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是两项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这是这个工程施工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决定着施工质量,影响到工程建设能否顺利的进行,需要给予重点的关注。施工企业相关人员要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全面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要对地基、桩基、深基坑支护、混凝土等方面的施工技术进行很好的掌握,做好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从而实现良好的工程建设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
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建筑行业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龙头行业必然是推动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推动城市化的建设发展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地基施工、整体设计、建筑浇筑、防水处理等方面上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会给施工队伍带来隐患,也会给业主的居住埋下隐患。在施工进行中,必须采取有效、科学的措施对房屋进行施工,要加强相关单位的管理力度,从而从各个方面上保证房屋的质量达标。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 地基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桩基技术,就目前而言,对于这种技术的采用,一般采取混凝土灌注桩基,这种技术是通过注浆管把水泥浆灌入桩底和桩侧,从而完成整个桩基固化和胶结,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不仅能承受较高的重力,而且桩基的体积会减少,有效控制了施工造价 。第二种是深基坑支护技术,深基坑技术是针对基坑的形状而发生变化的,深基坑支护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圆环式、框架式、角撑式等,其技术的应用是需考虑地质环境和房屋设计而做出不同的支护方式[1]。随着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些地基施工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将有效推动建筑工程的技术革新。
1.2 桩基技术
桩基施工技术在我国有很好的发展,其工艺也在日益成熟,桩基技术的优势在于承力大、适用条件广,因此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上也被得到广泛运用。桩基技术的施工材料一般有钢桩、混凝土桩、木桩等等,是针对不同的施工要求而运用不同的桩基材料,大多数建筑工程中采用钢桩和混凝土桩等,采用混凝土桩不仅形成良好的承载能力,也能控制桩基本身的体积大小,在工程的造价成本上也能合理地做出控制,因此混凝土桩被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中广泛运用。其具体的操作是在灌注桩养护成桩后,通过预埋注浆管将水泥浆压入桩的底部和侧面,这样可对桩底和桩侧泥皮、桩底沉渣进行胶结和固化,从而有效完成地基施工工作。
1.3 深基坑支护技术
深基坑的住户技术运用要注意围岩的情况,要避免围岩的应力过度而产生围岩变形的情况,同时也应注意在开挖的大动作上对周围房屋地基的扰动,不要过度扰动或是破坏了周围地基。其深基坑支护的方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内支撑的方式,是根据地质情况和地基形状的不同,采用圆环式、框架式、对撑式等支护手段,特别是圆环式的支护方式,因这种方式对受力情况和空间占有两方面上都有优势,因此在内支撑技术中被广泛运用。第二种是土钉墙技术,土钉墙技术相比于其它撑护技术而言,它的造价更为低廉,而且在软基的施工上,土钉墙有着它良好的运用优势;但是土钉墙技术也有自己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只适用于一些浅埋、对周围环境要求不高的建设工程。第三种是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这种技术的工艺较为复杂,但是它的稳定性和承重力都比较好,而且还具有支护的钢度高、墙体厚度小等优势。最后一种是逆作法施工技术,逆作法或半逆作法施工多用于多层地下室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是在深度大地质环境中所运用的施工支护技术[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良好运用,首先离不开混凝土本身的质量问题,因此利用混凝土施工建造之前,应在混凝土选用和适配上严格把关,只有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保证才能为建造的顺利进行做出保证。在施工前选用混凝土应注意砂石料的含泥量和级配,适配的工剂应选用高质量的减水剂和膨胀剂。要在选用材料的时候必须先要求进行试配工作,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并建立连续供应的渠道,在下料、振捣的过程中要注意斜面推进,振捣应该分层进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完成后,要设有相关温度检测仪器,对室内外的温差要有详细的数据记录,以免发生混凝土出现裂缝、蜂窝麻面的情况[3]。
2 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
2.1 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的起始关键是图纸的设计,在设计图纸上做好审计工作,对于设计图纸的质量、涉及的资金问题等上面要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分析涉及资金是否合理。其次,对设计的概算方法进行规范,要符合房屋施工定额和建行的规范,有效防止工程不必要的扩大、以及设计时冒算现象发生。再者应建立起相关设计的激励惩罚机制,对于优秀的设计图纸,应给相关的设计单位实行奖励,用激励的方式来鼓励高质量的设计产生,为建筑工程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质量基础。最后应努力推行新的科学技术,把最新而实用的科学技术运用到设计中,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前提,优化建筑工程设计经济指标[4]。
2.2质量管理
对于工程质量上的管理,不仅要求对建筑材料上的质量进行管理,也要求对施工工艺、维护保养上进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是以整体工程完成的质量为重点,对于施工中所产生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合理地处理,不仅是为了保证工程的有效开展,也是为工程的成本控制上做出管理措施,以免发生质量问题而出现返工维护等多余资金的投入。
2.3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始终高度重视的方面,这项工作贯穿于工程生产的全过程,施工企业必须要注意安全这一红线。只有各部门都能不折不扣地落实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使项目的安全管理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保证安全管理更顺畅、更有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目前,在各施工现场的一线施工从业人员多为农民工,流动性大、自我防护能力差,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督促其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和操作规程;另一方面,落实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否落实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的全过程,项目经理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安全生产,抓相关责任人,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从而真正的把安全管理落到实处[5]。
结语
总之,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得到了一定的工艺上的完善,但是其技术的实施上仍存有很多问题,及时预防、解决问题的发生,不仅关系着施工队伍的经济利益,也关系着人们自身的生命和安全。因此相关施工人员不仅要在施工中谨慎仔细,施工的管理人员也要严格督查监管,杜绝施工技术不合格造成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从而给人民埋下隐患,以至于造成严重的后果发生。
参考文献:
[1]梁朝松.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4(05):55-56.
[2]潘伟寿.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门窗,2015(04):22-23.
[3]潘春贤.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探讨[J].城市建筑,2015(10):44-45.
[4]苗强.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之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02):20-21.
[5]赵永生,田延正,刘金英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04):122.
论文作者:农泺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桩基论文; 混凝土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地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