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新型城市化道路与模式探讨--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为例_回族论文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与模式探究——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为个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临夏市论文,临夏论文,回族论文,甘肃省论文,自治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调推进城镇化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城乡统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目前学术界对新型城镇化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城镇化内涵、模式、路径与对策的研究。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分析,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具有多方面的内涵,“从价值取向上看,‘以人为本’为发展目的,以社会公正为价值导向,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目标;从发展状态和表征上看,新型城镇化是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能够安居乐业的城镇化;从运作的科学性来看,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有领导、有规划、有计划,将政府的自觉能动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城镇化;从本质上看,新型城镇化是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引擎,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乡两个系统在经济、科技、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空间等诸多基本要素协调发展优化组合的过程”。①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②对于新型城镇化基本模式、具体路径和推进对策的研究,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③此外,也有学者通过表述城镇化与经济、空间等方面的内在关系,立足国情现状,明确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思路,展望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基本趋势及战略构想,④或通过生态文明的角度探索新型城镇化。⑤还有学者对具体城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和对策进行了探索。⑥

学术界对于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进行了探索。钟海燕从城镇体系空间理论视角出发,对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趋势、民族地区城镇空间格局和民族地区构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格局进行分析,并探究了四川民族地区构建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的具体途径。⑦孟航从文化实践的角度探索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道路,认为“在民族特色城镇建设中更进一步融入民族文化发展的问题显得更为迫切,如何把城镇化和发展民族文化结合起来,需要通过各族人民的文化实践来解决”。⑧李优树、居来提·热合买提、龙兴昌等人分别对藏区、南疆、湘西的新型城镇化路径、模式和内涵做了分析和研究。⑨纵观学术界对新型城镇化和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成果,对新型城镇化和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实证个案研究还较少。

临夏市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之间多民族共居的河湟民族走廊,为甘肃省西南部中心城市,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区域总面积88.6平方公里,辖城郊镇、南龙镇、折桥镇和袍罕镇4个镇41个行政村,八坊、东关、西关、城北、城南、红园6个街道办事处27个社区;全市总人口27万人,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5.3%。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临夏市注重民族特色,初步形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实践模式,有一定典型意义。因此,笔者在长期实地跟踪调查的基础上,从如何建设体现少数民族特色的新型城镇这一问题出发,以临夏市的实践为个案,从城镇社会结构、城镇民族特色街区、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与开发,以及社区管理服务制度和机制、生态环境建设等几个方面,来探究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与模式。⑩

一、“寺坊”与“社区”相结合的城镇社会结构

甘肃省临夏市八坊回族聚居区历史悠久,从元代到清代前期,聚居区内先后建起了南关大寺、王寺、华寺、城角寺、北寺、祁寺、西寺、上二社寺等八个清真寺,每个清真寺都将周围的回族群众组织在一起,形成了地域性的回族群体单位——寺坊,简称八坊。清中后期,又陆续新建了下二社寺、水泉寺、铁家寺、大西关寺,形成八坊十二寺的多寺坊回族聚居区。如今八坊回族聚居区的寺坊已达二十多个,它们规模不等、大小不一,辐射范围不同,共同组成了临夏市回族聚居区。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社区规划的实施,这个原来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回族聚居区被纳入城区,成为临夏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居民委员会建设和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城市社区建设,以社区居委会为组织机构的现代居民社区开始形成,使临夏市回族聚居区形成了国家社会管理体系下的回族居民社区,每个街道办事处下属多个回族居民社区。

临夏市传统的民族社区结构,是在回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围寺而居的地缘性多寺坊组织结构,这种多寺坊结构建立在单一寺坊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多寺坊中的每一个寺坊都是以清真寺为中心建立的,互不隶属的地域性组织。每个清真寺以教派、教众以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形成单一的寺坊组织结构,每个单一的寺坊包括寺坊自我管理结构、经堂教育结构、族内教内婚姻结构、民族特色行业结构和围寺而居的地缘结构的五维一体社会结构。

