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利用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朱梦杰[1](2021)在《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生长的耦合影响》文中认为提高水肥生产效能是实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任务,本论文以常规水灌溉与施加铁镁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基础,开展了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生长、元素累积以及根区土壤理化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以揭示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途径,取得了如下主要结论:(1)相比于常规水灌溉,去电子水灌溉在不施加铁镁锌时对鲜重的促进效果最显着。不施加铁镁锌时,相比于常规水灌溉,去电子水灌溉通过提高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有机碳、有效镁、有效锌和有效磷含量,促进小白菜对全氮、全碳、全镁、全锌的累积,从而显着提高小白菜株高和干重,最终促进小白菜地上部鲜重增长,且各指标中土壤硝态氮和有效镁为土壤指标中影响鲜重的主要因素。(2)相比于常规水灌溉,磁化水灌溉在施铁25 mg/kg时对鲜重的促进效果最显着。施铁25 mg/kg时,相比于常规水灌溉,磁化水灌溉通过提高土壤硝态氮、有机碳、有效铁含量,促进小白菜对全氮、全碳的累积,提高株高并显着提高干重,显着促进小白菜鲜重增长,且各指标中土壤硝态氮为土壤指标中影响鲜重的主要因素。(3)相比于常规水灌溉,磁化水灌溉在不施加镁时对鲜重的促进效果最显着。不施加镁时,相比于常规水灌溉,磁化水灌溉通过提高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有机碳、有效镁、有效磷含量,促进小白菜对全氮、全碳的累积,显着增加株高和干重,显着促进小白菜鲜重增长,其中土壤硝态氮和有效镁为土壤指标中影响鲜重的主要因素。(4)相比于常规水灌溉,磁化水灌溉在施锌60 mg/kg时对鲜重的促进效果最显着。施锌60 mg/kg时,相比于常规水灌溉,磁化水灌溉通过提高土壤硝态氮、有机碳、有效磷、有效锌含量,促进小白菜对全氮和全碳的累积,降低对全锌的累积,显着提高株高和干重,显着促进小白菜鲜重增长,其中土壤硝态氮、有机碳和有效锌为土壤指标中影响鲜重的主要因素。
贾浩[2](2021)在《水氮耦合对降解膜覆盖滴灌加工番茄耗水及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发展节水节肥农业,解决残膜问题,推广降解膜实践应用,保障绿洲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水氮耦合对降解膜覆盖滴灌加工番茄耗水及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根据作物部分指标利用数学分析方法对适宜于新疆区域内膜下滴灌应用的可降解地膜进行评价,再基于该区域最适宜降解膜覆盖下的适宜灌水施氮量进行综合评价,为该区域内适宜降解膜种类的确定和优化滴灌加工番茄水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开展大田小区试验,供试材料加工番茄品种为“heniz1015”,2019、2020年设置降解地膜种类、灌水定额、施氮量三因子,其中设置材料、颜色、功能(降解能力)等不同的五种地膜处理(PE、BM1、WM1、BM2、WM2)以及对照组(裸地),设置3个灌溉定额(W1:3600m3/hm2、W2:4200m3/hm2、W3:4800m3/hm2),设置3个施氮水平(N1:200kg/hm2、N2:250kg/hm2、N3:290kg/hm2),进行完全组合设计,共45个处理,各处理设3个重复。结果:(1)不同地膜处理对滴灌加工番茄的土层含水率、地温的影响显着(P<0.05)。从两年不同土层含水率均值可以看出,降解膜处理0~60cm土层内土壤平均含水率较PE处理低1.69%~4.17%,保水效果排序为BM2>BM1>WM1>WM2,普通地膜能够显着提高土壤水分1.5%~3%,可降解地膜提高土壤水分0.5%~1.5%(P<0.05)。降解膜处理苗期土壤5~20cm平均温度较PE处理低2.04~3.52℃(P<0.05),较CK高2.03~3.52℃(P<0.05)。整个生育期内,覆膜处理平均地温比对照组(裸地)升高0.71~1.89℃,保温效果排序为:PE>BM2>BM1>WM2>WM1,其中PE地膜的保水保温能力优于其他降解地膜,黑色地膜的保水保温效果优于白色地膜。(2)不同地膜处理、水氮耦合作用对滴灌加工番茄的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显着(P<0.05)。滴灌加工番茄两年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LAI)、光合指标、荧光参数具有相同表现,总体表现为BM2>BM1>PE>WM2>WM1>CK,说明适宜的降解膜覆盖层可以使滴灌加工番茄各生育时期的株高、茎粗、LAI、Pn、Tr、Gs、Ci、Fv/Fm、Fv/F0、qP、ΦPSⅡ、Y(NO)、NPQ等指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各生理、生长指标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逐渐减小的趋势,各指标与参数均在果实膨大期达到最高水平,其中W2N2处理达到最高水平。(3)不同地膜处理、水氮耦合作用对滴灌加工番茄的产量、品质、WUE、产投比、灌溉水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显着(P<0.05),2020年加工番茄各指标略优于2019年,各覆膜处理的果实产量分别较CK处理高13.26%~26.59%(P<0.05),黑色降解膜处理的平均总产量比白色降解膜处理高2.56%~5.48%(P<0.05),降解膜处理的各项品质指标、WUE、产投比较PE处理平均高0.56%~3.85%、-1.16%~6.63%、-2.78%~9.44%(P<0.05)。加工番茄产量、品质随水氮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即N2>N3>N1),各指标最高水平均出现在W2N2处理,产量最高水平比最低水平超出10.59%,同时得出灌水因素对氮肥偏生产力不存在显着影响,施氮因素对灌溉水利用效率不存在显着影响(P>0.05)。(4)水氮耦合作用对降解膜滴灌加工番茄全生育期总耗水量以及干物质的积累和氮素的分配的影响均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全生育期各处理土壤含水率随灌溉定额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生育期的延伸,加工番茄的耗水量呈现一种先增后减的趋势,果实膨大期的耗水量最高,达到了243.5mm,其中耗水模数和耗水强度与耗水量有着相似的规律。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趋势为:果实>茎>叶,成熟期的茎、叶、果实中氮素比值约为1.75:1:7.9,果实膨大期对滴灌加工番茄氮素积累与分配影响显着(P<0.05)。结论:基于主成分和关联度分析法对滴灌加工番茄的响应指标株高、净光合速率(Pn)、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产量、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出BM2处理的黑色降解膜应用经济效益较好。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关联度分析法对降解膜滴灌加工番茄的响应指标株高、净光合速率(Pn)、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产量、灌溉水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VC、TSS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最优水氮处理W2N2(灌水量为4200m3/hm2,施氮量为250kg/hm2),采用多元回归法构建滴灌加工番茄各评价指标与水氮用量的二元二次方程,运用归一化方法,以≥85%可接受区域定义为合理的可接受范围,综合评价得出拥有特殊气候及地理环境的五一农场地区滴灌加工番茄适宜灌水区间为4017~4443m3/hm2,施氮区间为230~267kg/hm2。
刘秋员[3](2021)在《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发展同步推进的大背景下,人们对能够集高产、氮高效、优质等优良性状于一身的水稻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大。江淮东部主要包括江苏、安徽、河南、上海等地区,是我国中熟粳稻的主要种植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净调出区。因此,在江淮东部地区开展中熟粳稻优质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及其相关形态生理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对指导该地区水稻品种选育、保障粮食安全和满足人们需求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于2017~2018年收集江淮东部地区105份(2017年90份)中熟粳稻品种(系)为材料进行统一种植,比较分析了产量、氮效率及稻米品质在品种间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基于产量、氮效率综合评价值、稻米食味值,筛选出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随后于2018~2019年从植株形态、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氮素吸收和转运、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碳氮代谢生理等方面系统揭示了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存在的相关形态生理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江淮东部地区中熟粳稻的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以及稻米品质在品种(系)间存在较大差异。产量方面,最高产品种(系)的产量比最低产的品种(系)高出44.85%(2017)和50.73%(2018)。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方面,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在品种(系)间的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在品种(系)间的差异较小,变异系数均在5%以下。稻米品质方面,整精米率变幅为39.22%~74.86%,平均值分别为63.89%(2017)和58.14%(2018);垩白度变幅为1.57%~46.07%,平均值分别为9.75%(2017)和9.89%(2018);有近40%的品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4%以下,但其食味值普遍要高于直链淀粉含量在14%以上的品种(系)。