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境论文,作文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作文教学存在许多不足:语文课本每单元之后几乎都有写作训练内容,但没有具体的写法指导;范文很难找,很大一部分课文都不能作为范文让学生充分利用;作文教学的模式僵硬死板,囿于技法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某种角度上说,当前的作文教学已陷入了困境。
造成这种处境的原因很多:没有权威的作文教材;学生阅读量小,视野狭窄;课文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课文很难作为范文启发学生;部分教者误以为大讲特讲技法就是“授人以渔”,殊不知那些抽象的名词、术语并不能让学生心领神会。
如何使学生走出作文的困境?
指导学生投入到生活的广阔天地里,感受生活,分析生活,评价生活,改造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同样可以说,作文的外延即是生活的外延。笔者注意创造条件让学生感受生活、分析生活、评价生活、改造生活。
淡化理论色彩,强化动机驱动力,使学生养成为生活而写作的习惯,不是为文写情,而是为情作文。笔者在指导《瞬间的抉择》一文写作时,给学生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苏州一男孩不慎从山顶跌落到悬崖上,他手攀着一块石头,众人在山顶围观,却无一人救他。这个小孩挣扎了五分钟,掉进深渊死了。学生听罢,深受震动。结果,学生写这篇文章相当顺手。
研究学生心理,尊重理解学生,让他们畅所欲“写”。如《我说老师》这篇作文,一位教者对学生说:“你们要写出花朵对园丁的情谊……”一句话堵死了学生思维空间。难道老师仅只能用园丁作比吗?难道学生仅只能用花朵设喻吗?否!笔者在教学生写作时,往往这样教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去写。”这样一来,学生写作时没有“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往往速度快,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较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