寺坊自我管理结构是回族群众以清真寺为基础建立的自我组织管理形式;围寺而学的经堂教育结构是为了传承和保护回族文化而形成的教育组织结构,包括经堂教育的办学宗旨、教师和学生、学制、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以及教学经费筹集和教学设施配备组成的教学管理体系;族内教内婚姻结构是指按照回族传统文化要求缔结婚姻、建立家庭的婚姻家庭结构;民族特色行业结构是寺坊所属的回族群众为满足生活需求,从事民族特色生计方式而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行业结构;围寺而居的地缘空间结构是寺坊的信教群众围绕各自所属的清真寺居住而形成的地理空间结构。这五个结构在发挥各自功能的同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共同的民族文化认同基础上,形成了回族传统寺坊社会结构。

临夏市回族现代城镇居民社区结构是由社区自我管理结构、社区现代教育结构、社区市场经济结构、社区家庭婚姻结构和社区地理居住结构等社会基本单元结构组成。

社区自我管理结构是指由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按照国家相关社区管理的制度性规范形成的一种居民管理的组织形式。临夏市回族居民社区管理结构是由国家干部和社区民主选举的居民代表共同组成的社区管理组织形式,由社区党支部、社区居民委员会、居民议事委员会和居民代表大会等组织组成。

社区现代教育结构是指社区内进行的包括各类社会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组织方式。社区现代教育包括现代学校教育和针对社区发展,适合社区需要而制定和实施的社区教育计划和项目。社区教育包括社区居民学校教育、扫盲教育、社区居民普法教育、健康教育、妇女教育、外出务工人员教育、环境卫生教育、国防教育,以及居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法规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社区市场经济结构是指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区市场经济结构,包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行业类别、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劳动雇佣形式以及所有制形式等。临夏市回族社区市场经济经营组织形式包括个体家庭作坊式经营、个体联合经营、个体私营企业、社区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民营企业等多种经营组织形式。

社区家庭婚姻结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下缔结婚姻、建立家庭而形成的家庭婚姻结构。

社区地理居住结构是城镇回族居民聚居的地域空间,是以居民社区所属的各居民家庭实际居住的地域空间为基础形成的。

社区居委会是八坊回族居民社区管理和服务机构,通过开展各项社区工作实现其对社区居民和家庭的服务和管理的职能。社区工作的开展使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得到有效发挥,贯彻执行了国家各项政策和法规,使居民作为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和发挥。社区居民在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不断交流与互动过程中,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强化了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国家认同为基础的现代居民社区结构。

随着临夏市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回族传统的寺坊社区和现代居民社区之间形成了互动和整合。一方面,每个回族个体和家庭都有自己所属的寺坊,每个个体和家庭成员的生老病死和婚丧嫁娶,以及日常的宗教生活都离不开自己所属的寺坊和清真寺;另一方面,每个个体和家庭成员都是国家公民和城镇居民,所以他们有自己所属的居民社区,他们的学习、工作及日常生活也离不开居民社区和社区居委会。清真寺和社区居委会在共同服务和管理回族个体和家庭的过程中形成了有效互动,使得传统寺坊和现代居民社区功能实现整合,形成了传统寺坊结构和现代居民社区结构相结合的二元一体的社会结构模式。

如下图所示,A、B、C、D是这个二元一体得以建构的社会单元(回族个体和家庭),O—■ABCD为回族传统文化认同基础上构建的寺坊社区结构,即围寺而居的地缘结构(■ABCD)、经堂教育结构(△OAD)、族内教内婚姻结构(△OBC)、民族特色经济行业结构(△ODC)以及寺坊自我管理结构(△OAB)。上述五维结构并非分离的,而是在文化的显性层面上以清真寺(M)为核心形成“围寺而居,围寺而信”的寺坊结构;在文化的隐形层面上以共同的信仰与族群认同为集合点(O),从而形成五维一体的传统寺坊社区,这些结构在功能上是互惠互补的,共同发挥着文化整合和族群认同的建构、巩固的合力作用。N—■ABCD是在国家认同下构建的现代社区结构,社区自我管理结构(△NAB)、社区现代教育结构(△NAD)、社区市场经济结构(△NDC)、社区家庭婚姻结构(△NBC),■ABCD是社区地理居住结构。以上各个社区组成结构在社区居委会(S)社区工作的开展和协调服务功能的发挥中得以构建,形成了以共同的国家认同为集合点(N)的五维一体的现代居民社区结构。

