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分析论文_冯靓 张丽

冯靓 张丽 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100176

【摘要】 目的:对家庭医生式服务在社区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中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医生式服务进行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率以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率以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引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加其对疾病的了解,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关键词】 家庭医生式服务;社区;糖尿病;依从性;控制率【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51-01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病程较长,且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的慢性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上尚无明确的根治方法,只能长期依靠药物控制血糖,但是许多患者的长期治疗依从性不高,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即停止用药和康复训练,导致病情加重.为此,本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了家庭医生式服务进行干预,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疾病.现将相关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数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社区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33:27;年龄最小的39 岁,最大的79岁,平均年龄(63.2±3.4)岁;病程最长的18年,最短的1.5年,平均病程(5.6±1.3)年.对照组6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34:26;年龄最小的40 岁,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64.5±3.6)岁;病程最长的17年,最短的1年,平均病程(5.2±1.2)年.120例患者均经临床病理确诊为糖尿病,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入选标准:患者无严重肝、肾、脏等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无恶性肿瘤性疾病;患者无呼吸道感染;患者意识清醒.本次研究为所有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治疗原理和治疗方法,获得其同意与配合.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性良好.

1.2 治疗方法 研究开始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详细询问其家族病史,检测120例患者的FBG、PBG、GHbA1e、TC、TG、HDL-C、LDL-C、以及AIP[3]等各项指标.为每位患者建立全面系统的档案资料,并做好详细记录.(1)对照组60例患者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对患者的血糖、血压、心率、尿常规等进行常规检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根据其具体情况予以磺脲类、双胍类[4]、胰岛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严格遵照医嘱告知患者服药剂量和方法;嘱咐患者定期到医院检查.(2)观察组6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医生式服务进行干预.包括家庭医生教育、饮食运动干预、用药干预、情志调适等[5].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率以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其中治疗依从性包括按照医嘱服药、自行停药和定期测血糖三方面.血糖控制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项标准.显效:患者血糖稳定,无其他不良症状发生;有效:患者血糖较稳定,无明显不良症状发生;无效:患者病情无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家庭医生式服务干预的效果越好.1.4 数据处理 研究结束后,将120例糖尿病并血脂代谢紊乱患者的临床资料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为93.33%.比对照组高18.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3)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3.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加之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糖尿病已呈现流行趋势[6].作为一种终身慢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尚不十分明确,但是通过多种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疾病,主要包括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调理、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等.但是许多患者由于家庭氛围的影响、缺少有效监督等因素,不能长期坚持自我调理,导致治疗效果较差,血糖控制不佳,疾病恶化.为此,本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开展了家庭医生式服务进行治疗干预,具体措施为以下几点:(1)家庭医生教育.成立专门的家庭医生医护防团队,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防保医生组成,对防护团队成员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发病原因、诱发因素、防治措施、用药指导、胰岛素注射等方面.使防护团队的成员充分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防治方法,提升专业技能[7].根据患者的特点和医生的特点进行对应分工,在上门家访和临床治疗过程中全面为糖尿病患者普及相关疾病知识,如诱因、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效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2)饮食运动干预.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帮助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宜以清淡为主,营养均衡,切忌暴饮暴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同时指导患者加强运动,运动量以自身负荷为宜,循序渐进,以提高身体素质.(3)用药干预.在给药时,详细讲解每类药物的用法用量,教会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也可适当予以针灸、按摩等方式辅助治疗.

(4)情志调适.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忍受疾病的痛苦,极易产生焦虑、悲观等情绪,可能出现治疗依从性差等现象.对此,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引导措施,多进行安抚,还为家属讲解家庭氛围及引导的重要性,争取家属的配合.定期为患者检测血糖,做出正确评估,当控制良好时可赞扬患者,控制较差时鼓励患者[8].还应多讲解疾病治疗成功案例,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率以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医生式服务,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引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加其对疾病的了解,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参考文献[1] 罗运飞,林楚,陈乃朝等.家庭医生制对社区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8):134-135.[2] 史庭璋.家庭医生制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的对照研究[J].上海医药,2012,34(20):45-46.[3] 张蓓燕,黄蛟灵,贺小林等.上海某社区糖尿病不同干预方式效果比较[J].中国卫生资源,2013,16(4):276-278.[4] 白朝晖,缪栋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慢性病预约门诊的实践[J].上海医药,2012,33(6):20-21,24.[5] 朱秀国,徐先锋.家庭医生制团队参与糖尿病前期患者管理的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15,29(10):161-162,164.[6] 陈虹,景素芬,潘华等.家庭医生制综合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评价[J].上海医药,2014,35(10):46-48.[7] 赵文穗,季黎明,邱琼等.家庭医生制下糖尿病双向转诊效果评估[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5):783-784,803.[8] 邹晓鸿,王海琴.家庭医生制服务糖尿病患者190例效果观察[J].上海医药,2014,35(10):55-56.

论文作者:冯靓 张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  ;  ;  ;  ;  ;  ;  ;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分析论文_冯靓 张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