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经营者队伍制度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之二)——2000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二论文,国企论文,调查报告论文,中国论文,年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五、约束制度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的同时,必须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有效的约束是使激励发挥作用的基础。从约束的构成看,主要包括监督、考核和淘汰等有关内容。因此,本次调查涉及当前能有效监督约束企业经营者行为的部门、经营业绩考核部门和业绩考核指标、不称职企业经营者免职原因、免职后去向等几项内容,以了解当前对企业经营者监督、考核和淘汰的一般情况,以及约束制度的具体作用形式和有效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从监督部门看,不同类型企业最能有效约束企业经营者行为的监督部门有所不同,国有和集体企业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职代会和财务审计部门;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是董事会;私营企业是董事会和财务审计部门;股份制企业是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从考核部门看,目前上级主管部门和董事会是企业最主要的业绩考核部门。从考核指标看,利润额和资产保值增值率是目前普遍受到重视的考核指标。从免职的原因看,企业副经理以上领导被免职原因不太一致,国有企业因非经济因素被免职的比重较大,其他类型的企业因“未完成经济指标”被免职的比重较大。从被免职企业经营者的去向看,通过自身的努力寻找出路已成为最主要的去向。
(一)有效监督约束部门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最能有效监督约束企业经营者行为的部门有所不同。国有和集体企业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职代会和财务审计部门;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是董事会;私营企业主要是董事会和财务审计部门;股份合作企业主要是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是董事会和股东大会。
由此可见,财务审计部门对各类企业都形成一定的有效监督,但被认为是最有效监督的比重都不大,特别要指出的是监事会能有效监督约束经营者行为的比重较低,新闻媒体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作用较弱(见表18)。
表18 对企业经营者行为构成最有效监督的部门(%)
国有集体私营 股份合作股份有限
上级主管部门31.728.311.37.1 12.4
董事会
4.213.331.2
26.3 27.3
财务审计部门21.822.124.3
12.1 13.8
职代会 24.827.5 4.36.1 5.2
股东大会 - - 20.9
36.3 26.6
企业内党组织13.5 8.8 1.74.0 2.7
监事会
- - 4.37.1
8.4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3.6 -
-1.0
3.4
新闻媒体 0.4 0.0 1.70.0
0.2
有限责任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合计
上级主管部门 14.8 9.222.2
董事会
30.1 67.520.0
财务审计部门 15.0 13.018.5
职代会6.4 2.415.6
股东大会 17.4 4.8 9.2
企业内党组织 5.6 1.4 8.4
监事会7.4 1.4 3.0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2.8 0.3 2.7
新闻媒体 0.5 0.0 0.4
(二)业绩考核部门及指标
关于企业经营者业绩考核情况的调查涉及两项内容,一是调查对企业经营者行为进行业绩考核的部门;二是调查对企业经营者行为进行业绩考核的指标。
就业绩考核部门来说,上级主管部门仍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最主要的业绩考核部门,比重分别为85.7%和79.1%;而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除上级主管部门外,董事会也是主要的业绩考核部门,前者比重在41%~46%之间,后者比重为29%左右;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通过董事会考核业绩的比重分别为74.9%和46.0%;股份合作企业主要的业绩考核部门是股东大会和上级主管部门, 比重分别为38.8%和36.7%。
由此可见,目前上级主管部门和董事会是企业最主要的业绩考核部门,股东大会虽然对股份制企业来说,也是主要的业绩考核部门之一,但在股份有限和有限责任企业中所占比重还不大。职代会作为业绩考核部门,只在集体和国有企业中有一定比例(见表19)。
表19 对企业经营者行为进行业绩考核的部门(%)
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合作股份有限
上级主管部门 85.779.119.836.741.2
董事会 1.8 8.946.024.529.4
股东大会- - 15.338.817.7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5.6 -
- 0.0 8.7
职代会 6.510.1 1.8 0.0 2.1
其他
0.4 1.917.1 0.0 0.9
有限责任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合计
上级主管部门 46.119.362.6
董事会29.174.919.4
股东大会 14.8 2.4 6.9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6.3 0.3 5.1
职代会 2.0 1.7 4.6
其他
1.7 1.4 1.4