临夏市回族传统寺坊与现代居民社区二元一体的社会结构

在临夏市不断进行城镇化建设和国家不断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的过程中,寺坊和居民社区的功能在不断调适中发生着变化:寺坊主要发挥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为回族群众提供宗教生活服务的功能,其功能更多地体现在精神文化生活层面;居民社区负责国家各项政策法规及社会管理和保障制度在社区居民中得以贯彻落实,更多地体现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

二、“围坊而商”的城镇民族特色街区

在临夏市回族聚居区内,聚集了大大小小二十几个“围寺而居”的教坊生活区,在教坊生活区周围,围绕着大小不同的街区形成了“围坊而商”的城镇民族特色街区。

北大街街区。这里是集回族、藏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的民族特需用品、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古玩玉器字画等贵重物品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贸易街区,位于临夏市中心广场西侧,在西北五省、全国,乃至阿拉伯国家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解放路街区。分为解放路和解放南路。解放路北起临夏市中心广场,南至临夏市三道桥广场北段,是民族纺织品及民族服饰品生产加工、批发零售一条街。这条商业街在历史上就是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改革开放后,街道两旁建起了商铺、宾馆和商场,八坊回族中经营民族纺织品、藏族服饰、穆斯林服饰、穆斯林生活用品及文化用品、地毯、瓷器的批发零售商大部分都集中于此;全国各地纺织品云集于此,加工成民族服饰或直接批发到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藏区和全国的穆斯林聚居区。解放南路北起临夏市三道桥广场南端,南至大夏河北岸桥头,汇集了上百家的小商品、清真副食品、各类小型机械、日用化妆品等批发零售商,以及各类私营宾馆、清真小吃店及面馆。位于这条街的浙临商场,是改革开放后临夏市最早兴起的由近百家浙江小商品经营商组成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华寺街区。东接北大街,西连新西路,沿街有老华寺、西寺、北寺三座清真寺,是八坊回族日常生活用品销售一条街。除经营日常清真副食品及生活用品的商铺外,还有经营发子面肠、酿皮子、凉粉等各类清真特色小吃的摊铺。每年的八坊回族传统节日斋月和古尔邦节等节日来临之时,这里会形成临时的斋月食品市场和古尔邦节牛羊市场,是最能体现临夏市回族民族风情的商业街区之一。

新西路街区。新西路街北连华寺街,南连前河沿西路,在整条约一公里的街道两旁,有老华寺、新华寺、前河沿寺、铁家寺四座清真寺。其中老华寺为格底目教派清真寺,新华寺和铁家寺为伊赫瓦尼教派清真寺,前河沿清真寺为赛莱菲耶派清真寺,不同教派建筑风格各异的清真寺使这条路成为临夏市回族文化特色的缩影。新西路的商铺有一百多家,经营方式有两类:一类是由清真寺出租的沿街房屋;一类是连家铺,就是住户将沿街的房屋作为商铺供出租或自家经营。经营的行业有清真理发、清真淋浴、清真特色小吃和传统菜肴,以及清真副食杂货铺、五金铁器加工铺、木器加工铺,药铺诊所等。如今,临夏市政府正规划将这条街建设成为民族风情一条街,使其成为展示临夏回族风情、发展临夏民族商贸流通和旅游业的民族特色街区。

下菜市街区。下菜市街沿临夏市红水河,西起临夏市中心广场东端,东接环城东路,长约一公里。这条街原来是临夏市回族蔬菜水果及日常消费食品销售一条街,街道两旁除清真日杂副食铺、清真牛羊肉铺等固定的商铺外,每天都有近百个蔬菜、水果、副食品流动摊贩聚居,主要满足临夏市回族,以及市区和近郊群众的日常生活用品消费。

