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讨论功能性胃肠疾病为非器质性病变,西药疗法主要是使患者口服西药,但对于未发生胃肠器质性病变的患者,该方式的作用较小,长时间服药极容易导致患者产生依赖性,存在着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甚至出现拒绝治疗的情况,导致患者发生胃肠器质性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多数患者并无器质性疾病,故临床治疗的目的性不强,无法有效使患者的疾病得以根治[3]。功能性胃肠疾病在古代医学上并无具体记载,但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可将其归纳于“胃痞症”,“胃脘痛”的范畴之中,该病主要是由于情志不遂,以及脾胃不和所导致[4]。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病因在于脾胃虚弱,故中医治疗应以健脾为主,使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正常,药方煎服,针灸治疗属于中医的常见治疗手段,复方加减结合辅助治疗能够使患者脏腑功能得到明显调节,运用中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5]。大多数的中药来自于动植物,属于纯天然的药物,在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低,并不会出现药物依赖等问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6]。中药方剂中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和胃生津功效;半夏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防风可祛风除湿;陈皮可理气健脾;白芍具有益肾健睥之效,诸药并用具有清热,解毒,利便等功效,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起到显著的缓解作用,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使患者治疗方案个性化,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7]。在本次研究中,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西医结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不适感。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西医结合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可降低心理压力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对患者带来的影响。综上所述,对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病情得到缓解,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杨敏, 王彦钧, 何雨芩, 等. 罗马Ⅳ标准在功能性胃肠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9, 18(4):407-410.[2]钟英强. 慢性腹泻与功能性胃肠病[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8, 17(10):774-777.[3]杨涛, 李天望. 李天望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经验探讨[J]. 光明中医, 2017, 32(24):3534-3536.[4]王娅琼, 葛思堂, 王启之,等. 结肠传输试验在慢性功能性便秘分型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3):294-298.[5]方秀才. 正确理解和客观评价功能性胃肠病的动力异常[J]. 中华消化杂志, 2018, 38(7):435-438.[6]陈丽萍, 方盛泉.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 2017, 32(23):3499-3502.[7]李宪哲, 谢明颢, 练磊.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应用及前景[J].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9, 9(4):236-241.
论文作者:罗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7
标签: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胃肠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症状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2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