产量、氮效率以及稻米品质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每穗粒数与成熟期穗部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地上部总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2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产量与氮效率可以实现协同提升。与稻米品质存在密切关系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均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而稻米蛋白质含量与每穗粒数、产量、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呈负相关,其中部分相关性还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说明针对直链淀粉含量的选择和改良,不会对产量以及氮素吸收利用性状形成影响,可以同步进行。2.以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5项指标作为氮吸收与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通过熵权模糊隶属函数法得到各品种(系)的氮效率综合值,然后基于氮效率综合值和产量计算产量氮效率综合指数,并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基于产量氮效率综合指数将供试品种(系)划分为高产氮高效、中产氮中效、低产氮低效3个类型。根据类型划分结果,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2017年有23个,2018年有27个,其中南粳5718、南粳9108、宁粳7号、泗稻15号、扬粳239等19个品种(系)表现稳定,2年均为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品种(系)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主要表现出生物量大、穗粒数多、穗氮素积累量以及总氮素积累量高等特征。3.对比分析了稻米品质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加工品质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但高产氮高效类型的稻米垩白性状均要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其中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垩白度要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的蛋白质含量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而直链淀粉含量和稻米食味值在2个产量氮效率类型之间均不存在显着差异。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基于稻米食味值从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中筛选出了优质食味类型品种(系),其中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主要有南粳5718、南粳9108、苏1795、南粳5711等。此外,分类结果还表明不论是高产氮高效类型还是低产氮低效类型,其优质食味类型的品种(系)均以软米类型为主。因此,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下,选择软米类型的品种,是该地区实现水稻产量、氮效率以及食味品质协同提升的有效途径。4.在经前期筛选得到了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优质低产氮低效率类型品种(系)的基础上,于2018~2019年分析了优质品种(系)中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在植株形态、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氮素吸收和转运、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碳氮代谢生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单位面积茎蘖数并无优势,但其茎蘖成穗率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关键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比例、高效叶的叶宽、单茎茎鞘重均显着增加。拔节前,高产氮高效类型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的差异不显着,拔节后,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叶面积指数增长较快,以及能够保持较高的群体生长速率和较低叶面积衰减率,群体干物质积累优势开始凸显,其干物质积累动态表现出“前平、中增、后高”的特征。灌浆结实期,高产氮高效类型的茎鞘、叶干物质转移量均要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促使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形成了较高的干物质在穗部的分配比例。相关分析表明,干物质积累量、茎叶干物质转移量、群体生长速率、叶面积指数、高效叶的叶长和叶宽等与产量、氮效率指标以及食味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2)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氮素吸收速率在拔节后具有显着优势,使得其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总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具有较高的茎、叶氮素转运量和转运效率,使得高产氮高效类型成熟期的茎、叶氮素分配比例均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而穗的氮素分配比例则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水稻在灌浆结实期仍能保持较高的氮素吸收速率和氮素吸收量,并直接输送到籽粒中,使得其茎、叶的氮素转移量对籽粒氮素增加量的贡献率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及其积累比例、茎、叶氮素转运量及其转运率与产量、氮效率指标、食味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3)在优质品种(系)中,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剑叶SPAD值在齐穗后各个时期均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且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叶绿素含量缓降期较长,使得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剑叶SPAD在齐穗后30 d和齐穗后40 d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特别是在灌浆结实期的中后期,且同时具备较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4)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在抽穗后的各个时期均要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蔗糖合成酶(SS)活性在抽穗后30d开始表现出显着差异,以高产氮高效类型的活性较高。抽穗后各个时期的蔗糖分解酶(SD)活性在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互有高低,差异不明显。参与氮代谢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灌浆结实期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高产氮高效类型3个氮代谢酶活性在抽穗后的各个时期均要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综上所述研究结果,江淮东部地区中熟粳稻的产量、氮效率以及稻米品质存在显着的基因型差异。在软米类型中,选择生物量大,且穗粒数较多的品种,是该地区实现水稻产量、氮效率和稻米品质协同提升的有效途径。较高的单茎茎鞘重、较大的高效叶叶宽和较小的高效叶叶角、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高效叶面积比例,是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中熟粳稻品种具有的重要形态特征。而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中熟粳稻品种具有的重要生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灌浆结实期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氮素吸收速率,能够促进光合生产和氮素吸收;同时具有较高的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等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营养器官的碳、氮向穗部的高效转移与再利用。
谢慧敏[4](2021)在《化肥减量与部分替代对水稻生长与养分利用的影响》文中提出传统水稻生产过程中,往往投入大量化肥,不仅降低了肥料利用率,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影响水稻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探索华南双季稻区化肥减量的技术途径,于2019年分别进行了以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化肥为核心的水稻化肥减量田间试验。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氮肥对水稻生长与养分吸收利用试验于2019年在广西宾阳县、柳城县、北流市进行早晚稻多点大田联合试验,设置了常规施氮量(T1),常规施氮量+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T2),-20%氮肥+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T3),-30%氮肥+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T4),-40%氮肥+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T5)共5个施肥措施。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化肥(包括氮磷钾)对水稻生长与养分吸收利用试验设置常规施肥量(P1),-10%化肥+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P2),-20%化肥+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P3),-30%化肥+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P4)共4个处理。