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在逐渐增加,因此电力调配工作愈发重要。本文通过对电力配网调度管理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中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流程缺失、电力调度不专业等问题。进而提出改进电力配网管理技术的措施,从转变管理理念、专业化电力调度、建设基础设施等角度展开论述,旨在增强电力配网的管理效率,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配网调度;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引言
在全球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新一轮能源革命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能源技术创新带来能源格局深刻变化;电为中心,“两个替代”发展方向愈加明显,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电网发展的要求更加紧迫。电力调度控制作为电网运行发展的核心环节,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的强大后盾。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以来,对电力调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电网规模大、结构复杂,在正常及检修方式下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准确识别运行风险,提前做好预防控制措施,是提升电网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成都电网调度运行基本情况,从调度安全风险识别入手,分析电网安全风险与面临的挑战,提出有效对策。
1配网调度操作危险源定义
配网调度操作管理中危险源多出现在设备故障,人员失误,管理缺陷和环境因素之中。
1.1设备故障
配网设备故障(含缺陷)危险源是指配网运行中大型设备如:配电变压器、开关柜、分接箱、柱上开关、架空线路等由于性能降低而无法实现其功能的现象,在电力生产运行中,故障发生具有随机性,但又具有其必然性,各配电设备自身存在安全隐患,缺乏运行稳定性,势必会降低安全等级。例如配变生产厂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运行年限大于10年,负载率高于60%但低于80070,箱内声音、声强偶有明显的变化,并夹有细微杂音;开关柜、分接箱设备外观有较严重的锈蚀或油漆脱落现象,基础有破损或开裂;柱上开关及断路器有重大缺陷,外观有较严重的锈蚀或油漆脱落现象,分、合闸位置指示不正确,与当时的实际本体运行状态不一致,支架有松动、变形或腐蚀,机构箱内有积水、锈蚀;架空线路基础在水塘边,部分基础浸在水中等基础及防护设施状态,杆塔、导线、绝缘子串、金具、防雷设施及接地装置、辅助设施、架空线防护区等不合格状态量。
1.2人员失误危险源
配网调度操作中的人员失误一般指误调度、误操作所产生的事故。人员失误往往离不开环境、经济、人员心理状态等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人员失误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其特有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会导致不可预知的意外发生;但导致人员误调度、误操作的原因和频率是可以通过大量的观测、统计和分析来预测的。由于专业素质较低,心理抗压能力较弱,身体处于疲惫状态,周边作业环境较差,均会给配网调度操作带来风险。如: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忘记关闭设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操作失误;奔跑作业;临时使用不牢固设施;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等都是人员失误形成的危险、危害因素。
2电力配网调度管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理念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
电力配网调度在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电力配网调度管理技术,调整电网运行,合理分配电力供应。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市场环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也对电力配网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实际情况是电力配网管理没有结合市场经济环境,转变管理理念,导致其管理方式无法适应当前的电网环境。同时,电力配网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促使电力配网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极易发生重复,不仅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还影响电力配网工作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工作流程缺失,电力人员缺少专业技能
电力配网管理是确保电力运行的基础工作,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电力工作技能。但在工作过程中,电力人员没有遵守电力配网工作流程,致使其在工作中,仅是依靠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无法达到维护电网正常运行的目的,并且不规范的工作流程,还会对其造成极大的工作安全隐患。并且工作流程制度的不完善,让工作人员缺少工作依据。同时,电力配网调配管理在开展过程中,没有为电力工作人员制度专业的培训计划,导致电力工作人员缺少学习机会,无法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促使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无法跟上电力配网调度管理技术的发展,无法完成电力配网工作。
2.3基础设施较差,电力调度不专业
基础设施是确保电力配网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但在电力配网调度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导致电力配网的基础设施较差,无法为电力配网提供技术支持。并且由于基础设施供应商对电力配网工作了解的不全面,致使其为电力配网提供的基础设施,与实际工作情况并不相符,影响电力配网工作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在电力配网调度中,定期维护电力配网设施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但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其缺少相应的检修流程,不仅无法达到电力配网检修的目的,也影响电力配网调度管理的正常运行。而且电力调度员的不专业化,对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与电力配网调配工作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电力调度员在工作中的不规范操作,责任意识缺失等都会给电力调度工作带来隐患,甚至造成事故。
3改进电力配网调度管理技术的措施
3.1转变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电力配网调配管理的重要工作。面对电力配网调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电力配网工作的正常运行。首先,电力配网的管理人员应对电力市场的发展形成正确的认知,转变管理理念,促使电力配网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增加其竞争力,推动电力配网的发展。其次,健全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制度,为电力配网调度的正常运行提供管理依据。管理制度在制定时,应结合实际电力配网工作,考虑当地电力供应环境与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而制定管理制度,让其推动电力配网调度的运行。从而形成高效化的电力配网调配管理。
3.2规划工作流程,建立培训制度
电力配网工作人员是电力配网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此,规划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让电力工作人员形成流程化的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其工作效率,还能够确保其工作安全。工作人员按照工作流程对电力设施进行检修,减少依靠经验检查电力系统的工作行为,增强发现电力设施故障的几率,能够及时对故障电力设施进行维修,提高了电力配网调度的管理效率。同时,建立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培训课程。针对不同的工作人员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让其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正确处理电力配网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3.3建设基础设施,专业化电力调度
基础设施是确保电力配网调度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力配网调度提供设备支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更新旧设备,选择符合电力配网调配特点的基础设施,形成良好的电力配网环境。同时,提升电力调度人员的专业水平。电力调度人员转变自身的工作态度,正视电力调度工作,按照工作规范,完成自身的工作。构建监督体系,定期检查电力配网调度工作,以促进电力配网调度工作的正常运行。
结语
电力配网调配管理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应用创新管理理念、规划工作流程等方法,解决了电力配网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制度缺失等问题,达到了增强电力配网调度管理技术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晓春.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的研究[J].广东科技,2014,23(16):77+60.
[2]陈静.关于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4):104.
论文作者:张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电网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正常运行论文; 人员论文; 基础设施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