可实现社会资源及社会福利的最优配置。然而,自本世纪二十年代起,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集中程度的不断提高,许多行业转变为垄断行业。垄断力量的出现阻碍了资源配置的优化过程,损害了社会福利。为了解释传统理论与现实经济问题的冲突,修正新古典经济理论存在的缺陷,张伯伦和琼·罗宾逊于1933年分别提出内容同出一辙的垄断竞争理论,用以解释由于市场结构变动导致厂商行为发生变异,并由此影响整个经济的运作效率(如价格上升、产出不足、消费者剩余减少以及创新动机不足等),这种分析思路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首先,张伯伦和琼·罗宾逊修正并发展了新古典主义的微观经济理论,最早应用了“市场结构(Market Structure)——厂商行为(Firm Conduct)——运行绩效(Performance)”分析范式(简称SCP分析)。这已成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主流派最重要的理论内核。其次,张伯伦和琼·罗宾逊还发动了经济理论研究从规范到实证的转变。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哈佛大学教授梅森于1938年成立了一个包括贝恩等人在内的研究产业组织小组。该小组以深入的案例分析为突破口,重视市场结构对厂商行为和运行绩效的影响,对美国主要行业市场结构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为以后的计量分析铺平了道路。贝恩(Bain,1959)的《产业组织》一书集上述各项研究之大成,是这个时期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经过三十至五十年代梅森尤其贝恩等人的共同努力,以哈佛大学为基地,以梅森、贝恩为主要代表的正统(以区别于其他非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SCP分析)就基本形成了。
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SCP分析范式,其中S指市场结构,即厂商之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和形式,主要包括卖方间、买方间、买卖双方之间,市场内已有的买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市场的买、卖之间在交易、利益分配等各个方面存在的关系。具体说来,产业组织理论中考察市场结构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市场中度、产品差别、进入与退出壁垒、规模经济等。C指厂商行为, 即厂商在市场上为赢得更大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战略性行为,一般包括制定产品价格、决定产品质量以及遏制竞争对手的策略等三个方面。P指运作绩效, 即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厂商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现实状态。运行绩效一般用资源配置效率、生产效率、技术进步、就业以及价格的稳定状况、分配的公平等标准评价,涉及宏观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在SCP的分析范式中, 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逻辑结论是市场结构决定厂商行为,从而市场结构通过厂商行为影响经济运行的绩效。以此为理论依据而制定的产业组织政策旨在对市场结构的控制,如反对有可能导向垄断市场结构的厂商行为(合并等)。
(二)
从发展过程看,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Tirole,1987)。
第一阶段,从1933年至1970年。这一时期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经验研究,即运用安全和计量手段来分析验证SCP 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贝恩(Bain,1956)在行业的进入条件及市场集中两个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有关市场结构与经济运行绩效(如产业的利润率、创新程度等)相互关系的计量研究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Stigler,1968)。尽管正统产业组织理论此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成为西方许多国家政府部门制订竞争与组织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但一些具有洞察力的经济学家已经注意到正统产业组织理论存在着两个致命的缺陷。其一是,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并未摆脱新古典主义微观经济学的衣钵,其逻辑推演依旧是以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为前提条件的,而无视厂商的其他目标,忽视垄断或竞争程度的差异以及厂商内部产权结构的差异所带来的厂商行为的变异。这种单一的行为目标假定无法解释厂商类型不同而引起的行为的差异,从而将实际上多样化的厂商行为视为仅由市场结构决定的相对单一的厂商行为。其二,正统产业组织的理论基础是静态的和单向的。在SCP的分析范式中,厂商行为C被认为仅由市场结构S决定, 属内生变量。实际上,市场结构S也受厂商行为的影响,因为现时的市场结构St 正是过去的厂商行为积累的结果。由于过分地强调了市场结构对厂商行为的决定作用,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未能将微观经济学有关厂商行为决定因素(如内部产权结构、信息成本等)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纳入上述分析范式之中。其三是,最近二十年信息经济学以及交易费用经济学取得的一些激动人心的成果,否定了正统产业组织理论有关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完全理性的假定(即认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是信息完备的,因而能使市场自动实现均衡),从而动摇了正统产业组织理论奉之为圭臬的理论基础(Tirole,1987)。由于没有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 正统产业组织理论在解释诸如现代大公司(如跨国集团公司)的兴起及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上遇到了困难。由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局限,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面临到了严峻的挑战。