测定水稻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氮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与T1相比,添加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能提高水稻叶面积指数;T2和T3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比单施化肥处理(T1)分别提高了6.63%、1.43%和4.24%、3.31%;T3处理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比T1(对照)分别提高了0.64%、3.79%、4.68%、0.45%。减量施肥处理中,减20%氮肥配施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T3)能提高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2、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氮肥对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添加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能促进水稻对氮素养分的吸收,T2氮素积累量较对照提高2.76%。T3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较对照分别提高了7.42%、7.23%、0.87%、29.14%。减量施肥处理中,减20%氮肥配施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T3)能提高水稻养分利用效率。3、氮肥减量配施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条件下,水稻的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有效穗数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结实率、收获指数呈显着正相关;氮素积累量、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而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产量呈极显着负相关。4、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P2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分别比对照(P1)提高6.06%和0.45%,其穗粒数、结实率、收获指数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4.36%、8.07%、5.03%。减10%化肥配施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P2)能促进水稻干物质的积累,改善产量构成因子,提高水稻产量。5、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化肥对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P2处理的氮/磷素积累量、氮/磷/钾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磷/钾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0.75%、5.14%)、(5.04%、1.31%、2.18%)、(10.08%、6.66%、8.97%)、1.59%。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均表现出随化肥施用量的减少而递增,P4处理的肥料偏生产力最大。在综合考虑不同施肥措施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以及环境健康的综合影响,减施20%氮肥或者减10%化肥比例配施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为本试验较为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
武秋甫[5](2021)在《不同新型肥料降低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的作用与评价》文中认为粮菜轮作是三峡库区常见的种植模式,高强度的集约化种植,虽然保障了粮食产量,但过量的肥料施用却容易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如何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已经逐步成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瓶颈之一。应用新肥料新技术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及其进入环境,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养分损失,优化作物养分吸收,进而增加产量并降低环境代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种植结构和施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定量化粮菜轮作系统环境代价;针对当前肥料投入多、损失大等问题,通过改变肥料用量和形态在保障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肥料损失,降低环境代价;利用室内土柱淋洗模拟试验揭示不同新型肥料的作用机制,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增产、减排的综合效应,从源头减量方面为防控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做出贡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农田施肥管理现状,并定量化农户作物生产的环境代价。榨菜-玉米轮作和榨菜-水稻轮作两种轮作系统中,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方面相差较小,施肥方面玉米和水稻施肥量差异显着,种植玉米的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比种植水稻分别高出305 kg/hm2、92.2 kg/hm2和66.6 kg/hm2。单位收益上榨菜-玉米轮作产生的活性氮损失、酸化效应和富营养化效应分别比榨菜-水稻轮作高147.3%、73.1%和146.2%,温室气体效应比榨菜-水稻轮作低38.9%;单位面积上榨菜-玉米轮作系统造成的活性氮损失、酸化效应和富营养化效应比榨菜-水稻轮作系统分别高出44.6%、27.1%和44.1%,而造成的温室气体效应比榨菜-水稻轮作系统低33.3%。榨菜-水稻轮作系统整体造成的环境代价更低,但目前水田的种植比例降低。情景分析表明,优化施肥量同时应用新型肥料可以有效降低粮菜轮作系统的环境代价,实现源头减量防控面源污染。(2)通过室内土柱淋洗模拟研究不同新型肥料阻控紫色土淋洗的效果与机制。土柱淋洗液中,总氮累计淋洗损失量模拟农民习惯施肥处理(Con)>减量施肥处理(OPT-1)>有机肥替代50%推荐无机氮处理(OPT-3)>控释肥替代50%推荐无机氮处理(OPT-2)>添加硝化抑制剂处理(OPT-4)>不施肥处理(CK)处理。OPT-2、OPT-3、OPT-4处理分别比OPT-1处理低8.8%、7.7%、16%。可溶性总氮含量峰值表现为Con>OPT-2>OPT-4>OPT-1>CK>OPT-3。减少肥料用量以及改变肥料形态均可以显着减少总氮累计淋洗损失量,同时,改变肥料形态可以在减少施肥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减少淋洗损失。土柱土壤中,各优化施肥处理的总氮残留量均低于单施尿素处理,能够有效减少养分损失。OPT-2、OPT-3处理土壤中NH4+-N残留量分别比OPT-1低41.4%、57.5%。CK、OPT-2、OPT-4处理NO3--N含量随土层深度逐渐降低,OPT-4处理NO3--N总体残留量比OPT-1处理低31.8%。(3)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不同新型肥料在西南丘陵区粮菜轮作系统中的效果。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和榨菜的产量、各个生育期的作物养分吸收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和榨菜生产中,与农民习惯施肥量相比,合理地降低施肥量可以保证玉米和榨菜产量不减,甚至可以增加作物产量,且对植株的养分吸收影响不显着,应用新型肥料可以显着降低土壤中的硝态氮残留,阻止氮素向深层土壤迁移,降低淋洗损失及环境代价。
范晓航[6](2020)在《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探索》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食糖生产大国,同时也是食糖消费大国。近年来我国蔗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较弱,产品品种单一,甘蔗副产物利用率低,设备和人工利用率较低,自动化水平低,食糖替代品发展迅速,进口糖冲击国内市场等一系列问题,蔗糖成本与价格倒挂、产业严重亏损,导致糖业发展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找出蔗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构建产业发展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蔗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的问题,分析总结了蔗糖产业的产业特性,探讨了蔗糖产业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产业内外部竞争环境,分析比较蔗糖产业制糖生产和原料蔗生产成本的变化,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蔗糖产业发展建议,在此基础上构建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为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蔗糖产业资源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业政策不完善,产品深加工水平低,制糖生产成本过高与价格倒挂,面对进口糖和淀粉糖对国内食糖市场的侵蚀,缺乏足够市场竞争力,甘蔗种植和制糖生产两个环节的成本压缩空间极小。本文通过深入挖掘蔗糖产业资源属性,分别从甘蔗资源、土地资源、设备和人工资源及经营模式等方面提出,通过种养结合和间套种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土地收益;充分利用甘蔗资源,生产多元化、高值化产品;分制原糖、集中精炼,利用特色资源补充糖业,提升设备和人工资源利用率;实现农工一体化经营,构建产业生态圈,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组织管理创新,实现蔗糖产业经营模式转型。