韩家寺街区。北接下菜市街,南接前河沿路,是八坊回族聚居区最为热闹的零售商业一条街。在长约一公里的街巷两旁,有上二社、下二社、韩家寺等三座清真寺,街巷两旁有百余家固定商铺,包括诊所、药店、渔具店、服装店、百货商店、清真淋浴理发店、清真饭馆和特色小吃店、工艺美术店、日杂用品店、劳保用品店、穆斯林服饰加工店、穆斯林日常及文化用品店等。在街巷中间马路上,有两百多家流动商摊,经营日用百货、服装鞋帽、音像书籍、五金日杂、干鲜副食、各色清真小吃等。

前河沿街区。分为东西两街,是清真副食干鲜食品、小食品、茶叶、日杂用品、服装、塑料制品、五金制品、日用百货、摩托车及配件、化妆品、陶瓷、藏衣藏饰、马具等商品的批发一条街。整个前河沿街有一千多家大小商户从事各种商品的批发和零售。其中,前河沿东街的商户主要经营清真干鲜副食、小食品、藏族马具用品、日杂百货、塑料制品、茶叶,位于该街的东部批发市场是临夏市最大的服装鞋帽批发市场;前河沿西街商户则从事五金制品、藏袍藏饰帐篷、陶瓷、化妆品、摩托车、家用电器等的批发。前河沿街是兰州通往甘南、四川藏区的必经之路,所以沿街路旁有许多大型、小型的清真宾馆(旅社)、饭店(餐馆),供各方进货商食宿。此外,还有大型停车场和货物托运部。

滨河路街区。这是改革开放后新建的汇集休闲餐饮和民族用品生产销售的一条街,位于大夏河畔。其中段正好环绕临夏回族聚居区,路旁分布着许多由临夏市回族开设的藏族帐篷及藏族服饰加工厂、民族用品加工厂、各类清真特色的餐厅和一些休闲娱乐场所。滨河路正在兴建民族特色工业园区,滨河路街区也正在成为临夏市新的民族特色街区。

环城路街区。分为环城东路街和环城西路街,是临夏市通往西部牧区和东部农区的重要通道,沿环城西路西行经土门关可达甘南、四川藏区;西北方向经积石山可达青海、西藏;沿环城东路可经东乡到达兰州、陇西,渡黄河可达永靖、兰州。由于这两条路是重要的交通孔道,所以沿街都是大型的专业市场、宾馆和工厂。

随着临夏市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民族特色产业结构的形成,在传统的“围寺而居”的教坊地理空间纳入城镇地理空间基础上,形成了围绕教坊地理空间的商业街区,形成了“围坊而商”的临夏城镇街区经济,从而形成了临夏市“围坊而商”的民族特色经济空间结构。(11)

三、以回族文化特色为主的多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临夏市居住着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18个民族,各民族文化缤纷多彩:汉族的道堂寺庙建筑艺术和精湛木刻技艺;东乡族多彩的刺绣,精巧剪纸和擀毡艺术;保安族的保安腰刀工艺精美,打制技艺高超;撒拉族的“骆驼舞”姿态优美,寓意深刻。多民族共居的临夏市以回族人口为最多,是国内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具有浓郁的回族穆斯林文化风情。独具特色的临夏市八坊回族民俗文化、民居古巷、中阿艺术相结合的清真寺建筑风格别致,精美回族砖雕、葫芦雕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回族“花儿”艺术自成一脉、源远流长。临夏市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特别注重传承和发展回族文化,保护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使临夏市成为浓郁的回族文化特色为主的多民族文化共存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现代城镇。

民族特色文化建筑和遗产保护。如今,临夏市政府已将清真老王寺、清真北寺、清真老华寺、南关清真大寺、大拱北、东公馆等临夏市历史悠久的清真寺、拱北等回族历史文化遗迹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临夏回族传统民居建筑是临夏市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典建筑,设计巧妙、建筑精美、院落布局特色突出、砖雕木刻精细、建设年代久远,有的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夏砖雕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开发。临夏砖雕是临夏民间建筑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它历史悠久,以立意新颖,构图严谨,造型生动,雕工精湛而著称。作为古老的民族建筑艺术之精粹,砖雕作品在临夏随处可见。无论是在清真寺、拱北,寺庙建筑群中,还是在寻常百姓家中,以及城市广场、企业场所、公园园林,都能看到精美的砖雕。临夏砖雕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将砖雕艺术品转化成为民族特色产业,在保护砖雕艺术的同时,临夏市还积极鼓励砖雕艺人自主创业。