为使其摆脱危机,一些经济学家从七十年代开始在基本坚持SCP分析范式的前提下, 对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第二阶段,从1970年至今,形成了以突出理论研究为特征的所谓“新的产业组织理论”(Scherer,1980)。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新理论突破了原有单向的和静态的分析范式,建立起双向和动态的分析范式。一些经济学家强调厂商行为C对市场结构S的反作用以及市场运行绩效P对厂商行为C并透过厂商行为C对市场结构S的影响。鲍莫尔( Baumol, 1982)等人创立的“进退无障碍理论(ContestabilityTheory)”克服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结构与厂商行为那种单一的和既定的逻辑关系。所谓进退无障碍是指厂商可以自由地、无损失地进入或退出有关行业,这是完全竞争概念的推广和具体化。由于在这类市场中存在着潜在进入厂商的威胁,因此,现有厂商就必然会努力地降低成本、促进创新和扩大经营规模,于是在改变市场结构的同时,也影响了经济运行的绩效。戴姆塞茨(Demsetz,1973)为了解释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的关系,提出厂商的利润是其规模经济的报酬,因而平均成本越低的企业其生产规模就起容易扩张,并由此改变市场结构。第二,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开始转向重视厂商行为的分析,即由结构主义转向行为主义(Shepherd,1979)。索耶(Sawyer,1982)首次以厂商行为为中心展开分析,并认为只有厂商才是基本的现实的经济单位,而产业是不确定的,至于市场结构也不过是厂商竞争关系的一种反映。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重心转向厂商行为,不仅与现代厂商理论取得进展的推动密不可分,而且还与新制度经济学以及公共选择学派的兴起有关。第三,由于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中引入博弈论(Game Theory), 使厂商行为的分析更为丰富。自冯·纽曼(Von Neuman,1944)创造性地对经济行为引入博弈分析以来,博弈论这一应用数学工具在众多经济学家,尤其是194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纳什(Nash)等人的推动下,已经成为分析经济活动的时髦工具。八十年代中期,一些经济学家对产业组织进行博弈分析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如铁罗(Tirole,1987)在其著作中,利用博弈论重新审视了产业组织理论的若干领域,在理论界引起过极大的反响。将博弈分析引入经济理论中,意味着开始怀疑传统的由市场机制决定的瓦尔拉斯(Walras)均衡的可行性。例如,现代公司可以通过许多非市场的制度安排(如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合谋等)来解决传统的市场问题。与博弈论密切相关的理性预期学派为厂商行为不再仅取决于市场结构这一客观事实也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依理性预期的观点,商行为经常是由其行为可能招致的其他厂商反应的预期决定的(Carter,1984),即厂商行为是心理预期的函数。
(三)
除去上述以哈佛学派为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以外,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过程中,还有另外三支非主流的产业组织学派。一是芝加哥学派。这是以芝加哥大学众多经济学家为阵营的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经济学界都很有影响的重要学派,其基本的理论主张是维护市场机制、鼓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等。与哈佛学派强调市场结构的分析不同,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芝加哥学派就其方法而言属于行为主义,即强调厂商行为的重要性。归纳起来,这一学派的特点如下:第一,理论上的依新古典主义的经济理论,坚信瓦尔拉斯均衡以及标准的竞争理论仍是有效的,并以传统的价格理论为尺度分析和批评主流产业组织理论提出的种种与新古典主义不符的假定和结论;第二,认为厂商行为是厂商预期的函数,政府无需干预市场机制的运作。因为现实经济中出现的微弱的垄断不过是竞争均衡实现之前的一种暂时现象,就长期看,对厂商行为无甚影响。因此,政府制定的各类激进的反托拉斯的组织政策必将导致整个经济运行效率的下降和社会福利的损失(Stihler,1968)。二是新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渊源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制度经济学。该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Veblen,1899)认为, 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或某一时期各种通行的制度的综合构成了社会生活方式,因此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应是人类经济生活借以实现的各种制度。伯勒(Berle,1932)和米恩斯(Means,1932)秉承并发展了上述观点。他们发现,随着股票市场的兴起以及大公司的增多,以股份制为特征的现代大公司日益成为不受市场制约的力量,对这种厂商行为的变异,新古典经济理论没有能够解释。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思(Galbraith,1952)承袭了从厂商(公司)内部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迁来分析厂商行为变异的方法,首次提出所谓“抗衡力量”的概念。加氏认为,以寡头市场为核心的抗衡力量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取代竞争机制的另一种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这种机制不仅能使资本主义摆脱垄断统治,而且能够消除由于过度竞争带来的破坏性后果。从贝勒、米恩斯研究厂商内部产权制度的改变对厂商行为的影响,到加氏提出抗衡力量对厂商行为作用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制度学派就其方法论而言,一脉相承地属于行为主义,即强调厂商行为的重要。第三是新奥地利学派。与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基础与政策主张不同,这一学派以竞争为基本的分析前提,认为市场竞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用传统的静态的办法来分析,同时坚决反对政府对市场竞争的任何管制与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