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论文_董吉

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论文_董吉

南通市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站

摘要:施工技术是房屋建设质量的根本保证。在建筑工程领域,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工程项目施工的核心宗旨,也是人们关于住房提出了基本性要求。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而为了能够提高与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准确掌握关键施工技术。基于此,本文以建筑工程为切入点,对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关键施工技术;基坑开挖;混凝土;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纵观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历程,其中最为突出的工作成果就是实现了施工技术的优化与创新,使施工技术可以科学、合理指导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切实保证工程总体施工质量。从本质上分析,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巩固建筑行业取得的成果,就必须分析与综合研究施工技术。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但要严把质量关,也要提高施工进度,由此关键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基坑开挖施工技术

从建筑工程方面分析,基坑开挖虽然分成深基坑与浅基坑开挖,但是开挖施工顺序与施工方法的设计必须相同,而且还要严格贯彻“开槽支撑、分层开挖”基本原则。在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需要注意下述几点:①基坑开挖前需要完成测量与定位,抄平放线,明确基坑开挖具体长度,根据防线分块、分层进行开挖。②基坑的上口宽度需要根据基坑底面宽度和边坡坡度进行设定。③在进行基坑开挖时,如果基坑含水量比较大而发生失稳,或者是边坡比较陡、土壤质量比较差,那么就需要进行临时支撑加固,以免造成地基土出现扰动[1]。④关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开挖,需要提前挖好排水沟与集水井,从而保证基坑开挖工作的顺利进行。⑤雨季时施工,必须分段分时开挖,每开挖好一段,就要进行浇筑与垫层,而且还需要在周围砌筑土堤或者是挖好排水沟,以避免地面雨水进入到基坑中。与此同时,也要对边坡支撑进行定期检查,以避免坑壁遭受雨水冲刷、浸泡而出现塌方。⑥在完成基坑开挖工作之后,还应该严格验槽,认真进行记录,若是地基土质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要及时和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处理。

二、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工程施工设计,必须按照工程施工实际需求与工程质量标准科学设计。关于模板标高、轴线以及模板裂缝、尺寸等,要一一确定具体的设计标准要求。与此同时,模板选材也尤为关键,模板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施工成本等。模板和其支架材料,尽可能的选择高品质钢材,一般需要达到3号钢标准[2]。结合工程具体需求也能够选择新型材料或者是木材,其中木材必须要满足承重标准要求。树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选择,但是材料必须达到三级以上。进行模板制作与安装时,应确保工程结构与构件尺寸、位置准确。高强度、高刚度、高稳定性的模板,可以承受大压力、大荷载。此外,板缝必须严密,绝不可以发生漏浆问题。

三、钢筋施工技术

在进行钢筋施工前,应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的具体直径、根数、尺寸以及级别等下料,其中接头位置与保护层一定要达到标准规规定要求,这也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在钢筋施工时必须严格根据图纸设计要求进行,不可偷工减料[3]。制作钢筋前,应对钢筋表面进行清理工作,尤其是表面污垢与氧化皮等。如果施工现场不具备图纸设计要求的钢材型号,务必要经过工程材料部门与设计部门的一致同意,方可选择适合规格的钢材予以替换。根据钢筋下料清单完成钢筋加工制作,科学编写下料清单,详细标明具体编号、规格以及数量等。把加工完成的半成品分类的堆放于棚内,加强保护管理,以免发生污染或者是锈蚀。此外,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钢筋工应该进行跟板作业,这样才能够及时调整与加固[4]。还需要注意一点,原始试化验与现场复试,必须以化验单结果作为基本依据,如果没有达到标准要求,那么绝不能使用。

四、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之前,应按照设计具体要求进行级配与配合比实验。而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工程规范,完成各种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然后明确基准配合比,同时将实验结果作为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参考的标准。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混凝土自身温度、和易性等有关要素进行综合测量,查看其是否满足工程规定标准要求,当混凝土无分层、泌水与离析等有关问题之后,才可以组织混凝土浇筑施工。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根据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以及连续逐层推移等施工技术进行。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需要于混凝土初凝之前做好安全覆盖工作,其根本性目的是确保上层混凝土和下层混凝土间隔不要超出混凝土初凝时间,从而有效控制施工冷缝问题。在基础工程施工中,往往会需要应用比较多的大体积混凝土,所以在进行施工时应该选择混凝土泵送形式。按照具体的浇筑量与泵送距离确定泵送型号[5]。此外,混凝土应该选择振捣棒进行二次振捣,同时也要符合斜面分层浇筑施工工艺要求。经过二次振捣能够切实强化混凝土和钢筋之间握裹力,有效避免由于混凝土沉落而产生的裂缝问题,控制混凝土内部微裂。而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一般应对混凝土板块展开后续处理。第一步是对其表面进行平整处理,第二步是于混凝土凝结之前,选择滚轮完成压平处理,最后一步是选择塑料薄膜或者是特殊工艺生产的草袋等,将其覆盖在混凝土表面,以此进行养护工作,通常混凝土养护的时间至少要达到2周以上。

总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提高,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为了提高与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需要不断的优化与创新关键施工技术,有效把握与科学应用关键施工技术,从而才能够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性与可靠性,促进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瑜玮.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特点与关键技术研究——以华发水岸花园工程为例[J].江西建材,2017(09):143+142.

[2]符东臣.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2):112-113.

[3]欧阳辉,马赞.对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211+214.

[4]黄贵弟.房屋建筑工程节能施工关键技术及运用意义论述[J].建材与装饰,2017(36):28-29.

[5]龚剑,房霆宸,夏巨伟.我国超高建筑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发展[J].施工技术,2018,47(06):19-25.

论文作者:董吉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论文_董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