对促进蔗糖产业健康发展,提升资源要素利用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蔗糖产业农工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农业生态化、多元高值化、功能材料化、自动智能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石晓雨[7](2020)在《稳定性肥料对中国不同区域作物的增产节肥效果》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究抑制剂NAM在不同地区和作物上的适宜添加量以及稳定性肥料在不同区域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中国华南、西南、华东、华中、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的代表性作物,于2009-2013年开展田间试验和示范,通过测定田间作物的产量来计算增产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NAE),从而揭示不同区域作物适宜的抑制剂施用量和阐明稳定性肥料对不同区域作物增产量和NAE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华南地区茶树和龙眼的抑制剂推荐施用量(IRA)分别为7.5‰和8‰,增产幅度分别为6.94%和24.92%;华东地区小麦、玉米和花生的IRA分别为6‰、7‰和5‰,增产幅度分别14.30%、10.98%和12.17%;华中地区水稻的IRA为12‰,增产幅度为8.74%;西南月季和香石竹的IRA分别为7‰和8‰,增产幅度为16.67%和12.10%;西北苹果和小麦的IRA均为7‰,增产幅度为27.83%和3.63%,西北玉米的IRA为5‰,增产幅度为1.97%;东北玉米的IRA为9‰,增产幅度为7.67%;抑制剂在西北地区作物(玉米、小麦)上的增产效果弱于其它地区,水田的IRA(12‰)高于旱地(5‰-9‰)。2)在华南、西南、华中、华东、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稳定性肥料处理(SF)相对常规施肥处理(CK)的作物平均增产率分别为5.00%、13.40%、6.96%、8.68%、16.30%、8.72%和5.80%,NAE增幅分别为36.11%、29.84%、51.02%、27.25%、21.00%和54.73%,80%稳定性肥料处理(80%SF)相对CK的作物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62%、10.38%、1.78%、6.34%、8.35%、1.44%和0.09%,NAE增幅分别为78.24%、81.41%、49.22%、20.10%、38.96%和62.10%;综合从增产率和NAE来看,华南、西南更适宜的施肥模式是80%稳定性肥料,华东、华中、华北、西北、东北更适宜的施肥模式是等养分稳定性肥料。土壤养分和土壤pH是影响稳定性肥料肥效的重要因子。3)综合从增产率和NAE来看,对玉米来说,西南、华中、华东和华北更适宜的施肥模式是80%稳定性肥料,增产率分别为1.78%、2.77%、2.17%、11.69%,NAE增幅分别为49.89%、42.53%、140.01%(华北无NAE增幅),西北、东北和全国范围更适宜的施肥模式是等养分稳定性肥料,增产率分别为8.29%、5.48%和7.87%,NAE增幅分别为17.33%、34.39%和51.37%。在水稻上,西南、华中、华东和全国范围更适宜的施肥模式是80%稳定性肥料,增产率分别为10.53%、2.71%、9.09%和5.43%,NAE增幅分别为11.13%、25.76%和53.73%(西南无NAE增幅),东北地区更适宜的施肥模式是等养分稳定性肥料(增产率7.27%和NAE增幅17.69%)。对小麦来说,华东和全国范围适宜施肥模式是80%稳定性肥料,增产率分别为11.72%和5.72%,NAE增幅分别为8.48%和36.85%,西北适宜施肥模式是等养分稳定性肥料(增产率8.72%和NAE增幅95.17%)。龙眼、花椒、油菜、大姜、棉花、苹果、红干椒、葡萄和番茄的适宜施肥模式为等养分稳定性肥料,对应的增产率分别为6.79%、25.11%、3.21%、12.50%、3.57%、22.41%、17.19%、10.80%、1.09%;茶叶、花生、马铃薯、大豆、甜瓜适宜施肥模式为80%稳定性肥料,增产率分别为6.49%、8.28%、14.68%、6.36%和8.02%。4)从全国范围来看,等养分稳定性肥料平均能提高作物产量8.54%和提高NAE21.77%,80%稳定性肥料能提高3.13%和26.39%,等养分稳定性肥料和80%稳定性肥料施肥模式在各个区域和各种作物上均具有明显的增产节肥效应,完全可以替代常规施肥模式。与等养分稳定性肥料施肥相比,80%稳定性肥料在大部分地区和作物上具有更优越的增产节肥效应,在少部分地区和作物上较弱,在推广80%稳定性肥料施肥模式时,应注意区域和作物类型。
赵悦[8](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认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孙博[9](2019)在《不同轮作模式对作物产量以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旱轮作是我国长江流域普遍的一种种植模式,在旱季可以栽培小麦、油菜、结球甘蓝等越冬蔬菜。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对农作物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在当前面临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提高我国作物单产对我国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化肥的施用极大的促进了农作物的产量,因此也导致了目前我国大部分农田肥料施用过多,不合理施肥的情况非常严重,不仅造成肥料利用效率降低,同时又对环境产生了各种危害。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农业生产中,磷肥的当季利用率一般仅在10%~25%。施入土壤中的大部分磷肥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后被土壤所固定或吸附,形成难溶性磷酸盐,不仅降低磷肥利用率也导致了资源浪费,造成磷素在土壤中的积累,也容易被径流形成的水土流失带入到水体中,这已经成为农业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针对目前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磷养分利用率低、损失严重等关键问题,从不同轮作角度着手分析评价轮作模式对农作物的生产及土壤磷组分的影响,以此实现活化土壤难溶性磷库、提高磷肥利用率以及磷素资源高效利的目标。本试验于2017-2018年在江苏省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展开,设置稻麦轮作(水稻-小麦,RW)、稻油轮作(水稻-油菜,RO)、稻闲轮作(水稻-冬闲田,RF)和稻菜轮作(水稻-蔬菜,RV)模式,每种轮作模式下设4种施肥处理,即空白处理(CK)、对照处理(只施氮钾肥,不施磷肥)(NK)、优化氮磷钾配施处理(ONPK)和高氮磷钾配施处理(HNPK),共计16个不同组合的处理,分析4种水旱轮作模式在不同施肥方式下对农作物的产量、作物磷养分吸收利用以及土壤磷组分的影响,为实现磷素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磷肥可使所有轮作模式下的水稻增产32.2~51.6%,优化施肥下,各轮作模式均在降低磷肥用量的基础上保持水稻稳产,同一施肥方式下。稻油轮作模式中的水稻产量最高,较其它轮作模式高出6.7~10.7%。2、轮作模式以及施肥方式均影响了作物磷肥利用率。相同轮作模式下,优化施肥处理(ONPK)的磷肥农学效率、磷偏生产力、磷肥生理利用率以及磷收获指数均相对高于高投施肥处理(HNPK),平均增高幅度分别为44.5%、93.8%、59.0%和2.00%。同一施肥处理下,稻油轮作模式的磷偏生产力、磷素累积量、百千克籽粒吸磷量和磷收获指数均显着高于其它轮作模式;稻菜轮作模式的磷农学效率、磷肥生理利用率和磷肥贡献率明显优势于其它轮作模式。3、优化施肥和高投施肥方式下,四种轮作模式的周年磷带走量为28.8~74.1kg.hm2,但磷肥投入量约为带走量的2倍,从而导致部分处理土壤磷盈余,磷盈余量范围在7.25~75.3kg·hm-2之间,其中除稻闲模式外,稻油和稻麦轮作模式的磷盈余量最低。在优化施肥方式下,稻油轮作的水稻季土壤磷活化系数高出其它轮作15~29%,这是因为,稻油轮作模式提高了稻季土壤磷库中的NaOH-Pi和NaOH-Po含量,降低了HC1-P含量。综上所述,采取水旱轮作模式尤其稻油轮作模式,在优化施磷条件下,不仅作物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磷素累积与分配得到优化,而且还能提高磷肥利用率以及土壤磷素有效性,最终达到稳产增产的目标,本研究结果为长江流域不同水旱轮作模式下减肥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伟[10](2019)在《天然气CCHP与江水源热泵复合系统运行性能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和重庆地区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推广,结合重庆地区天然气资源和水资源先天优势,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CCHP)和江水源热泵系统在该地区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天然气CCHP与江水源热泵复合供能系统在具备子系统各自优势的基础上,还能缓解供需两侧热电比差距,能够利用三峡库区江水源热泵系统制冷(热)能效高的优势,充分利用天然气CCHP系统的发电盈余。对天然气CCHP和江水源热泵复合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该类大型系统的理论研究较少,对实际项目运行性能的测试与研究更为缺乏。为了研究大型天然气CCHP和江水源热泵复合系统的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运行性能,以及运行优化的方法及其有效性,从而提升复合系统运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提出了复合系统的单目标、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并对复合系统并网、上网四种运行方式进行了运行优化,评价了各优化目标的优化效果,分析了复合系统运行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案例项目的实测验证了研究结果,继而进一步提出了提升系统运行性能的措施及其效果。最后分析了项目运行的经济性,给出了冷(热)价定价方案。主要内容及结论有:首先,以复合系统典型的内燃发电机、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机、江水源热泵(冷水)机组为例,建立了表征其变工况运行性能的数学模型,并建立了利用余热制冷、制热,直燃,补燃四种工况下燃气内燃机和直燃型溴化锂吸收机之间的关联模型。其次,以满足建筑区域冷热负荷需求为原则,将复合系统划分为三个可以独立运行的子系统,28种机组组合形式,提出了复合系统优化的实现路径。分别以运行?经济成本、一次能源利用率、?效率、热经济成本最优为控制目标,对复合系统进行了单目标运行优化,确定了复合系统的最优运行策略,计算了复合系统的运行能耗与产出。基于不同优化目标所制定的运行策略主要对系统耗气量和发电量产生影响。再次,系统地阐述了复合系统“缺下余弃”、“缺下余用”、“余上缺下”、“全上全下”四种运行方式,分析了各运行方式下复合系统的运行性能。