葫芦雕刻艺术的保护和开发。临夏葫芦雕刻艺术经过几十年的保护和挖掘,已成为临夏地区特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堪称临夏民族艺术文化的一绝,与临夏建筑艺术中的砖雕、木刻、彩绘一样,是临夏名片之一。2006年,临夏葫芦雕刻被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大力开发葫芦文化艺术产品,临夏市建立了临夏市工艺美术公司为主体的生产加工基地,带动民间艺人和农户320多人常年从事葫芦雕刻的生产经营,年增加收益数百万元,为民族民间特色手工艺品保护和开发做出了贡献。

“花儿”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花儿”是流行传唱于西北回族、汉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裕固族、藏族、土族等多个民族间的一种民歌艺术。古河州(今临夏回族自治州)是花儿的发祥地,2009年“花儿”被列为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夏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采录基地。2012年,作为临夏市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河州花儿文化生态园”一期工程的“河州花儿文化艺术苑”正式建成开业,这是一个集民族文化创意、花儿艺术传承保护、穆斯林饮食文化展示、花儿歌手培训、花儿艺术创作、民族服饰会展、花儿文化传播及花儿文化主题旅游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复合型的文化产业园区。2013年8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文联和临夏州政府共同在临夏市举办了首届西部“百益杯”全国花儿歌手大奖赛和第三届中国花儿学术论坛,来自西北各地的100多位各民族花儿演唱歌手和40多位花儿研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有力地推动了花儿艺术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古街区的保护和开发。八坊十三巷是临夏市最具文化品位、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古街区,是临夏的历史符号之一,承载着临夏的文化记忆。近年来,临夏市将“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保护改造项目”列入全市重点发展十大项目之一,委托专业的规划设计单位对该项目进行了科学规划和技术论证。确定了面积约为0.5平方公里的保护区,按照“修旧如旧,恢复原貌,合理利用”的原则,规划将严格保护八坊十三巷基本的地理格局和文化风貌,优化保护传统居民风貌,将八坊十三巷进行分区规划,分为滨水休闲区、院落休闲区、原生风貌观光区、创意工坊区、文化博览区、民俗风情区等八个功能区,建设穆斯林商业街,打造临夏作为少数民族特色城镇的第一印象。

通过对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和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临夏市将建设成为以穆斯林生活居住为基础,以中国的原生回族穆斯林生活情景为特色的文化休闲聚落;建设省级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临夏建设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撑;最终打造成国家级“两个共同”的典型样板工程,成为“城中村”改造范例和保护回族文化遗产的实施范例。

四、以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服务为基础的制度和机制建设

临夏市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加强社区建设,建立和完善城镇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制度和机制。改革开放后,临夏市现代城镇居民社区建设在国家城镇行政体制改革和加强城镇社区建设的过程中,街道成为法定的基层社区组织,在街道下又划分出若干个最基本的社区——居民区;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是城镇地方基层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在街道设立的派出机构,街道下面设置居民委员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临夏市在西关办事处7个居委会,47个居民小组中进行试点实行民主选举的居民委员会制度。1996年,临夏市民政局制定《临夏市社区服务发展规划》,组织下岗职工和志愿者共同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年底,全市设社区服务网点91家。1997年新增社区服务组织26个,新建达标升级居委会3个。2002年,民政局制定《临夏市城市社区建设2002—2006年规划》,东关、西关、红园、八坊四个办事处开始社区试点工作,有7个社区居委会挂牌成立。2004年,成立临夏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社区选举领导工作小组,45个居委会合并为27个居委会。社区居委会每届任期三年,办事处干部职工担任社区主任,担任社区干部的居民每月领取补贴。2005年10月临夏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制定了《临夏市社区干部退养办法》。同年,全市27个社区全部落实办公地点,建成标准化社区18个,建立各类服务机构17个,社区文艺队和社区文化活动站(点)15个。(12)如今临夏市各社区都有民众选举的居民代表担任社区副主任和社区民事专干,形成了以国家正式职工为主,居民选举干部为辅的社区民主管理队伍。

