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增长与城市发展:基于城市生命周期的视角_精明增长论文

精明增长与城市发展:基于城市生命周期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论文,精明论文,视角论文,生命周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09)01-0068-06

一、问题的提出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它在积聚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物质、资金和技术等的基础上,逐步演变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并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1](P1-9)。但与此同时,城市的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首先,城市人口数量骤增。1800年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为10%,1900年增至15%,2008年则已达到50%,预计到2030年城市人口将增长到5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2],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给地球造成巨大的压力。其次,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的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相互作用和累加,使得本来问题已十分严重的城市更加脆弱。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宅紧张、就业困难等一系列城市问题的产生和蔓延,导致城市综合功能及效益的下降,甚至引发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尖锐矛盾冲突,最终会使城市走向衰落。

为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在反思人类自工业文明以来的发展道路的同时,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观念和思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开展相关的规划、管理和评价指标方面的研究,以期建立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其中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精明增长(Smart Growth)理念被政府、企业盈利机构和社区公民广泛采纳并在一些城市中付诸实践,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一个非常不稳固、风险日益加大的能源、资源和环境利用基础之上的。传统发展模式造成的资源、能源的短缺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持久的压力。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十一五”我国城市发展面临五大问题:世界资源环境变化;国内生态环境局部恶化;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拉大[3]。其中三个就是城市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因此,如果继续沿用线性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将不能支持未来经济的调整发展,也不可能有效地解决众多的环境问题,最终可能使城市经济由繁荣走向衰落。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通知》,批准武汉城市圈与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由此可见,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城市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基本目标。

在此种情况下,研究精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探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内涵及其在城市圈(群)的建设试验的本质,寻求城市精明增长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关系,对增强我国城市竞争力,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发展反思:从线性增长到精明增长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是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矛盾。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4]描述了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方式在先行工业化过程中取得的成功。这种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倒U型关系得出的一般结论认为:环境问题无需特别注意,可以通过经济快速增长来快速走过对环境不利的发展阶段,抵达到U形曲线中对环境有利的发展阶段。然而,当年发达国家以廉价资源换得大量工业化剩余的经济条件已经改变,发展中国家面对的是持续走高的资源价格和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粗放型经济增长获得的工业化剩余已不能完全消除外部不经济。此外,发达国家通过全球产业链将国内一部分经济增长与环境的矛盾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这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背负了更大的压力,更容易达到环境临界点从而造成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模式实际上就是“增长与环境治理不足”的回路[5](P84-89),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资源投入之间是一个正向增强的回路;然而,经济增长的外部性启动了另一条调节回路,即环境污染。尽管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然而严重的环境污染则需要相当长的修复时间。如果这时仍然依靠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而不实施外部治理,当环境污染的速度快于环境自我修复的速度时,环境就会恶化,环境容量减小最终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模式“增长与环境治理不足”回路

环境治理回路表明,从认知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到制定周密的计划,再到转化成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是存在时滞的。受到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双重制约,发展中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过程往往更加艰难和缓慢。以我国为例,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基础上并以巨大的环境破坏为代价的。2006年,我国经济增长比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纲要所规划的速度高出约40%,然而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两个重要环境约束性指标均未达标,并且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也低很多[6]。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的步调并不协调,传统线性增长方式仍然在经济增长中比重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反思传统线性增长,寻求新的增长模式成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从图1中可以看出,确定环境容量修复期的标准和制定长期计划是最通常的两个加速环境治理的外部力量与手段。在这两个外部力量中,确定环境容量修复期的标准是通过缩短修复期的认知来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而长期计划则是根据区域发展需要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原则、长远目标和发展模式等,从源头上解决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手段。因此,在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中,环境治理的长期计划是突破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瓶颈的能动因素。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对于城市经济而言,突破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瓶颈的能动因素便是“精明增长”的发展模式。

“精明增长”是美国针对上世纪中后期以来的“城市蔓延”问题,1994年由美国规划师协会(APA)提出的发展理论。精明增长是可持续导向城市发展观的深化,强调必须在城市增长和保持生活质量之间建立联系[7][8]。

精明增长的具体内涵包括:(1)城市空间紧凑成长。精明增长的目标是通过规划建造紧凑型社区,充分发挥已有基础设施的效力,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交通和住房选择来控制城市蔓延[9](P367-378)[10]。(2)有利于城市环境资源保护。精明增长的目的有三个:城市发展要使每个人受益;达到经济、环境、社会的公平;使新旧城区都有投资机会,得到良好发展[11][12](P33-35)。(3)促进城市经济良好运行。精明增长就是城乡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开发管理的决定中,以最低的基础设施成本去创造最高的土地开发收益。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应该围绕这些基础设施对土地进行“最好用途”的开发,达到最高的使用密度。精明增长把焦点放在基础设施上,强调“可持续的基础设施”(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特别是财政上的可持续性。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中未解决的内在矛盾带来突破[13](P65-69)[14](P198-205)。(4)提高城市宜居性和生活质量。精明增长是遏制环境破坏、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促进健康生活方式、通向宜居城市(Livable City)的一剂良方。经济增长应该清楚地与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挂钩,经济增长与提高生活质量应该是相一致的[15](P339-352)[16](P1410-1415)[17]。