与优化目标相比,运行方式对复合系统各季节运行性能的影响更大;在各优化目标下,按季节来选择复合系统应采用的最优运行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全年季节能效比或降低运行?经济成本;然后采用排队打分法对四种优化目标的优化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热经济成本和运行?经济成本作为优化目标优化效果更好。基于此,提出综合性能参数CEf,s,以之为优化目标,对4种运行方式进行多目标优化,提出优化运行策略,并分析了复合系统的运行性能。以CEf,s为优化目标能进一步提升复合系统的运行性能。然后,分别对热泵系统、直燃型溴化锂吸收机系统及复合系统运行性能进行了实测和分析,对所建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分别以综合性能参数和热经济成本为优化目标,对实测工况(缺下余弃运行方式)和余上缺下运行方式下复合系统进行了优化,验证了优化效果。以综合性能参数为优化目标,对实测工况进行优化,可使系统平均热经济成本比实测值低17.84%,平均综合性能参数值比实测值高42.44%。然后,从运行方式、运行策略、江水取退水温差、江水取水温度、空调水供回水温差等方面对复合系统运行性能的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各运行策略与实际工况相比复合系统的节能减排情况,并给出了最优运行方案。基于此,分析了以上因素的优化对整个案例项目运行性能的改进效果。然后,绘制了项目寿命周期现金流量表,对复合系统做了全寿命周期经济评价。分析了天然气、下载电量、水资源价格变化时,冷(热)量价格和上传电价的盈亏平衡点;分析了主要静、动态评价指标(因变量)对5个能源单价(自变量)的单因素敏感性。结果表明,各经济指标与5个自变量的相关度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冷(热)量价格、天然气价格、上传电价、下载电价、水资源价格。此外,提出了“缺下余用”运行方式,并对该方式做了不确定性分析。最后,提出了冷(热)价制定的原则,分析了下载电价、天然气价格变化对复合系统的冷(热)价定价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冷热量定价策略下,与常规空调方案相比能源站运营方和冷热量用户方支出的冷热费用节超情况。本文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对其他分布式能源系统、水源热泵系统和燃气吸收式系统也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
二、综合利用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利用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生长的耦合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活化水灌溉和氮磷钾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2 常规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3 常规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3 作物生长特征定量表征 |
1.3.1 作物生长模型 |
1.3.2 元素累积量和利用率评价指标 |
1.3.3 作用因子及土壤养分分级 |
1.3.4 土壤铁镁锌有效度和小白菜铁镁锌富集系数 |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过程 |
2.3 测定指标 |
2.3.1 作物指标测定 |
2.3.2 土壤指标测定 |
3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生长特征影响的定量分析 |
3.1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地上部鲜重的影响 |
3.1.1 施铁条件下地上部鲜重变化特征 |
3.1.2 施镁条件下地上部鲜重变化特征 |
3.1.3 施锌条件下地上部鲜重变化特征 |
3.2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地上部干重的影响 |
3.2.1 施铁条件下地上部干重变化特征 |
3.2.2 施镁条件下地上部干重变化特征 |
3.2.3 施锌条件下地上部干重变化特征 |
3.3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株高的影响 |
3.3.1 施铁条件下株高变化特征 |
3.3.2 施镁条件下株高变化特征 |
3.3.3 施锌条件下株高变化特征 |
3.4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条件下的株高增长模型 |
3.5 小结 |
4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养分累积影响 |
4.1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全氮累积量的影响 |
4.1.1 施铁条件下小白菜全氮累积量变化特征 |
4.1.2 施镁条件下小白菜全氮累积量变化特征 |
4.1.3 施锌条件下小白菜全氮累积量变化特征 |
4.2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全碳累积量的影响 |
4.2.1 施铁条件下小白菜全碳累积量变化特征 |
4.2.2 施镁条件下小白菜全碳累积量变化特征 |
4.2.3 施锌条件下小白菜全碳累积量变化特征 |
4.3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铁镁锌全量累积量的影响 |
4.3.1 施铁条件下小白菜全铁累积量变化特征 |
4.3.2 施镁条件下小白菜全镁累积量变化特征 |
4.3.3 施锌条件下小白菜全锌累积量变化特征 |
4.4 小结 |
5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的影响 |
5.1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5.1.1 施铁条件下土壤全氮变化特征 |
5.1.2 施镁条件下土壤全氮变化特征 |
5.1.3 施锌条件下土壤全氮变化特征 |
5.2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5.2.1 施铁条件下土壤硝态氮变化特征 |
5.2.2 施镁条件下土壤硝态氮变化特征 |
5.2.3 施锌条件下土壤硝态氮变化特征 |
5.3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5.3.1 施铁条件下土壤铵态氮变化特征 |
5.3.2 施镁条件下土壤铵态氮变化特征 |
5.3.3 施锌条件下土壤铵态氮变化特征 |
5.4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全碳的影响 |
5.4.1 施铁条件下土壤全碳变化特征 |
5.4.2 施镁条件下土壤全碳变化特征 |
5.4.3 施锌条件下土壤全碳变化特征 |
5.5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5.5.1 施铁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
5.5.2 施镁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
5.5.3 施锌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
5.6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5.6.1 施铁条件下土壤有效磷变化特征 |
5.6.2 施镁条件下土壤有效磷变化特征 |
5.6.3 施锌条件下土壤有效磷变化特征 |
5.7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5.7.1 施铁条件下土壤速效钾变化特征 |
5.7.2 施镁条件下土壤速效钾变化特征 |
5.7.3 施锌条件下土壤速效钾变化特征 |
5.8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铁镁锌的影响 |
5.8.1 施铁条件下土壤铁含量变化特征 |
5.8.2 施镁条件下土壤镁含量变化特征 |
5.8.3 施锌条件下土壤锌含量变化特征 |
5.9 小结 |
6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营养元素利用效率定量分析 |
6.1 营养元素利用效率 |
6.2 相关性分析 |
6.3 活化水灌溉方式和铁镁锌合理施量确定 |
6.4 土壤铁镁锌元素有效度 |
6.5 小白菜铁镁锌元素富集系数 |
6.6 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水氮耦合对降解膜覆盖滴灌加工番茄耗水及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试验研究主要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降解膜对水氮处理下滴灌加工番茄生长的影响研究 |
3.1 不同降解膜覆盖处理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3.2 不同覆盖处理耕层土壤温度变化 |
3.3 不同降解膜覆盖处理对加工番茄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 |
3.4 不同覆盖处理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
3.5 干旱绿洲地区滴灌加工番茄适宜覆膜种类的综合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氮耦合对降解膜滴灌加工番茄生理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 |
4.1 水氮耦合对降解膜滴灌加工番茄生长特性的影响 |
4.2 水氮耦合对降解膜滴灌加工番茄生理特性的影响 |
4.3 水氮耦合对降解膜滴灌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氮耦合对降解膜滴灌加工番茄耗水规律、氮素吸收及分配的影响研究 |
5.1 水氮耦合对降解膜滴灌加工番茄耗水规律的影响 |
5.2 水氮耦合对降解膜滴灌加工番茄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
5.3 水氮耦合对降解膜滴灌加工番茄植株氮素吸收利用及分配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降解膜滴灌加工番茄水氮适宜用量综合评价 |
6.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降解膜滴灌加工番茄水氮适宜用量综合评价 |
6.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降解膜滴灌加工番茄水氮适宜用量综合评价 |
6.3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法的降解膜滴灌加工番茄水氮适宜用量综合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3)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作物氮效率及其筛选评价方法 |
1.2.2 水稻氮高效品种基本特征 |
1.2.3 水稻稻米品质的评价 |
