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视角分析国内企业基础研究现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自主创新能力论文,现状论文,基础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认为, 基础研究是不带有任何应用目的的寻找新知识的研究,而应用研究是为了特定应用获得新知识的研究。事实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现实中是比较难以区分的[13]。Salter和Martin(2001)将基础研究视为包括为了获得新知识的“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和具有某些实际的应用背景,但不明确针对具体过程和具体产品形式的战略性研究[ 2] 。 我们认为, Salter 和Martin的这一界定,更适用于在企业层面上理解基础研究活动。科技发展的源头在于基础研究的重大发现,当今的信息产业、生物产业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都是植根于基础研究的发展。因此,陈佳洱院士指出:“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基石。[1] ”对企业来说,之所以强调“自主”二字,主要是体现在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把握。基于此点认识,我们着重对国内企业从事基础研究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调研,并针对如何促进企业基础研究从而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是否应该参与或组织进行基础研究,曾一直存在争议。Arrow(1962)[3] 和Nelson(1959)[9] 认为,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研究与开发的社会回报大于对企业的回报,从而会导致企业对研究开发投入的不足。然而,伴随着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潜力逐渐得到释放,后期逐渐有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内部基础研究活动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地在增强[8]。Pavitt(1987)[10]、Rosenberg(1982)[11]、Cohen和Levinthal[5] (1989)等人在其研究成果中明确指出,由于研发活动的不确定性,在科技成果的生产机构与应用机构之间达成完整的合同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企业内部基础研究具有很强的应用针对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实表明,发达国家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在逐渐加大。因此,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从事基础研究已经成为必然。
而从自主创新的视角来看,基础研究是企业积累知识和奠定能力基础的必要环节。自主创新的实现离不开内部知识的积累和对外部知识的吸收——内部知识的积累、是吸收外部知识的基础。Cohen和Levinthal[4](1990)认为,企业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特定的结果,而是为了提供一般的背景知识。许多研究也表明,从事基础研究会帮助企业更好地吸收外部知识[6][7]。Cohen和Levinthal(1990)最早将“辨识外部有价值的新知识,吸收它并最终将其市场化”的能力界定为吸收能力。笔者认为,吸收能力虽然注意到利用外部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忽视了内外部知识的融合会产生吸收基础之上的改进,从而可能会形成新的创新产出——笔者将这一整合内外部知识形成新的创新产出的能力,称之为“学习能力”。这一学习能力是企业建立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交流的能力平台,同时,也是促使企业进行产品创新、获得市场先发优势或成为一个快速跟进者的基础。
企业基础研究主要是为学习能力提供一个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是促进企业创新,最终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基础研究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学习行为和选择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由于科研过程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创新可能会导致新的研究产生[12]。从而,创新能力的增强也会提升企业基础研究的水平。它们之间的水平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基础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我国企业基础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1.企业成为R&D活动的最主要执行主体,但其基础研究投入相对不足
自1995至2004年,我国R&D经费执行部门的分布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研发机构的R&D活动经费明显下降,而企业的R&D经费支出呈逐年增加趋势,已经成为最主要的R&D活动执行部门。截至2004年,国内企业R&D经费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6.8%。
但与企业R&D经费总量和占全国相对比重的快速增长相比较,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经费支出增长较为不足。反映在:首先,从企业内部的R&D活动经费支出来看,我国企业基础研究加上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之比为1:11,OECD 国家的这一比例为3:7。2003年,国内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内的投资为6.4亿元, 仅占企业全部R&D活动经费支出的0.7%(见图2)。其次,从企业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的比重来看,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企业基础研究所占比重大于三分之一,甚至超过政府研究机构。在我国,基础研究活动几乎全部在政府部门所属的研究机构和高校中进行的。2003年,企业的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仅占全国基础研究支出的7.3%(图2)。
图2 企业R&D经费支出在不同R&D活动类型间的执行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指标2004.北京,科学技术部,科技文献出版社,2005.8
从R&D人员投入状况来看,企业基础研究的人员比例过低。2003年国内企业研发人员中90%以上从事试验发展,从事基础研究的R&D人员仅有0.85%。2003年,全国基础研究活动人员中,有64.9%在高等学校,28.7%在研发机构,企业仅占6.5%(见图3)。
图3 基础研究人员的部门分布(单位:万人年)
资料来源:2004中国科技指标,北京,科学技术部,2005.8.第一版
2.企业参与国家基础研究项目较少,基础研究领域的产学研合作较弱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单位的分布和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负责人的单位性质来看,企业参与国家基础研究项目太少。表1和图4中,企业参与主要包含在“其它”项中,可以看出,企业参与国家基础研究项目无论在数量还是金额上均较少。
表1 2001—2005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情况按单位性质分类比重(%)
图4 国家973计划“十五”在研项目承担人员按单位性质分布
资料来源:http://www.973.gov.cn/RendCont.aspx?aid=285
由于国内企业的技术能力较弱,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也相对较少。伴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竞争的加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资研发机构,研发战略也逐渐由产品的本土化研发向基础和应用研究转变。高校、科研机构与跨国公司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在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本土企业。而在一些国家基础研究项目中,企业参与较少,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究的比重也相对较少。
