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护理系 重庆 400038)
【摘要】 前列地尔药物在临床作用广泛,但给药过程中容易发生静脉炎、疼痛等不良反应。本文综述了对于前列地尔导致静脉炎的预防方法。从剂型的转变、给药方法、外用敷料、护理管理方面作了阐述。为将前列地尔输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降低,以能更安全、广泛地使用药物。
【关键词】 前列地尔;静脉炎;预防
【中图分类号】R5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005-03
Summary of progress of high prevention of phlebitis caused by Bristol Qin Qin.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Abstract】Lead to drug widely in clinical effect, but in the process of drug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phlebitis, pain. Review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front to the prevention of phlebitis caused by the method. From the transition of the dosage form, dosing method, external use dressings, nursing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Forefront; Phlebitis; The prevention of
1.介绍
前列地尔即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是一种人体含有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一般细胞均可合成,但合成含量微小[1]。前列地尔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栓形成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对心肌梗塞、冠心病、动脉硬化、血栓等心血管疾病优于传统心脑血管药物,对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急性脑梗死,慢性肺心病,慢性重型肝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等证实有效[2-3]。前列地尔采取静脉给药,药物经肺部代谢。在输注过程中可出现静脉炎,皮肤发麻、红肿、疼痛、瘙痒,偶见头晕、头痛、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静脉炎与皮肤红肿疼痛约占50%[4]。静脉炎分级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11年修订)》,将静脉炎分为0~Ⅳ级,0级为无症状;Ⅰ级为穿刺部位发红、伴或不伴有疼痛;Ⅱ级为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Ⅲ级为穿刺部位疼痛伴发红,条索状物形成,可扪及条索状的静脉;Ⅳ级为输液部位疼痛伴发红,条索状物形成,可扪及条索状的静脉大于2cm,伴脓液流出。[5]本文就前列地尔致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稍作概述。
2.前列地尔剂型改变
前列地尔最初的粉针剂,采用大剂量、长时间给药,副作用多,如非感染性静脉炎、疼痛等。不良反应受到保存、运输、个体差异的影响较大。而后改进产生前列地尔注射液,是前列地尔的脂肪乳水针注射剂(凯时),外观呈白色乳状。是将不溶于水的前列地尔溶于注射用大豆油中用高压匀质机将其封入直径仅为200nm的卵磷脂包裹成脂微球中,而制成脂肪乳注射液。此制剂稳定性好,靶性强。刺激性较小,提高了疗效。在脂微球基础上提高工艺制成前列地尔脂微球干乳剂,为白色或类白色冻干块状物或粉末。具有更好的靶向性、持续性、高效性,物理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更高。不良反应随之减少。现在临床多用此种制剂。除此外还有前列地尔环糊精包合物,可在常温下贮藏,但是环糊精制剂分子量大,不具备靶向性,且注射用辅料存在风险,对肾脏造成一定损伤。在脂微球干乳剂基础上吉川浩史研制了一种含有前列地尔的脂肪冻干注射用粉末。稳定性和靶向性更高但 成本也提升很多。另外也有人研究出了前列地尔新剂型如注射用前列地尔胶束和前列地尔磷脂纳米微粒等[6-10]。剂型的研制和变化一方面提高了前列地尔药物的适用性,使得药物更高效作用于所需部位,减少药物用量,提高靶向性。同时剂型的研制也极大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由于前列地尔扩血管的特性,用载脂体包裹之后对于输注过程中发生的静脉炎和疼痛、炎性反应都有所减少。
3.注射方式影响静脉炎发生
在凯时说明书中注明:成人1日1次,前列地尔(5~10微克)+10mL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缓慢静注,或直接入小壶缓慢静脉滴注。静脉输液引起静脉炎的最主要原因是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引起的渗漏性损伤,局部pH值改变、代谢及渗透压改变、细胞溶解、化学递质释放所致。前列地尔注射剂为PGE1包裹脂微球。脂微球易受温度的影响而破坏,暴露出PGE1,其扩张血管作用易致局部静脉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体渗出。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致炎因子和致热源,能引起静脉内膜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疼痛、发热、红肿等。陈淑绮[11]黄超英[12]实验前列地尔静脉注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静脉滴注。陈依鸽[13]等实验表明静脉侧壶滴注前列地尔的给药方式能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并且静脉炎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静脉滴注、稀释静脉滴注、静脉推注、侧壶滴注。