1.2.4 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之间的关系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产量、氮效率、稻米品质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供试品种(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2.3.2 供试品种(系)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
2.3.3 供试品种(系)稻米品质的差异 |
2.3.4 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以及稻米品质相互关系分析 |
2.4 讨论 |
2.4.1 关于江淮东部中熟粳稻稻米品质特征 |
2.4.2 关于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以及稻米品质之间的关系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氮效率综合评价及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供试品种(系)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 |
3.3.2 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综合评价 |
3.3.3 高产氮高效品种(系)筛选 |
3.3.4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产量构成因素差异 |
3.3.5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差异 |
3.4 讨论 |
3.4.1 关于水稻氮效率的综合评价方法 |
3.4.2 关于水稻产量与氮效率协同的途径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稻米品质差异及优质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
4.3.2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稻米外观品质的差异 |
4.3.3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 |
4.3.4 优质品种筛选 |
4.4 讨论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的形态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特征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5.3.2 群体茎蘖动态及分蘖成穗率的差异 |
5.3.3 叶面积指数的差异 |
5.3.4 顶三叶叶片形态的差异 |
5.3.5 群体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差异 |
5.3.6 群体生长速率的差异 |
5.3.7 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的氮素吸收与转运特征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6.3.2 器官含氮率的差异 |
6.3.3 氮素积累量的差异 |
6.3.4 氮素分配的差异 |
6.3.5 氮素阶段吸收速率的差异 |
6.3.6 氮素转移特性的差异 |
6.3.7 相关性分析 |
6.4 讨论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灌浆结实期光合生理特征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供试品种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7.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7.3.2 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
7.3.3 叶绿素含量缓降期的差异 |
7.3.4 剑叶光合作用的差异 |
7.3.5 剑叶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的差异 |
7.3.6 相关性分析 |
7.4 讨论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花后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特征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供试品种 |
8.2.2 试验设计 |
8.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8.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8.3.2 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差异 |
8.3.3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差异 |
8.3.4 相关性分析 |
8.4 讨论 |
8.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产量、氮效率、稻米品质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9.1.2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 |
9.1.3 江淮东部优质高产氮高效中熟粳稻的主要形态生理特征 |
9.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9.3 本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 |
9.4 需要继续深化研究的问题 |
附录: 供试品种(系)主要生育期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4)化肥减量与部分替代对水稻生长与养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化肥减量与替代肥料配施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的化肥减量与替代肥料配施的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的化肥减量与替代肥料配施的研究状况 |
1.3 化肥减量与替代肥料的使用效果及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与时间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试验处理设计 |
2.3.2 小区施肥设置 |
2.4 调查内容与方法 |
2.4.1 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
2.4.2 水稻叶面积指数 |
2.4.3 干物质积累量 |
2.4.4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 |
2.4.5 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 |
2.5 计算公式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氮肥对水稻生长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
3.1.1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2 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1.3 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1.4 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氮肥对养分利用的影响 |
3.1.5 相关分析 |
3.2 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生长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
3.2.1 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3.2.2 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3.2.3 相关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环境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1.2 品种对水稻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4.1.3 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1.4 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4.2 结论 |
5 创新点与展望 |
5.1 主要创新点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不同新型肥料降低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的作用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三峡库区粮菜轮作系统面源污染研究现状 |
1.1.1 粮菜轮作系统现状 |
1.1.2 面源污染现状 |
1.1.3 农田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 |
1.1.4 面源污染阻控方法 |
1.2 新型肥料概述 |
1.2.1 测土配方肥 |
1.2.2 包膜肥料 |
1.2.3 有机无机复合肥 |
1.2.4 硝化抑制剂 |
1.3 粮菜轮作集约化农田环境代价评价 |
第二章 绪论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三峡库区典型粮菜轮作系统施肥管理及环境代价评价 |
2.2.2 不同新型肥料阻控紫色土氮淋洗土柱模拟研究 |
2.2.3 不同新型肥料源头阻控农业面源污染的田间试验效果及环境代价评价 |
2.3 研究目标 |
2.3.1 明确三峡库区典型粮菜轮作系统施肥管理现状并对其环境代价进行评价 |
2.3.2 揭示不同新型肥料阻控紫色土氮淋洗的效果及其机制 |
2.3.3 探究不同新型肥料源头阻控农业面源污染的田间试验效果及环境代价评价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三峡库区典型粮菜轮作模式资源投入及环境效应评价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概况 |
3.2.2 调研方法及内容 |
3.2.3 相关指标及计算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生产力的对比 |
3.3.2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肥料投入量的对比 |
3.3.3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系统施肥过程环境代价的对比 |
3.3.4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经济收支的对比 |
