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胎盘病理改变与早产儿并发症的分析论文_张卫良,黄琨明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附属陈村医院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目的:根据对早产胎盘的病例分析,探究其对早产儿结局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生产的新生儿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其中包括52例早产儿以及早产胎盘、52例足月儿以及足月胎盘。对其进行回顾式的研究,将早产儿以及胎盘作为研究组,足月儿以及足月胎盘作为对照组,研究两组新生儿胎盘的病理情况,并观察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检测发现早产儿的胎盘相对足月儿的胎盘,其胎盘上血管数量明显较少,不规则形状的胎盘数量较多,发生感染性病变[1]的数量较多,两组新生儿之间的胎盘病理之间的比较是有明显差异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胎盘的病变情况较多,而且感染性变病的数量较多,相关的数据显示其与早产儿并发症发病率较高有关系,并且与早产儿的高患病率也有关。

关键词:早产儿;胎盘;病理改变;并发症

近年来我国的早产儿数量明显增多,早产儿的健康问题也一直是医疗团队关注的问题,早产儿因为不足月,身体的诸多技能都没有发育完全,导致其抵抗力较差,患病的概率也比足月儿相对较高,并且伴有一定的预后并发症,其病死率也会相应的增加、经过相关部门研究发现其胎盘对于新生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胎盘的感染性病变可能是新生儿早产的原因之一,而且胎盘的病变还会增加新生儿以及产妇的诸多远期疾病,包括新生儿远期智力问题、产妇远期心血管疾病以及哮喘疾病[2],对二者的影响较大,通过对早产儿胎盘病理的科学分析,可以为早产儿的临床医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接生的52例早产儿以及胎盘为研究组,男女早产儿的比例为25:27,胎龄为32-36周,平均胎龄为(34.5±0.2)周;28例足月儿以及胎盘为对照组,男女早产儿的比例为26:26,胎龄为32.5-36周,平均胎龄为(34.8±0.3)周;所有的产妇以及家属都对实验了解并且愿意加入到研究中,两组产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胎盘形态判断标准:首先了解胎盘是否有脐带附着或者胎盘结节、梗死的现象;观察胎盘子面的血管数量,并严格对其进行记录;胎盘的正常形状应该是圆形或者椭圆形,不规则的形状分为叶胎盘[3]、副胎盘以及有缘胎盘三种,其中叶胎盘与副胎盘的形状相抵,均为两个大小相近的圆形叶状,以部分膜进行隔离,不同之处在于副胎盘与叶胎盘的副叶大小以及数量会有一定的不同;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特殊形状的胎盘,其发生率较小。

(2)胎盘病理改变判断标准。胎盘的病理检查由专业的病理医生进行检查,产科医生应该将胎盘完好的送至病理诊断中心,由专业的医疗人员对其进行长度、宽度以及厚度的测量,将其静置直至胎膜自然卷曲后,用甲醛进行固定,采用常规的取样方法,切片利用HE对其进行染色,最后使用石蜡进行包埋,送至病理科医生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3)早产儿并发症观察。对早产儿的并发症做相关的统计,其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窒息、呼吸困难、贫血[4]、支气管发育不全以及肺炎等,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早产儿的相关生命体征以及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做详细的记录之后还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进行治疗。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之间的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并且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t值进行检验;P<0.05为数据之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过对两组新生儿胎盘的研究之后,发现他们之间关于胎盘形状的比较上,虽然早产儿的胎盘不规则例数较多,但是两者之间的比较是没有明显差异的,无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通过对胎盘进行病理诊断,发现早产儿的胎盘中发生感染性病变的例数较多,并且参照对早产儿并发症的统计,可以发现胎盘发生感染性病变的早产儿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多于没有发生感染性病变的早产儿,两者之间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两者之间比较有差异,*P<0.05

3.讨论

通过对实验结果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早产儿的胎盘更容易出现不规则的形状,经过研究发现胎盘的不规则形状主要是由胎盘的子面血管导致的,早产儿胎盘的子面血管数量明显少于足月儿,但是对胎盘的病理分析显示感染性病变是导致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并且还会导致早产儿的多患病概率增高;相关医疗团队应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加强产妇生产之前对胎盘的检查,及时发现胎盘的问题,对其进行适当的治疗,尤其针对胎盘感染性的病变,降低产妇以及新生儿的远程疾病的发生率,在产妇以及早产儿的护理以及治疗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巍巍,张巍,朱力,王喜立. 早产胎盘病理改变与早产儿并发症的分析[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04:250-253.

[2]李婷婷,黄为民. 高危妊娠与早产胎盘病理缺氧性改变及新生儿结局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6,17:3469-3471.

[3]赵琳,李琳霞,李艳红,张红专. 早产儿早产原因及并发症分析[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05:69-72.

[4]贾系群,刘翠青,夏耀方,刘淑华. 早产儿并发症临床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01:24-26.

论文作者:张卫良,黄琨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  ;  ;  ;  ;  ;  ;  ;  

早产胎盘病理改变与早产儿并发症的分析论文_张卫良,黄琨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