关于业绩考核指标,利润额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标, 私营企业中的80%、其他各类企业中的93%以上都把该指标作为业绩考核指标之一。国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中,有70%以上考核资产保值增值率,股份合作和集体企业中50%以上也考核该指标,但是私营企业不太重视这一指标,比重仅为27.3%。营业收入也是各类企业普遍重视的一项考核指标,私营企业的比重为60.3%;集体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比重在54%~57%之间;其他企业所占比重在42%~48%之间。另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是上交税收,集体企业比重最大,为62.8%;除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比重为22.6%外,其他各类企业的比重都在45%~49%之间。比较重视对市场占有率考核的是私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比重分别为45.5%和41.4%。将吸收就业人员作为考核指标的比重较低,比重相对较大的是私营企业,为12.4%。
由此可见,利润额、资产保值增值率是目前普遍受到重视的考核指标,与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相比,其他企业对市场占有率指标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三)淘汰制度情况
企业经营者淘汰制度的调查涉及三项内容,包括企业副经理以上领导被免职情况、被免职原因和免职后的去向。
调查显示,近5年内,有副经理以上领导被免职的企业占44.3%,不同类型的企业比重差别不大,集体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比重差别不大,集体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比重最低,股份合作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的比重最大(见表20)。
表20 不同类型企业中副经理以上领导被免职的情况(%)
国有 集体 经营 股份合作 股份有限 有限责任
有免职 45.6 38.0 43.0 47.0 43.4 46.6
没有免职54.4 62.0 57.0 53.0 56.6 53.6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合计
有免职 39.844.3
没有免职60.255.7
关于企业副经理以上领导为何被免职,集体企业、国有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将“群众不满意”列为第一位的原因;而因“没完成经济指标”被免职的情况在私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则最为常见;“自己主动辞职”是各类企业的经营者被免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以上普遍性的原因外,在国有、集体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中,“上级领导不满意”是比较重要的原因;在私营、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中,“用人不当”和“决策失误”是相当重要的原因。
由此可见,国有企业与比较规范的公司制企业相比,企业副经理以上领导因“群众不满意”和“上级领导不满意”被免职的比重较大,而因“没完成经济指标”被免职的比重相对较小(见表21)。
表21 不同类型企业中副经理以上领导被免职的原因(%)
国有 集体 私营 股份合作 股份有限 有限责任
群众不满意 55.6 56.4 41.5
53.1
45.7 49.6
没完成经济指标 28.7 50.9 67.9
42.9
48.1 44.4
自己主动辞职
24.8 31.8 35.8
26.5
25.2 29.6
上级领导不满意 25.4 20.0
9.4
18.4
14.3 18.0
决策失误
18.7 14.5 34.0
18.4
23.8 19.4
用人不当
10.6 18.2 37.76.1
13.3 20.4
领导班子矛盾
17.0 13.6
7.5
12.2
10.5 12.7
经济问题
13.5 16.4 18.9
10.2
15.2 14.1
生活腐败4.2
6.4 11.38.22.9
5.6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 合计
群众不满意 19.849.9
没完成经济指标 46.639.0
自己主动辞职
29.327.0
上级领导不满意 24.121.2
决策失误
21.620.0
用人不当
24.115.1
领导班子矛盾
14.714.4
经济问题
14.714.2
生活腐败1.7 4.6
关于这些企业经营者被免职后的去向,调查数据表明,“自谋出路”在各类企业中都是最常见的去向,相对而言,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比重较低。除国有和私营企业外,“组织部门安排到其他企业任职”是各类企业被免职经营者排第二位的去向;在国有和私营企业中,第二位的去向是“在本企业内降职使用”。
由此可见,当前企业经营者被免职后,依靠组织部门安排它职不再是主要出路, 而通过自身的努力寻找出路已成为最主要的去向 (见表22)。
表22 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者被免职后的去向(%)
国有
集体
私营
股份合作
股份有限
自谋出路 54.9
50.5
69.0 53.2
53.8
组织部门安排到
其他企业任职 26.6
32.7 - 27.7
23.6
本企业降职使用
27.2
21.5
31.0
4.3
17.3
组织部门安排到
政府任职 10.5
10.3 -
6.49.6
有限责任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 合计
自谋出路 52.1
31.6
51.5
组织部门安排到
其他企业任职 21.5
22.8
24.8
本企业降职使用15.8
16.7
21.5
组织部门安排到
政府任职
8.89.69.6
六、经营者对未来的展望
本次调查不仅了解了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还涉及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的展望,具体内容包括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对政府和社会的希望”和“对21世纪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的展望”等几项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制度不完善”、“企业经营者素质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适应”和“企业经营者选拔制度不健全”。大多数企业经营者期望“完善企业经营者选拔制度”和“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制度”,从而加快企业经营者队伍市场化、职业化和制度化的建设进程。