3.3.5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单位收益的环境代价对比 |
3.3.6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情景分析 |
3.4 讨论 |
3.4.1 两种粮菜轮作系统生产力、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3.4.2 两种粮菜轮作系统施肥过程的环境代价和减肥潜力 |
3.4.3 减排潜力 |
3.4.4 三峡库区粮菜轮作环境可持续系统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新型肥料阻控紫色土养分淋洗的室内模拟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区情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2.4 计算方法 |
4.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施肥处理总氮淋溶量的影响 |
4.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各形态氮淋溶量的影响 |
4.3.3 土柱NH_4~+-N、NO_3~-N垂直分布、氮素残留及硝化率 |
4.4 讨论 |
4.4.1 不同肥料形态对紫色土氮素淋洗损失的影响 |
4.4.2 不同肥料形态对土壤氮素残留及硝化率的影响 |
4.4.3 不同新型肥料的应用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新型肥料源头阻控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的田间验证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试验设计和实施 |
5.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
5.3.2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5.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季作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
5.3.4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季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3.5 不同施肥处理对榨菜产量的影响 |
5.3.6 不同施肥处理对榨菜季作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
5.3.7 不同施肥处理对榨菜季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3.8 不同施肥处理对榨菜、玉米施肥过程产生的环境代价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成果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6)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蔗糖产业现状 |
1.2.1 国外糖业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糖业发展现状 |
1.3 国内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
1.3.1 国内产业经济现状 |
1.3.2 广西产业经济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蔗糖产业发展竞争环境分析 |
2.1 蔗糖产业的产业特性 |
2.1.1 资源性 |
2.1.2 生产季节性 |
2.1.3 战略性传统产业 |
2.1.4 半公益性 |
2.1.5 地域性 |
2.1.6 半市场化 |
2.1.7 关联度高 |
2.2 产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2.2.1 政治环境 |
2.2.2 经济环境 |
2.2.3 社会环境 |
2.2.4 技术环境 |
2.3 行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2.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2.3.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2.3.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2.3.4 替代品的压力 |
2.3.5 行业内的竞争 |
2.4 产业内外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 |
2.4.1 产业发展优势 |
2.4.2 产业发展劣势 |
2.4.3 产业发展机会 |
2.4.4 产业发展威胁 |
2.5 蔗糖产业竞争环境的矩阵分析 |
2.5.1 蔗糖产业竞争环境的SWOT-PEST分析矩阵 |
2.5.2 蔗糖产业的竞争战略SWOT矩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蔗糖产业生产成本分析 |
3.1 制糖生产成本分析 |
3.1.1 制糖生产成本及售价 |
3.1.2 原料蔗成本 |
3.1.3 吨糖加工成本 |
3.1.4 企业运营成本 |
3.2 原料蔗生产成本分析 |
3.2.1 原料蔗种植成本 |
3.2.2 甘蔗种植的物质与服务费用 |
3.2.3 甘蔗种植人工成本 |
3.2.4 甘蔗种植土地成本 |
3.2.5 甘蔗收益对比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蔗糖产业发展建议 |
4.1 蔗糖产业发展方向 |
4.1.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4.1.2 提高工业生产水平 |
4.1.3 发展全产业链 |
4.2 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
4.2.1 扶持产业龙头企业 |
4.2.2 建设精深加工生产基地 |
4.2.3 推进产业布局优化 |
4.2.4 产业发展目标 |
4.2.5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
4.3 对蔗糖产业进行重新定位 |
4.3.1 蔗糖产业重新定位 |
4.3.2 产业政策重新定位建议 |
4.4 强化蔗糖产业对市场的影响 |
4.4.1 蔗糖产业市场战略 |
4.4.2 市场战略保障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蔗糖产业新模式的构建 |
5.1 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构建基础 |
5.1.1 设计原则 |
5.1.2 设计目标 |
5.2 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的构建 |
5.2.1 绿色生态农业模式 |
5.2.2 甘蔗资源充分利用模式 |
5.2.3 提高设备人力效率模式 |
5.2.4 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 |
5.3 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的保障措施 |
5.3.1 完善政策法规 |
5.3.2 完善体制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稳定性肥料对中国不同区域作物的增产节肥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背景 |
1.1.1 肥料施用现状 |
1.1.2 中国肥料利用率现状 |
1.1.3 稳定性肥料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区域作物适用的抑制剂施用量探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置与施肥 |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抑制剂添加量对华南地区作物产量的影响 |
2.2.2 不同抑制剂添加量对华东地区作物产量的影响 |
2.2.3 不同抑制剂添加量对华中地区作物产量的影响 |
2.2.4 不同抑制剂添加量对西南地区作物产量的影响 |
2.2.5 不同抑制剂添加量对西北地区作物产量的影响 |
2.2.6 不同抑制剂添加量对东北地区作物产量的影响 |
2.2.7 全国不同区域抑制剂的推荐施用量 |
2.3 小结 |
第三章 稳定性肥料在中国不同区域的增产节肥效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作物与土壤 |
3.1.2 试验处理与施肥 |
3.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等养分及减施肥条件下稳定性肥料在不同区域的增产效果 |
3.2.2 等养分及减施肥条件下稳定性肥料对不同区域氮素农学效率的影响 |
3.2.3 土壤基本性质与稳定性肥料增产率之间的关系 |
3.3 小结 |
第四章 稳定性肥料对不同作物的增产节肥效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作物与土壤 |
4.1.2 试验处理与施肥 |
4.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等养分及减施肥条件下稳定性肥料对不同作物增产率的影响 |
4.2.2 等养分及减施肥条件下稳定性肥料对不同作物N肥利用率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不同区域作物适宜的抑制剂施用量 |
5.2 稳定性肥料在不同区域的增产节肥效果 |
5.3 稳定性肥料对不同作物的增产节肥效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
(8)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评述 |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6.3 技术路线图 |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
4.3.1 粮食商品率 |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
4.4.2 化肥施用强度 |
4.4.3 秸秆还田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
7.4.1 退出“赤色”产能 |
7.4.2 恢复轮作制度 |
7.4.3 种地养地结合 |
7.4.4 科学施用化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不同轮作模式对作物产量以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水旱轮作模式概况 |
1.2 水旱轮作模式下磷肥施用现状 |
1.3 水旱轮作模式下作物磷素吸收和利用情况 |
1.4 水旱轮作模式下土壤磷库组分 |
1.5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方法 |
2.2.1 试验地点 |
2.2.2 试验品种 |
2.2.3 肥料品种 |
2.3 试验设计与管理 |
2.3.1 试验设计 |
2.3.2 栽培措施及田间管理 |
2.4 样品的采集 |
2.4.1 植株样品的采集 |
2.4.2 考种与测产 |
