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探析论文_王玉岩

市政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探析论文_王玉岩

身份证号码:15042519841218XXXX

摘要:在新时期下我国市政工程的在建面积达到了新的高度,市政工程质量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新时代下,要想更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要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做好市政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市政工程的监督工作仍然存在着缺乏依法监督渠道、市政工程监督缺乏强制性等问题,影响了市政工程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要完善市政工程的监督管理制度,要优化市政工程监督管理策略,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市政工程的监督质量,保证市政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1新时期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要求

工程质量监督是我国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的基础制度,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中,其监督形式逐渐从审核验制发展为备案制、监督机构也逐渐从责任主体发展到执法主体,监督的效能在不断的增加提高,对于工程建设各个方面主体质量行为,保障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而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建筑行业进入道路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市政工程作为民生工作,是一项基础性产业,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逐渐增大,其技术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而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也逐渐呈现任务繁重、要求严格以及问题多变的全新形式,在这种形式之下给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新时期,如何寻求突破,是市政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重点。

在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中,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与手段的应用,要综合实际状况系统开展,基于发展形式、管理对象以及工作任务的变化,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综合不同时期的不同状况以及特点,赋予全新的内涵,才可以提升监管工作的科学、合理性,进而保障市政工程质量,为社会的核心发展奠定基础。

2市政工程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2.1质量监督的控制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监管体系还不完善,主要表现为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质量监管人员职责不明确等。就市政工程建设而言,其涉及的内容较多,影响其工程质量的因素也很多,给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由于市政工程建设单位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导致内部管理不清晰,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管。另外,目前市场上监管企业准入的标准不高,监管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难以达到切实的监管效果。

2.2市政工程监督人员的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的市政工程监督机构普遍存在着监督人员素质较低、监督管理技术落后的问题。甚至在很多市政工程的监督机构,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贪腐现象,这样一来,会严重影响到市政工程监督作用的发挥。

2.3监督处罚力度不够

监督处罚力度小,是当前我国市政建设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市政工程建设,将重点放在了施工技术和施工进度上,忽视了质量监督管理,即使发现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处罚力度较弱,起不到应有的威慑效果。并且因为市政工程项目大多数属于政府工程,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参与,导致了质量出现问题的时候多进行整改、较少进行处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部分市政工程项目的参建各方对监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监理行为流于形式,制定的监理实施细则未得到落实,监理工作没有发挥实际作用,部分监理人员态度不认真、素质不过硬、缺乏责任感,使得监督力度不足,未起到工程监理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实效的措施

3.1制定监督计划,及时进行工程质量监督交底

市政工程质量报监后,工程质量监督负责人应以每个工程的概况、特点为基础,及时对质量监督工作制定针对性的计划,同时要组织工程参建的各单位进行质量监督工作交底。在交底的过程中,要将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明确:工程巡查和抽测中的重点、质量监督人员的安排、监督的方式和方法等。通过进行交底工作,使参建各方认识到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对质量监督的模式和要求有所了解,从而对市政工程加强质量的管理与监督。

3.2完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制

要想更好地提高市政工程监督质量,就要实现市政工程监督管理机制的改革。因此政府要进一步规范市政工程监督管理人员的执法工作,在市政工程监督管理执法过程中,要确保有两名以上的工作人员进行执法。同时要限制市政工程监督人员的工作范围和权力,建立相应的制约和监督机构,对市政工程监督人员的工作进行制约。此外,市政工程监督机构也要明确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具体职责,明确各个部门的分工,以确保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系统性。

3.3创新执法监督手段

通过质量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平台和有关信息工具,进一步规范管理,建立“企业负责、社会监督、政府督促”的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切实改变固有的、不适宜的监督方式方法,建立“新常态”下的质量安全监督新模式,不断提高监督执法检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达到促进各方责任主体履行质量安全管理职责的监管目的,并逐步实现动态监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建设工程实体质量安全为重点,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管理职责采取记分行政处理和信用评价相结合方式进行监管,定期分析本地质量发展趋势,针对关键点制定相应的整改和防范措施,及时形成阶段性的质量情况分析报告,做到对重大质量事故的超前防范和加大政府对本地工程质量状况的掌控力。同时,还应拓展多样的执法监督手段,通过网上公示、短信通报参建各方领导等方式,加大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增强对市政工程质量的监控力和影响力。

3.4保障施工质量,完善监督机制手段

管理人员要基于规定要求施工作业,保障施工质量,加强对工作质量监督管理,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提升市政工程施工效果,拓展施工规模。在市政建筑工程管理企业中存在的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缺乏科学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因为市政工程施工复杂,需要各个部门以及团队的协调工作,在实践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综合实际状况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与手段,合理配置人员,提升管理质量,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要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效率,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制定规范的制度与法规,保障施工全面开展。

结论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是我国建筑工程的重点项目,其建设水平的好坏关系着城市形象和发展水平,其质量的好坏关系着人们生活的质量。因此,要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就要做好质量的监管工作。面对市政工程监管方面的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施工单位加强自身管理,各方增强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意识,从而保障市政工程质量,促进城市化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法军,马胜峰,李建军.新时期如何做好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J].民营科技,2017(5):110.

[2]胡建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J].中国房地产业,2016(24).

论文作者:王玉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探析论文_王玉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