精明增长是人类在面临资源环境约束时对城市传统线性发展模式的否定与调整。从内涵上看,精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18](P22-28)。作为一种管理城市协调成长的新型理论工具,精明增长理论通过土地使用功能组合、限制城市成长边界(Zoning)、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保护空地、农田、自然景观和环境保护区、改变交通模式(TOD)、加强现有社区改造(Revitalization)等方式来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问题。它强调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中心,促进各要素和谐发展,为城市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蓝本。

图2 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

三、精明增长与城市发展

美国学者Luis Suazervilla认为城市犹如生物体一样,有其出生、发育、发展、衰落的过程,城市发展一般经历启动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19](P54-108)(如图2所示)。

根据城市生命周期理论,在城市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些制约城市持续发展的因素,但在城市发展的早期,城市的分工水平较低,专业化生产的水平也相对较低,这时城市可以通过深化分工和实现专业化生产来实现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分工带来的专业化和资本化的生产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此时,城市追求专业化生产,追求规模经济的边际成本较低,而由此带来的边际收益较大,边际利润较高。这时候,人们更多关注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展,城市资源环境问题没有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及城市形象。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进一步的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将逐渐显现出来。城市的人口与社会、环境容量、资源等限制性因素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就会出现由成熟到衰退的拐点。超过这一拐点,“外溢—回波”式发展的边际成本就会急剧增加,城市就要考虑新的发展模式[20](P12)。

为了避免城市衰退,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如图2中曲线A),就要辨别限制因素并使之转化为有利的因素,这样可城市持续发展才能实现[21](P14-20)。

精明增长是一种科学规划的发展模式,其目的就是促进城市更持续更健康地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长期与短期的环境影响;正面和负面的土地(资源)利用影响;就业与收入方面的经济影响;设施与服务成本方面的财政影响;公平与效率的社会影响。为此,学者们提出了精明增长的十个原则[22]:(1)混合型的土地使用;(2)紧凑式的城市发展或设计;(3)创造多种住宅机会和选择;(4)步行式邻里;(5)创造具有强烈空间感的特色型、魅力型社区;(6)保护空地、农田、风景区和生态敏感区;(7)加强现有社区的开发利用;(8)提供各种交通选择;(9)使发展具有可预测性、公平性和成本节约性;(10)鼓励公众参与。

这些原则与措施的实施,必然使得以精明增长为模式的城市发展与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在结果上完全不同,最终使城市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如表1所示)。

Robert Burchell的研究表明,精明增长模式的实施,可以使得同样的城市增长减少基础设施和服务方面的成本。城市所需要道路可减少25%,所需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减少15%,所需学校可减少5%[24]。

因此,精明增长的发展模式,是城市突破发展的限制因素,是实现向可持续发展转化的必然选择。通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避免城市发展衰退,使城市生命周期得以延长。

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本质就是促进向城市精明增长转型

2005年,我国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应该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基于人与自然关系调整而创新的社会发展观和文化价值取向,其核心内涵就是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城市(圈)而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求城市空间能够紧凑成长;城市环境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城市经济能够运动良好;城市宜居,并有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因此,“两型社会”对城市而言,其实质就是要推动城市由线性增长向精明增长的转型。

美国著名生态学者巴里·康芒纳指出:地球之所以被污染,错误在于人类社会用来赢得、分配和使用那种从这个星球上的各种资源中所摄取财富的方式[25]。因此,城市建设中调整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传统工业文明走向以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遵循自然规律,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使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基本出发点就是为了充分实现人类自身的全面、持久健康的发展,维护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通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必然促进城市向精明增长的转型,从而避免城市衰退,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实现城市向精明增长转型,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手段,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是高素质的人才。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克服城市发展的限制因素,实现精明增长的转型,使城市由衰退向可持续的方向转变;同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只有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习惯,精明增长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所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源于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以及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

当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城市由线性向精明增长的转型,其最终目的仍然是人的全面发展。因为城市的本质是人的聚集,满足人的需要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26](P9-13)。正如英格尔斯指出的:“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会得到实现。即使经济已经开始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27](P50-52)

五、结语

我国城市和城市经济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和城市经济已成为支撑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力量。新的世纪,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和突出,人们从城市的发展中获取的机会更多,城市也成为企业全球优势的重要来源,直接决定着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局面。正因为如此,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认为,21世纪是“城市世纪”或“城市时代”[28],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2000年7月在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说出惊人论断:“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

因此,城市的繁荣是支撑21世纪中国崛起的动力源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城市也是资源环境的高压区域,过去30年粗放增长造成的资源、能源的短缺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持久的压力,同时,人口急剧膨胀和居民消费模式改变所带来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已成为城市环境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如果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与环境承载力不能突破,必然会阻碍城市发展,最终使城市由繁荣走向衰退。

精明增长作为城市增长的一种新理念,其目的就是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两型社会”建设,对城市而言,其实质就是促进城市向精明增长方式转型。这种转型,转化了城市发展的限制因素,促进了城市发展,从而可避免城市衰退,延长其生命周期。

标签:;  ;  ;  ;  ;  ;  ;  ;  ;  ;  ;  

精明增长与城市发展:基于城市生命周期的视角_精明增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