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中应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改倡导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实现从“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创建师生学习共同体,通过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提供机会,使学生能够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树立新课程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不同需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出发,选择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以实现学教共进的目的。笔者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以学定教”,切实有效地推进新的课程改革,必须正确地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在教学目标上,妥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新课程从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两个角度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尤其是分类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学科教学的具体目标,分解到实际施教的内容上又有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都是预设的,都是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对于规范教学行为,实施目标管理,保证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都具有非常刚性的导向作用。
课堂是动态的课堂,课堂教学目标需要预设,但决不能紧紧依靠预设,应当随时审时度势,根据课堂的变化、学情的变化,改变和修订预设目标,加进生成目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里的变动就包括调整原有教学目标,生成新的目标。
实施“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要求我们在教学目标上,妥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一方面课前必须设定好相对稳定的教学目标,以防止课堂出现漫无边际、东一头西一棒的无序状态。另一方面又要灵活机动、相机行事,不能死死地固守原来的预设目标。要处理好这对关系必须做到:一是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将发现的问题以质疑单的形式交给老师,在此基础上,老师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出具有共性的问题充实到教学目标中来。二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情分析,大致评估出原定预设目标的落实程度,临时调高或调低目标。三是通过师生共同备课,将其中的一些亮点和感悟融入到原有的教学目标中来,这样可兼顾到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四是在教完一节课后,了解学生对授课的评价情况、建议和要求,写好教后感,并形成补救目标,在下节课授课前通过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方式,完成上节课的生成性目标。五是根据不同班级的基础、学生的学习态度、师生之间业已形成的情感因素等,在保持基本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制定出新的适合不同班级学生口味的教学目标等,使教学目标更加切合不同学生的实际,确保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在教学内容上,妥善处理理论与常识的关系
教学内容是根据课标编写而成的,是对课标寓意的释放和细分,既凝结了编者的认识和感受,又隐含了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学内容包含了一些生活情境、政治概念、观点、原理以及用来表征的事例、探究活动等等,它是老师备课的依据之一,也是学生着力理解和把握的主要内容。
新课改强调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淡化体系,不必拘泥于理论体系的构造而寻求其内容的完整和严谨。以往我们考虑教学内容,不大为学生的需求着想,不大注意区分哪些是大多数学生应该考虑的问题、必备的知识;比较注重抽象的观点和一般结论的给予,把常识理论化,美其名曰是对学生负责,是为了学生能够在高考中居高临下,结果出现教得难、考得难的状况,使学生对政治课失去兴趣。现在就是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反其道而行之,把理论常识化,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妥善处理好理论与常识的关系。一方面要尊重教材内容,尊重理论观点本身的表述;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考虑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要处理好这对关系必须做到:一是坚持理论常识化,即简化和删除一些繁琐的理论表述,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二是对一些理论表述非常严谨的概念,可以通过增设“支架”的方式降低难度,使理论教学常识化。三是坚持常识生活化,即让常识教学回归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把对理论常识的认识转移到对生活经验的认识上来,再通过对生活经验的认识去深化对理论常识的理解。四是坚持生活情境化,既可保留教材中一些能体现时代气息并与学生发展需求相符合的生活情境,又可从城里学生与农村学生的生活范围出发,重新创设并替换教材中的一些生活情境,使教材更好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五是坚持情境问题大众化,即设置的情境问题要与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合,对课文中有的问题探究活动可以重新设计,或者减少一些探究性问题,或者增加一些探究性问题,或者调换一些探究性的问题,保证探究活动在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中能够开展下去。
三、在教学方法上,妥善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过多地采用注入式,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注重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很少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很少有学生的活动和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和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新课程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灌输,但要科学灌输,它反对注入式的满堂灌,反对简单、笨拙、生硬的填鸭式,提倡启发式的灌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真理的光辉中获得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科学认识。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妥善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启发式原则。启发式教学不是对传统教法的全盘否定,恰恰相反,对传统的好的教法则需要继承和发展,如讨论法、调查法、举例法、谈话法、演示法等,这些教法在新课程背景下照样可以使用。但我们不能裹足不前,我们必须大胆创新。要处理好这对关系必须做到:一是倡导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而有创造性地介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和重要环节,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寻找答案、澄清概念、领会知识的意义,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是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借助于活动性情境、反思性情境、艺术情境和问题情境等,让学生将学习的内容与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增进自己的情感体验;三是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求异、发散型思维的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四是构建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师生与媒体、资源与信息互动起来,相互作用、相互启发,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在教学评价上,妥善处理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的关系
新课程规定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包括对知识目标的评价,能力目标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三个方面。并突出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要求对学生能力给予肯定性评价,提倡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实行开放式评价等。毫无疑问,这种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鼓励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素质。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评价上妥善处理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的关系。一方面要保留并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使之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更加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人。要处理好这对关系必须做到:一是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让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培养自我评价意识,发展自我反省与自我监控的能力,帮助老师改进教学。二是关注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注重在发展过程中多次、即时、动态地实施形成性评价。建构主义理论者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是在知识范畴和感性材料结合的基础上建构的,离开主体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因此,教学评价不能只看结果,而要重视整个过程。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三是坚持思想评价与践行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如设置个人成长记录袋,分阶段地将其表现填写到相关档案内。四是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综合评价,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及时发现和放大学生身上的亮点,以自身的亮点去克服自身的缺点。教育学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因此,任何评价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需要我们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让教学目标真正转化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让教学内容真正转化成为学生的自助大餐,让教学方法真正转化成为学生的学习方法,让教学评价真正转化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