但张艳[14]程晓蓉[15]等认为,采用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的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大幅度减轻了患者的血管疼痛,静脉炎发生率较静脉注射低。根据不同结果分析静脉注射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通常由很多因素决定:静脉滴注时滴速过快[16],药物本身刺激性,选择血管条件,患者自身身体素质,护士规范操作[17],输液套管材料[18]配药操作程序[19]等。按照常规减慢输液速度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前列地尔化学活性高,持续给药过程中药物因环境、保存条件不同导致颗粒分解破坏程度不同,就可能导致前列腺素E释放,本身致炎作用和扩血管作用使得静脉炎发生率高。因此剂型稳定性十分重要。如保存恰当、现配现用,有研究提示前列地尔脂微球在4小时内若输注完毕,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配伍颗粒是稳定的,静脉滴注也相对安全[20]。而静脉炎发生与输注药物时间、浓度也有关。静脉滴注可使浓度较高,在血管条件不十分良好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静脉炎。因此在配伍方面尚存在争议,并且需要进一步更合理的试验验证。
姜燕等[21-22]实验验证使用精细过滤输液器能够明显减少静脉滴注前列地尔致静脉炎的发生,静谧过滤输液器其终端可过滤3μm介质,而普通输液器可过滤10~12μm介质,非药性不溶性大颗粒杂志可避免引起输液不良反应。袁敬芳[23]等实验表明前列地尔静脉微量泵泵入与手工静脉注射相比,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而且注射部位色素沉着和血管走向不清的发生率下降更为明显。曹蓉[24]提到使用超低密度聚乙烯药液过滤输液器(TPE)将药物不经任何生物屏障直接输进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独特给药方式,并且应用前馈控制,即对所产生的后果进行预测,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可能出现的偏差的护理方法,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此方法亦可用于其他刺激性药物治疗所致静脉炎的预防。
对于前列地尔等本身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输注时因根据实际情况变幻输液部位。邱程芬[25]提出采用钢针要比留置针产生的不良反应小。因为针直径小,每日更换输注部位,并且在血管条件良好时,比留置输入安全。对于老年人更是如此。而留置针置入时间、安全性、静脉炎、感染风险[26]至今都有许多争议。但在临床上使用时,面对不同患者应当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王准[27]对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冠心病患者行OPCABG时,通过肺动脉输注前列腺素E可降低肺动脉压同时又不显著影响体循环压力,效果优于经中心静脉输注。其中药物对血管的反应阐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Emiko Kohno[29-29]等提出在前列地尔配伍中加入碳酸氢钠以提高溶液pH以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其加入7%碳酸氢钠溶液5~10ml至溶液pH升高至7.4,接近人体水平后输注前列地尔,静脉炎发生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国内文献中尚无此类方法报道。据查阅前列地尔与碳酸氢钠没有发现配伍禁忌。因此需要国内同行进一步试验,确认安全性以应用于临床。
4.外敷方法预防、治疗静脉炎
PGE1所引起的疼痛和静脉炎主要是降低了皮肤中痛觉感受器的阈值,使患者静脉给药局部出现痛觉超敏或痛觉过敏,造成交感神经功能障碍而产生的炎症反应。传统预防和治疗静脉炎采用冷热敷或硫酸镁,但近年来产生许多新药物及辅料相比较会有更好的效果。丁卡因、地卡因作为一种脂溶性局部麻醉药,其作用是稳定细胞膜,阻止痛觉的产生和传导,而对抗PGE1的致痛作用,外涂仅作用于涂药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而对周围组织无浸润,外涂效果明显优于冰敷,硫酸镁外敷法。实验发现丁卡因、地卡因皮透剂镇痛效果与剂量、浓度无关,可能由于输液过程中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有关。因为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较静息的神经对局麻作用更敏感。使用一次可维持大于4h作用[30-31]。