(一)对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问题的认识
关于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数据显示,企业经营者普遍认为“对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私营企业经营者的反应最为强烈,其次为国有、股份合作、有限责任公司以及集体企业。其他几个突出的问题接受企业经营者关注的程度排序,依次是“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制度不完善”、“企业经营者素质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适应”、“企业经营者选拔制度不健全”、“企业经营者市场化和职业化进程滞后”和“对企业经营者的历史和社会作用宣传得不够”(见表23)。
表23 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中主要问题的判断(%)
国有集体私营 股份合作 股份有限
重视不够 34.733.239.9
34.7
29.2
激励约束制度不完善
20.714.9 6.7
17.8
19.5
素质不适应
15.222.026.7
17.8
21.8
选拔制度不健全
16.814.212.5
14.9
13.9
市场化和职业化滞后8.910.110.08.9
12.5
宣传不够 3.7 5.6 4.25.93.1
有限责任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合计
重视不够
33.9 26.1
33.1
激励约束制度不完善 23.4 17.2
19.7
素质不适应 17.9 23.0
18.3
选拔制度不健全 12.0 19.9
15.4
市场化和职业化滞后 8.4 11.89.7
宣传不够4.4 2.03.8
(二)对政府和社会的希望
关于政府和社会如何推进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的问题,调查显示,“完善企业经营者选拔制度”和“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制度”,是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对政府和社会的普遍期望;对于完善选拔制度,股份合作、国有、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和集体企业的比重,分别在40 %~50%之间;对于激励与约束制度,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比重较大,分别为26%和28.3%。另外,企业经营者对“形成有利于企业经营者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从法律和制度上确立企业经营者的股权收益”和“深化企业领导制度改革”,也有一定要求;其中私营和集体企业希望形成良好成长环境的比重较大,分别为14.2%和12%;私营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希望确立股权的比重较大,分别为19.2%和13.5%;国有、集体、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希望深化领导制度改革的比重较大,分别在9%~11%之间。
表24 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未来的展望(%)
国有 集体 私营 股份合作 股份有限 有限责任
队伍建设加快 55.9 59.0 48.0
69.0
66.8 57.3
领导制度科学 18.0 15.8 12.4
16.0
10.8 14.7
规范化程度提
行政干预减少 10.9 14.3 16.57.08.5 10.9
声誉和收入提
9.3
5.6
6.64.07.7 11.3
社会保障完善
0.9
0.8
0.81.00.6 0.8
培训机会增多
1.8
1.9
7.42.02.1 1.1
取消行政级别
3.2
2.6
8.31.03.5 3.9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合计
队伍建设加快61.958.4
领导制度科学13.415.6
规范化程度提
行政干预减少 9.710.8
声誉和收入提 8.7 8.9
社会保障完善 0.3 0.8
培训机会增多 2.0 2.0
取消行政级别 4.0 3.5
(三)对21世纪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的展望
关于对21世纪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的展望,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都希望加快企业经营者队伍市场化、职业化和制度化的建设进程;另外,企业经营者对“企业领导制度科学化、规范化程度提高”、“经营管理中行政干预大大减少”和“企业家职业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收入有较大提高”等前景也比较看好(见表24)。
课题顾问:王梦奎 陈清泰 魏礼群 鲁志强
李克穆 李德水 谢伏瞻
调查主持:李培育 卢中原 邵 宁 邱晓华
陈 重
调查指导:巩 琳 郭兴旺 刘成相 叶 震 孙小系 董 娟
卫 东 王忠明 任泽民
何 宪 杨元伟 章苏东
杨 桦 于 武 姜绍俊
孟全生 金磊夫 吴 江
报告撰写:郝大海 李 兰 韩岫岚
郑明身 李 凯 潘建成
杨志民
数据处理:王建平 李晓宇 孙 颖
何又佳 王 铮
参与讨论:邓荣霖 吴 栋 丁宁宁
程秀生 张 泰 李燕斌
王 斌 陈 锋 钟蓉萨
张艳艳
仇 明 余明勤
蔡艺华 张 斌 艾春蕾
张武军 周高寿
(注:本次调查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情报中心、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企业改革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财政部财产评估司、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培训司、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规划发展司、国家轻工业局企业改革司、国家机械局规划发展司、国家国内贸易局行业规划与法规司、国家冶金工业局规划发展司、国家电力公司战略研究与规划部、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等有关部委的支持和指导。)
标签:上级主管部门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经营业绩论文; 经营指标论文; 董事会论文; 投资论文; 有限责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