2.4.3 相关计算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2.6 结果与分析 |
2.6.1 不同轮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2.6.1.1 不同轮作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6.1.2 不同轮作模式对旱作季作物产量的影响 |
2.6.1.3 轮作模式与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6.2 不同施肥方式和轮作模式对作物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2.6.2.1 不同轮作模式和施肥方式对水稻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2.6.2.2 不同轮作模式和施肥方式对旱作季作物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2.7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轮作模式对水稻磷素吸收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方法 |
3.2.1 试验地点 |
3.2.2 试验品种 |
3.2.3 试验肥料 |
3.2.4 植株采集与磷素测定 |
3.3 试验设计与管理 |
3.4 相关计算方法 |
3.5 数据分析 |
3.6 结果与分析 |
3.6.1 轮作模式对作物成熟期体内磷含量的影响 |
3.6.1.1 轮作模式对水稻成熟期体内磷含量的影响 |
3.6.1.2 轮作系统对旱作季作物成熟期体内磷含量的影响 |
3.6.1.3 轮作系统对周年作物成熟期体内磷含量的影响 |
3.6.2 不同轮作模式对作物磷素利用率的影响 |
3.6.3 不同轮作模式对作物磷素收获指数的影响 |
3.7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轮作模式对田间耕层土壤磷库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点 |
4.2.2 试验品种 |
4.2.3 试验肥料 |
4.3 试验设计与管理 |
4.4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
4.4.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4.2 Tieseen-P测定 |
4.4.3 相关计算方法 |
4.5 数据分析 |
4.6 结果分析 |
4.6.1 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对土壤磷转化的影响 |
4.6.1.1 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对磷养分平衡的影响 |
4.6.1.2 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对磷活化系数的影响 |
4.6.2 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
4.6.2.1 不同水旱轮作模式下作物耕层土壤各级磷组分含量 |
4.6.2.1.1 不同水旱轮作模式下水稻季耕层土壤各级磷组分含量 |
4.6.2.1.2 不同水旱轮作模式下旱作季耕层土壤各级磷组分含量 |
4.6.2.2 不同水旱轮作模式下作物耕层土壤磷库及比例 |
4.7 讨论 |
4.7.1 不同水旱轮作模式下土壤磷转化 |
4.7.2 不同水旱轮作模式下土壤Tiessen磷组成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10)天然气CCHP与江水源热泵复合系统运行性能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物理量及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能源消耗情况 |
1.1.2 我国能源消耗现状 |
1.2 课题的提出 |
1.2.1 三峡库区应用需求 |
1.2.2 案例项目介绍 |
1.2.3 案例项目现行运行策略 |
1.2.4 本文主要研究设想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天然气CCHP系统发展状况 |
1.4.2 天然气CCHP系统研究现状 |
1.5 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工作内容 |
2 冷热源系统动态性能模型研究 |
2.1 复合系统的运行原理 |
2.2 发电机运行特性分析 |
2.2.1 内燃机能量输出及梯级利用分析 |
2.2.2 内燃机性能模型 |
2.2.3 燃气内燃机运行性能分析 |
2.3 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运行特性分析 |
2.3.1 烟气热水补燃型溴化锂吸收机组工作原理 |
2.3.2 运行条件假设 |
2.3.3 溴化锂机组性能模型的构建思路 |
2.3.4 溴化锂机组制冷性能模型 |
2.3.5 溴化锂机组制热性能模型 |
2.3.6 溴化锂机组性能与内燃机的关系 |
2.4 热泵机组运行特性分析 |
2.4.1 热泵机组性能的建模方法 |
2.4.2 案例机组的选取 |
2.4.3 热泵机组能效模型的建立 |
2.5 输配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2.5.1 水泵能耗模型 |
2.5.2 水泵流量模型 |
2.5.3 案例项目水泵能耗模型的确定 |
2.6 本章小结 |
3 复合供能系统单目标运行优化 |
3.1 复合系统的运行优化的方法 |
3.1.1 优化目标的选取 |
3.1.2 子系统的划分 |
3.1.3 系统优化的实现路径 |
3.2 子系统燃料流和产品流能量计算 |
3.2.1 制冷工况子系统能源输入量与输出量计算 |
3.2.2 制热工况子系统能源输入量与输出量计算 |
3.2.3 过渡季子系统供卫生热水时能源输入量与输出量计算 |
3.3 案例项目的运行优化 |
3.3.1 子系统的机组组合形式 |
3.3.2 计算参数的选取 |
3.3.3 单目标运行优化 |
3.3.4 优化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复合系统并网上网运行方式多目标优化 |
4.1 CCHP系统运行方式 |
4.1.1 “并网”运行方式 |
4.1.2 “上网”运行方式 |
4.2 各运行方式系统运行能源消耗与产出分析 |
4.2.1 以运行?经济成本为优化目标的并网上网方式 |
4.2.2 以PER为优化目标的并网上网方式 |
4.2.3 以热经济成本为优化目标的并网上网方式 |
4.2.4 以?效率为优化目标的并网上网方式 |
4.3 各运行方式系统性能分析 |
4.3.1 对比项目的选取 |
4.3.2 复合系统运行性能参数计算 |
4.3.3 单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
4.4 优化目标评价 |
4.4.1 排队打分评价方法 |
4.4.2 优化目标评价 |
4.5 多目标优化研究 |
4.5.1 多目标优化目标函数的建立 |
4.5.2 权重系数的确定 |
4.5.3 各运行方式的多目标优化 |
4.5.4 优化结果分析 |
4.6 复合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4.6.1 江水取退水温差 |
4.6.2 江水温度 |
4.6.3 最佳取退水温差分析 |
4.6.4 空调水供回水温差 |
4.6.5 优化效果预测 |
4.7 本章小结 |
5 案例项目性能实测与分析 |
5.1 江水源热泵机组及子系统性能测试 |
5.1.1 测试条件 |
5.1.2 计算方法 |
5.1.3 供热季性能测试分析 |
5.1.4 供冷季性能测试分析 |
5.2 吸收式溴化锂机组及子系统性能测试 |
5.2.1 测试条件 |
5.2.2 计算方法 |
5.2.3 供热季性能测试分析 |
5.3 复合系统性能测试分析 |
5.3.1 项目预定运行策略 |
5.3.2 复合系统制冷季运行数据实测 |
5.3.3 计算方法 |
5.3.4 复合系统实测运行性能分析 |
5.3.5 优化方法的验证 |
5.3.6 优化效果分析 |
5.4 复合系统运行性能的改进措施分析 |
5.4.1 运行方式方面 |
5.4.2 运行策略方面 |
5.4.3 江水取退水温差 |
5.4.4 江水取水温度 |
5.4.5 空调水供回水温度 |
5.5 本章小结 |
6 复合系统全寿命周期经济分析 |
6.1 经济评价方法 |
6.1.1 全寿命周期评价 |
6.1.2 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 |
6.2 评价指标 |
6.2.1 静态评价指标 |
6.2.2 动态评价 |
6.3 案例项目经济分析 |
6.3.1 全寿命周期费用计算 |
6.3.2 项目经济评价 |
6.4 不确定性分析 |
6.4.1 盈亏平衡分析 |
6.4.2 敏感性分析 |
6.4.3 缺下余用运行方式不确定性分析 |
6.5 冷(热)价定价分析 |
6.5.1 冷热价的定价原则 |
6.5.2 Ped变化对冷热价的影响 |
6.5.3 Pg变化对冷热价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过程及结论 |
7.2 研究的主要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重庆市某 CBD 能源站项目全寿命周期现金流量表 |
B 重庆市某 CBD 经济区能源站天然气三联供+江水源热泵复合系统构成与供能流程图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编写的标准与专着 |
E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项目 |
F 获得的专利授权 |
G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综合利用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生长的耦合影响[D]. 朱梦杰.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水氮耦合对降解膜覆盖滴灌加工番茄耗水及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D]. 贾浩.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3]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D]. 刘秋员. 扬州大学, 2021
- [4]化肥减量与部分替代对水稻生长与养分利用的影响[D]. 谢慧敏. 广西大学, 2021(12)
- [5]不同新型肥料降低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的作用与评价[D]. 武秋甫. 西南大学, 2021
- [6]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探索[D]. 范晓航. 广西大学, 2020(02)
- [7]稳定性肥料对中国不同区域作物的增产节肥效果[D]. 石晓雨.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8]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9]不同轮作模式对作物产量以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D]. 孙博.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10]天然气CCHP与江水源热泵复合系统运行性能及优化策略研究[D]. 张伟. 重庆大学, 2019(01)