陶红艳[32-33]等提出外敷多磺酸基黏多糖(喜疗妥)的方法,在穿刺前、中、后在静脉穿刺上方沿血管走向均匀涂抹多磺酸黏多糖乳膏,一般范围为5cm*20cm,并按摩致能迅速穿透皮肤,抑制组织中蛋白质分解酶及透明质酸酶的活性,促进水肿与血肿的吸收,抑制血栓形成和生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受损组织再生,抗渗出和促进伤口的愈合。另外,它能抑制各种参与分解代谢的酶以及影响前列腺素和补体系统,具有抗炎作用。同时多磺酸基黏多糖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反应的消退。多磺酸基黏多糖乳膏在体表迅速被皮肤吸收,并在静脉及周围结缔组织发挥药效,从多个方面同时作用,共同完成对静脉炎的预防。中药采用三黄软膏、金黄膏外敷[34-35],经皮肤吸收后,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药物的吸收,加速静脉炎症状的改善。与多磺酸基黏多糖有相似效果,但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康惠尔增强型透明帖是水胶体敷料,常秀梅[36-37]将其用于预防静脉炎或静脉疼痛。水胶体辅料上层表面为聚氨基甲酸乙酯半透膜,能减轻疼痛。由弹性聚合水凝胶与合成橡胶和粘性物混合加工而成。可牢固地粘贴于创面边缘,以线性方式膨胀,有很大吸收液体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胶状凝胶对渗液的可溶性物质呈现一具吸收梯度,能清除细菌的毒性产物和细胞碎屑。水胶体中含有蛋白质和多糖,可为细胞相互作用,通过释放单体影响创面愈合它透明,易于观察受损部位的皮肤情况;弹性好,不影响关节及肢体活动;能有效地吸收渗液,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操作方便简单,疗效显著。
红光或红外线等治疗仪在这方面也有应用[38]。红光照射可使较深组织的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增强人体的细胞活力,改善血液微循环。同时利用热和光化学作用,照射时皮肤表面产生有微热的感觉,对神经末梢产生温和的热刺激,降低局部组织的五羟色胺含量,达到活血、止痛、温通经络的作用,更好地预防了静脉炎的发生。但临床上红光治疗多用于较大创面的愈合和恢复,用于静脉炎也是在发生之后,因此应用受到限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5.护理管理模式影响不良反应发生
护理管理有循证护理、评判形式、品管圈(QCC)等多种[39-40],近年来护理管理越来越被重视。在静脉炎防范与管理中,若护士能参与到它预防、发现、治疗、寻因等多个环节则会引起护士思考,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情绪并且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对于其他护理过程也应多加思考和反思,将护理管理成为护理当中不可缺少的概念。并且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宣教,从而利于病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Gupta V,Rawat A,Ahsan F.Feasibility study of aerosolized prostaglandin E1 microspheres as a noninvasive therapy for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J].J Pharm Sei,2010,99(4):1774-1789.
[2] 刘春云,刘永平,龚享文.前列地尔药理学研究进展及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2,31(11):648-651.
[3] 吴连春.前列地尔的临床应用进展[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2):185-187.
[4] 尹思敏.450例注射用前列地尔不良反应分析[J].药物与临床杂志,2015(8):122-123.
[5] Infusion Nurses Society. 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J]. Infus Nurs,2006,29(1):1-92
[6] Matsuo H,Shigematsu H.Patient-based outcomes using the walking impairment questionnaire for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treated with Ljpo-PGE1[J]. Cire J,2010,74:365-370.
[7] Giri TK,Choudhary C,Ajazuddin,Alexander A,Tripathi DK. Prospects of pharmaceuticals and biopharmaceuticals loaded microparticles prepared by double emulsion technique for controlled delivery[J].Saudi Pharmaceutical Society, 2013,21(2):125-141.
[8] 冉海东,孙宁云等.前列地尔纳米乳冻干工艺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7):34-37.
[9] 蔡海德.前列腺素无菌冻干粉针剂生产工艺[P].中国专利:1996,11(12).
[10] 梁伟,付劫,王亚芹.一种新型的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包载前列腺素的纳米微粒给药系统[P].中国专利:2004,8(27).
[11] 陈淑绮,熊金环.两种注射方法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引起静脉炎的比较[J].医护论坛.2012,19(4):176.