经过城镇社区体制改革后,原来的居民委员会通过合并形成了社区居委会。由此,临夏市形成了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下的多社区居委会组织结构,每个街道办事处下属多个社区,每个社区又由多个居民小组组成,每个居民小组则由一定数量的家庭组成。形成了“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家庭”组成的社区组织管理服务体系。以八坊街道办事处为例,截至2008年,八坊街道办事处辖4个社区,32个居民小组,4316户家庭。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国家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临夏市不断加强了对宗教场所的管理。1986年,由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局、市伊斯兰教协会组成工作组,配合西关街道办事处对清真城角寺管委会进行整顿。到次年2月,全市所有宗教场所管委会班子都经过整顿,调整班子负责人47人,全面改选班子12个,帮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宗教场所和寺坊逐步纳入正规化管理轨道。(13)如今,临夏市各清真寺、拱北都成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设有主任、副主任和寺管成员,具体负责寺坊的管理和日常事务。管理委员会主任及成员由民众选举产生后,再由管理委员会聘请阿訇任清真寺教长,具体负责清真寺宗教教务和教学活动。管理委员会成员及阿訇都要报国家宗教管理部门和市伊斯兰教协会审批备案,国家宗教管理部门对各清真寺聘请的阿訇进行登记并颁发阿訇证。各清真寺寺管会和教长依照国家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制定寺务管理制度和教学制度,依法对寺坊进行管理。

近年来,临夏市不断创新宗教事务管理,积极搭建载体平台,开展了多种活动,充分发挥了宗教界积极作用。市政府在宗教界广泛开展了“三比一促”、“双百双联”、“双关”活动和“三讲”活动,引导宗教界在扶贫济困、捐资助教、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注重提高宗教界人士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全面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宗教界人士制度和宗教界人士生活补助;组织开展宗教界人士观摩考察、政策培训和联系慰问等活动,实现了全市183所宗教场所联系慰问、教育培训、观摩考察、免费体检的全覆盖。2013年上半年,市政府组织宗教界人士开展学习培训、座谈交流、观摩活动5批、1100多人(次);为241名宗教界人士发放生活补助13万元;为41名生活困难的宗教界人士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先后3次组织300多名宗教界人士赴发达地区考察学习。这些举措激发了宗教界参与“两个共同”示范市建设的热情。宗教界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开展群众工作,在回族聚居的红园新村路综合改造、新西路拓宽改造、红水河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中,沿线各清真寺和拱北的宗教界人士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带头签订协议、带头拆迁建设,自发协助党委、政府开展政策宣传、化解矛盾工作,为城镇化过程中城镇环境改造项目的和谐拆迁、顺利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14)

建设和谐社区是近年来临夏市提出的促进城镇社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和措施。社区民族干部和社区居民在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与回族传统文化中提倡的积极处世、孝顺父母、兄弟友爱、夫妻和睦、邻里友好、尊老爱幼、扶弱济困、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等和谐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倡导“家庭和睦、邻里相守、安定有序、和谐共处”的社区和谐理念。2008年以来,临夏市在各城镇回族居民社区中开展“平安家庭”、“平安社区”、“文明社区”的建设和评比活动,使得临夏市社区居民的民族法制和诚信友爱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社区生活秩序、社区建设和社会治安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五、开发与美化相结合的城镇生态环境建设

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指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这表明评价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对于生态文明的状态,乃至建设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临夏市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评价体系、考核奖惩,以及重大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等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和机制。在加快经济增长,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注重节能降耗的同时,加强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和管理,不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从源头上预防、控制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制定下达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全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下达的指标之内,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削减任务全面完成,使临夏市成为空气质量优良、天空湛蓝的美丽城镇。