3.国有企业是投资基础研究的主要力量,但其资助强度相对弱于外资企业
从各类企业内部的三种R&D活动类型的经费支出和人员投入来看,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较其它类型的企业更为重视基础研究的投入(见表2)。 港澳台投资企业的研发投入过少。这与港澳台投资企业多集中在加工贸易领域,主要利用国内的廉价劳动力成本获利的情景相吻合。
表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企业R&D经费支出和人员状况
尽管国有企业无论从整体总量还是从企业内部研发活动的分类资助上,都体现出作为主要力量的优势,但是从单位R&D人员的资助强度上,国有企业却是相对较低的。与之相比,外商投资企业的资助强度最高(见表3)。 这表明国有企业虽重视基础研究,但资助的研究方向可能相对分散。而外商投资企业从其全球战略出发,在中国从事基础研究活动的规模和强度都在不断增加。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独立研发机构,凸现了这一趋势。
表3 企业基础研究资助强度比较
4.制造业的企业基础研究发展最快,医药制造业的企业基础研究比重最高
制造业的基础研究活动经费占各行业全部支出的比重最大,近60%。这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最大直接相关(见图5)。
图5 各行业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部支出比重
资料来源:2000全国R&D资源清查综合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5.第一版
企业基础研究活动具有行业分布不均衡的特点。我们着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基础研究规模和强度分布进行了比较,发现医药制造业的企业基础研究强度和占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研究规模的比重都是最高的。而产业规模较大的半导体和其它电子产品制造业,企业投资基础研究的强度和规模并不大(见图6)。
图6 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研究状况
资料来源:2004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1
5.小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比重高于大中型企业
从理论上讲,大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应该高于小企业。因为基础研究回报是长期的,只有那些在长期中肯定存在的企业才会进行投资,因此,大部分成功的基础研究实验室都在大企业中。此外,如果研究成果很难申请专利保护,那么研究收益很难资本化,必须结合到产品改进和工序改进里,这就意味着市场越大,获得的收益越多。这是小企业所做不到的。并且,从企业自身来讲,大企业产品多样化,有力的营销和分销网络可以增加研究成果应用到经济用途的可能性。因此,大企业应该比小企业更有优势进行基础研究。
然而,从目前国内的实际状况来看,国内小企业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比重要高于大中型企业(见表4),大、中、小型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占企业R&D投入的比重分别为:0.2%,0.18%,0.7%。其中,主要原因是小企业中包括许多转制的科研院所,而这些科研院所的研发活动相对集中在产业上游环节,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相对较高。当然,如果扣除转制科研院所的部分,小型企业的基础研究比重为0.1%,低于大中型企业的水平。
表4 2000年不同规模工业企业R&D经费按活动类型分布(单位:亿元)
6.企业基础研究过于注重商业效益,有待进一步与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
从企业基础研究活动的产出来看,企业基础研究的目标过于注重商业效益和短期目标。据国际惯例,一般将科技论文发表作为衡量基础研究活动产出的主要指标。鉴于当前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由知识推动,对知识的拥有以及对知识产权的拥有也成为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目标之一。企业基础研究活动尤其与发明专利紧密相关。因此,我们也将发明专利作为衡量企业基础研究活动产出的主要指标。
图7中可以看出,企业发表科技论文的绝对数量日渐增加,但是,其占国内发表科技论文的比重却逐渐下降。这一下降趋势表明,近些年企业基础研究能力相对于高校、科研机构有所下降。自1996—2003年,国家面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计划经费大幅度提高,包括对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教育部985 工程等加大投入,而针对带动企业基础研究的投入较少。
不过,我们从本国发明专利职务申请的状况来看,国内企业基础研究的相对实力又有所增强。如表5所示,1996年,企业申请发明专利占全部申请量的比重在50%左右,至2003,已达到60%以上。与之相比较,科研机构的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明显下降,大专院校略有上升。
图7 企业发表科技论文占国内论文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指标2004.北京,科学技术部,科技文献出版社,2005.8
表5 1996—2003本国人发明专利职务申请的机构分布(%)
从发表科技论文和中请发明专利的对比来看,国内企业基础研究当前更贴近应用研究,注重商业效益,还没有从为企业创新能力发展提供知识基础、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来定位基础研究活动。当然,这与企业的发展阶段是密不可分的。
三、促进企业基础研究的政策建议
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已经表明,企业基础研究与创新能力提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然而,从对国内企业基础研究现状的分析来看,目前国内企业基础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投入不足,过于注重商业利益、没有为创新能力建立知识基础,不能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等等。基于这些分析和认识,笔者提出了以下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带动和鼓励企业加强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借鉴欧美等国的经验,一方面,在各种国家基础研究计划和项目中,更多地吸引企业参与,尤其是吸引大企业的参与。美国科学基金会指出:那些具有研究开发导向的大企业能理解并应用合作研究中产生的研究成果,他们真正能够参与到合作项目或计划。另一方面,应该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刺激和引导企业加大对风险较大的基础研究项目的投入。
第二,构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基础研究网络,加强产学研合作。显然,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并不是越多越好,企业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主体,在其内部研发支出中,基础研究必定不会超过应用开发和试验发展的部分。企业基础研究的目的更主要的是提升其吸收能力,搭建企业创新能力的知识平台。外部知识仍是企业的主要知识来源之一。因此,加强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是今后政策引导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不仅可以通过鼓励企业、高效、科研机构联合申请国家项目以促进合作,同时可以优先在一些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网络的建立。
第三,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利用。基础研究活动鼓励自由探索的特点决定了国内高校必须改变填鸭式的人才培养方式、增强互动性、启发式的教学,激发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独立探索。在创新人才的利用上,关键要形成鼓励人才流动的制度环境,产学研合作的真正实现有赖于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
基金项目: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资助专项(2004CCC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