[12] 黄超英,邓丽芬,杨富英.静注给药可有效降低凯时所致静脉炎发生率[J].现代医院,2011, 11(1):96-97.
[13] 陈依鸽.静脉侧壶滴注前列地尔预防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1,33(12):1663-1665.
[14] 张艳,安春秀,曾真.前列地尔注射液两种给药方式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31(5):457-458.
[15] 程晓蓉.前列地尔不同给药方法减轻患者血管疼痛的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2012,9(8):129-130.
[16] 陈海萍,祝筠.静脉注射速度对静脉炎发生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2):333-334.
[17] Dragana Milutinovic,Dragana Simin,Davor Zec.Risk factor for phlebitis:a questionnaire study of nurses’ perception. Rev. Latino-Am.Enfermagem 2015,23(4):677-84.
[18] Valbousquet Schneider L Jr1,Duron S,Evaluation of PICC complications in orthopedic inpatients with bone infection for long-term intravenous antibiotics therapy[J]. Vasc Access. 2015 ,16(4):299-308.
[19] 胡敏,娄秋英.2种方法配制前列地尔对静脉影响的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7):93-94.
[20] 王春革,朱立勤,罗西.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在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3,28(1):59-62.
[21] 罗薇.精细过滤输液器对静脉滴注前列地尔致静脉炎的预防[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30-231.
[22] 姜燕,高绘.精细过滤输液器预防前列地尔致静脉炎效果观察[J]. 护理学杂志.2009,24(15):53-54.
[23] 袁敬芳,王静,郑娅雯.静脉微量泵泵入前列地尔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6):519-520.
[24] 曹蓉,陆群,孙海峰. 前馈控制联合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输注前列地尔注射液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3,3(27):725-727.
[25] 邱程芬,王小霞,林晓华.两种静脉穿刺方法对老年患者输注凯时所致静脉炎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207-208.
[26] Claire M Rickard, Nicole Marsh, Joan Webster. Securing All intra Venous devices Effectively in hospitalised patients-the SAVE trial: study protocol for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BMJ Open, 2015,5(10): 1-8.
[27] 王准,贺永进,喻文立.不同给药途径对合并肺动脉高压行OP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34):67-69.
[28] Fu Gen G, Chun Zhi W, Yong Liang G.Combined effect of hydroxypropy1-β-cyclodextrin and media pH on the solubility of prostaglandin E1[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7(16):112-115.
[29] Kohno E, Nishikata M, Okamura N, Matsuyama K.Considerations on prevention of phlebitis and venous pain from intravenous prostaglandin E(1) administration by adjusting solution pH: in vitro manipulations affecting pH[J].Yakugaku Zasshi,2008,128(1):111-5.
[30] 陈世厚,黄霞丽.采用丁卡因预防前列地尔治疗性疼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5):318-320.
[31] 黄霞丽,陈世厚,朱峥嵘.地卡因对前列腺素E 所致静脉炎的预防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8A):18-20.
[32] 陶红艳,汤鸿鹰.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对前列地尔引起的静脉炎的预防作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0B):73-75.
[33] 李晓玲,罗艳丽.多磺酸粘多糖乳膏预防前列地尔致静脉炎的效果[J].护理研究2013,27(7):2273-2274.
[34] 郑秋红,张航.金黄膏外敷治疗前列地尔注射液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3):496-497.
[35] 吕欢霞.三黄软膏防治凯时致静脉炎的效果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8):1062-1063.
[36] 常秀梅,姚峰,徐梅. 康惠尔透明贴治疗前列地尔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3,10(10):61.
[37] 吴颖,杨晓伊,金逸.康惠尔透明贴治疗前列地尔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5,12(6):75.
[38] 刘秀萍.高能红光治疗仪局部照射预防前列地尔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May,2014,21(10):74-75.
[39] 赵玉琴,白乐乐.品管圈在预防前列地尔致静脉炎中的应用[J].河南中医,2013,10(33):371-372.
[40] 郝翠芝.循证护理在预防肝硬化患者静脉炎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35(18):2870-2871.
论文作者:秦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静脉炎论文; 前列论文; 静脉论文; 药物论文; 疼痛论文; 血管论文; 注射液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