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论文_刘一平

(衡南县人民医院北院骨科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 比较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30例患者。对照组30例采取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30例采取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术后下地负重等时间、伤口引流量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7-14个月,两组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等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动力髋螺钉相比,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因此可作为此类患者首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骨近端髓内钉;动力髋螺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

在老年人群中,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常见,且由于社会老龄化的逐渐加剧,致使该病症发病率呈现为逐年增长的趋势【1】。该病症一旦发生,则患者需长期卧床休养,且会产生持续性疼痛,因而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肺功能均存在严重影响【2】。而在治疗此类患者时,临床以往主要采取骨近端髓内钉、动力髋螺钉等内固定治疗,但其疗效各异【3】。因此本文即比较了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为55-84岁,平均年龄为(72.3±2.1)岁。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为56-85岁,平均年龄为(73.1±1.7)岁。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可比。

1.2方法

入院后,对照组采取动力髋螺钉治疗,即指导患者于骨科牵引床上平躺,麻醉成功后,内收患肢10-15度,将骨折端在C臂机透视下实施牵引复位,之后对患者行常规消毒铺巾,术中从大粗隆开始取髋关节外侧切口延伸至远端8cm,逐层切开后,呈“L”形将股外侧肌于大转子处切开,将大粗隆下方充分暴露后,在大粗隆顶点下2-3cm处于C臂机透视下钻入1枚导针,正侧位经C臂机透视导针位置良好位于股骨颈内后,将螺钉拧入,并将钢板置入,然后将远端螺钉锁定,最后对伤口反复冲洗,常规设置引流,逐层缝合。

观察组采取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该组体位、牵引复位等前期处理等同对照组,将长约3-5cm的手术切口作于大粗隆顶点上方,逐层切开,并采取钝性分离,充分暴露股骨大粗隆顶点,开口将1枚导针钻入,待其处于髓腔内,并经C臂机透视确定后,将主钉在扩髓后插入,然后安装螺旋刀片,将导针钻入,正侧位经C臂机透视导针位置良好位于股骨颈内后,将螺旋刀片敲入,并锁定,将主钉尾帽以及远端锁钉置入,最后对伤口反复冲洗,常规设置引流,逐层缝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及术后下地负重等时间、伤口引流量等,随访7-14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标准【4】:总分100分,下肢有无畸形4分、髋关节活动度5分、有无疼痛44分、功能47分。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差<70分)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处理本次研究数据。卡方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t值检验,差异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术后下地负重等时间、伤口引流量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社会压力,恢复其自理能力。目前临床主要采取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如人工股骨头置换、骨近端髓内钉、空心钉、动力髋螺钉、Gamma钉等。有研究表明,采用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此类患者的疗效更为理想,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且与钢板系统相比,髓内系统的固定效果更好,可提供良好生物力学,且能更好的保护血供【5】。作为一种新型的髓内固定系统,骨近端髓内钉具有微创、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势,其利用螺旋刀片锁定后,可在一定程度上镇压骨质,且可紧密锚合骨质,不易松脱,同时其抗内翻畸形、抗旋转稳定性较强,因而具有十分理想的固定效果【6】。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术后下地负重等时间、伤口引流量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7-14个月,两组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等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看出,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更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与动力髋螺钉相比,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因此可作为此类患者首选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向亮,贺洪辉,侯威,周淑平,陈朝祥.大粗隆外侧壁的完整性与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相关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8(14):2222-2224.

[2]朱新红,黄飞,于凤宾,陶德刚,赖爱宁,郭龙.PFNA-Ⅱ联合外侧支撑钢板治疗股骨粗隆并外侧壁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8(07):506-509.

[3]徐宏,李小兵,陈芃,文秀丽.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09):1482-1483.

[4]张文彬.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近期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2):82+89.

[5]李海波.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与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7):49-50.

[6]林凡国,孙永明,华俊,刘栋,杨照耀.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08):127-130.

论文作者:刘一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论文_刘一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