临夏市在城镇化过程中不断加强城镇旧城改造、新城区建设、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使得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先后完成了南北滨河路绿化带、红园广场、市中心广场绿地、新华小区、临夏市滨河广场和滨河体育场等一批基础服务设施和生态建设项目;完成了临夏市区内交通主干支干道路面改造和绿化工程,实施了红园路拓宽绿化,滨河中路、东路建设与绿化;完成了团结北路、大小西关路、新西路拓通改造和绿化美化等城镇生态环境改造项目。加强绿色生态公园建设,现今临夏市东西南北已经建成了的东郊公园、南龙山森林公园、万寿山公园、袍罕山庄等生态绿化公园,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改造项目面积达7200多亩。南北滨河路绿化带是在大夏河周边城区全力打造的绿色生态长廊,其总长十公里,现在种植了各种牡丹花卉,成为十里牡丹长廊绿化带。

近年来,临夏市广泛发动和组织各级干部职工和城乡群众,多次深入开展城市综合管理、集中整治活动,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管理和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品位,让美丽的城市井然有序,给广大市民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干净整洁、舒适宜居城市生态环境。2013年11月,临夏市在全市开展城镇综合管理、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集中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大力实施“净化、亮化、美化”三大工程。通过综合治理,市容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改善,一个环境整洁、规范有序、文明和谐、舒适宜居的依山傍水生态园林城市正在形成。

在即将展开的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临夏市高度重视城市规划管理和生态建设,按照三园三区的布局和“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要求,高起点编制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努力提高城市环境建设的档次和品位。注重城市的垃圾污水处理、严格控制市区空气污染排放,大力实施30公里环城生态绿化带建设,全面完成红水河河水净化治理、南北两山绿化造林、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等生态工程,力争到“十三五”末,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5%。

六、结语

临夏市在建设城镇化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情况和体现民族特色的城镇化路径和模式。它将传统回族社区和现代城镇居民社区功能进行整合,形成了传统寺坊社区和现代城镇居民社区相结合、互动互补的二元一体社会结构;将回族传统的生计方式和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建设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市场经济;将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城镇生活样态;通过传承和保护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将其融入现代城镇文化体系之中,使城镇化建设体现出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民族社会管理制度与服务机制,探索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政治建设之路;通过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并行的方式,使城镇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从而走出了一条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等有着重要的关系。民族地区在走向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使传统民族特色文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将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传统生计方式与现代市场经济和产业规划相结合,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将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传统社会结构与现代城镇社会结构互相衔接;将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民族习惯与现代城镇制度建设相适应;将传统民族文化认同与现代城市文化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整合;将民族长期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建设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相协调,这是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注释:

①刘海平:《新型城镇化内涵探析》,《决策探索》2012年第7期。

②参见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编:《人的城镇化:40余位经济学家把脉新型城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版,第63、69页。

③参见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与具体路径》,《理论参考》2013年第5期。

④参见新玉言主编:《新型城镇化:理论发展与前景透析》,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

⑤参见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1期。

⑥参见王志云:《加快首都西南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与对策》,《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年第9期。

⑦参见钟海燕:《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构建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的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版。

⑧孟航:《文化实践与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民族》2013年第6期。

⑨参见李优树、苗书迪、陈丹、谢弈林:《藏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探讨——以康定县为例》,《经济地理》2013年第5期;居来提·热合买提、李文君、月尔妮莎·喀斯木:《南疆三地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模式选择》,《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龙兴昌:《湘西自治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考》,《三峡论坛》2011年第4期。

⑩本文中未注明出处的资料和数据均来自笔者的实地调查。

(11)参见王平:《城镇回族聚居区“围坊而商”的经济结构模式——以甘肃临夏八坊回族聚居区为个案》,《民族研究》2012年第5期。

(12)参见临夏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临夏市志》(1986—2005),甘肃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第598—599页。

(13)参见临夏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临夏市志》(1986—2005),第730页。

(14)参见金永成:《临夏市创新宗教事务管理》,《民族日报》2013年10月14日。

标签:;  ;  ;  ;  ;  ;  ;  ;  ;  

民族地区新型城市化道路与模式探讨--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为例_回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